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技术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若干问题探讨
2016-03-15翁建军刘敬贤肖耀根黄明
翁建军,刘敬贤,肖耀根,黄明
(1.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武汉 430063;2.国家水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 430063)
航海技术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若干问题探讨
翁建军1,刘敬贤1,肖耀根1,黄明2
(1.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武汉 430063;2.国家水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 430063)
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与要求,结合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人才需求,从卓越航海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和要求、知识体系构建、计划实施、人才使用、科研队伍建设与航海类师资入职标准等五个方面,探讨航海技术专业实施卓越计划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卓越计划;海洋强国战略;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一、引言
2011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简称“卓越计划”),[1]而后,在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国务院及交通运输部、教育部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2-4]航海教育迎来了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卓越航海人才”培养时代。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集美大学的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专业,上海海事大学的轮机工程专业于2013年10月获批卓越计划(第三批),经过两年时间的卓越航海人才培养实践,获得了一些培养经验,但卓越航海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知识体系构建、实施措施、卓越人才使用、科研队伍建设与专业师资入职标准等方面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讨与明确。
二、问题分析与措施
1.卓越航海人才与传统海员培养指导思想、目标和要求的区别有待进一步明确
卓越计划实施以来,从院校到教师,对卓越航海人才与传统海员的培养理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的区别尚不够明确,卓越航海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沿用和近似于传统海员的培养,这对卓越航海人才质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两者作明确的区分。
(1)卓越教育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要求
卓越教育理念就是卓越教育、卓越人才、卓越人生,所谓卓越就是对一个个更高目标的追求,就是不断地自我超越。[5]教育部“卓越计划”中提出的卓越计划指导思想是“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两个能力”),其核心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卓越人才可以理解为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实干精神强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型“三强人才”。
(2)卓越航海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按“卓越教育理念”和教育部“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航海技术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应定位于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服务于海运业需求,其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商贸运输和国防需要、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的持证高级航海人才和管理人才。卓越航海人才的创新素质体现在根据海洋强国战略需求设定更高的目标并不断探索,实践能力体现在根据现代航海科学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不断适应与超越自我。卓越航海人才的业务涵养重点体现在“工程技术”上。
(3)卓越航海人才的培养要求
我国已开展了100多年的航海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航海教育被赋予了不同的历史使命。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我国海运业也由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迈进,因此,当前开展卓越航海人才培养应认清我国海运业的发展趋势:①船队结构调整;②加强航海保障力;③法律法规建设;④航海信息技术建设;⑤国际海运管理与服务。[3]
我国海运业的发展趋势实质上已明确了卓越航海人才的培养要求,卓越航海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海运业的发展需求(趋势),从海运业发展趋势的五个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培养优良的海员基本素质,构建符合海运业发展需求的知识体系,培养“两个能力”,从而使人才能同时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卓越计划”要求。而传统海员的培养要求是满足STCW公约的“合格海员”,以“海员适任”为基本标准和要求,相比之下,卓越航海人才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内涵更广,方向更明确,要求更具体,卓越航海人才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具备“两个能力”,同时,人才具有“时代元素”和“专才专用”特征,两者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具有明确的区分。
2.重构卓越航海人才知识体系
教育部“卓越计划”指出:应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依据本校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1]
