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教学

2016-03-15广西靖西市第五小学莫彩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语感课文语言

广西靖西市第五小学 莫彩英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十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主要训练项目,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朗读是语言训练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我们提倡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和语文教学自身的基本规律。

一、领会内容激发朗读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应经常做到以朗读为主线,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领略作品的气势和文法,探索语言内在的含义、情味和形态,理解言外之意,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在表情达意的妙处。

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给技巧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理解是认识,朗读是技能。有时学生能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却不能恰如其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应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使学生知道停顿、轻重、语气等在朗读中要如何随着表达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朗读的感染力、表现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一般情况下,描写突然发生变化、着急、遇到危险情况的句子,常读得快些、急促些;表现高兴、兴奋、夸奖的句子,读时音调略高;表示悲痛、沮丧的语句可读得低沉些、缓慢些。具体怎么读应结合课文内容体会。

三、角色转换模拟表演提高朗读能力

“听其声,视其形”,教师都知道评析学生朗读的好坏,不仅要听学生读,还要看学生朗读时所表露出来的神态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称赞》《从现在开始》等这样的文章比较适合学生的表演,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本剧的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讲话的语气和表演进行模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一开始,学生有可能顾此失彼,注重了演的形,又忘了说,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的交流讨论,反复的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当学生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创造性的朗读,如表演读、诵读,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产生了真情实感,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教师范读形成典范

教师精彩的范读本身就是对学生语感培养、训练的一种好方法。声情并茂的范读,把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在形象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次置身于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教师范读时,学生视其人,闻其声,感受着文章的语言,领略着文章的气势、文法,并在脑中不停思索:“老师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读?”“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这样写?”“用这个词好在哪?”等问题。在思索中,学生感悟着语言内在的含义、情味和形态;体会着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享受着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正所谓范读出于教师的口,入于学生的耳,了然于学生的心。于是,就在教师范读过程中,学生通过揣摩、领会、联想、想象、体味等一系列感知活动,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学生的语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可以借助图像看图朗读,这样既对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训练,又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如二年级课文《秋天的图画》,通过观察图画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对金色的秋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还有课文朗读可以身临其境地配乐朗读。如指导朗读《月光曲》时,边读课文,边播放《月光曲》,音乐一起就使人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随着课文内容与音乐节奏互动,这样不但提高了朗读水平,诱发了灵感,而且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总之,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大“读”的力度,重视“读”的训练,让学生运用朗读去积累,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们从亲自实践中品尝到朗读的甜头和乐趣,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

猜你喜欢

语感课文语言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背课文的小偷
语言是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背课文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