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改革大趋势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

2016-03-15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周晓穗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改革语文

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周晓穗

一、提出的背景

在高考改革的教育大趋势,我校语文教学提升是重点。在欧书记大力倡导,教科所认真指导下,从本届初一开始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

从阅读经典美文中我们可以学习前人精心构思,谋篇布局,恰当的表达,优美的语言,独到的见解,可以积累写作的素材。阅读经典美文对语文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试图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纳入到科学有序、循序渐进的轨道上来,我们尝试以语文阅读内容的选择与方法的指导为出发点,开发学生阅读潜能,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美文,欣赏有价值的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写作兴趣,促进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一)价值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博览群书的人,比孤陋寡闻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二)意义

“阅读与写作”的实践论:阅读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完成的精神世界的成长,零碎中体现的是一个教师给予学生的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与“素质教育”相关的教育理论,从这些日积月累的阅读中,可以体现出区别于“填鸭教育”为特征的传统教育学范畴,有利于教学潜能的发掘,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

三、具体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1月)

1.学校制定纲领

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大量推进读写,以素养的提升来促进考试成绩的提升,不在阶段与其他学校的评比上框限学生,重视最后结果的胜利。

有兴趣的要好好鼓励,兴趣不浓厚的,给任务逼着他们读渐渐就会有起色。可以用多种活动形式如演讲、手抄报、影视表演等来调动他们。要和他们讲清楚这样做的美好前景。

开展年级,初一开始,初二继续,初三收拢归并中考复习。

2.方法

(1)教材用减法。一些非经典的内容不再精讲。

(2)诵读教材用加法。按学生的认知,精选初一阶段学生诵读篇章

(3)每学期读10本,读了就要考试。经典、优秀的内容要求要背诵。

选文选书的要求:

第一种 贴近课本、学生较近的内容(基础类)

第二种 与学生有一点距离的优秀作品,能受用终生的经典(提高类)

(可以分专题来做,也可以分作者来做)

以上内容备课组每位老师都要积极寻找,备课组充分讨论,定下来,作为日常语文教学内容。

(4)建立班级图书角。集中学生手中的有限的资源,制定相应的借阅制度,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扩大学生阅读面,

(5)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每周给一节课让学生到图书馆自由阅读,让学生徜徉于书海。

3.评价

考试的时候分两大板块:

课内板块强化基础,课外板块强化课外阅读积累提升。

(二)第二阶段(2015年12月—2017年3月)

1.研讨观摩

开设教学示范课,供教师观摩学习和研究,以点带面,促进整个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2015年12月,在广大附中六个校区“初中阅读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由我们课题组年轻的老师张苏罗,代表课题组上 “欧亨利小说 温情系列”的研讨课。

广大附中六校区的阅读教学改革全面铺开。

2.课题组教师的各具亮点的做法介绍

邓芳老师: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教会学生会做读书笔记。

杨旭老师:

对课外阅读教学我平时的做法是先布置学生阅读相应篇目,要求读一到两遍,然后写读完以后的感受并提出两个不懂的问题,这些是课前的准备。读后感收上来后我要批改选取写的好的片段并筛选出对本课教学的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把好的片段和问题提前做成PPT。上课时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解答疑问,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讲完课进行拓展阅读,例如,讲完欧亨利的《爱琪的礼物》之后,拓展阅读《最后的常春藤叶》并让同学们写读后感。对于欧亨利的其他作品则布置同学们进行摘抄,以扩大同学们的阅读面,加深大家的阅读感受。

(三)第三阶段(2017年3月—2017年6月)

突出展示活动,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撰写课题论文,进行阶段评估与成果汇报。

四、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我们的反思:

第一,立足三年,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与进度,是有效课题研究的保证。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设置明确学习内容、目标,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激励全体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是课题实施的重要条件。用热情真诚的赏识:批改赏识、讲评赏识、发表赏识等,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和成果,从而激励他们广泛地参与各项活动,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在实施课题过程中,还有着许多不足和感到困惑、遗憾的地方。

如不同层次的班级和学生如何避免要求上的一刀切和效果上两极分化的现象;如何处理短期考试重分数、见效果与长期系统训练重素养、重素质的矛盾; 如何克服课外作文训练与减轻过重的学生课业负担相矛盾的倾向等。

正如卢梭所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寻求突破,追求卓越,就像是一条朝圣之路”。在我们教师群体中的现有三种境界——雇员、教书匠、研究型教师。在当今的教育形式下,教师成为研究者或教师即研究者,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布科海姆在其著作《教师的研究》中提出:“教师拥有研究的机会,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他们将不仅能有力地和迅速地推进教学的技术,并且将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和尊严”。教师不应该满足于作为教育研究的旁观者角色,应该积极参与到研究中,实现研究者的尊严,成就自我。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改革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改革创新(二)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瞧,那些改革推手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