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感方言的介词“过”

2016-03-15

华中学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孝感官话介词

郭 丽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200083)



孝感方言的介词“过”

郭 丽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200083)

内容摘要:本文讨论了孝感方言的介词“过”的两种功能,一是表示凭借,介引动作所使用的工具,二是表示处置义。认为“过+NP1+V+NP2”结构中,句中动词后失落宾语是介词“过”由工具义向处置义转化的关键因素。该介词也出现在西南官话、黄孝片方言、湘语等方言中。

关键词:“过”的用法;把字句;处置式

孝感方言地处中原官话、江淮官话与赣语的过渡带,本文所列举的孝感话是以孝昌县为代表,孝昌县处于孝感市区西北部约五十千米处。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方言分区图》),孝感话属于江淮官话黄孝片。

“过”读音为[ka324],本字不明,单念为去声,调形是曲折调324,从听感上看声调上升的特点更明显,在语流中,“过”的声调比较短促,不是完整的去声调。由于孝感话的“过”也可用在名词前,表示处置义,因此以往的研究常常把“过”当作“把”(左林霞,2011)。但本文认为孝感话的“过”不同于“把”,它是表示介引工具的介词。该介词在西南官话、湘语等周边方言中都有体现,有“架”、“过”、“嘎”、“驾”等不同的写法,我们采用“过”的写法。

一、“过”的用法

(一)“过”用在名词前,是引出工具的介词

用在名词短语前,可以组成“过+NP1+V+NP2”的结构,动词后可以带宾语,名词词组NP1是介词“过”介引的工具。

(1)过热水器洗澡。(用热水器的水洗澡。)

(2)过茶匙吃饭。(用勺子吃饭。)

(3)过拖把拖地。(用拖把拖地。)

(4)过里个小碗盛饭,尽她自己([ka53])吃。(用这个小碗盛饭,让她自己吃。)

宾语后还可以再加一个动词,构成连动形式,如下:

(5)过绿豆煮粥吃。(用绿豆煮粥吃。)

(6)过布做鞋子穿。(用布做鞋穿。)

此外,动词宾语也可以省略,构成组成“过+NP+V”结构,其中的动词是光杆动词,介引出为完成该动作所凭借的工具或材料,相当于普通话的“用”,例如:

(7)过笔写。(用笔写。)

(8)过鞭子抽。(用鞭子抽。)

(9)要自过个大包装。(要不用一个大包装。)

(10)A:过热水泡?B:嗯。(用热水泡。)

(11)要自过里个包被哩。(要不就用哪个包被吧。)

(13)踢,踢,过脚踢,过脚过脚……(踢,踢,用脚踢,用脚用脚……)

(14)伢的湿疹不能过太热的水洗。(孩子的皮肤湿疹不能用过热的水洗。)

“过+NP+V”结构中的动词一般是光杆动词,句中的名词可以受性质形容词和指示代词、量词的修饰,例(9)—例(11)。“过+N+V”结构中的动词在具体语境中还可以省略,例(13):

踢,踢,过脚踢,过脚过脚…… 踢,踢,用脚踢,用脚用脚……

另外,动词后宾语省略后,动词后可带趋向补语,例如:

(15)过绳子捆起来。(用绳子捆起来。)

(16)过袋子装起来。(用袋子装起来。)

还可以带数量补语,如:

“嗯!好香啊!今天做了什么呀?”妈妈闻到香味,吸着鼻子,眯着眼睛来到了厨房。我赶紧双手捧上亲手做的红烧肉,说:“妈妈生日快乐!请品尝我亲手为您做的美食——‘朱氏红烧肉’!”

