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粉中混合菌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2016-03-15杨丹丹

黑龙江科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肉汤菌液琼脂

杨丹丹

(白城龙丹乳业科技有限公司,吉林 白城 137000)

奶粉中混合菌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杨丹丹

(白城龙丹乳业科技有限公司,吉林 白城 137000)

近些年,由于细菌污染导致人们患病的情况屡见不鲜,必须抑制细菌污染,做到及时准确的预防。采用直接平板分离法以及增菌培养法,对奶粉中的混合菌种进行分类、提纯,依据不同菌种的特性,对其进行检验测试,以保证细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奶粉;混合菌种;检验方法

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但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由细菌引起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如何有效的对疾病进行检测,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繁荣。为了对疾病预防提供精准、迅速的检验报告,检验人员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娴熟的试验操作技术。混合菌种质量控制的检验,可以提高检验人员的整体实力,提高细菌室的整体水平。通过对混合菌种的检验,不仅可以检验自身的水平,而且可以在试验中了解到不同因素对实验所带来的影响,方便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保证细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笔者采用平板分离法和增菌培养法两种方法对混合菌种进行检验,并得出最终结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的选取

质控奶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要求的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所制备的质控样品,是经过辐照灭菌后所得到奶粉与细菌培养物两者的混合物,是呈乳白色的粉剂。每个检验机构在进行检验时都会选取两支平行的质控样品,一般每只选取的质量为3 g,其中一支用于检验使用,另一支则用于备份。对于每一份质控样品,都包含1~3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中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菌。

培养基。北京陆桥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有:BP琼脂、mCCDA琼脂、TCBS琼脂、Skirrow氏培养基、Baird-Parker琼脂、PALCAM琼脂、阪崎显色(DFI)琼脂,7.5%NACL肉汤、MLST-Vm肉汤、3%碱性蛋白胨水、Mec+n肉汤、SC增菌液、缓冲蛋白胨水、LBI肉汤、布氏肉汤、TTB增菌液、LB2肉汤;法国CHROMagar公司的产品主要有:科玛嘉沙门氏菌显色琼脂、科马嘉O157显色琼脂、科玛嘉单增李斯特菌显色琼脂;法国的梅里埃公司的产品有哥伦比亚琼脂。

诊断血清。血清购于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为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血清。

1.2 方法的选择

样品处理。先选取10 mlBHI肉汤,将质控奶粉倒至其中,待溶解,完成后将其移入50 ml的无菌管中,在向其中加入10 ml的BHI肉汤,对其进行搅拌摇匀,制备成简单奶粉溶液。

镜检。将样品处理后得到的奶粉溶液进行取样、涂片、染色,然后对其镜检。要求:在镜检过程中要发现两种食源性致病菌,即一种为革兰阳性球菌,另一种为格兰阴性球菌。前者的特征是菌量较少且排列呈现双球性,后者的特征是菌量较多,易于发现。

对细菌进行分离、增菌,然后鉴定。采用3种方法。首先,将奶粉溶液分别接种至下列的增菌液之中:7.5% NaCl肉汤、BHI肉汤、LBI肉汤、mEC+n肉汤、布氏肉汤、缓冲蛋白胨水,使其进行增菌。待增菌完成后,取24 h LBI肉汤培养物,将其接种至LB2肉汤之中,去缓冲蛋白胨水16 h增菌液,将其接种至TTB增菌液、MLST-Vm肉汤之中。然后将增菌液、奶粉溶液及5 h培养物分别划线在以下的平板之上:TCBS平板、血平板、CT-SMAC平板、BS平板、Parker平板、沙门氏菌显色平板、O157显色平板、mCCDA平板、DFI、PALCAM平板、Skirrow琼脂平板、旦增李斯特菌显色平板,然后对其细菌进行分离式培养。在培养期间,认真观察平板,细心记录数据,挑选菌落,对其涂片、染色、进行镜检,并采用一定血清学试验以及必要的升华试验,对其结果及其特性进行进一步确定。

