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课堂
——家园共育新篇章

2016-03-15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碧桂园外国语幼儿园蓝小燕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义工班级班主任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碧桂园外国语幼儿园 蓝小燕

一、分析家校合作存在的必然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从此可以看到,幼儿园的工作的开展是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的。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一切关于学生的教育问题都只与学校有关,与社会、与家庭没有关系。家长将学生送到学校就完全解决了学生的教育问题。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养育一个孩子需要全村人的努力”这句话深刻的说明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单只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每一个家庭的责任。

以美国为例,近年来,美国为研究解决公立学校的危机问题,把“家校合作”作为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主题。他们相信,学生的学校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怎样,都与家长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文化对于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影响。美国教育部发表的题为《强化家庭,强化学校》的报告指出,当父母以各种方式参与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测验成绩就比较高,且留在学校受教的时间也较长,孩子的学业表现有改善的倾向。其次,父母所做的,比起其收入及教育程度,对孩子的成功更为重要。从美国学校的做法中,我们看到:开展家校合作,请父母到学校担任某些“工作”对学生在不同方面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家庭而言,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也是服务于社会的另一种很不错的方式。在当今中国一些发达城市的学校、教育机构,也开始了家校合作、请家长入校参与学校教学工作,探索更合适现代教育的家园共育方式。

二、“家长课堂”的诞生

学校、家庭、社会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三个主要因素,它们以不同的内容、方式影响着学生,引导学生向着大家期望的方向发展。要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单靠学校的力量显然无法完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必须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教育人这一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于是,一种更灵活有效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实践形式诞生了—— 家长课堂。它成为学校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有效依托和抓手。

在西方国家的学校里,他们的学校有一群“特殊的”教育工作者——家长义工(peratant,是指利用业余时间,不计任何报酬参与学校服务的学生家长。)在美国、香港等地,“家长义工”很是普遍,帮老师批作业、协助老师指导学生做课外拓展活动、到图书馆整理书籍、给小朋友们做有趣的实验等……

在参考西方国家的做法,笔者结合班级的家长资源,寻找出一种合适的家园合作的方式——家长课堂。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从另一个层面增进家园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更大限度的整合家长资源,扩大、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育来源于生活,让教育回归生活,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班级里的家长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在各自的行业和工作领域上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基于上述原因的考虑,故“家长课堂”由此应运而生。

三、“家长课堂”的开展与实施

第一,在开展“家长课堂”活动前,召开班集体家长会议,班主任向家长传达开展“义工家长”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向家长征求开展“义工家长”活动的人员安排及轮换方法的意见及建议。

第二,班主任需每一次与每一位家长进行课前协调、商议家长将要向学生们开展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以家长为主,教师辅助及提供支持。比如在活动方案的设计上,教师基于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对家长的活动方案可酌情给予建议或补充或修改。但需在尊重家长设计意图的基础上。

第三,班主任需在班集体中树立“家长课堂”的榜样,树立典范。通过如“班级博客”、班级QQ交流群、班级微信群或幼儿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宣传班级义工家长的开展情况,教师可从家长角度、学生角度分析、报道义工家长活动所带来的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让更多的家长知悉班级义工家长活动的开展情况,从而达到正面的宣传效果,扩大班级“家长课堂“的影响力!

四、“家长课堂”活动的甄选

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是最好的教育题材。对学龄前(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他们学习的内容。我们要培养眼界开阔的学生,单从老师的课堂中获取并不足够,如果能够在“家长课堂”活动中获取学校教学计划外的知识,这对学生来说是有莫大的利处。加大对学生输入的信息量,给学生更多元化的知识渗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现在的幼儿园的家长普遍都是属于“80后”一代,(也有小部分“70后”),这些家长群体现在正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处于各行各业,有些甚至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各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掌握了技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开展“家长课堂”的时候,班主任基于对各家长了解的基础上,邀请家长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班主任在甄选这些活动时,应考虑以下方面:一是否是学生所感兴趣的。二是否能够在课堂上体现出家长们的专业水平的。三是学生能否在家长的这个活动中得到一些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五、开展家长课堂的形式

除上述的邀请家长来校做“老师”的形式外,还有其他形式,有的家长是医院的保健医生,那么可以邀请他(她)来园给其他家长(老师)做关于儿童保健与护理的健康知识讲座;如有的家长是做礼仪培训的,可以邀请其到幼儿园给老师们上礼仪培训的课程,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形象。

开展家长的课堂形式可多种多样,但始终坚持的原则是:以自愿为原则,促进家园共育。

六、开展“家长课堂”的后续工作

在开展了家长课堂工作后,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撰写参加义工家长活动的心得和体会。宣扬积极正面的信息,树立班级义工家长的典范,提升班级义工家长活动的影响力。

从家长撰写的心得体会中,可以看出,家长课堂活动受益的不单只是学生,还有家长。家长在开展“家长课堂”的教育过程中也“被教育”。同时,也加深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另一层互动与合作。“家长课堂”活动对学生而言,对开展班级活动而言都是有促进作用!

坚持推进家长课堂活动,完善家长课堂开展组织活动,为家园共育书写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义工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二十岁的她,实现了让全球义工来苏州的愿望
我要当义工
班主任
爱心“义工”
不称心的新班级
完美义工进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