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课堂的魅力
——“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浅谈

2016-03-15李洪钧

湖北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三学预学小组讨论

●李洪钧

感受课堂的魅力
——“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浅谈

●李洪钧

罗田实小健康课堂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出朴实简约的“三学”课堂教学模式。“三学”指预学、共学、拓展学三个教学主体环节。

一、预学

预学环节包括两大板块:一是能力性预学,即课前预习;二是知识性预学,即组内初学。

课前预习由学生课外独立完成,主要包括阅读教材和搜集相关资料两个基本步骤。

组内初学侧重于对本课时内容的初步学习,目的是根据学科要求,掌握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组内初学一般包括“细读教材、初知内容——组内学习、初步交流——整理思路、提出问题”三个基本步骤。

在语文、英语等学科中,组内初学的基本要求是三读课文、词语过关和初知内容。“三读课文”即自主读、检查读和欣赏读。自主读要求学生读通、读懂课文,在读中领悟课文大意;检查读由小组长指名组员分段朗读课文,朗读时,其他人要认真听,听完后要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欣赏读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指定组内读得好的同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一定的情感。“词语过关”由小组长牵头,检查组员认读、听写、理解词语的情况。词语理解要求结合语境,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确实难以理解的,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来解决。“初知内容”也由小组长牵头,重点是检查组员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一般按理解或表述能力较差的学生试说、中等学力的学生补充说、优等学力的学生完善说的顺序进行。这个步骤重在人人参与,大胆表述,目的是通过提示、补充、修正等手段,让所有学生感知文本大意。

数学、科学等学科的预学也以读为先。读教材时,尤其要注意相似(近)概念、性质及其他易错易混知识点的区别,并标出不懂的问题。在对预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学生还要做资料搜集、准备学具等方面的工作。

二、共学

共学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引导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达成教学目标的环节。共学包括自主初探、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三大板块。

自主初探指学生在预学之后,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活动,一般包括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探究、得出初步结论三个基本步骤。自主初探环节,低年级重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简单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中高年级重在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和能力,例如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根据具体问题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提出假设、验证结论的自主探究方法。

小组讨论指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初探后,就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小组内发表个人见解,并由其他组员补充或质疑的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一般包括组员逐一发表见解、其他组员更正补充、达成统一意见三个基本步骤。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中教学环境最宽松、学生参与兴趣最浓厚、最容易迸发出智慧火花的教学环节,教师要俯身倾听学生的思想,为接下来的全班交流找准方向,理清思路。

全班交流是全班学生合作学习和展示探究成果的教学环节,一般包括分组展示、他组质疑评价、教师点拨小结三个基本步骤。学生交流的方式方法因学科而异,如数学课一般由学生代表小组讲解解题的方法和思路,科学课一般由学生代表演示实验的步骤并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语文课一般交流对文本的感悟,等等。这个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

三、拓展学

拓展学是课堂主体教学之后的延伸性学习,具体内容要依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效果设定,如给学生推荐相关读物、组织英语课本剧排练、布置课外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等,目的是将课堂知识融入生活实践,让学生感受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魅力。

(作者单位:罗田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三学预学小组讨论
初中数学线上教学“三学一练一辅”模式探究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谢耀荣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三帮”促“三学”助他当上状元郎——记沈阳铁路金州站行李员矫正伟立足岗位成才的故事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目标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前预学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