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6-03-15孟庆楠
孟庆楠
(大连海事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孟庆楠
(大连海事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通过分析目前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在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并以大连海事大学英语专业学科建设为例,探讨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如何在夯实学生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突出课程体系建设的特色,从而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高校英语专业办学点数量激增。根据2013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已有994所高校开设英语专业,而这其中有近一半的院校为理工类院校。因此,对于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势在必行。然而,目前我国各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极不平衡,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英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形势不容乐观。在2014年新出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讨论稿)[1]》中,又对各院校如何在新国家标准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构建服务于区域经济和地方发展的特色性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拟从目前国内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入手,探讨英语专业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的新型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当前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办学特色不明显
近年来,由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持续扩招,英语专业招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 (1953年)只有9个英语教学点,到十年动乱时期的74所院校开设英语专业,再到1980年前后外语专业的大发展,直到2013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高校1145所,其中994所开设了英语专业,英语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达40余万人,成为扩招规模与速度增长最快的专业之一。与2005年相比,在过去的10年间,具有英语专业招生资格的学校,总共增加了204所*数据摘自秦秀白教授于2014年5月24日在大连海事大学外语楼105教室讲座的课件。。这其中既包括综合性院校、理工类院校、外语类院校,也包括师范、财经、政法、民族类院校。此外,各院校英语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参差不齐,从几十人到上千人。
由于各院校成立的时间、所处地理位置、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情况不尽相同,学生的入学水平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很难用一套教学评估体系对各校的英语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与衡量。现行的“一刀切”的评估体制,即忽视历史、地域、类别等因素,将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特色的学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衡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很难保证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这也直接导致很多理工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盲目地向全国顶尖外语类院校看齐,没有充分结合自身理工科的办学背景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学科优势,最终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弱,社会认可度较低。
上述这种情况,在国内普通的理工类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中尤为普遍。以沈阳工业大学为例,该校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限选课部分,仅有科技外语等少数几门具有理工类院校特色的课程,其他课程均与外语类院校没有太大差别,在人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明显不够。此外,还有部分院校,对当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似乎存在着误读,将“外语+专业(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解成 “专业+外语”的模式,导致本末倒置,学生基础英语水平难以得到保障。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过于强调了实用性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以至于英语听力课程仅仅开设了两个学期,而英语语法、英语阅读等常见于其他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甚至没有开设,综合英语课程的课时数较其他院校相比,也明显偏少。
2.学科与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作为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的起步相对较晚,学术梯队建设的基础还较为较弱。不少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师,虽然在教学中勤恳敬业,但缺乏明确的研究方向,团队意识淡薄;部分高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不合理,中间存在断层的情况,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学术科研梯队,进而有效地开展科研工作。最终,很多教师沦为教书匠,难以组织和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工作并创造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此外,英语专业的教学与科研,离不开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如今,部分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队伍当中,存在着知识面狭窄、科研能力较弱、理论意识淡薄、国际化视野欠缺等问题。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将对教学与科研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很多院校,英语专业教师出国进修的机会很少,并且受到国家与学校相关政策的限制,导致教师申请在职或脱产就读国内外博士学位的机会渺茫。即使有条件出国的教师,往往由于业务上没有硬性要求,主观上又缺少动力,导致参观游览占去了大部分时间,语言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另外,由于科研成果成为老师考评的关键指标,导致教师对待课堂教学任务既缺乏内在动力,又没有外部激励,很少有人会因为教学的需要去主动提高语言基本功[2]。
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提高门槛,补充了大量在海外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师资力量,然而,这其中的大多数教师,并非师范院校出身,任职之前几乎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于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往往一知半解,进而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认知需求,并遵循语言习得的内在规律进行因材施教。此外,部分教师对基本的语言学理论知之甚少,认为光凭借出色的口语能力即可胜任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而忽视了对于英语教学理论及语言学相关理论的学习,从长远看,这将对英语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3.忽视语言基本功训练,课堂教学呈现娱乐化倾向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学设施得以完善,教学手段也更加多样化,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自主学习蔚然成风。不可否认,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英语课堂的教学改革增添了活力。但不知不觉间,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却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滥用和乱用多媒体,从而忽视了对文本和语篇本身的深层次解读。这使得课堂教学出现了娱乐化倾向,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和泛娱乐化大众文化思潮对课堂侵袭的结果。[3]