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卓越航海人才的知识体系不但应满足提升“卓越人才”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同时应满足海洋强国战略、海运强国建设对卓越航海人才的知识要求。因此,应构建与传统海员培养所不同的知识体系。卓越航海人才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应以“航海人才(海员)”—“卓越航海人才”—“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卓越航海人才”为思路,从而与传统海员的知识体系的结构上形成实质区别。
(1)知识体系构成
①首先,以满足STCW公约基本要求的航海知识作为“基本知识体系”,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达到海员适任标准;
②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基本知识体系”为基础,构建“卓越航海人才知识体系”,以实现“两个能力”提升;
③以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为卓越航海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我国海运业的发展趋势,将知识体系延伸到航海交叉学科领域,使具备各类专门知识的“专才”对国家战略给予全方位支持,构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卓越航海人才”知识体系,以实现人才“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
(2)知识体系的构建
卓越航海人才知识体系的构建应按高等教育基本要求、STCW公约和我国海事主管机关的要求分别设置“基本课程”和“海员课程”;按教育部“卓越计划”的要求和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设置“素质和能力培养课程”;按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对接我国海运业发展趋势设置“模块化选修课程”,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理论基础、兴趣爱好、专长和发展方向选择一个知识模块。知识模块包括:①特种船舶驾驶与管理模块(适应船队结构调整需要和海洋开发、科考等需要);②航海保障模块;③海事法律模块;④航海信息技术模块;⑤国际海运管理与服务模块。在五个知识模块的框架下,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课程。[6]
在制订卓越航海人才“培养方案”时设置“模块化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多样化选择,使人才培养针对性和适应性变强,知识体系得到优化和完善,从而构建宽口径、多用途、人尽其才、专才专用的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3.航海人才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控制
实施培养计划的关键在于过程控制。四所院校的航海类专业在2013年10月获批卓越计划,目前仅2014、2015级两届学生实施该计划,实施过程控制的经验尚在摸索之中,在实施过程中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卓越班”组建问题
组建航海卓越班的方法尚不成熟,目前的做法多为在当年新入学的学生中通过随机抽取组成或自愿报名,或通过计算机技术和英语等基础课考试决定。这些组班方法存在较大缺陷,主要表现在:
①随机抽取而组班的方法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有违“自愿”原则,使部分学生“被卓越”,有些学生的定位可能就是“普通海员”,这为学生个人发展和卓越人才质量带来一定影响。
②尽管在院校的招生简章中对卓越计划已有介绍,但新生对卓越计划的了解尚不够充分,甚至不理解卓越计划和卓越航海人才的内涵,采用自愿报名的方法会使学生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跟随性,最终可能影响卓越计划的质量。
③通过考试以决定准入卓越班的方法同样存有缺陷。目前,对卓越班的理解存在一种较普遍的误区,就是将卓越班理解为类似于中学的“尖子班”,将高考成绩好的学生或卓越班准入考试成绩好的学生组成卓越班,忽视了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这种做法违背了卓越计划的设计原理。
因此,在新生中组建卓越班时,不宜单一地采用上述某种方法,也不宜在新生报到时匆忙组班,而应在对新生进行“入学专业教育”的同时认真宣贯卓越计划精神,使学生了解航海专业,理解卓越计划内涵并了解其培养目标与实施计划,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咨询和定夺。因此,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结束时(第一学年为大类通识课,不影响学生后续选择和组班),采用自愿报名结合学习成绩和基本素质与能力测试以准入、组班的方法较为合适。
(2)准入与淘汰机制问题
在组建卓越班后,客观上可能存在部分学生不愿继续在卓越班学习的情况,也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欠佳,素质、能力不够强的问题,这些不适合继续接受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应采用一定模式综合考核的淘汰机制予以出局,同时,对愿意进入卓越班的普通班学生通过综合考核予以准入,以确保卓越人才培养的质量。
准入与淘汰机制的实施可能带来诸如班级建制与管理、教务管理和宿舍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应在建立准入与淘汰机制时一并考虑。
(3)“两个能力”提升问题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是卓越计划的核心思想,学生是否具备“两个能力”是评判卓越计划成败与否的主要因素。
教育部“卓越计划”中指出:应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提高实践能力,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参与卓越计划企业要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程。[1]
针对“卓越计划”的要求,航海院校应加大包括校企共建在内的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如邀请船长、高级引航员等为学生授课和指导实践,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项目研究与实践以提升两个能力。经过多年的航海教育,航海院校在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都积累了形式多样化的校内外资源,院校应结合“卓越计划”要求,优化组织和使用各类创新与实践资源,将其纳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中,制订重在能力培养的创新与实践方案,为培养卓越航海人才提供多口径、多层次的创新与实践平台。
