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15范玉陶
乔 玉 宋 菲 范玉陶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430)
浅谈艺术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乔 玉 宋 菲 范玉陶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430)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引发大量艺术类翻译作品问世。目前艺术翻译中存在明显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翻译不到位、译文中存在艺术知识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表述错误、缺少意译及缺乏严谨的翻译态度等。产生问题的客观原因主要是目前缺乏对艺术翻译人才培养,艺术翻译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艺术作品翻译不受重视,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方面都比较薄弱,加之艺术翻译往往是临时性任务,要求很急,造成急就章现象等;主观原因主要是译者的文字语言基本功较差,译者缺乏中外艺术专业知识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译者缺少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以及翻译态度不够严谨等。改变现状的主要措施应包括重视艺术翻译工作,加强对艺术翻译人才的培养;加强译者语言能力的培养;培养译者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锻造译者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等。
艺术翻译;艺术作品;艺术翻译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艺术作品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成为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载体,伴随的便是艺术翻译的任务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艺术翻译是指将一国语言文字的艺术作品翻译为另一国语言文字艺术作品的行为。本文所谓的艺术翻译专指将汉语艺术作品翻译为英语艺术作品的行为。
对于外国人来说,无论是观看中国的艺术演出还是阅读艺术知识书籍,无不遇到语言方面的沟通与理解问题。英语是世界公认的国际语言,所以将汉语艺术作品的内容翻译成英文,就成了艺术跨文化传播时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为外国观众提供的艺术演出中,主办者常常会尽量安排一些语言或对话较少的节目,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因语言不同而引发的理解障碍。但是这往往会削弱外国观众对中国的艺术作品理解的全面性和深刻性,甚至产生曲解和误解,不利于中国艺术对外的正确、有效地传播。为了避免上述弊端,一些主办者在对外演出时采取配备英文字幕方法,将一些介绍性的文字翻译成英文,这无疑为中国艺术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中文艺术作品英文翻译欠妥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突出的现象。如果这一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防止和克服,就会进一步加深外国观众对中国艺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误解。所以,需要严肃地对待中国文艺作品文字翻译,不管它是反映在剧场的电子显示屏上,还是存在于宣传册里,抑或是出现在艺术类书籍中。
一、艺术翻译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翻译存在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但凡翻译大家,都是源语言和目的语功底非常深厚的,如钱锺书、杨绛、季羡林、傅雷、杨宪益等,他们的作品信、达、雅三者兼备,对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翻开如今很多艺术翻译作品,却不难发现有许多翻译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字,不看原作品根本不懂得英文是什么意思。
其次,很多艺术类作品的翻译中都存在着艺术知识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表述的错误。这种现象最为突出地反映在中国国粹——京剧艺术翻译领域。一些翻译作品甚至分不清艺术家的性别,在翻译介绍京剧大家梅兰芳时,很多译者竟不知道此君是男是女。至于京剧知识翻译出现的错讹更是不胜枚举。笔者所见到的最多的注音错误是“褶子”的“褶”字,这个字平时念zhě,但在京剧里念xué,有的翻译书中就想当然地注音为zhě[1],还有的书中甚至注音为xí[2]就更匪夷所思了。由于读不对这个字,所以有人将“青褶子”翻译为绿色的有褶皱的衣服。这就不仅是京剧知识的缺乏,也是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了。须知,这里的“青”应为黑色而不是绿色。笔者还曾看到有将《贵妃醉酒》中“见玉兔又早东升”的“玉兔”直接翻译成“jade rabbit”的情况[3],而实际上这里的“玉兔”指代的是月亮。
再次,一些翻译作品存在只直译不意译的现象,即虽然从字面上对照看中英翻译没有问题,却让外国人理解起来摸不着头脑,比如京剧《天女散花》中天女所唱的【风吹荷叶煞】:“天上龙华会罢,参遍世尊走遍大千俺也忙煞。借得个居士室放根芽,抵得过只园布地黄金价。锦排场本是假,箭机锋俺自耍,莽灵山藤牵蔓挂。作践了几领袈裟,叹只叹佛门病医无法。说什么弹指恒河沙数劫,一半是中宵火尽和灯灭;说什么多生性海光明彻,一半是半渡风生无船接。俺这优昙种,遍西方佛土供养匝。任凭我三昧罢游戏毘耶,任千般生也灭也迷也悟也。管他什么人挣扎,着了语言文字须差。”这段文字如果直译,则很有可能让外国观众觉得很别扭,看来看去还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样的翻译就不仅不能成为外国观众理解中国艺术内涵的拐杖,反而成了其欣赏京剧的障碍。
最后,一些艺术翻译作品中会出现本不该出现的低级错误。笔者曾见到有人将荀慧生的“荀”(xún)标注拼音为goǔ,就算是对京剧不了解,不知道这个人,只要自己认真看看,也不会把“荀”和“苟”看错。
二、艺术翻译作品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客观方面
