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面食文化深度翻译初探
2016-03-15杨柳青
杨柳青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山西晋中面食文化深度翻译初探
杨柳青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山西晋中面食是中国面食文化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为解决一般面食翻译中的文化内涵缺失现象,采取深描法对面食文化进行深入分析探究,运用深度翻译,将晋中面食置于深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阐释,可以有效减少文化空白和文化缺失,使译语读者更准确地理解有关面食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特征,加深其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晋中面食文化;深描法;深度翻译
一、引言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是世界上最大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的晋中盆地位于山西省中部,是山西面食的核心区域,有“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看晋中”的说法。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晋中盆地粮食作物品种繁多,各具特色的五谷杂粮为晋中人民提供了制作各类面食的丰富食材。节俭而勤劳的晋中人把面食做到了极致,形成了名目繁多、原料丰富、制作精良、手段多样、饮食习俗独特的具有浓郁黄土高原气息以及传统地域特色的面食文化。
然而,在对晋中面食进行翻译时,面食文化往往被忽视,翻译质量良莠不齐,导致译语读者很难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精髓,直接影响晋中面食的对外宣传和推广,因此有必要对晋中面食文化翻译进行系统性研究。
“汉英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文化观念与价值。”[1](P1)本文以晋中面食的地域文化为切入点,采取深描法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探究,运用深度翻译策略对几个典型煮制面食进行试译,力图探索切实可行的英译策略,帮助译语读者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新时期跨文化交流搭建一座便捷的桥梁。
二、晋中面食翻译现状
翻译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跨文化传递,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将翻译原则归结为“文化再现”(culture reappearance),即再现原语文化特色或再现原语文化信息。翻译时,不要局限于原语的字面意思,要深刻理解原语所隐含的文化信息,并在译文中再现出来。[2]目前晋中面食翻译研究目标仅仅停留于面食名称字面意义上,造成了明显的“文化内涵空缺”。[1](P74)
例如:以形状命名的晋中特色面食“一根面”(Noodles like a Thread),英译时只是依据面食形状进行了直译,忽略了其隐含的文化信息。在特殊日子里食用“一根面”是晋中老百姓长期形成的饮食习俗,具有特殊的文化寓意。过生日时吃表示长命百岁,结婚时吃,寓意长长久久,儿女出远门时吃妈妈做的一根面,能保佑儿女一路平安。在正月里吃,预示着全年一顺百顺。其制作工序繁琐,耗时长。其特色在于:锅里只煮着一根面,这根面要多长有多长,面条本身的味道滑爽、柔韧、越嚼越有嚼头,超脱了调料的味道,通过精心制作来表达人们内心虔诚的祝愿。如不做深入的阐述仅从外观来说,是看不出制作人的良苦用心的。
又如晋中普遍流行的传统面食“猫耳朵”(Cat-ear Shaped Dough),因其形似猫耳朵而得名,这种面食不用任何工具,全凭巧手制作。在晋中,相亲时盛行用“猫耳朵”招待未过门的女婿,姑娘们可以借机展示自己的手艺。从译文“Cat-ear Shaped Dough”字面中,仅仅可以看出其形状,而其独特的制作手法和风味以及背后的故事没有体现出来,译语读者无法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使这样的面食失去了其特色以及辨识度,不利于面食文化的传播。
有些面食以制作手段、工具名称为主来翻译,由于远离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译文不免生涩而难以理解。如“石头饼”(Pancake Baked with Pebbles)历史悠久,制作方式独特。《古史考》云:“神农叫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石头饼又称石予馍,唐朝时称石鏊饼,是流行于晋中地区的传统烙制食品。制作时,先将石头烧热,之后将和好的饼胚直接放在石头上烤熟,其口感酥、香、脆。主要原理是利用石头传、散热慢,布热比较均匀的特点,从而起到控制火候的作用。译文中只提到用“石头”来制作,其制作工艺无从得知,很容易造成译语读者对原语信息理解的偏差和错误。作为合格的译者,要掌握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要考虑这种文化对于译语读者来说能否理解。
