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再审视—“基标教学”之实践和感悟
2016-03-15山东省济南市汇文实验学校郭本来
山东省济南市汇文实验学校 郭本来
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漷教授提倡的“基于标准的教学”,在当前的教学领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去年12月份,有幸前去聆听和学习,深受启迪,回到单位之后,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在教学中去尝试,心中略有所得。
“教学效率低”“学生负担重”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那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呢?基于标准的教学,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定准课堂目标,一切教学活动和评价紧紧围绕目标来开展,目标、实施和评价保持高度一致,目标精准,删繁就简,这样学习效率才会提高,课上效率高了,课下学生的学习负担自然就减轻了。
学习目标是课堂学习的灵魂,制约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它不但规定了一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而且对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的深度及广度等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学习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明晰,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等各个方面。学习目标,就好比是打靶的靶心,必须要精准,不能有偏颇,因此,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不是取决于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而是取决于一个教师对学习目标的精确把握和制定。
于是,这学期初,我在执教《匆匆》一课前,对学习目标重新进行了思考和审视,按照基标教学的理念,认真制定了新的学习目标。
原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两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新学习目标:
1.会写“挪、蒸”两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赤裸裸”等词语。
2.通过听老师范读、有感情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
3.通过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感受作者运用反问来表达强烈的感情,以及利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的表达方式。
4.抓住“在默默里算着……也没有影子”“于是……从我脚边飞去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等重点句段,体会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原学习目标言简意赅的概括出了本课的学习任务,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免还是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无处下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只能是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化、更加具体化。比如,“目标2”修改后,增加了达成该目标的具体“行为条件”——“通过听老师范读、有感情朗读”,使课堂教学有了更加具体的可预见性和目的性,教师可以为教学做更加充分的准备,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课堂的随意性;再如,“目标3”中的“表现行为”——“抓住重点句段”,修改后(修改后变成了目标4)变得更加具体——抓住“在默默里算着……也没有影子”“于是……从我脚边飞去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等重点句段,这种课前的目标明确、“精打细算”,才会带来课堂中的有的放矢、学习高效,课堂效率肯定也就相应提高。
基标教学的理念中还提到了,教师要从关注“课堂”到“课程”,从注重“教会什么”到“学会什么”。“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在教学时,不能为了“教”而“教”,而要以课本为依托,跳出课本,寻找课本中蕴含的生长点,传授给学生阅读理解的方式,以及语言表情达意的方法,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于是,在重新审视这课学习目标时,把目标2中的“感受表达方法”具体的制定为“感受作者运用反问来表达强烈的感情,以及利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的表达方式”,修改后的目标不但更加具体明确,而且培养了学生感受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更加注重了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这样借助文本,培养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语文素养,这才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
令我非常欣喜的是,有了这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天的语文课,我上的非常轻松,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因为整堂课我的目标非常明确,紧紧的围绕课前制定的目标来开展,避免了很多以往课堂中的随意性,节省了很多时间。而且定准目标后,教学思路就变得格外清晰,不会再局限于细枝末节,能够自如的驾驭文本,变得非常的游刃有余。源于整堂课的高效、流畅,学生们深深喜欢上了《匆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