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证营造林质量的管理对策分析

2016-03-15王克军漠河县北极镇漠河林场黑龙江漠河165303

黑龙江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营造林绿色发展质量管理

王克军(漠河县北极镇漠河林场,黑龙江漠河165303)



保证营造林质量的管理对策分析

王克军
(漠河县北极镇漠河林场,黑龙江漠河165303)

摘要:退耕还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生态工程和强农、惠农工程,在祖国大地涌现了众多民营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规模开发林业的喜人局面,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多样、主体多元”的生态建设新常态,实现了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转变,生态环境保护已经从政府引导转变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关键词:营造林;质量管理;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运行中显得尤为重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在具体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夯实绿色发展生态基础,加强森林生态建设,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强地块落实,结合产业发展完成造林。实施后续产业专项建设,加强湿地生态修复,加强荒漠生态治理。

1 目前我国营造林质量现状

早动手,早安排,以实际行动为义务植树打响了“绿色战役”,确保全面完成今春植树造林任务。为扎实做好今春造林绿化工作,今春造林绿化提出具体的要求,林业技术人员深入有关乡(镇)、村和各林场对春季造林地段进行规划、调查摸底,落实造林地段和造林苗木,编制完成重点防护林建设、封山(滩)育林、义务植树等项目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将造林封育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在造林作业区的选择上,以便于管理和便于施工的相对集中区域为主。在树种的选择上,坚持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的原则。同时,广泛深入宣传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和部署,大力倡导爱绿、兴绿、植绿、护绿,以绿化促美化,以绿化促文明,以绿化促致富,把造林绿化变为全社会和全民的自觉行动,营造良好的造林绿化氛围。

进一步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在林种安排上,防护林工程建设要确保80%以上的面积营造的是生态防护林,努力增加生态公益林比例。在造林模式选择上,要因地制宜,“造、封、改、补、抚”相结合,大力推进多树种、多层次、多混交的造林模式,培育生态质量比较高的“近自然”林分。在树种配置上,要特别注重优势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造林,同时加强现有林分改造升级,优化树种结构,降低松杉占林分的比例,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森林功能。大力推进生态富民进程。要坚持低改与新造、资源培育与林道建设相结合,实行竹林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提高基地建设水平。转型升级花卉苗木产业,通过重点抓好盆花、花卉快繁、特色观赏苗木、药用花卉、草花草皮等生产示范、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积极开拓林业发展新兴领域。着力培育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提高规模效益。将通过实施重点工程造林、继续抓好“裸露山地”造林绿化、全面推进“绿色通道”建设、切实加强森林经营工作、加强封山护林工作、强化营造林质量管理来推进全省造林绿化工作。

因地制宜引导各乡镇(场)大力扶持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使林农“不砍树也能致富”。同时,加大奖补力度,加强创业培训,强化跟踪服务,搭建交易平台,进行税费减免,帮扶金融信贷,抢抓基地培育,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解决林下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

2 营造林质量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

创新管理运行,深化机制改革,着力生态环境的系统化、精细化、功能化建设,突出“一线”提升、“一道”绿化和“一路”整治,突出城市园林景观提升和城市公园建设,突出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生态,统筹兴林富民,确保森林资源和园林绿地安全,不断完善区域特大城市的绿色屏障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积极转变城乡生态建设管理方式,坚持连片化建设、工程化造林,依托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管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造林补贴试点、森林抚育试点等项目的实施,完成营造林面积的增加。

在农村绿化中,山区绿化也是一项重点工程。在按照“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通道水系景观化、城镇园林化、乡村绿化美化”的标准,在区域实现造林绿化提质量、增绿量的同时,利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合理布局和设计造林树种,并通过政策引导,培育和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促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开展。在开展义务植树的示范带动下,社会各界纷纷行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有力地推动我国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通过植树造林这一基本国策,一定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通力协作、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各地各区域要根据百姓需要,由当地林业局免费提供当年开花在退耕还林地段开展义务植树,成活后全部移交给百姓自己管护。

培育森林生态系统,营造林面积,增加森林蓄积。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加强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湿地退化得到基本遏制。治理荒漠生态系统,为精准扶贫作出贡献。着力引导万亩林木种苗基地提质增效,加强与引进企业的对接协调,加快电商平台建设进度,力争年内启动平台运行。完善新建苗木市场综合服务功能,有序引导大户、基地、合作组织参与市场竞争。加强技术指导和新技术推广,引进良种壮苗,扩大标准化繁育面积。

3 推进营造林质量对策的因素

深入推进林业脱贫攻坚,就是要建立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专合社奖补政策,积极引导贫困户以人力、林地资源等要素加入专合社、家庭林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构建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脱贫格局。

全面落实集体人工商品林采伐政策。规范天然林非商品性采伐,严格天然大树采挖管理,研究建立天然林总量控制制度。深入推进林业重点改革,全面启动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加强涉林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指导划定林业生态红线。

4 结语

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推进自然生态“六大”工程,高标准完成营造林面积。其中,重点区域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都是重中之重。加快环城生态圈建设,重点抓好湿地工程生态廊道建设,督促企业加快绿化进度,力争见到规模和阶段性成效。发展林业产业富民工程,强化干果经济林后期综合丰产管理,提高产量质量效益,完成低效林改造。建设苗木花卉基地工程,巩固苗木花卉基地,打造地标高端苗木品种,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工程,按照要求,搞好试点,稳步推进,积极探索国有林场改革路径。

参考文献:

[1]张美玲.浅谈如何提高造林质量[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12):183.

[2]马继宏.关于影响造林质量的因素及解决方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216.

[3]周根强,李志强.造林质量低的原因及提高造林质量的对策[J].农技服务,2012,(02):109.

[4]姜万文,李夫.浅析影响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0,(20):57- 58.

[5]吴少珍,袁财圣,麦智翔.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现代园艺,2014,(12):57- 58.

Analysis on countermeasures to ensure afforestation quality management

WANGKe- jun
(Mohe Forest Farm, North Pole Town, Mohe County, Mohe 165303, China)

Abstract:Returningthe grain plots to forestry has become China's largest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agriculture benefiting project. Many private enterprises have developed forest with r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which forms the newnormal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at is "guidance of government, involvement of community, diversity in mode and pluralism in main body", achieves the 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 from sectors to the whole socie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shifted fromgovernment's guidance toconscious action of masses and cadres.

Key words:Afforestation; Qualitymanagement; Gree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8646(2016)09- 0136- 02

收稿日期:2016- 03- 07

猜你喜欢

营造林绿色发展质量管理
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及管理研究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