很多教师,以展示多媒体教学课件代替了口授言传,以课件代替了板书,以听录音代替了课文朗读,学生观看影视视频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备课被简化为制作多媒体课件,但实际上并没有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甚至部分院校还专门举办过PPT课件制作大赛,连负责教学质量监督的专家督导小组,都以课件制作的好坏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这些不正确的教学评估导向,直接影响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个性化解读。过度依赖PPT,也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教学信息的有效传达,违背了语言教学的初衷,也直接导致学生基本功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4]
此外,很多学校热衷于参加和举办各类教学说课比赛,甚至有些教师把它看作自己出名的机会。一些知名院校,甚至举全院之力对参赛教师进行层层选拔培训,精心包装,力求在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奖,进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然而,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与这种为特定比赛包装出来的教学比赛相比,仍然有很大差别。这种包装出来的所谓的“教学名师”,往往疲于应付各类比赛,难以真正将比赛中所展示的内容有效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更遑论将参加比赛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同类院校了。
4.过于强调“工具性”,学生思辨能力低下
语言教学与文化密不可分。理想的英语教育,应该是学科性、专业性和自身人文性的统一与结合。[5]成功的英语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文化方面的熏陶。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英语专业应当开设三类课程: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然而,不少理工类院校,忽视了对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教学,过于功利化地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导致学生基本语言学理论匮乏,对文学类课程重视不够,对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不具备基本的文学批判能力,更谈不上人文主义教育。如华东理工大学英语专业的文化类课程设置仅为11门,占总学时不到13%;上海海事大学的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占总学时的63%,而文化类课程,无论是学时还是学分均不足5%;上海水产大学英语专业在深层次文化课程的开设方面,更是一片空白。[6]英语专业不应只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那样与社会上的语言培训机构没有任何本质差别。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应该成为衡量学生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环节。
因此,应该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等综合性能力,敢于质疑书本,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笔者近年来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作文阅卷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考生语言运用能力尚可,但往往逻辑混乱、言之无物,或观点缺乏新意,难有说服力。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本科毕业论文往往只是一些材料的堆砌,缺乏真正有思辨能力的见解,这也必将导致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时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难以胜任职位的要求。
5.测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上文已经提到,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英语专业应当开设三类课程: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然而,针对后两类课程的描述,并不十分详细,要求也不够具体,对其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方面,也缺乏规范性的指导,这就给具体的操作带来诸多不便。同一名称的课程,在不同的院校,可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孔。[7]
针对第一类课程,尽管对于二、四、六、八级的具体要求都有详细描述,但仍然存在很多无法回避的问题。很多院校,将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衡量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甚至利用课堂的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四、八级考试的辅导和培训,过分强调考试的反拨效应,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新时代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诚然,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自20世纪90年代初实行以来,为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专业四、八级考试,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20世纪末,为了应对全国高校的大幅度扩招,保证教学质量的一致性,而设计的一种“学业考试”,主要用于检查各学校执行大纲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监控质量。而如今的专业四、八级考试,虽然通过率在逐年提高,从1994年四级的全国平均分57.63、通过率41.41%,八级的平均分55.54、通过率36.84%,到2010年的四、八级通过率56.46%和45.27%,可谓稳中有升[8],然而,这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尽管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题型也在进行改革(如从2016年起,增加了阅读主观题的考查,将新闻听力改为听写填空,取消了原专四考试的便条写作部分及专八考试的人文知识部分等),然而,这些考试成绩的评估,仍会受到很多主观因素的制约。如不同院校的阅卷教师对于阅卷尺度的把握是否一致,各院校在施考的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了试卷指令的要求,按时收发试卷,各院校的考风考纪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等。从笔者参加过的几次专业四、八级考试阅卷工作来看,在阅卷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雷同和疑似雷同的试卷,因此,最终的报告分数不一定能够完全真实地反映英语专业教学的情况。此外,很多语法与词汇部分的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过细,例如对一些近义词组辨析的考查,难免有些舍本逐末,违背了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因此,除了专业四、八级考试成绩以外,形成性评估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情况、期末和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参加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毕业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等,与终结性评估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形成综合评价,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很多院校在不了解英语专业学科特点的基础之上,盲目要求使用了几年的教材必须更换最新版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外语教学的规律。众所周知,对于人文类学科,经典永远不会过时,一些名家名篇永远值得年轻学子反复品味。如果在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论证调研的基础之上,盲目更换教材,其质量必将难以得到保障。还有部分院校,对期末考试试卷的命制实行“一刀切”,即要求与理工科考试的试卷一样,期末考试主观题比例必须达到一定数值,这种做法忽视了外语类学科的特殊性。例如,就英语阅读课的试卷命制工作而言,如果盲目按照理工科试卷命制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强行要求主观题达到60%以上,则必将影响试卷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难以检测出学生真实的阅读水平。
三、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究
