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2016-03-15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初级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现象多媒体课堂

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初级中学 陈 明

地理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要进行有效地教学,教师必须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在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方法上做了以下探索。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声音等信息媒体的优化组合,并通过计算机的综合处理和控制,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式的操作。

多媒体能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演示相对难懂的图表、地理现象、形成成因、运动变化过程等,使地理知识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较为深刻的表象,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做到的。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

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一节时。我考虑到:虽然同学们在小学接触过关于地球的知识,但由于地球运动比较宏观、抽象的概念,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也很难理解自转和公转产生了如此繁多的现象。再加上是刚开始正式系统的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学习起来会遇到困难。所以,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三维动画”,由于动画背景也设置了星星等,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地球运动,加上教师问题的引导,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地球运动规律和产生的现象。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推动学生积极地探求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用心钻研、潜心探究、专心学习。

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一节时,我用课件模拟播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当学生听到那熟悉的声音,看到熟悉的画面时,顿时来了兴趣,纷纷举手示意,都主动参与到了活动中。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播报得有声有色,很快地掌握了天气符号的意义和用法,同时也对“在同一时间不同区域天气情况存在差异”有了进一步了解。

当然,运用多媒体技术要恰到好处,要用在知识的关键点上,用在学生难于理解的难点上,不要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更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把课堂变成多媒体“满堂灌”。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从而更好地获得学习过程的体验,掌握学科知识。地理教学过程,更强调把系统的地理科学原理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形式表现出来,用简明扼要、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用巧妙的谈话、质疑引导出来。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才能影响每位学生,让其专心于课堂,积极踊跃,从而使课堂教学形成良性互动。

在讲授七年级上册《海陆变迁》一节时,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辽阔的东海有一天会变成陆地呢?”一个问题激起了同学们的热议,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到课堂上来了。于是我又利用学生们比较喜欢“动画片”的兴趣点,为他们播放了《沧海桑田》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海陆可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的。这时,我并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进一步探究知识。然后,教师又追问:如果你是科学家,能不能通过这个神话故事或者我们的猜想来下结论呢?学生全都摇头。我们这么来证明海陆在不断地变迁呢?通过教师一连串的问题的设置,为学生创设了“开始产生疑问——到争论对错——到神话印证提出猜想——再到主动寻找证据”的情境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海陆变迁的形式和原因。同时,教师利用了学生喜欢动画片的心理,播放了《沧海桑田》,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三、注意引入身边事物和热点问题

在新修订的《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我认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很好利用课本内容外,还要引入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或是社会比较热点的问题,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地理的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提高地理学科学习兴趣。

如在“板块运动”教学中,我让学生讨论:“今年11月22日,吉林松原地区发生大地震形成的原因”。这一信息同学们在新闻或其它媒体上已经得知,而在课堂上讨论最新发生的地理现象,他们感到非常新鲜,乐于参与讨论。同时,也让同学们意识到深奥的地理知识实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又如,在“海陆变迁”教学中,我向学生们播放了新闻联播中的一段报到:“2013年11月21日,在日本小笠原西之岛附近海域,发生海底火山喷发,大量黑色烟雾上升,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在周围形成了一座新的岛屿”。这则报到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我把它引入课堂,除了让学生关注社会焦点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现象的分析,体会到海陆变迁就发生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知识由于时空的限制,我们不容易察觉而已。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国内外重要地理时事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关注,并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地分析,既提高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精心设计课堂小辩论

有些地理现象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此时,教师要在地理教学中巧妙地穿插小型辩论活动。小辩论既能让学生积极动脑分析问题,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又能让学生动嘴表达观点,语言表达也得到了训练。这样才更好地做到寓教于乐,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在“地球是大还是小”“世界文化遗产”是全部拆掉重建还是完全保护起来等问题,我力求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争取说服对方。

总之,地理教学需要教师探索更多更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灵活地运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现象多媒体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