翻译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东西,应该注意民族文化内涵,要尽量防止中国民族文化的“缺失”。[1](P326)为了避免翻译文本中文化内涵的缺失,克服一般翻译方法的弊端,探索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并加以深入研究势在必行。
三、晋中面食文化深度翻译探索
基于翻译的理解和阐释特性,美国翻译理论家夸梅?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引用了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 Geertz)对人类行为即文化现象做出意义解释的深度描写(Thick Description)调查方法,提出了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理论,“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以促现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3]深度翻译是译者对原文的再阐述,在译文中补充相关信息,把源语文本产生时的文化语境在译语环境中重新构建,帮助译语读者更好理解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译语文本,传达的不仅是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语用意义。利用“深描法”可以深入探究晋中面食的文化内涵,再进一步借助深度翻译,从而弥补传统翻译方法在晋中面食文化翻译时造成的“文化内涵缺失”。
晋中面食讲究粗粮细作,细粮精作。其主要原料有小麦面(wheat flour)、玉米面(corn flour)、高粱面(sorghum flour)、豆面(soybean flour)、莜面(oat flour)、荞麦面(buckwheat flour)等,杂粮面食种类繁多,民间经常食用的就有五六十种,有据可查的高达400多种。晋中面食制作工具手段多样,除了常用的擀面杖(rolling pin)、削面刀(paring knife),还有漏勺(colander)、河漏床(presser)、抿面床(squeezer)、剪刀(scissors)、石子(pebble)等。[4]
晋中人具有独特的食面习俗。吃面可根据个人的口味丰简自如,搭配五花八门的浇头(topping)、菜码(shredded or sliced vegetables)和小料(seasonings),以提色增味。晋中面食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生礼仪、节日庆典之中,是当地生活信息的民俗符号,体现了民俗祈福情感、饮食养生理念与丰富的文化意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塑造成一种独特的面食地域文化。深刻理解地域文化,突显地域文化特质,将晋中面食置于深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阐释,就可以减少文化空白和文化缺失现象的发生。在翻译时加以一定的注释,使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不仅对面食充满好奇,更对与面食有关的文化感兴趣,有助于吸引译语读者进一步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Gutt认为:“译者可以通过补充与上下文相关的信息,如:介绍、注释、词条等使读者更容易读懂。”[5]
“包皮面”(Baopi Noodles)又称“夹心面”,是晋中人民在生活困难时期,为了解决白面等细粮面少,高粱面玉米面等粗粮面口感差、涩粘又不容易水煮的问题而创造出来的。将少量白面包裹在粗粮面之外,制作出的每一根面条都有三层,上下层是白面,中间是粗粮面,外观色泽鲜艳,煮熟后浇上西红柿或肉末卤,再搭配黄瓜丝和香菜末等新鲜蔬菜,吃起来清香、筋道,是晋中面食中一道粗粮细作的经典特色饮食。在过去,晋中地区婆婆通过做包皮面的手艺好坏来检验儿媳妇勤俭持家的本领高低。在细粮丰富、粗粮稀缺的今天,又成为“农家饭”中的特色饮食,深受大众的欢迎。
“包皮面”是特殊时期出现的特殊面食,在进行深度翻译时有必要补充说明它产生的背景。“包皮面”区别于传统粗粮加工时混合不同面粉揉面的做法,需要分别揉制红(高粮)白(小麦)两种面团,将白面团包裹在红面团之外,然后再擀制。用“wrap”一词来描述“包皮”动作。“包皮面”译文如下:
Baopi Noodles(Noodles Made of Wheat Flour and Sorghum Flour)appeared when people suffered from food shortage. At that time, wheat flour was in short supply while less refined grains were sticky and coarse. People began to wrap sorghum flour with a layer of wheat flour, so that it became unsticky, smooth, and easy to swallow, and it tasted tough and chewy. Baopi Noodles are usually served with ketchup, minced meat, sliced cucumber and coriander. In the old times, mothers-in-law used to test their daughtersin -law in managing household ability by doing this kind of noodles. It was Baopi noodles that reminded people of their difficult times.
