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 踏实教学
2016-03-15天津市西青区青凝侯小学张晓新
■天津市西青区青凝侯小学 张晓新
返璞归真踏实教学
■天津市西青区青凝侯小学张晓新
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首意味隽永的诗,一曲余音绕梁的歌,一副意境悠远的画。听后会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我相信老师们和我一样,对这句话都深感赞同,也都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的课也能达到这种唯美的境界。可是凡事都应有度,否则就会过犹不及,美则美矣,却失了本真,失了语文课堂的原味。
“语文教学需要返璞归真,需要回到人的本位上来解放人,其实教学很简单,学生自己看书,看不懂的教师帮帮忙,点拨一下,没有那么多的艺术性,更不需要那些过于华丽的东西。”这是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在一次报告中阐述的观点,我听了以后深以为然。
课改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研究和探索中寻找最佳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于是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越来越多的激情澎湃、妙语连珠的老师站在我们的讲台上,这样精彩纷呈的课堂确实让人心情激荡、余音袅袅。可是长此以往,我们发现很多老师误入了这个只追求“精彩”和“热闹”的怪圈,而这个精彩、这个热闹太过华丽,他喧宾夺主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他遮住了我们最初的目的——让孩子们学有所得。
学生才是我们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习得知识才是我们的课堂存在的意义。一堂真正意义的好课,应该是以学生为主角的演出。它的精彩,不是运用了多少先进的教学软件,多么新奇有趣的媒体平台就能达到的,也不是我们教师激情澎湃、滔滔不绝就能取代的。其实,要想做一个“有用”的配角,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转变自己的思想,扔掉那些过于华丽的东西,返璞归真,踏踏实实教语文。那么如何才能返璞归真,踏踏实实教语文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踏踏实实“读”文
(一)朗读、理解、运用一脉相承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的语文课下的定义,是专家、教授们对我们每天的繁复工作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最后就凝结成的。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真的有义务、有责任认真思索一下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除了简单的字、词、短语、语法、修辞等等之外的东西。这句话,其实不仅仅是在给语文课程下定义,也是在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方向。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的根本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所以我们的语文课最应该做的就是应该把“运用”落到实处。
天津市特级教师侯秉琛老先生在做《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实践》的讲座时曾经强调: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需“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一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行为都应以此为核心目标。面对文本,是直接飞奔内容,还是在了解内容之后,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再看看如何运用,是判定语文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王尚文教授也曾在《我看语文新课标》中说“运用”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守住了“运用”,也就守住了语文教育的正道,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语文课程滑向“非语文化”“泛语文化”的可能。这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运用”的重要性。
王尚文教授在《我看语文新课标》中明确阐述:“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概念,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
由此可见,要想把运用落到实处,先要做到理解文本。而理解的最佳途径就是:读。读的方法其实有很多,比如:指名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齐读、轻声读、自由读,还可以引读,配乐读等等。重要的不是一堂课上运用了多少种不同的读法,而是学生是否通过朗读对文本产生了理解和感悟,学生有了理解后老师又是否及时给予引导加深印象、学以致“用”。
余文森教授曾经说过:教学要有一个正常的心态,就像农民种田一样,要放到最普通的生活场景中来。要让学生先阅读,先思考,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
张学伟老师在讲《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就特别注意朗读,形式多样,并且尤为注重朗读指导,力求使学生通过朗读自己解读文本。其中文章中的“我”与老人的对话一部分的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张老师并不急着提什么问题,而是教学生用生活化的语言,带上肢体的动作读课文,学生读不好,张老师就不厌其烦的教,先范读,再小组练读,最后又师生接读,当学生已经能读出味时张老师才抛出问题,循循善诱。
师:这么苦、这么累的工作,老人为什么这么乐,这么悠闲?
生:因为老人爱天游峰的风景。
师:老人爱天游峰的山,爱天都峰的水,爱天游峰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说到底,就是爱(生:生活)。
师:老人的短短话语,让我们感受到老人生活的(生:自在、悠闲、悠然)。
师:“悠”字下面是个“心”,我们又有什么新的感悟?
生:老人用心爱生活
师:是呀,一个人快乐不快乐,悠闲不悠闲,在于自己的内心。再读读最后一句话,一般写鸟听到响声都是惊跑了,而文中为什么写鸟又回到原处?
生:因为鸟喜爱这里。
师:如果你不仅仅停留在鸟,你的思考会更深刻。
生:那些宿鸟就是老人,老人舍不得离开天游峰。
师:你从哪里读出?
生:“按说,我早该退休了……”
师:所以课文表面写鸟,其实写谁?表面写天游峰,其实在写谁?写游客登山难,其实为了写谁?整篇课文其实都在写谁?这里采用了什么写法——“衬托”。
从这段教学片度我们就可以看出,张老师的问题有梯度也有难度,但却并没有难住学生,这正是由于前面读得充分,读得踏实,才使学生理解、感悟的如此到位。最后,张老师的问题又都汇总到写法上来,使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到了实处。
(二)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这时,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回忆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者,准备充分,教法灵活,所以一上来就热情洋溢、激情四射,营造出一个预设好的情境来,于是,学生便被带到这个情境中来,整堂课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轻轻松松完成目标;或者,准备不充分,只能一上来就对学生提出要求,整堂课都让学生在我们的“引领”下,按部就班,勉勉强强完成目标。
这两种情况,都是对孩子个性化阅读的极其不负责任,学生不是靠自己的经验、体验和感受来学习,而是被弄到我们的约束和限制中了,他的脑子已不是自己的脑子,他只能跟着我们转,学生是有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验的,我们为什么要放弃它们呢?我想,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对学生能力的不信任,不敢放手。
很多时候我们都怕学生不会回答,而把问题设置的过于简单,或者为了学生能答出问题而剥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其实大可不必,侯秉琛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如果你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都会回答,那样的课堂是热闹,可那样的问题是失败的,因为学生本来就会,不需要你教;如果你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都不出声,那这个问题也是失败的,因为太难;但如果你提出一个问题,学生 ‘胡说八道’,那你的问题提得很成功,因为学生虽然不会但是很感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并通过朗读指导等方式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
潜下心来“育”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除了要有爱心、责任心之外,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潜下心来学习,踏踏实实育人。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有一眼泉。这个比喻虽然有些夸张,但却一语道破真谛。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应该时刻不忘学习,要不断充电充实自己,提高自身修养。还应注意,学习应该不拘内容、不拘形式。从学习内容来说,我们除了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从学习方式来说,我们可以有效运用网络资源共享,还可以通过听课、听报告、教研、读书等来丰满自己。最后,学习不是单一活动,还应与总结反思相结合,实现积累、习得,不断自我超越。
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满足学生的需要,很多教学大师都一直秉持这个原则,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比如我们天津的特级教师侯秉琛老先生,他有一个习惯,爱查字典,《辞海》、《说文解字》、《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就放在他的案头,于是他的课堂中总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精彩片段。在讲《少年闰土》时,他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所说的“并不知道”、“素不知道”、“所不知道”中的“并”、“素”、“所”的意思,他先把自己在字典上查到的解释给学生听,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体会鲁迅与闰土语言的不同特点,进而体会他们不同的生活环境、地位身份;他在教《梅花魂》一课时,讲到“折节”一词,又出示了“节”字在各个字典中的意思理解折节,然后让同学们认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认识“战而死,虽死犹生”的张自忠等,从古诗词到古今人物理解“折节”的含义……这就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师的课,如果我们也能这样潜下心来学习,踏踏实实育人,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返璞归真,那么对我们的孩子,对我们的国家来说,将是一件莫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