《葛藤语笺》校注琐议
2016-03-15李彬
李 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葛藤语笺》校注琐议
李 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葛藤语笺》是一部重要的禅语辞书,其对汉语史研究具有重大作用。文章从校讹、补充、疏释三个大的方面论述了对《葛藤语笺》一书的整理与研究。
葛藤语笺;整理;研究;校注
DOI:10.13963/j.cnki.hhuxb.2016.04.018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中国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对禅宗的研究,这主要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等各个领域。单就禅宗与语言研究而言,这在中国似还未形成一定的潮流,而现在日本的禅宗语言研究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甚至还有专门的研究机构①,反观国内研究,我们的研究还很薄弱,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趋势,因此,我们认为现在有必要积极进行国际合作研究②,引介和输出各种禅学研究著作。关于禅宗语言研究,不能不提生活在日本江户时代的著名学者无著道忠禅师(1653—1745),他是临济宗妙心寺派的著名高僧,甚至可以说是日本佛教史上首屈一指的“纯粹学问家”,一生可谓著作等身,据统计,现留有二百五十五部、八百七十三卷的巨著,在他的有关禅学著作中,禅语辞书《葛藤语笺》可谓是一部上等的“语言学专著”,这部专著,或者称之为禅语辞书,收录了大量对禅语的注释,并且释义精确,引例丰富,内典外典相结合,校勘古籍错讹,这可以说是它的特点。为了能够让此书更好地服务学林,兹将我们的整理意见罗列于此,希望学界同仁对此提出批评意见。
一 校讹
在“出典主义“的影响下,《葛藤语笺》所收的每一个词条下均引证大量的书证,书证的数量不一,不过一般来说一个词条下的书证可达8条之多,经史子集无所不引,当然以内典为主。据统计,《葛藤语笺》一书引用《碧岩录》约220次,《景德传灯录》约203次,《大慧书》约79次,《虚堂录》约129次,《品字笺》约27次,《正字通》约120次等,引用典籍数量巨大,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如此众多的典籍,道忠引用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整理时需要对以下几种问题进行梳理。
(一)改正错误的书证卷数
《葛藤语笺》在引用文献时会出现所引章节错乱的情况,对于此种情况径直校改,并在校注中说明。
咄 ……《史记》百六六丈《滑稽传》云:“郭舍人疾言骂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
按:“《史记》百六”所收非《滑稽传》,而是《吴王濞列传》,此语出自《史记》第一百二十六卷《滑稽传》,非第一百零六卷。
构 ……《统要》九十九丈:“百丈云:‘要且难构。’”……
按:此处卷数与书证不对应,百丈所言实出自《宗门统要续集》第九卷。原文为:“丈云:‘収得安南又忧塞北。’师擘开胷云:‘与么不与么?’丈云:‘要且难构,要且难构。’师云:‘知即得,知即得。’”
(二)改正错误的引文出处
打……《大慧武库》十丈:“被热病打。”又二十丈左“打银。”……
按:此处文献出处错误。“被热病打”一语出自《五家正宗赞》,《五家正宗赞》卷二《圆悟勤禅师》:“山曰:‘汝到浙中,被热病打。方忆我在。’”此语在《大慧武库》中为“着一顿热病打时。”《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卷一:“祖云:‘汝去游浙中,着一顿热病打时,方思量我在。’”
可㬠 《广灯》廿三九丈
按:“可㬠”各本《天圣广灯录》中未见,“㬠”通“煞”,各本均作“可煞”,《天圣广灯录》卷二十三《蕲州三角山怀澄禅师》中有“可煞”条:“师勘新到僧云:‘近离什么处?’僧云:‘离蕲水。’师云:‘可煞泥水?’僧云:‘一切寻常。’《天圣广灯录》二十二《复州崇胜院光祚禅师》另收有“可杀”条:“且道文殊见有佛可杀不见?若见有,文殊剑作两截。若不见,文殊又虗劳心力,且作么生商量?”。
二 补充
《葛藤语笺》在引用书证佐证观点或标明词条出处时,引文内容有所缺失。不过,这不是道忠的主观原因,因为道忠在写这本辞书时,并不是有意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编纂,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僧人读佛学著作。但是如果我们现在将其看作语言著作来加以利用,那么引文的缺失便会产生很多不便之处,所以这部分缺失的引文须要补充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只引书名,既无章节也无内容,校注须要补充完整
漝么 ……○《白云录·颂古》二丈右。
○《应庵明果录》六丈。
……
○《广灯》二丈。又三丈。
……
○《广灯》十二七丈……
按:整理时需要将“漝么”在以上典籍中的出现的卷数和语句显示出来。如: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卷四,颂古:“黄檗和尚示众云:‘汝等诸人,尽是噇酒糟汉,漝么行脚,何处有今日?”《应庵昙华禅师语录》:“钦山问:’天皇也漝么道,龙潭也漝么道,未审和尚作么生道?’德山云:‘汝试举天皇龙潭底看。’”《天圣广灯录》卷九《洪州大雄山百丈怀海禅师》:“去住自由,出入无难,若能漝么,不论阶梯胜劣,乃至蚁子之身,但能漝么,尽是净妙国土,不可思议。”
(二)词条与书证不一致时,增补书证
太煞 《碧岩》二十五丈。 又九廿三丈。
按:《碧岩录》第二则和第九则未见“太煞”条。“太煞”可见《五灯会元》卷七《福州长庆慧棱禅师》:“师到罗山,见制龛子,以杖敲龛曰:‘太煞预备。’山曰:‘拙布置。’”《古尊宿语录》卷四十六《滁州琅琊山觉和尚语录》:“乃云:‘道也太煞道了,更须子细始得。珍重!’”
