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的虚实相生性
2016-03-15陈舒楠
陈舒楠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论“虚”的虚实相生性
陈舒楠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内容摘要:“虚”本义为山,指实在之物,而现代汉语的“虚”多指无、空、假等,与本义相去甚远。从字形构造的层面作词义考察,既可见出“虚”的词根义是有、实、真,又可见出“虚”之后起义(空无)是由词根义(实有)生发、映照出来的。这种语义阐释学上的虚实相生,表现在文化思想领域,形成道家的去实求虚、儒家的虚以待实和佛教的虚实皆非;而影响至古代文论,则形成诗与思的化虚为实、言与意的以实生虚和事与文的虚以求实。“虚”作为中国文论的一个元关键词,不仅提供了虚实相生的语用典范,而且为中国文论的关键词阐释提供了方法论范式。
关键词:“虚”;虚实相生;有无
自古至今,“虚”这个字极具生命力,在书面语和口语中使用频率都很高。在现代汉语中,“虚”以及“虚”构成的词,意思多与无、空、假、抽象相关。如果考察它的本义,可以发现它指的是山,是实在之物。而后“虚”字的词性有所改变,衍生出以无为义的虚。考察“虚”字的构字方法以及义项无之来源,就会发现,“虚”字所蕴含的虚和无,是建立在实和有上面的。在“虚”的其他义项中,无、假、抽象又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和有、真、具体相关。对于这些真假有无关系,可以用虚实相生来概括。将“虚”字虚实相生的特性带入中国文化和文论背景下,考察这个领域中使用的“虚”字,同样也是适用的。
一、构字方法中的虚实相生
许慎《说文解字》中说:“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古者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谓之虚。从丘虍声。”[1]虚字有两个意思,其一,大丘。“丘”在《说文解字》中解作“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2],可理解为山,跟昆仑山叫作昆仑丘这个说法是相符合的;其二,人聚居之地为丘,因为丘又叫作虚,所以虚可指聚居之地。从许慎的解释中可看到,虚的本义皆指实在之物,尚难看出“无”意。按许慎的说法,“虍”只起标声的作用。回到表意的“丘”这一词条来看,“丘”还有“四方高中央下”[3]之说,也可以指凹下的地形。从“丘亭”、“丘城”等词语来看,“丘”有“空”意,再结合《汉书·楚元王传》中称寡嫂为“丘嫂”,可见丘字可以表示空、虚、寡等意思,跟虚字类似。本义为山的丘,“空”意如何得来?按《金文诂林》中的解释,这个说法可能源于丘字的甲骨文字形:两座三角形的小山连在一起,中间形成一个凹处[4]。这个凹处,刚好形成了一个“空”间。《说文解字注笺》中说:“虚为大丘,即所谓四方高中央下者。故引申为虚空之称。”[5]这两种说法本质上是一样的。“虚空”没办法直接表现,因此画两座山以体现山之间的空隙,这实际上是通过“实”之山现“虚”之空,就如同中国画,要表现月亮,不直接画月,而是通过渲染云,在纸上留出一块空白,以黑现白,以实示虚。同理,丘字之“无”之“虚”,便是由山之“有”山之“实”体现而来的。
当然,也有学者不从虚的构字上来考察它无这一义项的生成。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有不同说法:“虚,本谓大丘。大则空旷,故引伸之为空虚。”[6]按照许慎及沿袭许慎说法的后人的解释,虚字的“大山”和“空”的义项皆来自“丘”的“空”义,几千年来少有异议。
也有研究者重新解释虚的构字,认为虚字的虎头“虍”指老虎,虎脚踩于“土”,二者会意可表示有虎无人之地,因“有”虎而“无”人,虚字的“无”是通过“有”表现出来的[7]。
二、词义生成中的虚实相生
除了字形构造层面上体现出来的虚与实,在词义生成中,虚字还有一些与“无”相关的义项,也表现出了虚实相生的关系。
“谦虚”中的虚,表示的是谦逊、不骄傲的态度,谦与虚在这里可以互解。周易“谦”卦,卦名“谦”为谦虚之意。谦卦《象》曰:“地中有山,谦。”“地体卑下,山之高大而在其地中,外卑下而内蕴高大之象,故为谦也。”[8]谦卦以艮居下,以坤居上,山在地中,山内实,却不外露。由山与地的关系,引申到人事,即是象征人虽有才华有成就,但态度不自满自负。“谦虚”的意思是通过虚与实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藏“实”显“虚”,即为谦虚,虚实缺一不可。这是谦虚作为一种品质在内涵上的虚实关系。在人对谦虚这种态度的表达上,同样也蕴含虚实关系。人们作谦虚状时,要将真实能力收起,把姿态放低,当表面上表现出内心的空和无时,内在的好品质——谦虚——就得以呈现出来。人以表现虚心作为手段,得到道德层面上的认可,也就体现出了虚作为一种对人格的正面评价表现出来的实的地方。同时,虚心多和求教相联系,表现出虚心,有利于得到知识,以虚为起点,目标指向有用的知识,由此虚就生实了。我们还可以联想到汉语中大量存在的谦词:拙、小、敝、鄙,等等。这一类词语的使用者都在用口头上的“无”和“少”,彰显自己内心所具有的品德修养。又如谦称,“不才”实际上以“无才”显有德,是有实才的虚称;自称“寡人”的帝王,以“寡”称自己无才无德,实际上坐拥实权,地位远在众人之上。
又如“虚日”、“虚闲”这类词,虚用于表示空闲,实际上这个时间往往是被某种事情占据的。向人发问时,通常说“你某时间段有空吗”,背后蕴含着发问者希望这个时间段内被问者能够做某事的意思;而人们在自叙“我某个时候有空”之后,往往会接着说在这个空余的时间内做了某事情。人们说“有空”的时候实际上时间并没有空出来。所谓的虚,实际上是可以用来做“实”事的。虚的存在使得实有了存在的可能。没有虚就不能够有实。
