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2016-03-15吴强

关键词:农产品互联网+电商

吴强

(中共芜湖市委党校,安徽芜湖241000)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吴强

(中共芜湖市委党校,安徽芜湖241000)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特别是互联网提速,互联网技术与行业结合越来越紧密,我国开始步入互联网经济时代,2015年我国的移动支付用户数量达到2.76亿,手机支付、手机网购的用户规模分别为2.76亿、2.70亿,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中国作为拥有将近7亿网民的移动互联网大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我国的各行各业面临巨大的变革。“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纷纷转变传统的营销模式,采取“互联网+”的概念模式发展本企业,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融资与产品的销售渠道问题,农业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风险大,商业银行对农业企业存在信贷慎贷的现象,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如何改变现有的困境,积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农业企业;农业信息化;困境;对策

一、引言

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32亿人,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46.9%,截止2014年6月份,我国的手机网民达到5.27亿人。根据2014年我国通信部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电子商务规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而得到迅速的扩大,我国网民的数量从2010年的4.2亿上升到2014年的6.18亿,2013年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比2010年31.8%上升了十几个百分点。2015年7月中央政府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互联网+”的发展战略,要求各行各业要打破信息交易不对称的现象,促进交易成本的降低,深化社会分工、提升劳动生产率等,加快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农业部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出台一系列促进传统农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政策,将农业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引导农业企业走上农业信息化的道路,借助“互联网+”的影响,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互联网+”农业概述

(一)“互联网+”农业的内涵

《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11个“互联网+”,“互联网+”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传统产业数据化、在线化,即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将传统的交易模式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并且保障数据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从而促进数据价值的最大发挥,降低交易成本。

(二)“互联网+”农业的优势

1.改造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企业的效率

产业链对于农业企业的效率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互联网+”的背景下农业企业通过引入互联网电子商务,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者——经销商——消费者的紧密联合,产供销之间实现信息的共享,有效的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农业产业链,将一些辅助性不产生价值的活动剔除,有效的提升农业企业的经营效率。在互联网信息的影响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对于农业企业来说,通过互联网平台搜集的消费信息广泛,能够及时的根据市场供求信息调整产品的结构,提高农业企业的竞争力。

2.增进农业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

通过采取互联网技术,农业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直接面对消费者,而且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农业企业咨询问题,如关于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农产品是否为绿色无公害产品,其种子的情况、生产施肥的情况等,消费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农业企业沟通。目前“互联网+”农业的模式下,许多农业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关于农产品生产的视频信息,让消费充分的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使企业的品牌得到更快更广的传播。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引入农业企业生产销售中,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农业生产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产品销售往全国各地,打破地域的销售限制,扩大农业企业产品的销售。

3.推动农业企业品牌的树立

“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农业生产销售模式的转变,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全国物流体系的完善促使农产品销售实现农产品直销模式。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必须要提高农业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广自身的品牌,特别是注重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的建立,通过加入“互联网+”平台,农业企业可以享受农产品销售链接、政策分析等服务,有效的提升农业企业的知名度,促进农产品的销售。

4.有效的解决农业企业的融资问题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农业企业发展的大问题,“互联网+”概念下与金融行业结合,形成移动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模式,极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具有趋利性,在农村地区存在信贷配给不均衡的现象,而农业企业由于规模小、抗击风险的能力弱,导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意将资金借贷给农业企业,造成农业企业融资难。在我国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存在较大的空白,农村地区的民众获得金融服务的概率远远低于城市地区,通过“互联网+”概念的引入,农村金融机构开展移动支付服务,为欠发达地区的低收入群体、小微经济实体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各种基于“互联网+”概念的网络贷款形式的出现,使农业企业获得融资的渠道增加,有效的解决农业企业的融资问题。

三、“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面临的困境

“互联网+”农业促进农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互联网+”农业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同样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信息化体系,虽然我国的“互联网+”农业的起步比较晚,但是在“互联网+”农业的竞争格局上也逐渐形成寡头竞争的格局,2014年我国的涉农交易类电商超过四千家,而阿里巴巴、京东为核心的“互联网+”农业电商寡头,其交易额占据农产品零售的八成以上。“互联网+”农业企业成为第二层级,如天天果园、芒果网等农业电商企业也在“互联网+”农业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根据《2014-2015年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农产品电商企业中,有超过95%的电商企业是处于亏损状况,曾经红极一时的优菜网、小农女、天鲜配等“互联网+”农业电商企业均失败,而永辉超市的“半边天网”作为超市打造的农产品互联网平台,上线不足百日就以失败告终。