与外语类院校相比,理工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尽管在学习语言的环境和氛围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也同样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办学优势,如:学科门类齐全,有利于实施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设置模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良好的跨学科研究传统和习惯,实行学分制以后,跨系选修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生源较好,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学生在高中阶段普遍具有较为扎实的理工科基础,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与优化;具有良好的科研传统和惯例——一般来说,理工类院校科研热情较为高涨,强调“立项”和团队协作精神,注重项目的档次和经费额及经费的运转等,这些将对文科专业的学术研究起到很好的辐射和激励作用。然而,应该看到,理工类院校的人文学科建设还存在着很多先天性不足。如学科起步较晚,学术梯队建设较为薄弱;教师队伍较为年轻,经验不足,发展不均衡;科研硬件虽好,但涉及语言学、文学等方面的资料则相对较少,等等。[9]
因此,根据上述提到的种种弊端,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新的探究。其总体思路就是:以英语语言课程为主导,辅以专业课程,采用“外语+专业方向”的教学模式。一、二年级着重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夯实语言基本功,三、四年级在继续加强语言能力训练的前提下,着重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和技能培养,注重实践环节,形成与就业的良好对接,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很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以及广博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下文将以大连海事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科建设为例,进行进一步阐述。
1.明确定位,突出办学特色
众所周知,理工类院校的英语专业普遍历史较短,学科建设起步较晚,与外语类院校相比,还缺乏坚实的学术研究基础。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理工类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借助自然学科固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并依托本校王牌专业的品牌效应,扬长避短,探索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利用本校优势学科,进行跨学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将是未来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尽管该校英语专业起步较晚,从1998年才开始正式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不过,其英语专业的建设充分依托学校强大的航运背景,并且整合利用了其航海、轮机、海商法、商务等特色专业的优势资源,探索出以海事商务英语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海事英语专业作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和“211工程”建设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是国内外唯一系统开展海事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的学术方向[10]。目前海事英语方向开设3门核心课程:海事文献阅读与翻译、航海概论与海事管理、物流基础。学生还可根据学分要求,选修其他学院开设的82门专业方向课程,如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国际航运经济、航运管理、国际货物运输。商务英语方向开设跨文化商务沟通、商务谈判语言技巧、国际商务谈判、经济学导论等课程。这种“外语+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在达到熟练运用英语技能的基础之上,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航运、商务知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处理航运及商务工作,增加了就业的竞争力,成为在航运、经贸、外事、文化、教育、大众传媒等多个领域,具备从事国际航运、进出口业务、商务和外事口笔译、新闻出版等工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
当然,笔者也并不主张盲目地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如今国内的很多财经类、师范类院校,其复合型人才培养不少是有名无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师资力量跟不上,在不具备专业条件的情况下盲目跟风,结果导致学生专业知识不及专门院系的毕业生,而英语水平又没抓好,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11]。其实,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应该把责任全部推给英语专业,这一点,已经在国内外不少高校间达成了共识,并逐步走向成熟。例如,上海市分别成立了东北片和西南片跨校辅修联盟系统,以东北片为例,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几个学校间,跨校选修或者辅修相关专业的相关课程,充分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办学成本。因此,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在低年级阶段着重强调对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若学生确实对某一专业领域感兴趣,可鼓励其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内或校际间的跨校辅修或是第二学位修读。
国外的一流大学都十分重视学生的通识教育。这一点,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校长赫钦斯 (Robert Maynard Hutchins, 1899—1977)就有着精辟的论述。他对芝加哥大学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把整个大学分为生命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四个部,并强调部际之间、院际之间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让学生前两年必须接受通才教育,因为这是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这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将是未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方向。
2.夯实基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备的学科,英语专业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该贯穿整个四年的课程体系当中。与一些专门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不同,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在兼顾学生近期就业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自身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全面提高自身品位,增强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将人才的培养与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相联系,注重人文通识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开设一些人文类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在教材的选用和课文讲解的过程中,融入人文知识方面的拓展,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创新应用能力。
对人文通识型人才培养可以说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前提。西方学者Husén在1996年论述大学教育的任务时曾指出:“在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个别的本事很容易过时,无论是政府机构,或是私人公司,都认识到使用受过良好教育的通才是有益的,这些通才受过训练能够使用分析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加拿大约克大学人文学科 (The division of Humanities at York University of Canada, 2006) 的负责人认为:“跨学科的人文教育,可以为一个人提供个人发展和理解他人的机会,它对于人性、政治和社会价值,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举止提出问题,这对于我们理解当今世界至关重要。其次,人文教育传授自己国家的文化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再次,人文学科最终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综合材料和有效论证的能力,以及熟练的口笔头表达能力。”[12]这些足以说明人文教育在整个人文类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学生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没有良好的基本功作保障,一切人文通识教育、复合型专业培养,都会成为空中楼阁。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该校英语专业一直强调在低年级阶段狠抓学生语言基本功,建立晨读机制和导师负责制度,并对个别语音面貌较差的学生,由专门的老师负责,利用周末或其他课余时间,帮他们纠正发音,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走访,针对其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切实保障了教学的质量。此外,多门必修课程均采用形成性评估的方式,将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考查分散到每一节课,更加客观、公正、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夯实学生基本功,让学生无法通过短时间的突击来投机取巧。经过专业四、八级考试的检验,英语专业的学生在2014年专四考试的通过率为88.94% (全国平均通过率为56.46%),专八考试的通过率为84.72% (全国平均通过率为45.27%),2015年更是达到90%以上,超过了大连外国语大学,名列大连地区首位,并远远超出了全国的平均水平。如今,历经18年的发展,大连海事大学的英语专业已经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
