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命之花灿烂开放
——小学生生命教育之思考

2016-03-15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三烈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学会生命小学生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三烈小学 廖 英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贾家小学 唐吉英

印度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应当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理解生命,丰富心灵,坚定信念,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是人类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小学阶段作为孩子的基础阶段,进行生命教育,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

一、现状的思考

人大代表苏文金提出:必须尽快给孩子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引导孩子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我国当前小学生自控能力差,逆反心理强,总有一些学生由于心理障碍,缺乏应有的生命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耐受能力,遇到一点挫折、委屈就受不了,与父母或老师情绪对立盲目反抗,一时冲动下就做愚蠢的事,最终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小学生对生命现象已形成基本的认识,对生命存在的认识和体验更为深刻,而对于生命终结的死亡,因缺乏了解而产生认识偏差,不少小学生深陷精神迷惘的危机,有关专家认为,青少年只有在情感、人格和人性等各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自然地体验到做人的尊严,理解生命的可贵,因此,在小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在小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是切实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对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关注人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生命教育是从人的生存发展出发,以人的发展为本,贯彻了新课改的思想。关爱生命的德育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对幸福的敏感、向往与追求乃是一种有待于发展主体能力。”只有关爱生命的德育才会使学生掌握生命的本质,才会激发学生去执著地追求幸福,创造幸福。开展生命教育不仅要使学生爱自己,而且要教育学生爱他人,爱自然,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生命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学会爱与被爱的教育。而所有这些教育,都应从小学生开始。

三、在小学生中开展生命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1.尊重学生的情感,以师德魅力感召学生

真正的教育总是充满活力和生气,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熏陶,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褒扬,创造自由舒展的空间,使学生充满对生命的热爱,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学生个体生命情感在积极、活泼、明朗的教育环境中得以无声地滋润、涵化、延展、厚实,把教育中的个体生命引向高处。一个真正的老师,应该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情感,不断地用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2.体验生活,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验是对生命的享受,对学生来说,成功的体验要比失败的体验更重要。成功的基础是自信,自信是学生生命中的阳光。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信地自我探寻,意识到有一个“我”生活在世界中,并作为一个真实的生命体在这个“生活的世界”中积极去交往、感觉、理解,用整个身体和心灵去感受生活与人生。一个孩子与情感健康的同伴一起玩耍,一起交流,长期生活在充满积极情感的集体氛围中,其情感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尊重学生,倡导“尊重教育”

生命情感培育要从尊重学生开始,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尊重的需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喜欢、同学接纳的愿望日益增高。“尊重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它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个性的充分、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工作者站在学生的一方,把人的特殊性、学生的特殊性摆在最重要、最显赫的位置上,教育要走近人、关怀人、感召人的愿望才能实现。

4.沟通心灵,管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沟通是建立教师、家长与学生亲密无间关系的纽带,对学生的自主发展起着动力作用。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相信他们有足够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他们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必不可少的对他人、对社会和对自然的责任;要在倡导关怀人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意蕴的同时,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从而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5.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课堂教学无疑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应该让生命教育尽快走进课堂,让生命教育走进课堂,要向开展德育教育一样,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各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渗透生命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

6.利用班队会活动进行生命教育

寓生命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感悟生命的意义,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学会体验、诠释和选择,并形成有关生命的价值判断,是我们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手段。

7.开展积极的家庭、社会全方位的生命教育

我们的学生,是社会的人,不仅仅生活在学校,其思想的形成,还要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社会、学校、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家长要与教师积极沟通,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不了解孩子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不尊重孩子的教育是错总之,生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大事。我们在关注着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今天,思考儿童生命的抉择能力,已不再单纯是一个生命教育的话题,它与我们的教育方式、文化熏陶、对生命的认识存在着密切联系!我们期待,我们更要努力地让孩子珍爱生命。

猜你喜欢

学会生命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会分享
我是小学生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