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民族传统美术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2016-03-15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张艳霞李晓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剪纸校本美术

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 张艳霞 李晓英

在2016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福建泉州提线木偶、西秦刺绣的镜头夺人眼球,谭维维演唱的《华阴老腔一声喊》撼人肺腑,在2016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更是在网络和朋友圈激起一片漩涡,也成为一段时间之内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老腔”成为近期人们口中传统文化的代名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的几位美术老师,紧跟时代的脚步,尝试着“老腔”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并在实践中趋于完善,探索出一条初中阶段民族传统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道路。

一、前期准备

在课程开发前期,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与考查,其中包括现有基础课程美术教材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民族美术资源现状等。

1.基础课程美术教材分析

在初中必修的美术教材中,有一些内容是与民族美术相关的,如山水画、花鸟画教学,尤其片面,相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艺术,学生学到的只是一小部分。另一方面,从每周仅仅一节必修的美术课上,只能是蜻蜓点水,收效微乎其微,对民族文化的普及与传承几乎没有意义。如果把民族艺术与现代教育模式结合起来,利用校本课程进行教育,无疑是一项开拓性的实验。

2.学生学习现状

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导致学生并不关心、不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美术方面,我们的中学生所呈现出的都是一知半解。美术课上,当老师为学生展示一些传统美术作品的时候,学生们普遍感觉新奇,都很感兴趣,但是当老师继续追问其艺术特征、发展沿革、制作(创作)技巧时,他们全都哑口无言了,当老师问学生有没有意愿利用校本课时间学习相关知识与技法时,就又有了很多学生呈现出积极的态度,这一方面还是值得我们欣慰的。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可塑性很大,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能够进行逐步深化、系统化的学习培养。

3.美术资源的调查与梳理

中国民族民间的美术形式品种极多,而且有它们各自的目的、用途、风格、特征,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我们参考本区其它学校开设的课程、本学校的硬件条件、学生兴趣、教师能力等方面因素,缩小了筛选的范围,初定从其中的中国画、剪纸、蜡染、扎染、陶艺、木雕、皮影进行逐一客观分析考查,于是我们五位教师拜访了我区洙水村皮影传承艺人王云先生,观看了我区王培兰女士的剪纸作品,走访了奇石城一个又一个门店,转了一个又一个民间集市,集市上的刺绣鞋垫、葫芦雕刻、字画、古玩摆件、民间染制的服装等都吸引着我们,回到学校,每位老师针对每种形式课程逐一梳理,拉出条件清单,写出可行性操作方法、过程、问题和效果预想,又在学生中进行兴趣调查,几次讨论会议后最终确定了开发书法、扎染、剪纸、雕刻、软陶五门校本课程,每位教师承担一个科目。

二、课程的实施

我校美术教研组承蒙北京市教科所张熙所长、北京师范大学丛立新教授、平谷区特级教师张宝青老师的指导,在校领导的支持与全体美术老师的努力下,与学校其它课程协调,建立了系列课程,简要方案如下。

第一,在整个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每位教师负责自己选定课程的具体事宜。招生初期,可以利用美术课等时间积极宣传,将课程介绍给学生,提出招生要求(可进行提前测试)。学生自主选择,填写第一和第二意向,学校将打破原有的教学班,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征求相关教师意见与要求,分别进行筛选,确定学员名单。课程的学员应控制在十五到二十人,建议课程刚刚起步阶段,以初一年级学生为主。

第二,充分利用学校各专用教室,各课程负责教师根据需要开出所需物品、设备、材料清单,统一上报学校,统一购置。上课时间遵循学校统一安排,五门课程同时开课,每周两课时,固定在每周三下午第七、八节课。

第三,教师加强学习与相互交流,整合资源,筛选、修改、提炼素材,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

如剪纸教学基本内容——剪纸概述、剪纸的制作方法、认识剪纸符号、剪纸的表现方法、对称折叠剪纸、团花剪纸、剪纸的创作、剪纸的鉴赏与评价。

第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学生的学习应是多种通道、多种形式的,我们将教学变成一种艺术行为,甚至是文化活动。注重反映学生生活、表现生活,让学生在课程中将文化层面的意义实践出来,并懂得寻找、运用传统文化因素,在作品创作中得到更深刻的体验与提升。

第五,课程评价方案。

1.学生评价

学习态度:优秀——态度积极,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实践。良好——态度端正,主动参与,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合格——态度较端正,能参与活动,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实践作品:优秀——主题明确有创意,作品效果突出,在同学间有带头示范作用。良好——作品效果良好,能自主完成作品。及格——能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作品。

2.综合性评价

课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关注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升,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提高课程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三、成效与思考

课程实施一年以来,收获颇丰。

第一,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第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和创意的舞台,唤醒了学生创造的潜能。课程开设以来,全校共有多人次在市、区各项美术比赛中获奖。

第三,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很大变化,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更提高了美术教师开发课程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了创新潜质。

第四,我们的五门校本课程从一定程度上为传承民族艺术做出了贡献,甚至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初步形成了我校校本课程的教育特色,也提升了学校在地区的影响力。

站在课程建设的高度,我们要继续做的还有很多,我们将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细化、改进课程纲要,设计、编写课程教材,体现课程的更大价值。

猜你喜欢

剪纸校本美术
剪纸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创意美术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