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沙成塔:维基百科上亿次编辑行为的惊人力量

2016-03-15阿德里安娜拉弗朗斯AdrienneLaFrance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16年7期
关键词:阿尔托维基百科篇幅

阿德里安娜·拉弗朗斯(Adrienne LaFrance)白 莲/译

聚沙成塔:维基百科上亿次编辑行为的惊人力量

阿德里安娜·拉弗朗斯(Adrienne LaFrance)白 莲/译

选自美国《大西洋月刊》杂志 2016年3月16日

是什么驱使着几十万志愿者自发参与建造广受各国公众信任的在线百科全书?

在维基百科英文版篇幅最长的50篇文章中,你可以找到关于彗星、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站点、沉船、小说中的宇航员,以及邪典电影(Cult Film)的列表。另外,有关巴尔的摩的历史时间线、不同国家的电动车使用情况、枪支、荷兰的发明,还有珍稀鸟类的文章也在可阅读范围之内。

那么,为何一些话题在维基百科的页面洋洋洒洒地不肯结束,而另外一些话题下却只有寥寥数语?即使这背后的确存在一个统一的解释,眼下我们也很难找到真正的原因。大量篇幅较长的文章以列表的形式呈现,然而其涉及的话题却涵盖了方方面面。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止一个。《管理学》杂志(Management Science)发布的一篇研究文章显示,似乎维基百科的编纂行为本身引发了更多的编纂行为。研究人员发现,尽管维基百科的编辑们通常习惯一次性删除或改正半个句子,并不对文章做大幅修改,但是此类细小的删改行为却使别人也打开编辑页面,进行自己的修改。然后,这些编辑工作又进一步鼓励了更多的改动,以此类推。

研究人员首先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是什么动力促使人们为维基百科的词条贡献自己的力量?

英国华威商学院(Warwick Business School)信息档案系统的助理教授阿列克斯·阿尔托宁(Aleksi Aaltonen)是该研究的作者之一,他说:“很多研究发现,人们通常受到外部动机的影响。在维基百科的例子中,你可以通过编辑词条来获得名声,在你看重的话题的贡献人列表中找到自己的名字。另外,我们还发现了这其中的累加效应,人们从编辑工作中获得了灵感——这真是一个美好的事情。毕竟,几亿次的修改或贡献才造就了高质量的百科全书,这并非是一个偶然。”

为了进行他们的研究,阿尔托宁和论文的合著者——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商学院的经济学家斯蒂芬·赛乐尔(Stephan Seiler)在8年时间内查看了将近1300个维基百科页面的61000个编辑活动。他们把研究重心放在和罗马帝国有关的词条上,之所以选择这个目录是因为其不太容易因为时事的变化而经历难以预料的大批次修改。

在这8年时间里,阿尔托宁和赛乐尔发现维基百科的文章常常会因为篇幅长而占优势。“累加效应”使得受到该现象影响的文章比其他文章的篇幅多出45%。修改频率高的文章通常比修改频次少的文章质量更高。当然,质量是难以衡量的。也有其他研究人员发现,质量和受欢迎度之间并不成正比。研究指出读者群数量少的文章经常比读者群多的文章更有水准。另外,维基百科编辑人员的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也有充足的数据证明,因此有人关心词条的质量是否会受到性别比例的影响。不过,阿尔托宁说,即使每个人只提供极小的贡献,更多编辑参与同一篇文章总归是一件好事。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维基百科只有一个编辑,即使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个人偏见同样是在所难免的——毕竟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偏见,”阿尔托宁说,“假使有一天,那位博学多才的编辑遇到了突发状况,这将会对他所负责的文章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这就是编辑的担子落在一两个人身上的后果。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编辑的数量多多益善。”

当然,编辑行为并不只是意味着增加新的元素。阿尔托宁和赛乐尔所跟踪调查的编辑活动中,其中14%只是抹除了前人的贡献,造成了对之前内容的回归。尽管阿尔托宁提醒说他们调查的样本页面不是在维基百科中随机抽取的,并不能代表全站的情况。但是,若是其他类似的编辑行为也出现在了别的条目或类别下,他表示自己“不会感到惊讶”。

还需要注意的是,绝大多数编辑活动与短小的文本片段有关。从罗马帝国的数据样本可以发现,一个普通的维基百科编辑行为约涉及40个字符,不及这句话长度的1/3(原文为英文字符——译注)。这就让我们想起了本文开头提到的维基百科中篇幅最长的英文文章——对于一个考虑编辑这样一个冗长页面的人来说,给该列表添加一个再小不过的数据看上去“近似于无用功”, 阿尔托宁告诉我,“在此你不需注意措辞,你只需知道这里缺了点东西。当然,另一方面,虽然我们没有钻研过这个问题,不过很多文章可能已经开始接近饱和了,毕竟它们不会无休止地增长下去。”

时至今日,维基百科的进步令人惊叹。维基媒体基金会(Wikimedia Foundation)的一个女发言人告诉我,从15年前维基百科成立以来,如今已有超过8万个活跃用户每个月为这个网站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在这里你却找不到传统企业所具有的那种严格的层级结构。阿尔托宁告诉我,这个现象也是维基百科的编辑激励机制如此引人好奇的原因之一。“这个现象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然而这里却缺乏传统企业的根基,”他说,“他们不需要劳工合同,也没有人知道人力资源部在哪里。一个没有管理者的系统是如何使其劳动力的运转井然有序呢?这一切是从哪里学来的?几亿次的修改或贡献并非偶然中造就了高质量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是个特例,” 阿尔托宁补充道,“如果我们能找出究竟是什么使维基百科具有可持续性,这个贡献将会是非常重大的,这将会是管理人力资源的全新途径。”

原文标题:Wikipedia and the Momentum of Tiny Edits

猜你喜欢

阿尔托维基百科篇幅
Britain's“Shark House”
维基百科青年
当我们谈论阿尔托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探讨解读阿尔托的一个方向
绝望的思想者:阿尔托心路历程
APP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proximal and distal nerve segments of rats with sciatic nerve injury during Wallerian degeneration
IBM的监视
借力HTML5技术在线多人协作编辑视频,维基百科正式迈入视频时代!
寄小读者的信
延期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