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2016-03-15广东省肇庆市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冯艳珊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国学中华幼儿园

广东省肇庆市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冯艳珊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包括了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十分享受它而不知的东西。我们应当根据孩子自身的年龄和心智的发育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为他们提供一些可以接受的文化。

二、幼儿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

(一)把国学当成是知识的教授,忽略了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和年龄特点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引导幼儿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幼儿喜欢模仿,从游戏活动中亲身经历、体验、点滴的积累从而内化成内心的情绪情感。讲课式的生搬硬套,灌输知识点,忽视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无法让幼儿真切感受到国学的魅力。

在对幼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有些幼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出发,而是从成人的良好愿望出发,结果造成教学内容的深度超出这个年龄段幼儿的认知能力范围。教师更应该思考采用什么方式去激发幼儿对国学的热爱之情,是用美好的实例还是反面教材,是灌输式教育还是互动式教育?

(二)教育内容模式化、比较单一

到目前为止,幼儿园没有一套专门为幼儿设计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教材,这使得教师根据个人喜好凭经验为幼儿教授一些自己认为“好”的内容,而这就往往违背了“全”这一原则。幼儿的生活经验少,对事物的认知度不高,对幼儿进行的教育应该是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对事物认识的广度而不是深度。而有的幼儿园的硬件设施配置不高或者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使孩子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淡。教育内容模式化、单一化倾向严重,忽略了幼儿的创造性和自我体验,使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较低。

三、幼儿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幼儿园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中的优秀成果、探究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道德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书香校园。

四、幼儿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园所文化中

园所国学文化是指全体师生以国学为指导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二幼人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为己任,以“撒下幸福种子,开出圆满果实”为办园宗旨,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形成了艺术启蒙、绿色环保、书香传统教育等特色,给孩子一生受益的幸福教育。在我们幼儿园的楼下大厅,随处可以看到圆柱上张贴着《弟子规》里的经典名句和相关配图,孩子们上学和放学时都会围着诵读或者欣赏;每层楼都粘贴了大班幼儿的关于国学经典名句的书法作品;在课室内用书法、国画、剪纸、编织等形式进行别具一格的布置,使每个课室都能根据本班孩子的需要融入国学元素;每班老师会根据节日和教育主题,不仅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传统文化的墙饰布置,还和孩子们在元宵节一起看舞狮、包汤圆、猜灯谜,在端午节一起看赛龙舟,使孩子们能够亲身参与到国学的体验之旅。每逢六一,是我园的艺术主题月,每班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了优秀动画、经典舞蹈作品、传统歌谣、经典戏剧提供给幼儿欣赏;结合优秀文化传统举办亲子才艺展演,到今年已经圆满举办九届了。每周一升国旗后全园师生一起诵读《弟子规》,每天午饭前经典诵读、午睡前听一个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每周一个关于《弟子规》的教育活动,每周进行两次民间游戏活动等。

(二)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日常教育活动中

教师需要做一个有心人,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处处捕捉教育的契机,从幼儿的生活中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一日生活中,化整为零地实现教育目标。幼儿园可以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个主题中心,将知识从这个主题中心向四周辐射,将丰富多彩的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和一日活动中去。例如关于春节系列的主题活动设计,首先可以在语言课上通过教师讲故事或者观看动画片的形式引导幼儿认识节日的起源和习俗,在美术课上可以学习相关的书法、国画、剪窗花等;在体育活动中体会炸狮子的乐趣;在家与家人一起守岁、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体会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亲身感受春节的喜庆气氛;节日当天和教师一起在幼儿园看花灯、包汤圆、看舞狮子、猜灯谜,孩子们不亦乐乎!把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融入到五大领域的教学中,充分感受节日喜庆的气氛!教师是幼儿的榜样,幼儿爱模仿,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谈吐是否得当、行为举止是否正确,这也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家园活动中

我们班会定期开展家长心得交流活动、在家播放经典诵读音频、在家中选一个小区域进行国学氛围的布置、每周和孩子朗诵一首诗、欣赏一段民族音乐、讲一个神话故事。以孩子作为纽带,让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通过每天的坚持,共同成长。对于幼儿来说,以培育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幼儿园经过多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找出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到五大领域的教学中,通过朗诵、故事表演、实地参观、多媒体教学等多元化的模式让幼儿真切地体会国学的美,激发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陶冶情操,从而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我园的《红豆新星唱名城》在第四届中国少儿小金钟音乐大赛中表现优异,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在每次的艺术节大赛中,幼儿书法屡获一等奖。每一次的成绩都是对我们教育的肯定,都是对幼儿的认同。当幼儿怀着快乐的心情参与活动当中并能成功完成任务,他们会很有成就感,对于国学的学习也赋予了更多的信心,从而为以后的能力发展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国学中华幼儿园
“垂”改成“掉”,好不好?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