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聊戴小桥童年那些事儿
——“《戴小桥全传》读书分享会”教学实录

2016-03-15文艳云执教

湖南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小桥外号垃圾

文艳云 执教



聊聊戴小桥童年那些事儿
——“《戴小桥全传》读书分享会”教学实录

文艳云执教

一、猜猜热身,回顾全书精彩的人物情节

学生表演或讲述,猜猜故事中的人物或情节。

师:首先,我们来玩一个表演猜人物猜情节的游戏。用一个简短的表演或是一个简单的讲述,让大家来猜一猜你表演或讲述的是哪个情节或人物,准备好了吗?

第一组学生表演:两名学生一边嘴里喊着“驾”,一边骑“马”而来,一不留神,直冲进了老师办公室。老师生气地问:“怎么跑到办公室来了?”两名学生吓得转身就跑。

其他学生描述故事情节:他们表演的是《我们都是马》这一章节,故事中的三个人物分别是哇哇老师、马儿帅、汪小忠。

第二组学生表演: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课。忽然,一男生举起手,带着哭腔说:“老师,我小便尿在裤子上了。”同桌的学生非常热心地说:“老师,我去帮他拿裤子。”说完,飞快地跑出教室。(表演勾起了同学们的记忆,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学生描述故事情节:他们表演的一个是林晓琪,一个是戴小桥。下课的时候,他们俩只顾着追跑,忘记了上厕所。结果,上课的时候,林晓琪忍不住尿在裤子里了。而戴小桥借口帮林晓琪回家去拿裤子,借机自己去上了厕所。而故事的标题却是:林晓琪救了我。我觉得这个情节非常有趣。(教室里响起掌声)

第三组学生表演:课间,一男孩儿在休息,另一男孩悄悄地在他背后把一个纸团从衣领塞进去,被男孩儿发现,跑进办公室,对老师说:“毛老师,刘东又把纸团塞我衣服里了。”

学生猜故事情节:这个情节来自《绝活》。他们表演的是刘东把纸团塞进杜家严的衣服里。杜家严跑去找毛老师告状。

学生讲述:我给大家几个提示,请大家猜猜我说的是谁。他长得非常帅,他抢过别人的糖果吃。

一学生猜:他的名字是马儿帅。

二、聚焦感受,品鉴作品表达方式特点

1.师:读完这本书,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最深的感受你会用什么词?给大家两分钟,请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

学生纷纷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幽默、风趣、趣味多多、笑破肚皮、搞笑、童趣、平凡而真实、开怀大笑……

2.师:大家写的大多是幽默风趣好玩,确实整本书都散发出不可抑制的快乐和幽默气氛,总是让我们哈哈大笑、满心明亮。无论是从标题拟定、人物形象的刻画、事情的选择还是语言的表达方面都让人觉得幽默快乐。你们也希望能写出这么好玩的故事来吗?那么我们来好好找找子涵老师的幽默利器好吗?请你们先在小组聊一聊,然后选择其中一个你们觉得最幽默的方面跟大家做交流。

生:我是从《捡垃圾》这一件事情中读出故事的幽默风趣的。故事中,林晓琪因为在放学路上随手乱丢,被妈妈罚他每天放学捡路上的垃圾。如果是我们去捡垃圾,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他的同学非常乐于助人,都来帮助他捡垃圾。大家一起捡垃圾的时候,追追打打,非常快乐。后来,妈妈说:“你每天捡一点垃圾,也不乱丢了,能够知错就改,就不用捡垃圾了。”但是,林晓琪这时候却根本停不下来。到没有垃圾可捡的时候,他们还找别人去“讨垃圾”,就像别人讨钱一样,求着别人:“给我一点垃圾,给我一点垃圾吧。”我觉得这个故事非常幽默。

师:读得这么投入,是不是也想加入他们,一起去捡垃圾呀?(生答:“是!”)

生:我觉得故事中,人物的外号非常有趣。你们瞧,戴小桥的外号是“大香蕉”,马儿帅的外号是“马儿摔”,大家叫他“摔马儿”,林晓琪的外号是“林小气”。我想起了我们平时也给同学取外号,就像王子旭,我们叫他“王老吉”。(这个话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纷纷举手发言)

生:坐我后面的同学姓罗,班上同学亲热地叫他“萝卜”。

师(幽默地问):那我们班有没有同学叫“白菜”的?

生兴奋地喊起来:“有!”

师:还真有?看来,这些有趣的外号就像一颗颗甜豆,让人读起来忍俊不禁,回味无穷啊!

师:除了外号,还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幽默有趣的吗?