虚除了有无人的大山之意,还可以指人聚居之地。这个意思非虚造字本义,但在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繁,如虚里、祝融之虚等。根据《古今汉语词典》的解释,虚作为墟的古字,可以表示人集聚的地方,同时也可以表示没有人的废墟[9]。《汉字源流字典》[10]中,虚则被当作“墟”的先造字,表废墟;在表示乡村集市时也可以作“圩”,兼有“墟”和“圩”之义。或者说兼有有人之地和无人之地两种反义共存的“虚”字,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却都共用一个字形。“虚”字能够同时拥有相矛盾的两种词义,其原因在《说文解字笺注》中解释为:“古音丘读若欺,虚读若,声近相通。……《周官·小司徒》文,人所聚居谓之丘虚,国空无人亦谓之丘虚,义相因也。”[11]因丘、虚二字古音同,二者可以通用,虚字可表人聚集之地,与本义“有虎无人之地”正相反。“废墟”的“虚”,是曾经有过人活动,但最终被放弃的地方,这和从来没有人居住的大山的“虚”是不一样的。失去人的“墟”之所以可以用虚字来表示,是因为“义相因也”。“相因”在这里应解释为相互依托,所以虚字的有人之地和无人之地这两个意思是相互支撑互相解释的。如果“国空无人”是虚是无,“人所聚居”是实是有,“有人”之意和“无人”之意集于一身且可以灵活转换的虚字,在字义上就体现出虚实相生的特点。
三、文化观念中的虚实相生
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儒道释三家都有论及。在这其中,虚的义项多与空、无相关,同时又离不开实和有,虚和实相生的关系仍然得以显现。虚实相生的本质可以看作二元对立思想,虚和实是相对相生的两面。
这种对立转换的思维方式,早在《周易》中就可以看到:爻线分阴阳,阴虚阳实,互相制约也互相补充。老子《道德经》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12]所举的例子皆有二元对立属性,其中的“有无”关系便接近于“虚实”。《道德经》十一章中虚实关系更为明显:“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3]车毂、器具、墙壁中存在着虚空的地方,才使得车能走,器具可盛物,房屋可进出透光,产生实在的用途。没有虚、无,事物的实在和有用就不能体现。有和无,虚和实是对立的,用有表现无,否定对立的两面其中的一面,以表示或者强调另外一面的,类似的思维方式,在其他字的构字上也可窥见,如“孬”直接用“不好”表示糟糕等。这种思维甚至贯穿日常生活,在人们取名的时候也有体现,霍去病、辛弃疾等名字,都通过否定不吉的事物来寻求康泰。
在儒道释三家的哲学思想中,虚都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被提出。虚既是人们追求的目的,也是人们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实”作为与它相对相生的一面,蕴含在“虚”作为目的的内涵中,也是作为手段的“虚”要克服的部分。人们言虚,其实是通过虚与实的关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道家:去实求虚
老子的虚,是人们所追求的目的。《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14]“虚静”是“返璞归真的最终归宿”[15],可以看作道的一种形态。虚可以看作一种人们要追求的目的性的存在。庄子继承老子的观点,认为要“至道”,则需要“汝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庄子·知北游》)[16],并提出“心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17]“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18]可见庄子也认为虚静其心可以认识道。虚静其心、心斋、坐忘都是获得道的方式,要求人们内心排除名利的念想和杂乱思绪,扫除通往澄明、空灵心境的遮蔽和障碍。在庄子那里,虚是一种手段。
作为目的而言,虚是道,是无。“道可道,不可道。”[19]“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0]万物本源被称为无、虚,在于其不可见,难以言说,并非真的不存在。相反,无可生有,虚是一个能够生发万物的虚,将实蕴含其中。作为手段而言,虚静其心采取的并非直接寻道的方式。道是看不见说不明的,人们不可能直接在具体事物中将其找到,只能通过慢慢削除有形可感之物,使无形的道变得渐渐明晰,让人可以感知可以体悟——这个过程就是虚。就如同“听止于耳”强调的不是不听,而是提醒人们在听到的声音之外,还要挖掘和体会其中更深层次的东西,剥落声音给人的外在感觉,才能接近于道。同样的,“坐忘”也不是真的把所有感触知觉都抛弃,而是将感知中不利于体道的部分去除,将它们占据的地方空出来,这样道就能在心里变得更加清晰和突出。这个过程其实是在去实求虚。
(二)儒家:虚以待实
儒家学者也有谈“虚静”的。荀子在《荀子·解蔽》中说,“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道?曰:虚壹而静。”梁启雄认为:“不以己所藏害所将受谓之虚。”“虚,虚心也。”[21]将虚解释为一种谦虚态度。马积高在《荀学源流》中说,人同外界事物接触,形成某种认识,保留下来的就是“藏”。已有的认识,如果变为一种成见,就会妨碍接受新知识、新见解,从而阻碍人们认识的进步,这就要“虚”[22]。这里的虚实际上超出了“谦虚”的范围,只要不以已有学识影响新知识的吸收,能够将新知识与见解纳入成为“藏”,就是虚。虚也可以理解为人们追求的品质,即为目的性的所在。因为有虚才可以纳实,所以实现这个目的的前提是虚,手段也是虚。保持虚的状态实际上是虚位以待实,使得新的知识、新的见解不断进入,并转换为已有的藏,这也就达到了虚的目的,可以“虚壹而静”了。
(三)佛教:虚实皆非