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
根据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外语专业本科教育观念:“如何为21世纪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处理好外语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全体外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沿用的纯语言、纯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13]《大纲》的颁布,为我们面对市场需求,建立“外语+专业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如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交往的扩大,以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的实施,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以前单一英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的持续扩招,也导致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很多学校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未能对培养目标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导致学生就业优势并不明显。根据大连《新商报》2014年6月10日的报道,目前英语专业已经成为10个就业率低的黄牌专业之一。虽然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长,但质量却不容乐观,高精尖端及复合型人才更是相当匮乏。因此,在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在原有的文学和语言学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有关外交、经贸和金融等方面的内容,将变得至关重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突出办学特色,拓宽外语人才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将成为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办学与发展的重要环节。
针对上述情况和问题,大连海事大学英语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根据社会需求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针对现有课程体系不断进行充实和调整,在培养过程中,尤其注重实践环节。近年来,先后与港航企事业单位、外贸公司等广泛联系,建立实习基地,定期派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学习,并邀请基地人员来学校讲座,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此外,学校还专门安排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校实习船上进行为期一周的船舶认识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近五年的平均就业率稳中有升。这些都是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指导下所取得的成果。
4.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对英语专业的本科教育而言,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自然必不可少。要加强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让学生放眼世界,树立全球观念,学会竞争与合作,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掌握国际科技及专业领域内的最新发展动态与方向,熟悉与专业相关的国际惯例和法律,了解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交际礼仪和常识等。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并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多元的文化,能灵活运用恰当的策略,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唯有如此,才能使培养的学生在国际经济大潮的搏击中游刃有余。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与国际一流高校接轨,并加强双语教学的探索,建立与国际共通的课程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此外,在办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交换生培养模式(如“3+2”或“4+1”等本硕联合培养模式),实现校际资源的共享。例如,2014年6月5日,大连海事大学与国内两所顶级外语类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协议,双方将互派三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生学习交流,实行学分互认、学费互免等政策,这对于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联合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还应该努力聘请国外著名专家、学者和访问学者来校授课和交流,积极举办和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给教师创造更多的出国访学、进修深造的学术交流机会,了解国外同类高水平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对其课程设置进行有效借鉴,更好地服务于本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努力扩大来自英语国家留学生的规模。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世界一流大学的留学生比例,一般占本校学生总数的13.4%左右,研究生的比例甚至高达29%。由此可见,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将决定一所学校英语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外语学习提供了空前优越的条件,大大地丰富了外语教学的内容,也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因此,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共享的形式,将一些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推荐给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