(17)过油煎一下。(用油煎一下。)

(18)过称称一下。(用称称一下。)

(19)过脚踢一脚。(用脚踢一脚。)

(20)过水冲几分钟。(用水冲几分钟。)

(21)过水煮半个小时。(用水煮半个小时。)

上述各类句中动词的施事很少出现,整句直接构成祈使句,表示说话人对使用什么工具的建议。

(二)“过”在“(NP1)+过+NP2+VP”的句式中,表处置义

“(NP1)+过+NP2+VP”结构中的名词短语NP2是动词的受事,“过”将受事宾语NP2提前,表示处置义,例如:

(22)快过它吃了它。(快把它吃了它。)

(23)我以为你过锅铲了一下。(我以为你把锅铲了一下。)

(24)那个叫你过衣裳打湿了的。(谁叫你把衣服打湿了的。)

(25)小兔子乖乖,过门开开。(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

(26)过屋地扫下儿。(把屋里扫一下。)

(27)过他打几巴掌。(把他打几巴掌。)

(28)过花生统起来。(把花生装起来。)

在该句式中,“过”将动作的受事宾语提前,构成“(NP1)+过+NP2+VP”的句式,该句式与普通话的“把”字句的结构完全相同。

孝感方言表示处置,老派仍用“过”字,但新派开始用“把”字句了。例如儿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老年人用方言普通话念给儿童听,即是“小兔子乖乖,过门开开”,非常自然清晰地展示了老派方言表示处置义用“过”而非“把”。

左林霞(2011)把出孝感方言中的“(NP1)+过+NP2+VP”结构句,当作孝感方言特殊的把字句,指出在下列情况与普通话不同,如下:

把么事写字?(用什么写字?)

把么事交学费?(拿什么交学费?)

把笔写。(用笔写。)

上述三个例句,在老派口语交流中,语音上全部用“过”而非“把”。据我们的调查,孝感方言新派要么用“用笔写”或者“过笔写”,没有“把笔写”的表达方式。而句中“过”后接的名词可以不是动词的受事宾语,而是完成该动作所使用的工具。因此上述例句中的“过”并不具备把动词的受事提前的能力,作者把工具介词“过”当作表示处置义的“把”。

(三)“过”用在单音节动词前,表示动作方式的助词

“过+NP+V”结构中的宾语也可以省略,构成“过+V”结构。“过”成为表示动作方式的助动词。“过+V”结构主要用在祈使句中,句子的施事常常省略。例如:

(29)过荡过荡。(晃一晃。)

(30)过拍过拍。(拍一拍。)

(31)过跑舍。(跑啊。)

(32)莫找刀了,过咬算了。(不要找刀了,咬。)

(33)骂不赢过打,打不赢过骂。(骂不赢就打,打不赢就骂。)

“过+V”结构是在“过+N+V”的基础上形成的,“过”只能后接光杆动词。句中的动词即是动作本身,同时也是“过”引出动作的一种方式。例如“过拍过拍”是指用拍的方式,而不是用摸的方式。

在非祈使句中,前可有领属成分,最常见的是人称代词或者是副词,如:

(34)他冇过拍,他过踢的。(他没有拍,他用脚踢的。)

(35)再要哭自过打。(再要哭就打。)

(36)她饿了就过哭过肚子朝上拱。(她饿了就哭着就把肚子朝上拱。)

此外,“过”还常常用在“一……就过……”句式中,表示对已发生事情的陈述,表示动作的开始。

(37)她一拿到奶瓶自过吃。(她一拿着奶瓶就吃了。)

(38)一早上拟冰个家伙自过吃。(一大早上,这么冰的东西就吃了。)

(39)一掇到碗自过吃。(一端着碗就开始吃饭了。)

二、从“过”的语法化看处置式的来源

关于处置式的来源,近年来,治汉语语法史的学者对汉语处置式的来源及其语义演变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但仍有争议,主要有以下两类意见:第一类观点认为处置式有单一的来源,如来源于连动式(祝敏彻,1957);来源于具有提宾结构的“以”(Bennett,1981);是同一句式发展的结果(冯春田,1999)。第二类观点认为处置式有不同的层次(梅祖麟,1990)。吴福祥(2003)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汉语处置式的产生与演变经历了 ‘连动式>工具式>广义处置式>狭义处置式>致使义处置式 ’这样的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指出工具介词的宾语在语义上发生了重新分析,而导致工具宾语介词语法化为处置介词。而从孝感方言来看,促使工具介词宾语语义上的重新分析,一个关键因素是动词后宾语的失落,请看下面例句:

工具介词:

(1)过笔写字。

过热水器洗澡。

过绿豆煮粥吃。

过渡阶段:

(2)过么事写。

过绿豆煮。

处置义:

(3)看道他老实,过他当牛用。(看着他老实,把他当牛用。)