生:我觉得对话很幽默,比如第三章结尾处的一个比喻非常有趣。爸爸剃完头后,妈妈说爸爸的头像个大土豆。爸爸的绰号就叫大土豆,头的样子又的确像个大土豆。妈妈说出来很幽默搞笑。

师:在这本书中,这样充满温情的家庭逗趣还有很多处,你发现了吗?

生: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在《裤子作文》中,妈妈帮汪小中洗澡时,由裤子一条一条地脱联想到事情应该一件一件踏踏实实地做,饭应该一餐一餐地吃。

生:在书中有一处这样的描写。汪小中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朋友的朋是两个月吗?”曹迪民说:“因为一个月亮在天上孤零零的,所以两个月亮就成了好朋友。”我觉得他们这样的奇思妙想真有意思。

师:这一桩桩,一件件,真是说也说不完呀!

生:我觉得《警察警察警察》这个标题就非常有意思。我刚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以为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读完以后才知道,原来是戴小桥和几个同学冒充警察,又有人冒充警察来管这些所谓的“警察”,最后,快打上课铃时,一位同学又来了,对这些“警察”和管警察的“警察”说:“毛老师派我来抓你们去上课。”所以就有了这篇《警察警察警察》。

师:原来故事中的标题也是这样妙趣横生呀。

生: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废话演说家》。“演说家”应该是口才非常好的人,应该说的是有用的东西,怎么又会说废话呢?读到这个标题,我既感到非常疑惑,又仿佛看见一个人站在台上哇啦哇啦地讲着一大通废话,更加迫不及待地想去读一读这个故事。

师:对,一个新颖有趣的标题,让我们有了马上往下读、一探究竟的愿望。

生:我很喜欢《大方的林小气》这个标题。因为大方和小气是一对反义词,这个人到底是大方还是小气呢?这真是一个矛盾。

师:是的,这些标题都是非常有意思、非常吸引人的。

3.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平凡真诚”):这是谁的感受?你是从哪里读出这种感受的呢?

一女生(站起来):我觉得故事中没有很多华丽的词藻,没有我们常说的好词好句,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童心,让我们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自己和小伙伴的故事,非常真诚。梅爷爷就是这样认真写作的,这是对读者的尊重。

师:作者就是这样用最平实的语言表达着最真诚的情感的。

生:我觉得梅爷爷在书中只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把一些童年故事用一种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方式让我觉得无与伦比。

师:是呀,这样的语言和故事,让人读起来非常放松,非常开心。

生:我觉得整本书都是在描写戴小桥自由自在的童年,没有太多的烦恼,每天无拘无束地快乐玩耍。即使偶尔犯了错,也过一阵子就忘记了,老师也没有过多地责备他。

师:这就是作者梅子涵描述的孩子们真实的童年。

三、对比童年,理解生命的酸甜苦辣

1.感受戴小桥童年的滋味

师:生活总有酸、甜、苦、辣,你觉得戴小桥的童年是什么味道?

生:我觉得戴小桥的童年什么味道都有。“甜”的是他每天放学都不用急着回家,可以和小伙伴快乐地踢足球,踢到很晚才回家。“苦”的是有一回要写检查,他很苦恼。“辣”的是有一回他和杜家严一起玩“骑马”,骑到办公室了,被老师罚他们写检查。“酸”的是妈妈总是让他练琴练琴练琴,做作业做作业做作业。有一次,他喂鸽子,和鸽子玩,妈妈对他说:“你要是练琴的时候也能这么认真就好了。”让人觉得很烦,“难道我玩一会儿也不能好好玩儿吗?还得想这些苦恼的练琴。”

生:我觉得戴小桥的童年非常苦,可以从《提早担心》这一章看出来。他考试没考好,生怕老师发卷子让他们带回家,每天提心吊胆的,也不能看电视,总是非常担心。我觉得这种滋味非常苦。

生:我觉得戴小桥的童年是甜的。在《记性不好》这一章节里,戴小桥的妈妈每天都为他准备牛奶和面包,给予他很多的关心。这种被爱包围的味道当然是甜的。

一男生(站起来):我觉得天天被逼着喝牛奶是很苦的。

师:同样一件事,竟然有的人觉得甜,有的人觉得苦。真是个中滋味,各人品味呀!

生:我觉得戴小桥的童年不仅有酸有苦有辣,更多的还是快乐。因为他有那么多的好朋友,还有关心他的老师和父母,所以我觉得他的童年是十分快乐的。

师:是的,快乐是戴小桥童年的主旋律。

2.聊聊我们的童年

师:戴小桥的童年是酸甜苦辣都有,甜的更多些。那么,我们的童年又是什么味道呢?