(三)增补影响释义的脱文
㘞 ……《僧宝传》十五一丈《谷泉传》曰:“须臾晴霁,(泉)[忽]引颈出波间曰:‘㘞。’”……
按:此处《葛藤语笺》引为:“泉引颈出波间曰:‘㘞。’”《禅林僧宝传》原文作:“须臾晴霁,忽引颈出波间曰:‘㘞。’”《葛藤语笺》此处衍出一个“泉”字,脱掉一个“忽”字。“忽”字于此处至关重要,禅家认为禅法微妙,讲究顿悟成佛,而正是这一“忽”字体现出了泉禅师顿悟心性的一面。故应校为:“须臾晴霁,(泉)[忽]引颈出波间曰:‘㘞。’”。
三 疏释
《葛藤语笺》很多词条都是只引书证,而不加诠释,这给一些辞书利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我们在整理时,会进行简单的疏释,以提供一个思考的线索。另一方面,正如前所述,道忠的解释是为了便于学僧阅读,因此如果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其中难免会有许多可疑之处。对此,我们也一一进行疏讲。
(一)略疏道忠的释义
构 忠曰:“禅录‘构得’、‘构取’,或单用‘构’字,或从手,或从木。从手者,训牵也。从木者,训造也,成也。又有作‘觏’者,有作‘遘’者。‘觏’、‘遘’字通,训见也。又见二言‘构得’处”。
按:构,有构成、缔造义,《广雅·释诂》:“构,成也。”《梁书·蔡道恭传》:“王业肇构,致力陕西 。”又“交合、契合”义,《字汇·木部》:“构,合也。”《史记·春申君列传》:“秦楚之兵构而不离。”觏,有遇见、遇到义,《说文解字·见部》:“觏,遇见也。”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仆常恶闻若说,然斯事体大,固非观者之所觏也。”遘,有遇到义,《尔雅·释诂》:“遘,遇也。”《尚书·金縢》:“惟尔元孙某,遘励虐疾。”陆德明释文:“遘,遇也。”搆,同“构”,有造成义,《史记·黥布列传》:“事已搆,可遂杀楚使者,无使归,而疾走汉并力。”又同“遘”,有遇到义,宋张咏《悼蜀四十韵》:“四野搆豺狼,五亩孰耕凿。”从以上来看,“觏”“构”“搆”“觏”四词在“遇见、交合”等意思上相通,“遇见、交合”进一步引申为“明白、理解”义,在禅录文献中,常用此义。《禅林类聚》卷一二:“国师叹云:‘此子会尽物我一如,可谓如朗月处空无不见者,难构伊语脉。’”《景德传灯录》卷一八《福州玄沙宗一大师》:“万里神光顶后相,若人觏得,不妨出得阴界。”《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一:“更若四顾踌躇,便见捞天摸地,有构得底,出众相见。”《石门文字禅》卷一七:“云门函盖乾坤句,语默何人遘得伊。”
恶 《事苑》二五丈《雪窦瀑泉》:“恶,正作哑,音亚,声也。”○《会元》六四十九丈曰:“僧问法灯:‘百尺竿头,如何进步?’灯云:‘恶!’”○《大慧普说》四廿九丈:“恶!我会也!”○《大慧武库》四十二丈:“恶!野了也!”○《石溪报恩录》十二丈曰:“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小生八九子,佳作人。恶!忘却末后句了也。”
按:恶,叹词,有两义,一表示领会或领悟,二表示惊疑。道忠在引《五灯会元》时,只是引用了前半句,而未显示后半句,现将道忠的引文全文呈现,《五灯会元》卷六:‘僧问法灯:“百尺竿头,如何进步?”灯云:“恶!”凡三年。一日乘驴度桥,一踏桥板而堕,忽然大悟。”从前半句来看,法灯对于禅僧的提问一时语塞,无法回答,只以一个“恶”而结束,“恶”的惊疑之义已显,另外后半句的“忽然大悟”一语更是进一步印证了法灯对于问语的疑惑,“恶”的惊疑之义更加明显。通过异文对比,我们也可以得到印证。《古尊宿语录》卷三二:“僧问法灯:‘百尺竿头,如何进步?’灯云:‘恶。’由是每日参详,至于吃粥吃饭时,未甞离念。一日,因赴外请,骑驴子过桥,桥损陷驴子脚倒,不觉口中云:‘恶。’忽然大悟。”后半句的引语不觉口中云“恶”。忽然大悟中也出现了一个“恶”,而这个忽然醒悟后的“恶”正是对前半句中“恶”的回应。但是这个“恶”却不表示惊疑之义,而是表示领会或领悟之义,《正法眼藏》卷三:“不见临济三度问黄檗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后得大愚点破,忽然大悟,不觉失声云:‘恶。’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禅僧在迷惑之中忽然大彻大悟,才不觉失声“恶”。而正是这个“恶”字突然了禅僧对于禅法真谛的领会。
(二)纠正道忠的释义
参 凡垂语之尾多用参语。《品字笺》曰:“参,趋承也,晋谒也。”○《事苑》八十三丈:“《阿含经》云:‘汝等不须参问。云云”应知当时有参问之仪也。又曰:“幽显皆集,是以谓之参也。云云。”详如彼。○《敕修清规钞》四十一丈解“大参小参”之“参”云:“交参也。”忠曰:“参禅、参学之参。可用《品字笺》义”。
