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商代伊尹的德治思想

2016-03-15赵壮道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伊尹

赵壮道

(洛阳理工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论商代伊尹的德治思想

赵壮道

(洛阳理工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摘要:伊尹是中国有史料记载的最早政治家,他经历了从奴隶到宰相的传奇人生,成就了兴汤的不世伟业,留下了佐汤的政治佳话,并用自己独特的政治智慧注释了“一德”的治国理念。他认为天命无常,天命是靠不住的,执政者一心为民的德行才是治国的基础,执政者只有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种“一德”的治国思想对中国传统治国思想和当代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伊尹;一德;道德体系;德治思想

一、伊尹其人及事迹

1.伊尹的生平。伊尹(约公元前1644-前1544),姓伊名尹,又名挚,河南洛阳人,生活在夏末商初。伊尹是商朝杰出的政治家,曾辅商灭夏,助商设制,一度主持商朝大政,管理国家大事。因此他的名气很大,广为天下所知。后人称他为天下第一名相,尊称他是“商元圣”,即商朝第一圣人。伊尹不仅是一位治国能臣,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烹调大师。他深谙五味调和,被誉为“烹调之圣”、“烹饪始祖”。总之,伊尹虽然出身低微,但其一生成就卓著,有着“从奴隶到宰相”的传奇经历,他也是中国古籍记载最多的一个传奇政治人物。

2.伊尹的政治活动。伊尹的人生具有传奇色彩,他的身份经历了从奴隶到名相的沧桑巨变。他刚出生就遭父母遗弃,没有享受到父母的呵护与关爱,而是以孤儿身份寄养于国君的厨师家里,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幼年就能够学习烹饪技术,长大以后不仅能够耕田种地,而且还精通烹饪手艺。他不仅有才干,而且人品也好。后被商左相仲虺举荐给成汤,从此伊尹开始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他先是帮助商汤打败夏桀,灭了夏朝,接着连续辅佐商朝五位君主,为商朝的建立与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后人把他与辅佐周朝的吕尚并称“伊吕之才”,他也被孟子称赞为“圣之任者也”。 伊尹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有:“负鼎说汤”、“伊尹间夏”、“兴商灭夏”和“摄政佐商”。伊尹的德治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二、伊尹的德治思想

伊尹的德治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尹诰》《伊训》《太甲训》《咸有一德》等文和一些对话中。虽然《咸有一德》是否为伊尹的作品尚有争议,但三种观点(一说是伊尹之作,一说是《尹诰》的传文,一说是后人伪书)里有两种肯定了它是伊尹的思想,再加上不存在争议的《尹诰》里也有“咸有一德”之句,故本文把《咸有一德》一文的德治思想也加以引述。

1.《尹诰》《伊训》里的德治思想。《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册《尹诰》篇的第一句就是:“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1]。这句话的意思是伊尹与商汤都有一德。对于“一德”的解释,学者们一直有不同的理解,一是“同心同德,相互不猜疑”,郑玄注“君臣皆有壹德不貳,则无疑惑也”[2]。这种观点过去影响大,现在支持者少。二是“与民同利之德”,如廖名春[3]等持这样的观点,目前相关研究者大多赞同这种观点。三是“纯一之德”,如《尚书·咸有一德》孔传“言君臣皆有纯一之德”[4]165。四是“恒久不变之德”,如黄怀信[5]、廖熙[6]等。而笔者认为“咸有一德”的“一德”既有恒久专一,又有为民谋利的含义。“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就是说伊尹与商汤两人都具备了治国所需要的恒定专一、与民同利的德行,他们力图通过自己的道德垂范来构建一套治理国家的伦理体系。

《伊训》一文是商汤去世后,伊尹率领大臣在祖庙祭祀时,用先王成汤的楷模德行教训太甲的发言稿。在这篇训文里,伊尹对商朝新任天子太甲的教导,始终贯穿一个“德”字。伊尹按“有德--无德--有德”的顺序,先说夏朝早期国君“有德”:“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鬼神,亦莫不宁,暨鸟兽鱼鳖咸若。”[7]25-26当早期夏王勉力施行德政的时候,没有天灾发生,山川的鬼神也没有不安宁的,连同鸟兽鱼鳖各种动物也都很安宁。再说夏桀“无德”:“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7]25-26就是说夏桀当政,不施行祖上的德政,上天震怒,降下灾祸,并要假借我们汤王的手灭掉夏朝,遵从上天的指示,我们先王就从亳都出发讨伐夏桀,灭了夏朝。第三层说商汤“有德”:“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7]25-26伊尹说,我们商王宣明圣德与威武,用宽和之政代替夏桀的暴虐之政,所以普天下的百姓相信、感恩我们商王的德政。这三层说下来,给太甲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夏朝先王有德得了天下,夏桀无德就失了天下,商汤有德又得了天下。就是说君王施行德政就得天下,否则就失天下。最后,伊尹对太甲说,现在轮到你了:“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天家邦,终于四海。”[7]25-26现在,希望大王你延续先王的德政,一开始就要慎重考虑,对亲人要爱护,对长辈要尊重,从家庭开始,扩展到邦国,最终推广到天下。