生:我的童年是甜的。因为我喜欢做一些让周围的世界变得很美好的事情,像《花婆婆》里的爱丽丝那样。我们小区里有一片竹林,很多人喜欢去竹林里挖笋,这样,笋芽儿就不能变成竹子了。于是,每天放学,我就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去竹林里,提醒别人不要去挖笋,保护了这些竹笋,我觉得很快乐。

生:我觉得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苦。每天有很多作业,星期天还有培训班,培训班也有作业要做。我如果不想去,妈妈就会在我耳边念啊念,我还不如去上培训班好。

生:我觉得我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更多的是快乐。当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换来收获时,内心会觉得无比快乐。我是《株洲晚报》的小记者,经常会写一些习作去投稿。当看到自己的习作在《株洲晚报》上发表时,内心无比快乐,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

师:努力有回报也是一份快乐。

生:我觉得我的童年是先苦后甜的。虽然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每次去参加各种比赛,努力了,总能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比赛前的练习确实十分辛苦。比如说我参加了舞蹈培训,每次练习基本功的时候,常常疼得掉眼泪,但是在舞台上表演时,观众们的掌声又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和快乐。我不由得想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句话。所以我觉得童年是先苦后甜的。

生:我觉得我的童年是幸福的。每天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吃到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在学校,我有很多好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

3.感受长辈们的期望

师:酸甜苦辣,样样都有,这才是我们的童年。那么我们的爸爸妈妈怎样看待我们的童年,希望我们怎么度过我们的童年呢?(微课播放爸爸妈妈的话)

师:你读懂了父母对你们的期望吗?

生:爸爸妈妈最希望我们的童年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师:是的,健康快乐成长是父母对我们最大的期望。怎样的人生才幸福,该怎样度过我们的童年,还有很多大师研究过呢。

(出示: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们也感到快乐,就是幸福。——周国平《我对幸福的看法日趋朴实》

盼望优秀和让童年有自由、丰富的生命享用,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梅子涵《看见星星一颗颗出来》

接受童年的酸甜苦辣,努力发现生活的美好,做一些事情让世界变得更美丽。——文艳云《写给银海学校的孩子们》)

四、推测效果,感悟作者静悄悄的引导

1.师:文老师最近遇到一个烦恼,同学们可以帮我想想办法吗?

出示话题:二年级有些男孩子特别调皮,文老师想带他们一起读《戴小桥全传》,让他们变得可爱一些,你觉得我能得到想要的效果吗?为什么?

2.学生分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我觉得是可以的。我记得书中有一个故事讲戴小桥、马儿帅、汪小中踢足球的时候被校长发现了,没收了他们的足球,要他们写检讨。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下课游戏要注意安全,同时也懂得了做错事要勇于改正缺点。我相信,二、三年级的同学读了这个故事,也能从中受到启发,渐渐变得乖巧。

生:我觉得不能。因为书中的戴小桥和他的哥们本来就很活泼、调皮。二、三年级的孩子读书时,如果只看懂了这些,可能还会让他们变得更调皮。

生:我觉得能。因为如果这些孩子和我们一样,能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来读这本书,他们一定能从中感受到更多的童真童趣,渐渐受到感染,变得更可爱。

师:请结合内容谈,做到言之有据。

生:比如说《脚印比赛》中,首先戴小桥他们是不懂,只觉得好玩,在墙壁上踩了很多脚印,后来毛老师说请踩了脚印的同学留下来,然后大家一起把墙壁刷干净了,而且大家都舍不得踩脚印了,还说谁要踩“就别怪我们不给面子”。二年级的同学读了以后,就能明白踩脚印是不好的,要讲卫生,爱护环境,那就不会做出一些调皮的事情来了。

师:是啊,讲得真好!梅子涵爷爷说过这样一句话:克服天真里的无知,天真就会更美丽。相信,二、三年级的孩子读了这本《戴小桥全传》,一定也会慢慢克服自己的缺点,变得越来越优秀。你们都是梅老师的知音啊!

五、了解作者,盖上子涵老师的文学毯子

师:人类要让自己更优秀,就把一代代人的智慧写到文学作品里,让孩子们阅读了感到愉快,记着这些智慧而慢慢长大。文学家能把人生的道理写给在人生里的我们看。你们觉得他们伟大吗?

子涵老师曾经说过,文学是一条可以温暖所有人的毯子。大家对子涵老师非常崇拜和喜爱,因为他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带给我们很多快乐,很多智慧。子涵老师还介绍了一大批国外优秀的童书,很多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希望我们孩子们能够阅读着优秀、优雅地长大。

猜你喜欢

小桥外号垃圾
妈妈有个外号
脚没醒
垃圾去哪了
爱起外号的小瓢虫
小桥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我变成了小老头
调皮的小河虾
我的外号谁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