按:《品字笺》对“参”的解释为“趋承也”,这是一种礼节,是下级晋见上级、晚辈拜见长辈的一种旧俗礼仪,即所谓的“参见”“参拜”,《广韵·覃韵》:“参,参承、参觐也。”唐贾岛《上杜驸马》诗:‘鸳鸯殿里参皇后,龙凤堂前贺至尊。’而道忠所谓“参禅”“参学”之“参”恐非此义,此“参”乃是研究、琢磨义,《集韵·覃韵》:“参,谋度也。”《韩非子·内储说上》:“夫听所信之言,而子父为人僇,此不参之患也。”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相公意,难参透。”《古尊宿语录》卷二《筠州黄檗断际禅师》:“问:‘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师云:“接引钝根人语,未可依凭。’”此句中“参禅”“学道”连文,此“参”非“参拜”义,而是“琢磨”义,故道忠所言“参禅、参学之参,可用《品字笺》义”恐有不妥。
不快 《联灯》卷廿一九丈:“投子曰:‘不快漆桶。’”《辍耕录》十一十丈曰:“世谓有疾曰‘不快’,陈寿作《华佗传》亦然。
按:按照例句的释义,《葛藤语笺》将“有疾”认同为“不快”的意义,略显不妥。“不快”常与“漆桶”搭配连用成“不快漆桶”或“漆桶不快”,《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舒州龙门佛眼和尚普说语录》:“峯云:‘恁么则当处掘也。’子云:‘不快漆桶,他道当处掘,尚做漆桶。’”《五灯会元》卷五《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峰曰:‘东去西去。’师曰:‘不快漆桶。’问:‘一槌便就时如何?’师曰:‘不是性燥汉。’曰:‘不假一槌时如何?’师曰:‘不快漆桶。’”道忠在《葛藤语笺》中将“漆桶”释为“无分晓,眼黑闇也。骂无眼子词。”即禅僧骂学人愚昧胡涂,不开窍的批评语,那“不快”自然也有这种意思,“不快”即“愚昧胡涂”的意思,而不是“有疾”的意思。
以上便是我们整理《葛藤语笺》的主要内容,至于句读、文字差异等,不再展开讨论。通过整理《葛藤语笺》,我们发现很多禅录中难以索解的词语,在《葛藤语笺》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释。所以,我们相信,本书定能给汉语史,尤其是禅宗语言研究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注释:
①如日本花园大学的禅文化研究所,该所定期举办禅宗语录研讨班.
②在1994年,经中日学者研究决定成立禅籍俗语言研究会,并编印刊物《俗语言研究》,为中日双方研究者提供交流的学术园地,但是限于多方面的原因,《俗语言研究》到第5期便停刊了.
[1]雷汉卿.禅籍方俗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0.
[2]袁宾,康健.禅宗大词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0.
[3]圆悟克勤,尚之煜,校注.碧岩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4]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M].武汉:崇文书局,2010.
[5]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6]董志翘.无著道忠的学术贡献[J].俗语言研究,1994(创刊号).
[7]粱晓虹.佛教与汉语史研究——以日本资料为中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8]雷汉卿.日本无著道忠禅学研究著作整理与研究刍议[G]//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六辑.成都:巴蜀书社,2013.
[责任编辑 张灿邦]
The Kudzu Vine Language of Collation of Zobah
LI Bi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00, China)
The kudzu vine language is a important ChanYu dictionaries, it plays an significant role i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From the origin, sorting method two aspe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f "kudzu language of" sorting and research.
Kudzu language a proverb; Finishing; Research; Collation
H131
A
1008-9128(2016)04-0066-03
2015-12-0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史语料库建设研究(10&ZD117)
李彬(1987-),男,山东寿光人,博士生,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