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女性就业的发展态势

2016-03-15张鹿鹿

河北传媒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比例

张鹿鹿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 136000)

当代中国女性就业的发展态势

张鹿鹿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 136000)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当代中国女性在就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女性就业总量稳定增长、就业类型逐渐多元化发展。女性广泛的社会参与既提升了女性的经济地位,也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既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女性就业发展是中国女性发展的一部分,是女性解放在当代社会的表现形式,是两性社会和谐的前提保证。

中国女性;就业总量;就业种类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90年代末,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家处于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国有资产重组、大小私营企业的兴盛发展及生产规模的扩大等因素,促成了女性就业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态势。“据1991年统计数字,国有经济以外的各种经济成分已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占社会总产值的50﹪。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从1978年仅存的15万人增长到1992年9月底的2500万。”[1]357这表明改革前单一的“工农学”职业构成已经被多样式的就业结构所取代,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就业机会的大幅增加,都影响到了女性的就业状况。女性广泛的参与社会生产使得她们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和人格尊严,既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实现了自我价值。城镇女职工立足岗位、争先创优,妇女就业结构得到优化,就业层次不断提高。新的所有制类型伴随经济体制的变革相应而生,为广大女性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一、女性就业总量呈现稳定发展态势

(一)女性就业率波动性增长

从1979年至1992年,市场经济被打开,个体、私营、外商投资、乡镇企业在政府鼓励性政策的推动下蓬勃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庞大,原来定向分配的人力资源逐渐变成人才自行流动和双向选择,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各种行业领域谋得了职位,女性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大幅增长。“1979年到1992年城镇女职工由3409万人增加到558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比重由34.2﹪上升为37.8﹪。”[2]在这期间,大量的农村妇女涌入城镇在各种类型的企业里谋得岗位,或者到城市里做个体经营业户等,“全国城市有‘外来妹’几百万人,在上海有‘外来妹’42万多人,占全年外来人口的35﹪。”[1]359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新阶段。随后的几年里,国有企业转制裁员、岗位“终身制”变成“合同制”、劳动力优化淘汰制等导致大量职业女性逐渐成为改革洪流中的牺牲品,不得不陷入下岗待岗的境地。“截至1996年,女性就业总人数仍处于增长态势,比1992年提高了5.8﹪。但从1997年开始,随着国企改革以及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数量逐年下降,到2003年底,其绝对数量减少了1732.3万人。在此后的5年中,随着各项就业促进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女性就业人数略有回升,并于2008年达到4579.4万人,比2003年增加了423.3万人,增幅10.2﹪。”[3]50虽然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中国女性的就业率发生了波动性变化,但是总体上来讲,女性就业人数仍然呈上升状态。

(二)女性从业者受教育程度提高

“根据全国1982年、1990年、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以及2000-2008年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女性从业人员总体受教育水平较低,1982年我国女性就业人员文盲、半文盲率为49﹪,几乎占全部女性劳动力的一半;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员比例为25﹪;初中仅为18﹪;高中及中专为8﹪;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员比例更低,仅为0.7﹪。”[3]51随着女性受教育机会的增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有效推进,女性受教育水平大幅提高,从而使得女性就业者的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这不仅为女性在求职时增加了实力筹码,还提高了女性从业者的工作效率和自信心。“1990年,我国女性就业人员文盲、半文盲比例已经有了大幅下降,在8年间减少了近17个百分点,降至31.9﹪。而接受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女性比例都有了一定的增长,分别达到33.8﹪、24.3﹪、8.8﹪和1.2﹪。1996年后,该趋势得以延续,至2008年,接受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女性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44.1﹪、10.4﹪和6.3﹪。”[3]51其中,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直接使得农村女性在农转非就业中增加了优势,并能胜任更多类型的职业,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女性劳动力的有效利用。

二、女性就业种类呈现多元特点

(一)女性在第三产业中就业比例增长显著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女性的就业领域十分广泛。随着产业体制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女性劳动力开始从“铁饭碗”式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向“竞争与机会”并存的私营企业转移,从以农林牧副渔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向以服务性为核心的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中女性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长,“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我国女性在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77.98﹪、13.81﹪、8.2﹪……。到1990年,女性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76.09﹪、13.47﹪、10.43﹪。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女性比率则比1982年上升了2.23个百分点。”[4]21世纪,从事第三产业的女性在女性就业总人口中比例过半,“1982-2005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女性就业的产业、行业和职业结构均得到优化。从产业结构看,女性在第一产业就业的比例降低,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的比例上升。”[5]进城务工的农村女性被视为流动人员群体,大部分人从事第三产业。2011年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目前正在外出流动的妇女中87.9﹪从事有收入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61.5﹪的人对在外期间的工作和生活感到满意,52.4﹪和50.9﹪的人认为外出务工经商使家庭住房和子女教育状况得到了改善。”[6]10可见,半数以上的女性流动人员认可自己所从事的第三产业,并认为自己的经济地位和家庭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这会促使更多的流动女性长期地从事第三产业。