伊尹上面这段训示,核心是要太甲继承并恪守商汤的德政。在伊尹看来,有德是对执政者的基本要求,是执政者应该恪守的底线。这说明政治就应当是德政,统治者只有施行德政,才能维护其政权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作为新的君主,太甲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也应该遵循这条规则。当然这些训示里面也充满着伊尹这位开国元勋、革命元老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经验。

2.《太甲训》里的德治思想。伊尹的德治思想不仅体现在《尹诰》《伊训》里,还表现在他对新君主太甲的另几篇训导里,即《太甲上》《太甲中》《太甲下》三篇文章里。关于这三篇文章,《史记·殷本纪》里也有记载,说是伊尹放逐太甲三年后,太甲改过归政,于是,“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8]。这段话说明这三篇文章是存在的,后来虽然失传了,但后人的三篇伪作,学者们认为可能是有所依据,不是凭空杜撰,再加上其思想与《尹诰》《伊训》一致,因此本文也加以引用。《太甲训》三篇的主要内容是:《太甲上》是叙述伊尹辅佐商汤创业时的艰难,如“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启迪后人”[9];这段是说成汤勤于政事,彻夜不眠思过修德,遍求四方贤士,以教导后人。《太甲中》是叙述太甲悔过自新。里面说太甲深知:“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9]这是说太甲认识到:自己放纵性情和欲望,破坏了先王的礼仪法度,以至于招来罪罚上身,这是自作自受。如果是天灾,那就可以设法避免;如果是自己造成的祸患,那就无法逃避。《太甲下》是叙述太甲悔过后的为政之道。如“德惟治,否德乱”是说行政如果施以仁德,国家就会大治。相反,不施行德政就会天下大乱。还有“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9],是说如果想德行高远就必须一点一点地积累,就像登高从低的地方开始,行远从近的地方起步一样。还有“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4],是说有人进言不合你的心意,一定要想想是否有道理;有人进言顺遂你的心意,一定要想想是否存在不足。最后的“一人元良,万邦以贞”[9],是说只要天子一人仁德深厚行仁政,就可以为天下诸侯做表率。从《太甲训》三篇里,我们可以解读出这样一个重要信息:伊尹的德治思想中包含了对君王的道德要求以及君王的道德自律。

3.《咸有一德》里的德治思想。《咸有一德》据说是太甲归政后,伊尹产生了隐退的想法,但考虑到太甲虽然改过,但少不经事,仍觉有点不放心,于是又作了此文,加以劝告,以强调君主拥有“一德”,一心一意、持之以恒行德政的重要性。《咸有一德》全文引用如下:

伊尹作《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绥先王之禄,永厎烝民之生。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9]

《咸有一德》的大意是:伊尹已经把政权归还给太甲,他将要告老回到他的私邑,于是用一心一意为民谋利,告诫太甲。伊尹说:唉!天命没有规律呀,上天并不偏爱哪一家人,只有经常修养德行的人,才能保住他的君位;如果他停止修养德行,丧失君主应有道德,他就可能失掉君位。夏桀就是一个例子,他当政时不修德行,怠慢神灵,欺侮百姓。上天深感不安,明察四方,启发开导有天命的人,眷念寻求有为民谋利的国君,使他成为万民的神明君主。伊尹和成汤都有一心一意为民谋利的德性,能符合上天心意,接受上天的明示,因此拥有九州的民众,革除了夏王的暴政。这不是上天偏爱我们商国,而是上天保一心一意为民谋利的人;不是商国求助于下层百姓,而是下层百姓愿意归附一心一意为民谋利的人。一心一意为民谋利,行动起来就万事吉利;不能这样,办起事来就有凶险。吉祥和凶险,虽然在于人处理政事是否正确,但上天降灾还是赐福,要看执政者是否有一心一意为民谋幸福的德行。现在君王你刚接受天命,要不断完善你的德行;始终如一,不断提高。你在任命官吏时,要以贤能和才干为标准,要重用忠诚善良的大臣。大臣一定要对上能够辅佐君主推行德政,对下能够帮助部属管理百姓;选用人才十分复杂困难,要十分谨慎,只有大臣们齐心协力,一心一意辅助你,才会实现德政。德政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以善为准则就是最好的方法;善也没有固定的归宿,它只依附于能够一心一意推行德政的人。要让百姓们都说:君王的话真重要呀!君王的德行真恒定呀!这样君王就能安享先王的福禄,长久让百姓安定生活了。唉!从供奉七世祖先的宗庙里,可以看到功德;从万夫一样的小吏身上,可以看到行政才能。君主没有百姓就无从施政,百姓没有明君就无处尽力。君主要虚心待人,否则就得不到大家的尽力帮助,没有众人尽心尽力的帮助,君主就不会建立不朽功勋。