2 试验结果

质控奶粉溶液在增菌后,使其接种至BS平板之上,在36℃的环境下培养48 h,并无菌落生长。在沙门氏菌显色板上接种增菌液,在36℃的环境下,培养24 h后,观察、镜检,并无刻意的菌落生长。在TCBS平板上接种的增菌液,在36℃的环境下,将其培养24 h后,观察镜检,无菌落生长。在Baird-Parker平板上接种的增菌液,在36℃的环境下,将其培养24 h,刻意发现有菌落生长,且菌落呈现黑色,外边缘为淡色,周围伴随有一混浊带生成,而外层有一透明圈。取部分菌落涂片,对其进行镜检,发现有革兰阳性球菌生成,为葡萄状排列。再取菌落,将其接种至BHI肉汤之中,在36℃的环境下,将其培养24 h之后,对其做血浆凝固酶试验(+)。

在血平板上接种的增菌液,在36℃的环境下,对其培养24 h,可以发现有两种菌落生成。一种菌落呈现出灰白色,且较为扁平,对其取样、涂片、染色、进行镜检,确定该菌落生长格兰阴性球菌;另一种菌种颜色呈现淡黄,对其取样、涂片、染色、进行镜检、最终确定为格兰阳性球菌,排列成葡萄状。在CT-SMAC平板上接种的增菌液,在36℃的环境下,对其培养24 h,可发现有无色菌落生成,通过涂片、染色、镜检,发现为革兰阴性杆菌。

在单增李斯特菌显色平板上接种的增菌液,在36℃的环境下,对其培养24 h,可发现并无明显的菌落生成。在PALCAM平板上接种的增菌液,在36℃的环境下,对其培养24 h,无菌落生成。在DFI上接种的增菌液,在36℃的环境下,对其培养24 h,无菌落生成。在mCCDA平板上接种的增菌液,通过在42℃的温度下,做微需氧48 h,并无菌落生成。在Skirrow琼脂平板上接种的增菌液,通过在42℃的温度下,做微需氧48 h,并无菌落生成。

通过对以上不同平板上培养的增菌结果,再通过升华试验以及血清学鉴定,得出质控奶粉中检测出的细菌种类,即该奶粉中含有大肠埃希菌以及金黄葡萄球菌。

3 讨论

通过试验发现,增菌5 h后做平板分离与直接取样做平板分离所得数据相同,所以,可省去后两步,以减少成本。本实验最终得到细菌为大肠埃希菌以及金黄葡萄球菌,但也可能含有弧菌。要注意平板划线至关试验的成败,一般要求9 cm的平板应分离出50个以上的单菌落。

[1] 张品,王妍,王莹.检测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改进[C]//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2010.

[2] 刘晶波,乐军,严子禾,等.评估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晶芯分支杆菌菌种鉴定试剂盒效能[C]//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1.

[3] 王军锋.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以“三鹿奶粉事件”为视角[C]//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2009.

[4] 赵勇,刘志存,王忠义,等.奶粉品质近红外快速检测方法研究[C]//第三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2006.

[5] 乔蓉,黄承钰,曾果,等.某高校大学生25g奶粉耐受情况调查[C]//“全国老年营养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营养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会”会议录.2008.

[6] 李丹妮,严凤,张文刚,曹莹,蒋音,黄士新.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奶粉中氯霉素残留的检测[C]//2008.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7] 郭永,周杨,王璨,等.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基因芯片平台的构建及临床应用[C]//中华医学会2008年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8.

[8] 王杰明,潘媛媛,史亚利,等.奶粉、酸奶中全氟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研究[C]//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2009.

[9] 孔保华.乳品科学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0] 刘慧.现代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1] 武建新.乳品技术装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2] 康白.微生态学原理[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

[13] 王鹏,张会彦,马晓燕,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变形杆菌属的研究[J].食品工业,2011,(10):68.

Comparison of test methods for mixed bacteria in milk powder

YANG Dan-dan
(BaichengLong Dan Dairy TechnologyCo.,Ltd.,137000,China)

In recent years,bacterial contamination has caused illness of people,how to suppress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and make timely accurate prevention.Plate separation method and enrichment cultivation method were taken to make classification and purification on mixed bacteria in milk powder.Inspection testing was mad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rains,soas toensure the accuracy of test results of bacteria.

Milk powder;Mixed bacteria;Test methods

F224

B

1674-8646(2016)16-0018-02

2016-06-14

猜你喜欢

肉汤菌液琼脂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多糖微生物菌液对油菜吸收养分和土壤氮磷淋失的影响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Bonfire Night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通过吸光度值测定菌液浓度的方法研究
高透明度琼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变质的肉汤
合作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株在疫苗效力检验中保存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