一是我国目前缺乏对艺术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翻译艺术类作品的译者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和积累经验,缺乏专业性。虽然各个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但这些学生无法满足艺术翻译的需求,因其不懂艺术术语,不懂艺术作品的内涵,翻译艺术作品的相关内容时必然出现词不达意,甚至南辕北辙的现象。
二是随着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艺术作品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成为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载体,向世界传递中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翻译任务量急剧增加,所需艺术翻译人才量也越来越大,但艺术翻译人才的缺口很大,“病急乱投医”,所以常常是有英语翻译能力的人便被赋予了艺术翻译的任务,这就容易造成滥竽充数,艺术翻译质量低下。
三是艺术作品翻译不受重视。据笔者了解,很多有能力的译者同时在大学任职,但大部分高校并不把译著算作学术成果。辛苦翻译一本书,评定职称时并不被认可,这让很多具有一定艺术翻译能力的学者告别了吃力不讨好的艺术翻译工作。
四是艺术翻译理论研究相当薄弱。艺术翻译工作任务量越来越大,艺术翻译实践活动越来越频繁,但艺术翻译理论研究却严重滞后。就笔者所知,目前艺术翻译领域既没有相关的学术组织,也罕见有组织、有规模的学术交流,艺术翻译实践基本靠个体的悟性和经验,艺术翻译质量当然难以提高。
五是急就章,临时突击。一些主办者往往举办对外演出或相关活动时,才会找人来翻译相关内容,临时抱佛脚,时间紧、任务重,译者很难做到有充分的酝酿准备,全面地收集资料,如切如磋地精雕细刻;而且译者通常也是靠一己之力,翻译出的产品也缺少更高层次或水平的人把关,所以错误和疏漏自然就在所难免。
(二)主观方面
一是译者的文字语言基本功较差。文字语言基本功较差又分三种情况:一种是某些译者虽然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但中文基础很差,对中文理解不透彻,把握不准确,导致英文词不达意。另一种是某些译者中文水平较好,但英文基础又不好,导致翻译出的英文出现很多时态、语法等方面的错误。第三种则是中文和英语都不敢恭维,却悄悄做起了南郭先生。
二是译者缺乏中外艺术专业知识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很多艺术类作品的翻译中都存在着艺术知识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表述的错误,这就是因为译者对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做深入的了解。比如念不对艺术术语,由于一些字或词在某些艺术门类中的念法与人们平时生活中普通话的念法不一样,所以在翻译注音时就要格外注意,否则很容易闹出笑话。再如对艺术术语想当然地解释,引发概念错误。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压轴”的翻译。“压轴”本意是指倒数第二出戏,最后一出戏叫做“大轴”。但有些译者不加辨别、习非为是,把“压轴”解释为最后一出戏,误导了国外观众。
三是译者缺少跨文化交流的意识。由于中文中很多词语在英文中是找不到对应词的,所以如果直译便会解释不清,这便对译者提出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要求,要求译者明白这段唱词的意思,并知道如何表述才能让外国观众接受,虽然翻译出的英文看似和中文完全不一样,但能让观众理解其内涵。
四是译者的翻译态度不够严谨。一些明显的注音错误、选词错误、语法错误的出现,都是因为译者对待翻译态度不够认真。即使是借助翻译工具来翻译,也一定要找对词语,不能随便看见一个就用上,也不考虑意思对不对。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艺术翻译人才的培养
不难发现,如今对于艺术翻译的需求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趋势,许多艺术专业领域的资料翻译需要既具有本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高素质翻译人才。所以艺术翻译的人才培养和成长仅仅依靠一般外语专业是不足以适应形势需要的。笔者以为,必须多条腿走路,专业性地培养艺术翻译人才。一是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有条件者应开设艺术翻译专业,特别是艺术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应该走在前列,把培养艺术翻译人才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二是艺术院校一时不具备开设艺术翻译专业时,可在外语专业中先行设立艺术翻译课程,利用艺术院校的专业特色,加强对外语学生艺术方面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结合英语翻译教学,培养艺术类翻译人才。三是对非外语专业的艺术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具备艺术专业知识,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让他们有机会学习翻译理论知识,接受系统的翻译学习,他们将很容易适应艺术专业的翻译工作,而且极有可能成为这一领域内的出色译者。
(二)加强译者语言能力的培养
为了能让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以及文化内涵,艺术翻译工作者应该尽力把标准的且能准确表达汉语内涵的英语翻译提供给他们。这就要求从事艺术类翻译的工作人员具备较深厚的英文基础以及翻译能力。英文基础包括词汇量及基本的英文写作能力,最起码在翻译中不应出现选词的错误、时态的错乱、从句及人称和数的错误。另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翻译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甚强的概念,翻译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翻译理论的学习和翻译技巧的训练,没有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单靠提高阅读能力、死记语法规则和扩大词汇量,是无法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的。”[4]可见,翻译能力不是外语学到一定水平就可以自然掌握的,它是一种需要多方面知识的本领。