在这篇文章中,伊尹开口就感叹:天命无常,天命难信,天命是靠不住的!那么什么才靠得住呢?作者接着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德,执政者的德行,执政者一心一意为民谋利的德行。因此,《咸有一德》反复强调德行对执政者的重要性,如“厥德匪常,九有以亡”、“惟天佑于一德”、“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惟天降灾祥在德”、“惟新厥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等等。在这些强调的字里行间,伊尹始终在表达一种政治思想:执政者的德行是治国的基础。

4.“一德”是治国之本。伊尹的“一德”思想主要想为奴隶制国家树立一个道德体系,从而为统治阶级提供一个执政合法性的道德依据。譬如说商汤,他的商国和夏朝其他诸侯国一样,地位平等,凭什么其他诸侯国要听他的领导?凭什么他能代替当时的正统天子夏桀?伊尹给出的理由是商汤替天行道,代表天意。天意在商汤身上是怎样体现的?伊尹说那就是高尚的道德,上天之所以选中商汤,就因为他身上具备了这样的道德,这种道德就是伊尹反复提到的“一德”, 即恒定专一、与民同利的德行,不仅商汤具有“一德”,而且伊尹自己与商汤一样也具有“一德”的德行。就是说商国的整个统治集团都具有“一德”,这个“一德”就是他们整个社会的道德准则。他们这个集团代表着天意,因而他们统治天下诸侯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归纳起来就是:上天(之意)--天子(一德)--统治集团(一德)--商朝(道德体系)。

那么,统治阶级的“一德”怎样表现出来呢?简单地说,“一德”就是代表天意的统治阶级的道德体系,具体表现在统治行为中就是“德政”。“天难谌,命靡常”,统治者谁有“一德”,谁能施行德政,上天就选择谁。譬如说,夏桀怠慢神灵,欺压百姓,上天就抛弃了他,商汤爱民如子,于是上天就选择了他。按照这种执政逻辑,商汤死后,伊尹就教导商汤的孙子太甲说:你祖上和我都有“一德”,上天选择了他,于是商国拥有了天下。但选择了他,不一定就是选择了你,上天不是偏爱你们一家,他只偏爱道德高尚的统治者,如果你道德修养不足以代表天意,那上天就会抛弃你,商朝就会灭亡。因此,他反复对商汤的后代子孙提倡“一德”的核心价值观,不断诫勉训导他们要修德养性,提高道德品行,实行惠民的仁政,以巩固他们的道德体系,维护他们统治的合法性。

那“德政”到底是什么呢?伊尹说德政实际上就是顺民心,合民意,民意就是天意,顺民者昌,逆民者亡。夏桀灭亡就是失掉了民心,夏桀自诩为太阳,永不灭亡,而老百姓却发出了呼声:“时日何丧?予及汝皆亡!”[10]就是说老百姓在夏桀暴政的统治下苦不堪言,就诅咒他:“你这个太阳什么时候完蛋呀?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相反,商汤处处替老百姓着想,不停检点自己的行政方式,不断帮百姓祈雨抗旱,最后甚至打算牺牲自己,拯救百姓,大胆上演了“焚王祈雨”的壮观一幕。于是感动了百姓,震慑了诸侯,天下民心归顺。

总之,在伊尹的“一德”道德体系里,上天之意是理论依据,天子之德是执政前提,德政是实现途径,民意是价值归宿。伊尹这种“一德”的治国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国家治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伊尹德治思想的影响