佛教也有虚之说。有学者认为,虚,虚空,在印度乃哲学用语,《奥义书》谓虚空为包容地、水、火、风之场所。虚,乃包容一切、支配一切之大法则[23]。这里谈的虚,类似老子所谓的为万事万物之本体,于虚无中生出“有”的道。不同之处在于,道家之道,虽“不可道”,却是可以作为一个明确目标去追求的。佛教讲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24],不会将事物、道理落到实处来谈,但在说法的过程中,利用“虚实”关系来说明问题是很常见的方法。
《坛经》中的两首偈可以体现汉化佛教禅宗的观点。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莫使惹尘埃”[25],以菩提树、明镜台比身心,尘埃比世俗杂念,拂拭比消除执着的方法,用具体的事物和行为解释抽象的概念,可看作以实达虚。慧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26],将神秀落实的事物和行为否定了,一切落在“无”上,以否定实说虚。五祖已言明神秀未得佛法真义,慧能自云,听五祖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才大悟,可见他作偈时也未开悟。慧能之偈落于虚,神秀之偈落于实,都是“住”,是执着。慧能作偈,实际上在以排除实达到虚的行为里,让自己落入了实的境地中。实际上,佛教观点不可说实,不可说虚,又不可什么都不说,故而《金刚经》中,常用句式“佛说某物,即非某物,是名某物”,试图通过肯定再否定,表明“不落一边”的观念。
四、文论术语中的虚实相生
老庄、荀子以及佛经言虚,多在哲学思辨层面,未直接用于文学批评,但是“虚静”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人们在从事创作的过程中的某种心理感受相通,故而陆机、刘勰等人将其移植于文学创作、批评领域后,“虚”成了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所具有的虚实相生的特点也在这里得以体现。
(一)诗与思:化虚为实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有“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论五脏,澡雪精神”[27],将“虚静”用于文学领域,认为在创作前的构思阶段,应该保持虚静的心理状态,排除外界和内心杂乱思绪的干扰,为创作优秀作品作准备。刘勰所言的虚静,虽然在排除内心杂念方面和老庄所言的虚静是相似的,但刘勰的虚静是创作起点阶段,目的指向明确,“是为了通过虚静达到与虚静相反的思想活跃、感情焕发之境”[28],将想法实体化为文章,由静生动,化虚为实。陆机《文赋》中有“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弥广,思之而逾深”[29]。郭绍虞认为:“虚无、寂寞指意。拈题之始,课本虚无,心自寂寞。通过构思以后,发为文章,才使无形者可睹,无听者可听。此二句说明构思的作用,也正是写作的乐趣所在。”[30]陆机所言,是要将构思中的虚无和寂寞,即所要表达的“意”用文字具象化,用“言”使之变实成形。这实际上是化虚为实的过程。
(二)言与意:以实生虚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含蓄”一品中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域。深浅聚散,万取一收。”[31]“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强调了意不为言所局限,虚不为实所禁锢。有意思的是,司空图不仅在这首论诗的文章中表达了意不被言束缚的观点,他的表现方式也在印证他以实写虚,以有限传达无限的观念。诗中运用了具体的意象,描写了事物间的关系,但他所要传达的含蓄之意其实都在诗中所提到的事物之外,需要借助诗歌所言又不局限于所言才能达到,可以说,司空图在创作中践行了自己的诗论观。超脱于言,于言外求意,得意忘言,和诗歌意境问题中常说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在方法上是相通的,都是通过具体实在的言或象,构造出无限的意、不可见的境。语言在表达上是有局限性的,故而要发现有限的言背后容纳的无限的意。写出文章,化虚为实后,又不能限于实,还要由有限的文字再生发出无限的虚的空间,这才能在成文后解决语言表达有限性的问题。
(三)文与事:虚以求实
文学真实论中也常说虚,作“假”意解,名曰“虚构”或“虚拟”。在文学创作中,虚构与真实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虚构是为真实服务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并非生活中真实人事的记录,而是含有虚构成分,但这虚构的部分往往追求一种真实性,一种内在的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人类逻辑的特性。金圣叹说,史书以文运事,以真实为要;小说却是因文生事,创作时可以自由想象和虚构,摆脱史实的束缚。李贽评《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这一回时说:“《水浒传》文字原是假的,只为他文字描写的真情出,所以便可以与天地相终始。”[32]《水浒传》情节虽是虚构,却表现出了合理与真实的一面。“与天地相终始”,既是赞扬虚构的情节其内在逻辑经得起推敲,又是对《水浒传》的虚构手法在艺术水平上的肯定。这其实也类似于亚里士多德所谓“模仿说”中说的,文学应模仿应当有的事。应当有的事因有内在的合理性,故而比真实还真实。虚其实是按照实的规律和逻辑构建的,以实为根据,又在虚中表现更真的实。
由字形字义出发,再看文化和文论背景下的虚,可以发现,虚在表示无、空、假时,都在不同角度和层面表现出有、实、真,呈现出虚实相生的特性。虚实相生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也用在表达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和具体的文论观中。
