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高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016-03-15河北省石家庄市盛世长安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新课标创设

河北省石家庄市盛世长安小学 康 曼

一、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师角色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新课标下,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我们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交流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精心备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据有关数据显示:5—6岁的儿童注意力通常可以集中在10—15分钟;

7—10岁的儿童大约为15—20分钟;10—12岁的儿童约为25分钟左右;

12岁以上的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通常在30分钟。

通过以上指标我们不难看出,要求小学生注意力稳定在40分钟,显然是不客观的,也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新课程中也一直强调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切忌不能一讲到底或者一练到底。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就应采取一系列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措施,需在课的设计上下足功夫,备好课,精心备课,吃透教材,使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精神百倍,集中精力听讲、思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认真倾听是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每个学生都要专心、细心、虚心,要能从别人说的话中搜集到相关的信息,当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的接受,对别人不完整、不准确的发言会进行补充和整理。只有把别人的发言听清楚、听懂,才能从中得到启发,触类旁通。

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浮躁,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即使学生一些学生出现错误,我们也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指导和鼓励,以免不当的措辞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反而对学习不利。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三、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独立思考的情境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当然包括与教师所需要的答案有不完全相同的意见。对于不完全符合设计意图的各种想法做法,做到不轻易否定,而能够敏感地抓住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成分,进一步引导深入地讨论,发扬教学民主,允许学生保留个人意见,以保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切地品尝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甜头。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问题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问题,既不轻易放弃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也要虚心地向他人学习,学会对自己的解题策略与学习结果做出适应的评价。

教师要耐心的启发与诱导,要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以便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创设大胆发言的情境

上课要求学生使用大胆发言,做到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叙述完整,这样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前有的学生还存在会做不会说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学生说的正确、响亮时,我们应当场给予肯定和赞许,回答错了或回答的不完整,我们不应该轻易批评或指责,不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应多鼓励学生,耐心开导,循循善诱,表扬他敢说的精神,不要让学生把回答问题当作压力而不敢说,不肯说。我们应多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自由创造的天地,让他们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

另外,要允许学生“插嘴”。它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体现。能“插嘴”说明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对问题的领悟,它是在新课程下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的产物,因此它需要我们老师的小心呵护。要使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其发言的主动性,我们就要打破陈规,允许“插嘴”,保护“插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处于和谐的交融状态。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对处于动态物体的感知反应快、印象深,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正可以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动像和静像有机结合的优势。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于一体并可同时进行展现的优点,所以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扩大了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减少了学生想象的困难,为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飞跃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教材教”,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实践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基本上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程要求与之匹配的学习方式,它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一评价一一倾听一一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教师应该坚持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新课标创设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谈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