1.对古代中国的影响。伊尹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对中国儒家思想影响巨大。儒家提出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就很好地注释了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的联系。孟子也高度评价过伊尹,他说:“伊尹,圣之任者也。”[11]180孟子还在《孟子·万章上》中道出他这样评价的原因。伊尹说过:“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于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就是说,伊尹认为他自己比一般的百姓认识事理早、理解仁义深,因此他有责任帮助他们了解仁义之道,如果自己没有尽到义务让老百姓蒙受尧舜一样的恩泽,他就觉得自己对不起这些人。孟子接着评论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其自任以天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11]173孟子在说,上天生下伊尹这种先知先觉之人,让他去启发后知后觉的百姓。因为伊尹以天下苍生为重,才投奔商汤,讨伐夏桀拯救百姓。

2.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当代伟人毛泽东十分赞赏伊尹的品德、才识和胆略,认为伊尹是中国历史上推动君王发起改朝换代革命的第一人。毛泽东在1913年的读书笔记中这样评价伊尹:“伊尹,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可法。伊尹生专制之代,其心实大公也。尹识力大,气势雄,故能抉破五六百年君臣之义,首倡革命。”[12]在这里毛泽东首先肯定了伊尹“道德”,这道德其实就是“一德”,是统治集团核心代表人物应具备的德性。

邓小平也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明确的道德要求,他说:“每一个党员严格地遵守党章和国家的法律,遵守共产主义道德,一切党员,不管他们的功劳和职位如何,都没有例外。”[13]2001年1月,江泽民明确提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14]200。他还解释说:“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14]91到这时,“以德治国”已成为治国策略,它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

2012年11月,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里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15]28这些道德教育旨在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而对党员干部则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他说:“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15]45当然,伊尹的“一德”理念侧重强调执政者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为民谋利,而当代的“以德治国”则不仅要求执政者要注重道德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也要求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

习近平秉承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2004 年提出了共产党人要“以德用权”的思想。他说,德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基。他还认为,官德就是从政的道德,“为民、务实、清廉”就是共产党人的官德。他还进一步解释说:“‘为民’是官德的核心。‘务实’是官德的基础。‘清廉’是官德的内在要求”[16]。他在谈治国理政时说:“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17]这是习近平自己以德用权的真实独白。他在强调全面依法治国的同时,也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并对党员干部提出“三严三实”、“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及“反四风”等行为规范要求。这些也是伊尹“一德”治国理念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可见,伊尹“一德”的治国理念,对当代中国社会仍有着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学勤.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M].上海:中西书局,2010.

[2]礼记正义:卷五五[M]//十三經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1648.

[3]廖名春.清华简《尹诰》篇补释[DB/OL].(2011-01-05)[2016-02-10].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722

[4]尚书正义:卷八[M]//十三經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5]黃怀信,由清华简《尹诰》看《古文尚书·咸有一德》[DB/OL].(2011-03-08)[2016-02-10].http: //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 id =1424.

[6]廖熙.浅谈伊尹关于德的思想[J].今日科苑,2009(10):180.

[7]栾勋.治国之道:中国历代谏书:上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8]来新夏.史记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9:8.

[9]尚书·商书[DB/OL].[2016-02-10].http://blog.sina.com.cn/s/.

[10]尚书 [M].慕平,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83.

[1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2]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588.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43.

[1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16]习近平.用权讲官德 交往有原则[J].求是,2004(19):36 .

[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9-410.

(责任编辑:张晓军)

收稿日期:2016-03-01

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15JD710047);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BKS015)

作者简介:赵壮道(1965-),男,河南洛阳人,洛阳理工学院副教授,博士。

中图分类号:D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24(2016)04-0085-05

A Discussion of Yi Yin’ s Rule with Virtue in the Shang Dynasty

Zhao Zhuangdao

(LuoyangCollegeofScienceandEngineering,Luoyang,Henan471023,China)

Abstract:Yi yin was the earliest politician since the Chinese historical records. He experienced the legendary life from slave to the prime minister. He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the prosperity in the Shang Dynasty, left political anecdotes and with his own unique political wisdom, he interpreted and practiced the governing philosophy of “focus on moral”. He observed that nothing was impermanent in life and that the so-called fate was unreliable. It was the base of rule for the rulers to serve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with his virtues and that only with the undivided attention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the country could remain stable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is governing philosophy of “focus on moral” has produced great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governing thought as well a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Key Words:Yi Yin; focus on moral; moral system ; rule with virtue

猜你喜欢

伊尹
一个厨子灭了一个王朝
伊尹摄政
厨子灭王朝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一个厨子灭了一个王朝
一个厨子灭了一个王朝
伊尹放太甲
一个厨子灭了一个王朝
中华厨祖的两伊之争
“商汤灭夏”这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