(4)过门开开。

我以为你过锅铲了一下。

上述例(1)中的句子,“过”是工具介词,例(3)、(4)中的“过”是表示处置义的介词,而例(2)中的句子,可以有两种理解。试比较“过笔写字”、“过绿豆煮粥吃”和“过么事写”、“过绿豆煮”,前者动词后有宾语,后者动词后无宾语,由于动词宾语的失落,“过么事写”可以理解为“用什么工具来写”,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处置义,即“拿什么内容来写”。而“过绿豆煮”这句话中的“绿豆”可以分析是“过”介引的宾语,即“用绿豆来煮粥”,同时也可以认为是处置(把)的对象,即把“绿豆”煮成绿豆汤。因此,动词后宾语失落,使工具介词后的宾语成分更容易重新分析为动词的受事成分,这为工具介词向表处置义介词转化提供了可能,因此促成工具介词语义发生重新分析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动词后宾语的失落。与历史文献相较,孝感话“过”的共时语料能更清晰地反映工具介词向处置义转化的过程。

三、介词“过”在方言中的表现

具有工具义和处置义的介词“过”,不仅出现在孝感话中,也见于黄孝方言区的应山话,邱磊(2010)注意到在老派应山话中不用“把”来表示处置,而是用[ka213]和“跟”,例如:

[ka]门关倒![ka]窗子打开! 把门关着!把窗户关着!

嗯要是热自[ka]衣裳脱了它。你要是热了就把衣裳脱掉。

还出现在周边的西南官话和湘语中。匡鹏飞(2006:96—97)指出,武汉方言中的用事成分标记词是“架”和“过”,但武汉方言“过+N+V”中的动词不能带受事宾语,例如:

过锹撮、过瓢瓦、过秤称

过干净袋子装起来

过水冲了几分钟

过绳子捆了几道

朱建颂指出“过”武汉话读[ko35],第八个义项是“凭”、“靠”,如“过挤︱过数︱过偷︱过抢︱过痞(耍赖)︱过混︱过哭︱过吵︱过骂︱过闹︱过狠……”介词后的宾语失落,直接组成一个表示动词方式的词组。(《武汉方言词典》1995:107)

在《武汉方言词典》中另有一个词“过”,其读音为[ka35],该词的第二个义项是引进所凭借的工具、材料和方法等(《武汉方言词典》1995:71),与“过”的语义和用法相同。匡鹏飞(2006)指出,“过”和“过”是武汉方言的两种不同来源的用事成分标记词,但从语用效果来看,“过”比“过”显得更土俗一点。

根据语音演变的规则,武汉话的“过”、“架”应是同一个词,[ka]>[ko]的是汉语方言常见的语音变化,在方言中常有[a][o]常常是文白异读的表现,如在武汉方言中也有表现,“泪眼婆娑[pho][suo]”在武汉话里读作“眼泪巴萨([pa][sa])”(朱建颂,2008);“阿(o)弥陀佛”、“阿(o)胶”的“阿”读[o]、还可以读[a]。孝感方言较武汉方言变化的慢,在孝感方言中还保留着“过”读音,但在武汉方言中已经变为[ko35]的读音。

除了武汉方言,西南官话区的随州方言:“过”表工具、方式,相当于“用、拿”,例如:过刀切、过碗装、过手打、过瓢舀、过抹布揩、过剪子裁。

不要那个死板板的稿子了,就过说。

莫找刀子了,过咬算了。(黄伯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1996:535)

宜昌方言:“没得筷子过手抓。”(刘兴策《宜昌方言研究》,1994:265)

成都话“过1:ko213采用某种方式、办法。用在别的动词前,例如:(1)教育小孩要过说服,不能过打。(2)买这种东西只有过碰,专门去买,不一定有。(3)人事制度,我看还是像以前那样,大才过找,小才过考。(邓树英、张一舟《四川方言词汇研究》,2010:368)

东北官话:哈尔滨:过脚踢。(转引自匡鹏飞,2006)

