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书香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2016-03-15重庆市涪陵第十五中学校潘中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书香营造课外阅读

重庆市涪陵第十五中学校 潘中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文化的全球化,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展广泛深入的课外阅读,正是让学生突破语文课堂的局限,认识缤纷世界和融入多彩时代的重要途径。为了开展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我们要做的首要任务就是给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书香氛围,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营造书香氛围

环境泛指能给主体施以影响的客体世界。育人环境之重要,从“孟母三迁”的故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可见一斑。要想课外阅读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就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课外阅读的浓厚的书香氛围。

(一)营造校园氛围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努力构建书香校园

学校通过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用读书名言、读书楷模美化校园,美化教室。在教室张贴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名言警句或激励性语言,名言如“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国]歌德);“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激励性的语言如“好书伴我成长,书香熏染生命”“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等。在教室、走廊、楼梯处张贴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的画像,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在校园悬挂关于读书的标语,如“读书,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等。校园雕塑、壁画的设计以及专栏和板报的内容都与读书紧密相关。这样在校园、班级里营造出充满人文气息、文化底蕴丰富的阅读环境,让浓郁的书香飘溢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校园成为读书的乐园,成为思考的天地。

2.教师起好带头作用

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把读书作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每一位教师成为“读书人”是一种职业召唤,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读书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爱读书的教师才有爱读书的学生,教师良好的读书习惯势必影响其学生,教师身体力行,很具有说服力和向心力。

3.开设课外阅读课

学校在排课时,应统筹考虑每周每班排一节或两节课外阅读课,给学生提供集体阅读的时间和条件,制订出阅读的目标和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集中阅读对学生进入阅读状态、培养阅读习惯、产生阅读兴趣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集中阅读时间的保证,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二)营造家庭氛围

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请你这样告诉学生的家长:你们的孩子的智慧,取决于你们的智力兴趣,取决于书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占着怎样的地位。”由此可见,家长的爱好兴趣及家庭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着很大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要取得课外阅读的实效,一定要争取家长的配合、支持。很多孩子也希望家长能够陪同读书,一起探讨、交流读书体会。家长应该经常过问孩子阅读的情况,工作之余最好抽时间与孩子读同一本书,再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

(三)营造社区氛围

有关部门应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建立图书室、阅览室,努力构建书香社区,营造读书氛围,让孩子们受到书香的熏陶,让孩子们在社区可以借到可读的书,也可到社区去读书。

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等方面进行科学布局、精心设计,努力营造具有浓浓翰墨气息的阅读环境,读书环境有了,孩子自然激情满怀。

二、培养阅读兴趣

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学生爱好课外阅读并力求通过课外阅读有所得的情感倾向,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新天地,学生一旦对课外阅读感兴趣,就会主动寻求,刻苦钻研,不知疲倦,不畏艰难,进而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1.名人名言诱发阅读兴趣

名言是学生前进的精神动力,让学生每人收集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拿到班上交流,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等,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

2.榜样激励

以古今中外苦读成才的故事来激励学生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如汉朝孙敬“悬梁”的故事、战国苏秦“刺股”的故事、汉朝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以及毛泽东手不释卷、余秋雨遁迹潜读等。也可以在班中树立爱读书、多读书的典型来激励。通过这些榜样的激励,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才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从而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3.结合课堂讲读教学,培养阅读兴趣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一些经典著作,我们都会去认真教学,当教到某一篇文章时,就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倡导。如学习了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就介绍安徒生童话的特点,指导学生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当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向学生推荐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并对鲁迅的小说、杂文作适当介绍,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习名著节选时介绍一些关于原著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产生阅读原文和其他作品的强烈愿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少年听完你的讲课时,应当怀着强烈的愿望,想去读一读你顺便提到的某一本书。他应当念念不忘这本书,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它。”

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将有助于促进他们喜爱课外阅读,从而树立阅读意识,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促进课外阅读顺利、健康、有效地进行,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为他们的茁壮成长和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书香营造课外阅读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