∗本文系武汉大学研究生自主科研重点项目“元典关键词研究的学术路径与方法论探索”【201511101020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66页。
[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66页。
[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66页。
[4]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第十册,卷八,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5年,第206页。
[5](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于玉安、孙豫仁主编:《字典汇编(3)》,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第700页。
[6](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86页。
[7]http://www.vividic t.com/Word In fo.aspx?id=2936.
[8](宋)程颐:《周易程氏传》,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第62页。
[9]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636页。
[10]谷衍奎编:《汉字源流字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632页。
[11](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于玉安、孙豫仁主编:《字典汇编(3)》,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第701页。
[12](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7页。
[13](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9页。
[14](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9页。
[15]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52页。
[16](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95页。
[17](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1页。
[18](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56页。
[19](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页。
[20](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13页。
[21]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93页。
[22]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0页。
[23]普慧:《〈文心雕龙〉审美范畴的佛教语源》,《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第78~79页。
[24](明)朱棣集注,一苇校点:《金刚经集注》,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25页。
[25]魏道儒:《坛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5页。
[26]魏道儒:《坛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2页。
[27](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93页。
[28]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52页。
[29](西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89页。
[30]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78页。
[31](唐)司空图、郭绍虞集解:《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21页。
[32](明)李贽、金圣叹,等评,宋杰辑:《水浒传:名家汇评本》,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8年,第71页。
【推荐人语】人或可独立特行,字不可。大凡一字,须有一个它者映射方可语用,方可诠解。《朱子语类》讲“《易》说一个物,非真是一个物,如说‘龙’非真龙”。汉字象形,所指必实;汉字写意,实后有虚。由此而论,词根义与后起义的虚实相生,不仅是“虚”这个字的特征,也是汉字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文化(包括文论)由汉字书写,解开汉字的虚生相生之密,则对中国文化及文论的阐释会既接地气又臻天境。(李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