除了官话方言,在湘语中也有丰富的表现,例如长沙:咯根绳子不晓得有好长,过尺量下看。(这根绳子不知道有多长,用尺子量一量看。)(《长沙方言的介词》,张小克:2002)。益阳:①我洗被窝从不拿手搓,总是过脚统。(我洗被子从来不用手搓,总是用脚踩。)②他饿咖哒,筷子都拿不赢,就过手抓。(他饿了,筷子都来不及拿,就用手抓。)(《湘语语法研究》,卢小群,2007:179)。岳阳:①高子高,驾脚抛;矮子矮,驾脚踩。②驾碗盛饭。③你只晓得要买,驾么哩做钱?(《云梦学刊》,方平权:1998)。

可见表用事成分标记的:“过”在东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湘语中都有表现,特别集中出现在两湖流域。而且湘语中的“驾”的用法也较为丰富,岳阳方言中“驾”的各种用法跟孝感话中的“过”用法一致,既可以表示工具,也可以表示处置义(详见方平权,1998)。

潘悟云(2002)指出虚词考本字的两条优先原则是从合不从分原则和语义对语音优先原则。我们认为西南官话、江淮官话、湘语中的“过”、“架”、“嘎”、“驾”的语义特点相同,都是介引动作的工具,语音演变上符合历史上元音后高化[a]>[o]的音变规则,而且它们分布的区域相邻,这类介词应有共同的来源。

四、余论

与其他鄂东方言一样,孝感方言“把”字句,除了表示处置义之外,还有另外两种意义,即“被动义”和“给予义”,分别如下(汪化云,2004:216):

(1)谷把牛吃了。(谷[稻谷。这里指稻禾]被牛吃了。)

(2)你把钱也可得。(你给钱也可以。)

因此“把”字句可以表示三种意义,下面一个句子可以有三种理解,即表示处置、被动和给予。(汪化云,2004:217)

(3)二哥把鱼吃了。

孝感方言新派也可以有上述三种理解,但在老派孝感方言中,只有给予义“二哥把某东西给鱼吃了”和被动义“二哥被鱼吃了”,可以使用“把”字句,若要表示处置义,只能表达为:

(4)二哥过鱼吃了。

老派方言中,“过”和“把”有明确的分工。我们认为孝感话中表示处置义的“过”和“把”是文白层次的语法现象,“过”是孝感话表示处置意义固有的成分,后孝感话受权威方言的影响,表示处置意义的“把”字进入孝感话,由此孝感话表示处置意义有两种标记成分。

由于以往关于孝感的方言语法调查缺乏仔细描写其语音特征,把“过”的用法当成“把”的用法,忽视了表工具的介词“过”,可见方言语法调查过程中需要充分描写其语音特征。另外,关于方言虚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吴语闽语方言区,关于官话方言中虚词的描写和考证,也值得我们去深入地挖掘。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湖北中西片语言问题研究”【2015 JJD 740012】、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一般科研项目“《字音会集》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句子语篇层面的跨语言实时加工与心理认知机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邓树英、张一舟:《四川方言词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68页。

[2]方平权:《岳阳方言介词“尽”、“驾”、“得”》,《云梦学刊》1998年第2期。

[3]黄伯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青岛出版社,1996年,第535页。

[4]匡鹏飞:《武汉方言中的用事成分标记词“过”和“架”》,《双语双方言》,香港:汉学出版社,2006年,第96~97页。

[5]卢小群:《湘语语法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9页。

[6]潘悟云:《汉语否定词考源——兼论虚词考本字的基本方法》,《中国语文》2002年第4期。

[7]邱磊:《鄂东北江淮官话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45页。

[8]汪国胜:《大冶方言的有定成分“a”》,《语言研究》2012年第4期。

[9]汪化云:《鄂东方言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第216~217页。

[10]吴福祥:《再论处置式的来源》,《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

[11]左林霞:《孝感话的“把”字句》,《孝感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12]朱建颂:《武汉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0页,第107页。

[13]朱建颂:《方言与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18页。

[14]张小克:《长沙方言的介词》,《方言》2002年第4期。

[15]蒋绍愚、曹广顺主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52页。

猜你喜欢

孝感官话介词
湖北孝感 一条短信让救助更暖心
介词和介词短语
兴安加油——致敬赴孝感医疗队
孝感令
介词不能这样用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俗话说,官话说
官僚不除,官话难已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