5.以学生为本,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如何以学生为本,针对每名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将成为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该校英语系自学生入学伊始,便实行导师制,每位教师负责3~4名新生,对其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角色的转变,尽早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合理规划,确立人生目标。针对部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还安排部分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语音等辅导。此外,学院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尽早熟悉科研规范,培养科研的兴趣。部分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持参与全国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项目,将课堂所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衡量英语专业毕业生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部分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导致最终的实际就业单位与期望之间落差过大,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定位,也将影响其未来的职业发展。一些学生错误的就业择业观念的形成,可以说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而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尽早进行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此,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通过打造“职前技能强化工程”,加快了从学生到职场人身份的转变。在新生入学之初,即开设“就业导论”课程,让本专业的部分资深教授及院系领导亲临教学一线,指引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此外,辅导员还通过每学期“给家长一封信”的形式,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最新的学习和生活动态,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对未来的期望。同时,学院还通过开展“就业集结号”等活动,从思想教育、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准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也要引导学生树立多元成才的观念,社会则应引导家庭进行理性的教育投资,并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就业信息。否则,学生对教育回报的过高期望以及家庭对教育的过高投入,而最终的就业落差很可能成为影响学校教育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致命因素。
6.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众所周知,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为教师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将对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争取给教师提供更多的自我提升的机会以外,还应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将教师现有的知识储备转化为生产力,并直接作用于教学和科研活动当中。
首先,要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让教师对自己的身份有更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连海事大学英语专业通过对现有教师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组成了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科研和教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教学团队。在每周三下午举行教研活动,通过教学观摩、名师讲座、经验分享、多媒体课件培训等形式,让老中青教师互相学习、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如何针对不同学生和课程类型的特点,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此举既促进了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形成了良好的传帮带氛围,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另外,还建立了教师互相听课制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的平台,使得教师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其次,在教材教法方面,教师也应该被赋予更大的自主权。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和教师的不同特点,分别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案。针对一些时效性较强的课程,应该通过实际走访和市场调研,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借鉴同类院校的宝贵经验,并广泛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及时对教材进行更新,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在市面上无合适教材的情况下,应该由学科带头人负责,组织高水平教师自编讲义。针对部分需要深厚文化背景的课程,可以采用中教与外教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发挥各自所长,力求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甚至可以邀请部分留学生一起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课堂讨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此外,教师的主体性不仅应该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和对知识的传授上,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习惯,并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为有志于进一步学术深造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英语教育工作者,依据高等院校最新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兼顾外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学生为本,以人文主义为主线,在夯实学生英语基本功的前提下,结合各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明确培养目标和方向,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测评机制及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机制,充分借鉴同类院校的成功经验,探索出适合各高校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还应该与就业市场相结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市场为驱动,充分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当然,由于尚缺少一些用人单位针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反馈的数据,本文所倡导的培养模式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检验。另外,由于各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生源质量不尽相同,因此很难寻求一种适合所有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还应该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道路。
[1]英语专业国家标准起草小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讨论稿)[S].北京:[出版者不详],2014.
[2]黄源深.英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一个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J].外语界,2014(1):35-39.
[3]秦秀白.警惕课堂教学娱乐化[J].当代外语研究,2012(7):1-2.
[4]洪卫.高校外语课堂中PPT课件依赖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2(6):76-80.
[5]秦秀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2006(1):2-7.
[6]宋丽.论理工类大学的英语专业文化课程设置[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86,94.
[7]刘祥清.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回顾、问题与思考[J].外语界,2007(3):2-7,43.
[8]姚乃强.如何看待当前外语专业的教学质量[C]//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9]秦秀白.发挥理工院校的办学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J].外语界,1999(4):10-14.
[10]罗卫华.具有海事特色的英语教学与研究[C]//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1]蒋洪新.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专业建设[J].中国外语,2010(3):10-13,18.
[12]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243-247.
[1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015-10-09
孟庆楠 (1988- ),男,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语法学、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G642.0
A
1006-8724(2016)04-00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