(二)女性的行业结构更趋合理

改革开放前,在那个“大炼钢铁”的年代,单纯强调两性的绝对平等而忽略了女性的性别特点,女性就业者和男性一样多集中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从事着超强度的繁重体力劳动。改革开放后,城市新型经济模式逐渐形成,也促进了新型的就业模式,适合女性从事的工作种类繁多,女性就业从过去的单一化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女职工在冶金、机械、建筑和资源勘探这种重体力劳动和野外作业部门的比例明显减少。第三产业较适合女性的身体素质,吸纳了大批女性就业,为女性的经济独立提供了前提条件。女性从事技术型行业和新型行业的比例明显上升,如文教卫生、金融保险、科技研发、社会福利等。“1992年,在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中,女职工的比例已超过半数;在居民服务业、资讯服务等公用事业和商业行业中,女职工所占比例均在45﹪以上。”[7]“从1982年到2008年,金融、保险业以及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女性从业人员比例逐年提高,其中金融、保险业2008年较1982年增长了18.2个百分点,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则增长了11.7个百分点;国家机关、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中的女性从业人员比例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3]52-53这不仅提高了女性在这些行业的比例,还使城镇单位女性就业者的职业层次得以提高,职业结构趋于合理。

(三)女性的就业层次不断提高

与以往从事脑力劳动的女性人数所占比重不及6﹪相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具有较高学历和良好素质的女性从事IT、生物科技、传媒等技术型行业。“从1982-1990年,妇女在业人口职业分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就业层次有了较大提高。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增加544万人,而同期男性仅增加250万人,女性比男性多增加294万人,是男性的1.17倍。专业技术的性别比由1982年的161下降到1990年的121。”[8]还有相当比例的女性司职管理阶层或成为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女企业家。“2000年城镇再就业女性中,各类负责人占6.1﹪,比1990年增加了3.2个百分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22.8﹪,比1990年增加了5.4个百分点。2004年底,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女性比例高达43.6﹪,其中,高中级职务中的女性比例分别提高了30.5﹪和42﹪。”[9]“据2000年企业家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来,女企业家群体发展迅速,至2004年,以中小企业家为主的女企业家占中国企业家总数的20﹪左右。”[10]

(四)农村女性非农就业比例增加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地区、私营经济形式灵活多样的地区及乡镇企业快速兴盛的地区,新增企业和工厂对劳动力需求极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恰好满足了这一用工需求。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向非农经济领域转移是中国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的表现形式,是农村女性摆脱贫穷困境、开阔视野、提升自我的途径之一。“1980-1995年间,中国的乡镇企业增加了15倍,产值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乡镇企业职工由2999.7万人增到12862.1万人。”[11]在庞大的劳动人口数字的背后有一大批女性农村劳动力实现了非农转移,城乡工业化使农村女性劳动力从家庭内部的生产活动分离出来转移到了公共生产领域。至2008年,全国就业人口中女性占了近一半,农村妇女在农业劳动者中占到三分之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2010年,第三期中国女性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女性非农就业比重在不断提高。“除种植技术以外,1/3的农村妇女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其他实用技术。目前农村在业女性中主要从事非农劳动的比例为24.9%,男性为36.8%,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14.7 和17.9个百分点;在主要从事农业劳动的同时,还从事其他有收入劳动的农村妇女占14.5%。……有外出务工经历的返乡妇女从事非农劳动的比例达到37.8%,比未外出务工的农村妇女高16.3个百分点。”[6]11农村女性非农就业成为城市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参与了工业化生产、提高了自己的非农就业技能,还增加了经济收入、提升了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非农就业为农村女性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平台。女性就业多元化不仅增加了收入、扩大了择业范围,而且她们在国家各种经济领域的贡献得到了较高的社会评价,这为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在公众舆论层面赢得了口碑。

“女性的劳动参与居于世界前列,据1998年国际劳工组织对中国、美国、俄罗斯等26个国家就业状况统计,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居世界第一;2000年全世界女性劳动参与率为60.7﹪,中国则为80.0﹪。”[12]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促进女性就业政策的出台等因素使得女性就业率不断攀升,这既提升了女性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也使女性对自我、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如果说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生产是女性解放的前提,那么目前中国女性在各种领域施展才华、展示自我则是当代女性发展向好的有力证明。

[1]陈智英.中国妇女与发展——地位健康 就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2]祖群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女性就业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0.

[3]王兆萍、李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就业发展态势与路径选择[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5).

[4]张萍.中国妇女的现状[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5:3-4.

[5]李小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就业规模与结构的变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17.

[6]全国妇联.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11(6).

[7]孟宪范.文化与社会改革大潮中的中国女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1.

[8]沙吉才.中国妇女地位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169-170.

[9]国务院新闻办.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J].人权,2005(5):169.

[10]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 [J].妇女研究论丛,2001(5):10.

[11]金一虹.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J].社会学研究,1998 (5):106.

[12]王菠.浅析当前我国女性就业问题[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9(3):58.

(责任编辑:杭长钊)

2016-08-04

张鹿鹿,吉林师范大学大学外语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化及女性研究。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比例
人体比例知多少
一道高考双曲线试题的推广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etase from Pinus massoniana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resin productivity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3.2%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5.3%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