其次还要求其必须有扎实的中文阅读基础,要能够正确地理解中文文字的意思,特别是有些艺术作品中存在古文、文言文。比如京剧的唱词大多为七字句、十字句的对应句,同时还有长短句组合,类似诗词韵文,而且常用比喻、排比、借代等表达技巧,有些译者在翻译时甚至分不清这句唱词到底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感叹句,这就会将唱词的意思曲解,所以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文理解能力是很难进行翻译的。也就是说,在翻译某些艺术作品内容时存在着两次翻译转换,要首先能把作品内容正确翻译为现代汉语,然后再由现代汉语正确地翻译成英文。如果翻译演出时所用的字幕,还存在着要在有限的字幕屏空间和有限的滚屏时间内把句子翻译准确的困难,这是有相当难度的。为此,艺术翻译人才要想胜任,必须在提高自己语言能力上下大功夫,在中英艺术语言的学习、理解和表达上舍得投入精力和时间,大量阅读中英文的艺术经典,反复体验翻译语言的感觉。特别是应该多读中国翻译大家的艺术译著,研究他们是如何达到信、达、雅水平的。
(三)培养译者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将艺术相关内容译成英文的过程实际就是语言与文化的跨文化交流过程,即译者需要将中文语言及其蕴含的文化通过语言的解码 (如将比较文言的语句转化为现代汉语、理解典故并解释明白)和编码译成能为外国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英文。在这样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翻译就不仅仅是两种文字间的简单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由于中外文化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外国观众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中国观众不言而喻的东西,对他们却往往不知所云,导致中英语言转换的过程面临许多困难。这就要求艺术翻译工作者自觉地确立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概念,懂得它的重要性,明确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中文艺术作品中有大量的词汇、概念是英文中根本没有的词汇或概念,要把这些词汇或概念转换成能让外国人理解的意思是不容易的。所以,“翻译并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中的词或句翻译为另一语言,我们不能局限于源语文本,而应该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源语意思相近的文化对等词。”[5]这对艺术作品译者提出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要求,要求其必须要十分透彻地理解作品每个词汇和概念的真正含义,并清楚地知道如何表述才能便于外国观众理解和接受。所以,在翻译时不能死翻,而是要能找到与外国文化相通的点,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成 “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用此向外国观众表示生死相随、坚贞不屈的爱情。“可见,要做好翻译,促进跨文化交流,译者不能仅仅做简单的字面上的转换,而须不遗余力地了解、熟知双语文化,以求最大限度地解决他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6]所以在艺术翻译中,如何保持艺术作品的特点,在不抹煞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的跨文化交流是需要译者去不断探索的。
(四)树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翻译态度
翻译是一项严肃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要求译者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虽然不同的译者在翻译理念、知识结构、用语习惯等方面会有所不同,但对待翻译工作都必须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杜甫有诗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魏文帝曹丕也评论道:“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写文章如此,翻译艺术作品同样是这个道理。必须把它看作千古不朽的事业,白纸黑字,流传于世,不能不敬畏,不能不谨慎。术语应该怎么解释,剧名应该怎么翻译,内容应该怎么理解,一字一词都必须仔细斟酌与思考,弄得清楚明白,绝对不能凭想当然,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翻译中如果对背景知识有疑问,一定要及时翻阅资料或者向专家学者请教,以防曲解文意。艺术作品翻译完后,还应该反复检查自己的译文,多改几次,才能确保译得准确。
这里,笔者还想强调,译者在面临艺术作品翻译任务时,必须本着对读者也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衡量自己的翻译能力,能译则译,不能胜任则不要勉强。
综上所述,由于艺术类作品翻译涉及专业术语、诗词、典故、服装、音乐等诸多方面,翻译难度较高,所以对译者的素质和知识结构要求都较为苛刻。然而,具有较高艺术跨文化交流翻译能力的人才目前还较为匮乏。所以必须有计划地大力培养艺术翻译人才,努力使艺术的跨文化交流进行得更为顺畅,让更多的外国观众真正了解中国艺术的魅力。
[1]刘卫东.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7):206.
[2]徐城北,Peking Opera[M].陈耕涛,译.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115.
[3]杨富森.Mei Lanfang and Peking Opera[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46
[4]影像中的梅兰芳[CD].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
[5]陈霞.从跨文化角度看翻译[M].文教资料,2005(35):36.
[6]范思勇.汉英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5(1):59.
(责任编辑:杭长钊)
2016-09-04
乔玉,河北传媒学院信息技术与文化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流与管理;宋菲,河北传媒学院信息技术与文化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范玉陶,河北传媒学院信息技术与文化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