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呼唤良性的师生关系

2016-03-15新疆哈密市花园乡了义希望小学哈斯木阿布都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功利性良性师生关系

新疆哈密市花园乡了义希望小学 哈斯木.阿布都

教育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高级活动。它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评价者也是人。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更是其核心。再面临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将全面取代传统的应试教育之时,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手段要更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呼唤良性的师生关系。

1.单向性

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担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社会道德伦理的传播者角色,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这种师生活动模式是传统教育模式的承袭。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它之所以能长期的存在,应试教育的需求使之然。为了大面积、大容量的灌输知识,这样的师生模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它的缺陷和弊端也显而易见。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丧失,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发展能力,进行自我完善,作出独立的判断。

2.功利性

应试教育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因此服务于它的师生关系也必然有着这种特点,为此,才能满足各种衡量教育质量的硬性指标。师生围绕升学率的指挥棒转,而提高升学率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去了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更为严重的是,功利性正有发展为物质性的趋势。“有偿家教”“集资赞助”等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不仅严重损害了教育者的形象,也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3.间离性

这是师生活动的功利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唯应试、升学为任,没有情感的交流或少有之,怎能不产生隔膜间离?此外,教育者自身也有不可推委的责任,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缺少交心谈心、“话语”单薄、单调使师生活动日益生疏,愈发陌生。

应试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能长期存在定有其合理性,顺应了整个教育的需要。但其不合理性,正越来越成为教育发展的障碍。难以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基础,特别使对素质教育而言,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为什么素质教育要有良性的师生关系作后盾呢?

第一, 素质教育以发挥人的潜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已任,不单纯的传授知识。这是和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人的潜能需教师、学生共同去发现。潜能的发挥要教师引导,也要学生配合。所以,整个教育过程都要有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而不是照本宣科,强塞硬灌就可以完成的。由此,师和生都不能忽略其作用。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方能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第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面对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发展的机会,并依据个性特点最大可能实现自我价值。既然面向全体学生,就要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如不健全,这自然难以做到。可见,素质教育不能离开良性的师生关系。否则,教育的目标任务都不能完成,素质教育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总之,我们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存同去异,教学相长。当然,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使教师艰苦劳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在这方面,古往今来,许多著名的大教育家,如陶行知、叶圣陶、马卡连柯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当然,爱学生的前提是热爱自己的事业。爱心是如何形成的?首要的是把尊重、信任学生看成是首要工作,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人格独立平等的主体。尤其是班主任要经常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保持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对特殊学生要特别的关心和呵护。当然,情感交流是一个有步骤、有计划、有层次的反复过程,对此我们要有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总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挖掘学生身上的可师性因素可以强化,激励学生的自尊心,也能融洽师生关系,为师生合作打下基础。

教育走向二十一世纪呼唤良性的师生关系!

猜你喜欢

功利性良性师生关系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