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聋哑生数学课堂中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2016-03-15贵州省遵义市道真特教学校黄华娟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聋生题意应用题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特教学校 黄华娟

聋生由于听力损伤、语言的障碍,导致他们对语句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下降,不能理解应用题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句,导致不能更好的解答应用题。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正确指导聋生读通、读懂、理解题目,从而提高他们的解题效率,增强他么的学习兴趣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一、培养聋生数学阅读的能力

数学阅读是数学能力提升的一种,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对于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依靠思考。阅读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一边读,一边想,先对每段每一层次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再前后联系起来思考。对于数学中的一般原理要反复地阅读,反复地思考,深入分析,斟词酌句认真推敲,这样才会对一般原理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在课堂上有必要针对课前阅读时所作的标记和批注,仔细听老师的讲解,通过师生的互动,进一步阅读教材,从而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解决课前阅读中的疑难问题。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缺乏阅读。因此,聋校的教师必须引导小学低段学生对数学进行阅读,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的探索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从而体现数学阅读在数学发展中的质的飞跃。

二、帮助学生读题

读题是做应用题的第一步,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读题的任务是把题目读通、读懂,了解题目中的大意。

在低年级,教师要帮助学生读题,强调重点的字、词,并用彩色的粉笔把重点字、词圈出来,读完题后,再把重点字、词的意思讲解一下,讲解时最好加上动作,也就是说教师能用肢体语言来讲解。如“跳起来、跑走了、抱住了、拿、用完了”等,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题意,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读题中应用缩句,显示题意。有些应用题的叙述较长,学生理解困难,可以利用语文的缩句方法,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浓缩次要条件进行缩句,这样题中的数量关系也就显现出来了。如同学们参兴趣小组活动,参舞蹈小组的有18人,比参加体育小组人数的2 倍少6人,问参加体育小组的有多少人?这道题中的关键句是“参加舞蹈小组的有57人,比参加体育小组人数的2倍少6”把这段文字简缩为“舞蹈小组18人,比体育小组的2倍少6人”。这样文字简化,题意明显,学生也就易于理解。学生马上想到:舞蹈小组的人数加上6人,正好是体育小组人数的2倍。那么求体育小组的列式便是:(18+6)÷2。这样一来,就能克服语言文字的繁琐对学生思维造成的障碍。

三、帮助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1.找出重点词句,理清数量关系

低段聋生入学后遇到的“第一道坎”就是比较型的应用题,如比较大小、多少、长短等,很多聋生都很难迈过这道坎,他们往往分不清哪个多,哪个少。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过很多教学方法,最后还是觉得用这种“死”的方法比较管用。例如,我王迪有15跟个圆片,比杨峰多8个,杨峰有多少个圆片?他往往不知道王迪多还是杨峰多,在教学时就“比”字底下画一条波浪线,然后把“比”字后面的“多”画一个圈,那么“比”字前面是谁,谁就多,在这道题里“比”字前面是王迪,那么王迪就多,反之杨峰就少,现在要我们求杨峰有多少,杨峰少,就用减法计算,计算结束后,在把王迪和杨峰的个数那大黑板上展示比较,就可以直观的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虽然这种方法比较死板,但学生遇到了比较型的应用题,大部分学生一下就能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很少出错了。这种方法虽然“死”,但对理解力较差的聋生,无疑就是一条学习应用题的捷径。

2.利用图形(主要采用线段图)帮助聋生分析数量关系

聋生理解能力有限,学习应用题有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能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形象,使应用题化难为易,简单易学。如老师有10个苹果,吃了五分之二,吃了多少个?首先让学生读通题、教师补充,然后引导画线段。“吃了五分之二”说明一是把这10个分成了五份;二是吃了的占二份。这样,学生从这图上就能清楚地理解,因此也能正确地解答。其实画图的过程就是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画图能力的强弱也反映了解题能力的高低。

四、教学应用题需要注意的方面

在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简单应用题题型多种多样,表述方法很多,容易混淆,如果低段聋生分不清楚,就会出现死记、猜题、乱套方法的不良习惯,所以要多安排数量关系相近的应用题进行对比。教学两、三步应用题时,教师仍要反复训练多种形式的一步应用题,多做提问题、填条件的练习,让聋生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题中的数量关系,知道求某一个问题,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以及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什么样的问题,这是解复合应用题的关键。二是安排多种形式的练习。应用题练习要分成不同的层次,逐步提高要求。教学新知识之后安排与例题基本相同的试做题(做一做),以检查聋生对新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情况;练习中还应该安排改变叙述顺序、叙述方式,有多余条件,改变条件或问题的习题,自编题或改编题,通过语言叙述的对比、直观的对比、题意的对比、解题的方法对比等使聋生加深理解。

总之,应用题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教法学法,只要教师从学生的根本入手,对低段聋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准确的衡量,准确把握低段聋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那就一定会“得法”,教学就能得心应手,聋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高涨万分。

猜你喜欢

聋生题意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一道中考题的五种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