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中年级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

2016-03-15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田苑小学马志敏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班风班干部班级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田苑小学 马志敏

一、中年级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

(一)实现班级自治,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在小学中年级自治的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适度地指导,肯定学生言行中表现出来的优点,肯定学生行为,还要根据学生年龄、兴趣等特点,给每个人都安排一项工作,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职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老师要发挥老师的作用,学生要有学生的责任。师生齐心协力,共同管理班级,让学生有归属感,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主人,把班级当做自己的家。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与班集体的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集体荣誉感,就会自然形成,这样的集体才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组织。

自我教育不能只靠教师简单的说教,还要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和观察,慢慢建立起自我教育的信心,学会正确的自我教育方法,掌握自我教育能力。教师施行自我教育,不是盲目地放手不管,做甩手掌柜,也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放任自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师需要认真地思考,仔细地准备,适当地引导,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建立班级管理制度,从课堂纪律抓起

在班级授课制度条件下,教师是在极其复杂的课堂环境中完成他的工作任务。教室里任何小活动、喧闹或情绪波动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班集体成员的学习活动。俗话说,纪律是胜利的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学生有一定的常规知识的前提下,务必制定合理的班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利、有义务制定出来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而班主任只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即可。在制定班规的时候,动员全体学生参与,这样对日后的制度的实施有好处。在具体的实施和制定上给予具体的指导和适当的引导,保证制度合理有效。小学中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这时期学生的个性发生着明显的改变,行动多变好动,听不进劝告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个情况直接影响了如今课堂的纪律。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应当迅速判断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破坏课堂纪律,并做出反应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表现得消极、懒散,教师只要提示教育即可,不予过分理睬,而是正确友好地提醒学生注意当前的学习,比如可以保持沉默或眼神提醒等方法。

如果屡犯不止或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就应该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可用适当的幽默手段,化解课堂矛盾,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顺利进行教学活动。这种幽默不像讽刺那样泼辣,也不同于滑稽,故弄玄虚。它是一种从容冷静,一种恰如其分的批评,一种不丧失原则的宽容,采用的是含蓄、委婉、温和而不使人生气的语言去批评某人某事,使其易于接受且耐人寻味。还可以使用非言语信号制止课堂违纪行为。

(三)加强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班风

班风是班级精神文化的精髓,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纪律的保证,从而也会产生良好的学风,进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对班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使班级具有亲切、和睦、互助的关系,形成勤奋进取、文明礼貌的氛围。而不良班风会削弱班级凝聚力,对班级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的确立产生消极影响,也会使班级工作难以正常展开。班风的形成,需要教师和班干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用优良的职业道德给学生树立楷模,用公正无私的胸怀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用精湛过人的专业知识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对学生才有说服力。

班干部的优良作风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保障,班干部是群体的领头人。具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班干部的思想素质如何,会对班级成员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组成一个优秀的班干部队伍,让他们成为班级所有学生学习的榜样,在班干部榜样作用影响下加强全体学生的思想教育,实现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让班干部成为建设良好班风的中坚力量。

除此之外还要合理利用班会课、品德课,有针对性在开展多形式、生动活泼、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二、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调动家长积极性,教师赢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的基础就是“爱孩子”。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机会公正客观地将孩子的优点告知家长,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的教育方法,耐心细致地解答家长的困惑。并让家长参与班级工作计划制定,配合班主任共同开展班级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定期与班主任交换意见。

其次建立家长委员会并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教师把学生在校的情况,以喜报的形式向家长汇报。从而可以密切教师学生家长的关系。通过召开家长会活动对会议进行适当引导,以提高全体家长教子水平为目标,提升家长参与效果为抓手,想方设法地调动全体家长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巧管理意识。班主任要引导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可采用走进来和领出去。走进来就是请家长走进课堂,听课或者授课。一方面听教师的课,对任课教师有所了解,从而理解并支持教师的工作;另一方面观察孩子的听课情况,对自己的孩子有客观、充分的了解。

再有,适当地表扬和感谢家长,也是一种可行的教育方式。它能使受表扬的学生产生自豪感、成就感,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从而化亲情为动力,增强上进心。

总之,通过家长与班主任多次合作,可以渐渐地融洽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合作伙伴关系。丰富教育内容,扩大教育范围,提高教育效果,会使班级工作变得更生动、更具体、更生活化。

小学中年级的班级管理不仅需要树立符合当下,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同样需要与之相配的教育策略。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长期相互配合,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作为小学中年级的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正,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有效的策略和手段,推动班级的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班风班干部班级
班级“四小怪”
爱心·言行·思想·制度·班风——班主任工作“五部曲”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竞选班干部
不称心的新班级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