“剪刀面”(Noodles Cut with Scissors),是晋中又一大金牌面食,因制作工具用剪刀而得名。隋末晋中就出现了用剪刀剪出面条的制作方法,不仅民间而且历代宫廷都喜欢食用。《字锦》记有:“柳公权以隔风纱作《龙城记》及《八朝名品》,号锦样书以进。上方御剪刀面、月儿羹,即命分赐公权。”可见唐代“剪刀面”已成为御面了。“剪刀面”因其制作工具独特、制作工艺特殊,历来吸引游客的眼球,在一些著名的大酒店多为堂做,可达到一观二品的目的。在晋中当地,传说丈夫走西口,常年不在家,妻子思念丈夫,每日中午都吃“剪刀面”,其意永远剪不断对丈夫的情感。[6]
“剪刀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翻译时,译者需具有敏锐的文化意识、自发的阐释能力以及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深刻了解“剪刀面”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摆脱字面意义的束缚,通过文化阐释来准确传达其文化涵义。剪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缝纫裁剪的,使用剪刀来制作面条,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在进行深度翻译时要强调其工具的特殊性以及悠久的历史。“剪刀面”译文如下:
Noodles Cut with Scissors are made not by the knife but by the famous local scissors. It has been popular with both the ordinary people and the royal court since 1,000 years ago. The noodles are usually matched with a topping of different choices, including meat(diced or minced pork, lamb, etc), and vegetables(different kinds of diced or shredded vegetables by means of starch). Vinegar, soy sauce, sesame oil and other seasonings are added to enhance the flavor. There was a local tradition that women ate Noodles Cut with Scissors to express their love while their husbands were not at home.
“刀削面”(Planed Noodles/Sliced Noodles)是晋中面食中最具代表性的山西面食。“刀削面”顾名思义,是用刀削出来的,其做法与其他面大相迥异。传说制作“刀削面”的工具源于元朝,蒙古鞑靼(Tartar)侵占中原后对刀具进行严格管制,人们偶然发现用薄铁片代替菜刀“砍”出的面片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别有风味。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这种极具艺术感又简单易行的面食制作方法传遍大江南北。[7]“刀削面”制作者需要掌握高超的技艺,动作既迅速又具有美感,“刀削面”形态之美与口感之爽堪称值得品味的艺术品。“中国传统面条如刀削面的制作,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一种文化艺术的生动表演和愉悦享受。”[8]对其独特的制作过程和风味,在翻译时要在注释中加以具体的阐释。依据深度翻译理论,将“刀削面”翻译如下:
The Sliced Noodles are a typical food for the people in the middle of Shanxi Province. Kneading the dough until it is even and smooth, people carry the dough with their left hands and use the right hands to slice the dough into the boiling water by using a special curved knife. There is avariety of spices to go with the noodles, such as ketchup and minced meat (usually pork or mutton). People also add some fresh vegetables and a little vinegar to improve the natural flavor of the noodles.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译者采用深描法对晋中面食文化进行深度理解,运用深度翻译理论,对晋中面食文化进行深度翻译探索,进一步解释其文化涵义,使译语读者更准确地掌握其背后丰富的制作方法、地域性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特征,把对美味面食的品尝升华为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享受,加深其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
四、结语
山西晋中特殊的地理环境、发达的文化、繁荣的商业经济赋予了面食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深度翻译理论指导下,笔者在对晋中地域文化进行深入、整体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包皮面”、“剪刀面”、“刀削面”几个经典面食进行细致描述和阐释,力图保留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避免文化缺失,有助于译语读者通过晋中面食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中外饮食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为晋中面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8-9.
[3]段峰.深度描写、新历史主义及深度翻译—文化人类学视阈中的翻译研[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0-93.
[4]李晓花.从功能论视角看山西面食文化的翻译[D].山西大学,2011.9.
[5] Ernst -August Gut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Brookland: St. Jerome Publishing 2 Maple Road West,2000.
[6]太原剪刀面[N/OL]. (2011 -11 -23).http://www.mzb.com.cn/html/ Home/node/255844-1.htm
[7]张成基.名食掌故[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5l.
[8]王中旺.中华面文化大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