(4)卓越计划质量评价问题
教育部“卓越计划”中明确规定,对实施卓越计划高校的培养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指导、检查,按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体系对实施卓越计划质量进行评价,评价不合格的专业将退出卓越计划。
针对教育部“卓越计划”关于质量评价的要求,航海院校应严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切实可行的卓越计划实施方案,在师资、创新与实践设施设备、基地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做好充分的保障工作,以迎接教育部的卓越计划质量评价。另外,本次卓越计划的实施期限为2010—2020年,时间紧,任务重,应引起院校的高度重视。
4.卓越航海人才使用问题
教育部“卓越计划”指出,卓越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1]
在航海技术专业学生经卓越计划培养成为合格人才时,人才使用去向问题应先予考虑,首期2014级卓越计划学生将在2017年择业、2018年毕业,应采取一定措施确保卓越人才的有效使用,并为后期学生做出示范作用,保障卓越计划良性发展。采取的措施可以包括向用人单位积极宣传、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为用人单位订单式培养等,总之,卓越航海人才的使用模式应有别于传统海员就业模式,其就业引导应更具精准性,做到卓越航海人才“专才专用”,学生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5.科研队伍与水上专业教师入职标准问题
(1)科研队伍
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组建一支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结构的航海科技队伍和创新平台十分重要,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更多的创新和实践机会。
基于航海科技研发的需要,师资引进、组建科研队伍应包括多个交叉领域与方向,如船舶实船动态测试技术、船舶航行性能试验技术、绿色航海技术、数字航海技术、限制水域中多船航行安全性技术、恶劣海况下船舶航行安全性技术、船舶检验技术、水域环境测试与保护技术等。师资引进应具有提升航海科技研究的针对性,综合性大学应充分利用学科交叉的优势。
(2)水上专业教师入职标准问题
教育部“卓越计划”支持高校按照实施卓越计划的需求,改革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入职标准及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的相关办法。[1]
“双师型”教师配比不足一直是航海类院校困扰的问题,尤其是设置航海类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综合性大学师资引进的要求较高,如世界知名院校博士、国内985高校博士等,而卓越航海人才培养不能缺少船长、高级引航员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但船长、高级引航员往往较难满足综合性大学关于引进人才的学位、学历要求,这对提高“双师型”师资配比和保障卓越计划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7]根据教育部“卓越计划”精神,航海院校和设有航海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于航海教育和卓越计划需求的专业教师入职标准及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的相关办法。
三、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培养高质量的航海人才、改革航海教育模式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责任,在解决好卓越航海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的设定、知识体系构建、实施措施、卓越人才使用、科研队伍建设与专业师资引进标准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辅以一系列的其他措施,航海技术专业的卓越计划将会得到良性发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EB/OL].(2011-01-08).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102/xxgk_115066.html.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2号)[EB/OL].(2014-09-0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3/content_9062.htm.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方案(交水发〔2014〕208号)[EB/OL].(2014-10-08).http://www.gov.cn/xinwen/2014-10/31/content_2773724.htm.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3号)[EB/OL].(2012-02-03).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6/201301/xxgk_146662.html.
[5] 张清杰.在武汉理工大学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暨中外大学卓越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高端论坛上的讲话[EB/OL].(2011-03-31).http://wenku.baidu.com/link?url=Vj3b8QpP36c6Gbo9NspNzU-SpA5dw JbLcB6qjy5W0uDsAwnGHFWNAIQnqdvV2LCytzPC58Q ae7uhidSCdeCQpJdfBoj2WexKlYAIdLh3ZN7.
[6] 翁建军,刘敬贤,黄明.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卓越航海人才知识结构之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15(3):14-18.
[7] 翁建军,江福才,牟军敏.综合性大学航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5(2):26-29.
2016-07-21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育研究项目“基于科教融合的船舶操纵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4096)
翁建军(1965-),男,教授,主要从事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航海教育研究。
U676.2
A
1006-8724(2016)04-0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