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说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从周大辉老师的作文课说起

2016-03-15四川省会东县铅锌镇岔河小学李荣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作文课写作技巧范文

四川省会东县铅锌镇岔河小学 李荣柱

今年的11月13日对我来说是一个印象深刻的日子,在这一天,我有幸参加大桥区域中心校送课下乡活动。在观摩课上听了周大辉老师的作文课——体验式作文教学。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节印象深刻的作文课。下面结合周老师的课堂,就作文教学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一、作文课该教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比如有人会说作文课要让学生自由的表达个性。所以作文课只要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就行了。作文课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寻找写作内容,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有米就成炊”何况我们的学生未必人人都是巧妇。作文课“找米”容易,“成炊”难。就拿这堂体验作文课来说,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亲身感受、体验在过程中自己的紧张、期待、疑惑、豁然……又如何写好这些不同的的情感呢?这恰恰是我们要教的,也是这堂作文课的本职工作。

我们来看周老师的这堂课,他也一直在帮学生“找米”,周老师假借“天才试卷”,巧妙地完成了帮助学生“找米”的过程。上课开始周老师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上进行一次特殊的考试,通过这次考试来检测学生自己是不是天才。时间只有3分钟,要完成20道题。当学生作好了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后,周老师郑重地把天才试卷发了下去,然后学生开始认真的答题。3分钟后,周老师开始询问学生的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的题数不等,但就是没有一个学生全部做完了这份天才试卷。这时周老师开始带领学生读题。第三题是“请你认真把后面的题读完”,周老师问“你们把题都读完了吗?”“没有。”于是周老师让大家再把后面的题都读一遍。当读完到第20题时,所有的同学都发出了惊叹声。原来第20题是“如果你已经读到20题时,请你只完成前面两道题”。这时周老师开始引导学生回忆从老师上课开始说要考试时,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紧张、期盼、激动……看到试卷的题时,心里有什么样的想法。当老师叫你停笔时,你的心情怎样,想了些什么,是失望、伤心……当老师让你们读完题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是懊恼、责备、失落……最后让学生把考试过程写下来。整个“找米”过程贯穿始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周老师把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渗透进去,了无痕迹。他不是像我们的作文课“先找米,然后让学生自己成粥”而是“边找米,边成粥”。他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指出了写人写事同样可以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等多角度进行细节刻画的写作技巧。把找米与成粥,融为一体。

通过“一件事、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细节”等作文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技巧,周老师不是硬塞给学生,而是融合在学生选材、构思、习作实践和评析中,这种“无痕的写作技巧”的教学方法,真是高超。

二、作文技巧如何教

写作文需要技巧,作文课就应该教会学生写作的技巧。

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认可的。但是写作技巧如何教的问题,就各有各的说法。有人喜欢“边读边写”的读写结合;有人欣赏“作后点评”的技法教学。我们都知道读写结合是以模仿范文为主体,过于机械,遏制了学生的个性与写作的自由。作后点评也就是不上作前指导课,但不上作前指导,课堂里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会写的学生吧,他们怎么办?要知道小学生是很难通过老师点评某一个同学的作文来获得启发,而自觉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实际上作前指导和作后点评都非常的重要,两者是相辅相成、前后呼应。这个前后呼应的过程,就是学生习作能力有效提升的过程。没有“作前指导”学生不得其方法;没有“作后讲评”学生不领悟其法。

那如何把这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呢?从周老师的课堂和专题中可以看出,其实就是先出示自己写的一篇范文,引导学生鉴赏范文,明白此次的目标。当然他并非直接地让学生模仿范文的开头、结尾和修辞方法。而是先引导学生怎样写好这次作文,因为在这之前学生对这堂特殊考试的经历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之后周老师又引导学生来口头评析这篇作文。这样“事情、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感想、细节”等这些习作的写作技巧就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空洞的技巧就变成了一个个的实体文字。学生就能把学到的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因为周老师没有严格地要求学生按照范文的格式来写,反而引导学生一起从自身的体验中,提炼了一些优美的题目和范文中的写法。所以范文没有束缚学生的自由,而给了学生写作的拐杖,慢慢的就会走了。

从周老师的作文教学可以看出,“范文”就是“方法和技巧”的载体。一篇好的范文,好过老师千言万语的指导。不论“作前指导”还是“作后讲评”,都离不开范文。否则,我们的所有方法,都会变得空洞、抽象。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小学生的习作课,本身就是从不会到会的模仿过程,他们需要借助范文的引路,才能上路。当然,选好、用好范文,是需要我们老师用心琢磨的。

三、作文与阅读

周老师在作文专题中也提到过,阅读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是学生获得范文的途径之一。提倡“无活动不作文,无阅读不作文”。因此,我认为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读写结合,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新编教材更注重于单元整合,从单元前的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中的作文训练紧紧围绕着单元的专题而安排,可以说是“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 实。”这 样,对学 生 的习 作 训 练 就 提 供 了有 利的条件,每学习一篇课文,引导学生对作者是如何进行布局谋篇的及写作的特点和方法进行剖析。理解作者是如何巧妙选材把所描写的对象写具体而生动的。只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去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就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汲取写作的技巧。此外,在阅读教学中还应加强朗读与背诵的训练,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并鼓励学生大量地阅读课外读物,指导他们学会摘抄书中的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段。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大胆运用这些好词好句相信学生的作文会有所进步的。

总之,作文教学要回到模仿经典的道路上来,不要再沉迷于:写前让孩子“天马行空”的创新,写后再拿刀对孩子的习作“千刀万剐”的修理。但模仿,绝不是简单机械的,而应用经典的范文引领学生习作的起步,从而让学生走上写作的愉悦之路。

猜你喜欢

作文课写作技巧范文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马老师上作文课
春色几许(简谱)
挖掘最佳训练点渗透写作技巧
浅说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