因此,产生的问题在于何种“互联网+”农业模式能够生存、“互联网+”农业企业发展制约的因素又是如何,其存在的发展困境存在哪些,都是值得思考的。

(一)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1992年美国学者德隆和迈克林提出信息系统成功的IS模型,即品质、信息、系统使用、用户满意、个人与组织影响。①“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采取的生产经营模式实际上是借助信息系统来组织生产经营销售,2001年伊斯才库勒提出“互联网+”网站运行成功的主要因素为政策、组织、商业、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安全与环境。②我国学者提出“互联网+”企业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商业模式、市场规模、专业知识、先发优势、品牌与分销、技术等。③从上述学者研究的成果上看,“互联网+”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信息系统,我国的农村地区信息化程度低,互联网普及率低,一些农业企业所在的地区缺乏信息化基础支撑,导致企业无法及时的搜集信息,从而导致信息的滞后性,不利于农业企业的发展。

(二)“互联网+”环境下农业企业面临的竞争者增多

“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存在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打破了农产品交易的地域限制,以往某个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物流平台实现全国范围的销售,“互联网+”模式下的农业企业面临的竞争加剧,不仅有其他地域的农业企业参与竞争,而且互联网模式下农户也可以成为直销经营者,农业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而且从经营成本上看,农户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许多农村种植大户纷纷开始利用互联网经济发展自己,可以根据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信息组织生产,而且产品销售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商进行。对于农业企业来说,竞争者的增加,无形中增加其压力,而且农业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被削减。

三、“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发展对策

“互联网+”农业是通过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传统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困境,许多农业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如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商服务模式的产生,或者是将互联网融入农业产业链的模式,都体现农业企业的革新。在未来农业企业应对“互联网+”的策略上,应当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农业企业应当做好市场定位

根据STP理论,市场定位是企业以及企业提供的产品在目标市场所处的位置,根据美国营销学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的观点,企业必须要结合企业与产品的实际情况,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设计或者生产制造出本企业的产品,使得本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与同类企业的产品存在差异性,并将差异性传达给消费者,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的蛋糕依然比较大,许多农业企业误认为农业采取“互联网+”模式能够买方与卖方通吃,然而“互联网+”农业与城市的电子商务不同,农产品面临的市场购买行为不同,而且物流环节上农产品要求比一般的电子商务要求高。因此农业企业应当做好市场定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专注于买方市场,或者是卖方市场,才能真正的树立“互联网+”农业的品牌。

(二)农业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经营领域

根据STP理论中的目标市场选择理论,企业在划分细分市场后,会根据细分市场的具体情况选择进入企业认为价值最高的细分市场。对于农业企业来说,其选择的细分市场应当根据企业的产品进行选择,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农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提供平台,我国的农产品消费市场上,城市农产品消费的数量大,而且种类齐全,因此农业企业选择的细分市场应当是城市市场,为城市提供农产品。农业企业大力拓展城市市场,可以根据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农产品选择细分市场进行网络化经营。如牡丹江龙飞商贸有限公司从上世纪末开始精耕农产品跨境电商业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土特产专业网站,2015年交易额达到5亿元;如2012年成立的佳沃集团,将目光锁定在水果、茶叶等细分市场领域,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种植企业,猕猴桃的电商贸易交易额逐年稳步增长。

(三)加强与农业产业链上的主体合作

互联网环境下农业生产与销售的联系更加的紧密,农业产业化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随着互联网金融、O2O等模式的普及应用,单纯依靠单个企业的市场打拼时代逐渐结束,未来市场上的竞争更多是产业链的竞争。农业企业应积极加强与产业链上其他主体的合作,积极推动生产、加工、流通、仓储、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互联网化,通过产业链的互联网化,实现信息的共享,建立农产品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真正实现农业企业与大市场的对接,利用互联网助力发展农业企业,促进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升级。

注释:

①DeLone,W.H.,&McLean,E.R.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The quest for the dependent variable.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2,3(1):60-95。

②Chan,G.,&Esichaikul,V.Electronic Commerce and Electronic Business Implementation Success Factors.BLED 2001 Pro-ceedings,21。

③夏火松,吕晨:《78家上市纺织服装企业的电子商务CSFS实证研究》,载自《电子商务》,2013年第7期。

[1]齐莉.物联网农业智能测控系统的特点、优势及其在温室大棚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0):615-618.

[2]林若飞.“互联网+农业”企业生存能力的实证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49-55.

[3]李志起.“互联网+农业”开创农业企业营销新机遇[J].农业工程技术,2015,(8):32-36.

[4]吴文军.互联网+农业如何迎风起飞——探寻农业企业与互联网的最佳接入点[J].农业工程技术,2015,(9):56-59.

[5]胡芮.农庄里的“淘宝网”——湖光山舍试水“互联网+”新模式[J].江西农业,2015,(10):60-64.

[6]李国英.产业互联网模式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5,(7):43-47.

猜你喜欢

农产品互联网+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