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让科学课更精彩
2016-03-15新疆哈密市二堡镇第二小学薛方平
新疆哈密市二堡镇第二小学 薛方平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它集趣味性、虚构性、创造性和社会性于一体,这些特性与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以及无忧无虑的年龄特征完全吻合。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采取游戏的教学形式,是把有关的科学知识进行科学、艺术的设计,再通过游戏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科学课中的游戏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消化知识,提高他们探究世界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在科学课上运用游戏教学的意义
1.科学游戏能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我很重视寓教于乐,充分体现游戏的趣味性
开课伊始,我通常出示图片、木偶,并通过讲故事,变小魔术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多种感官,促使他们主动地去观察事物的细微变化。针对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贪玩好胜等特点组织各种科技游戏活动,使他们在玩玩乐乐中耳濡目染,不断受到科技熏陶。
2.科学游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游戏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等能力,也能促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并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例如磁控小车游戏,是为了巩固学生对磁铁性质的认识。我放手让学生运用磁铁和玩具小车,自己设计磁控小车,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作为动力,使小车前进或后退。这样一来,便利用科学游戏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独立探索真理的精神,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会更加喜爱科学游戏。
3.科学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游戏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通过同桌合作、伙伴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各种操作游戏活动,利用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来探究并解决问题。如“比比谁的灯泡亮”游戏中,在点亮小灯泡时,小组中有的学生用手按住电线,有的赶紧把小灯泡放在电池上,有的认认真真地把点亮的小灯泡画下来。他们在小组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样的小组团结协作,无形之中就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谁都不能缺少,使小组成员之间有了更多的交往和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中渐渐发展,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二、小学科学课中的科学游戏类别
1.观察类游戏
小学科学课以实物材料为“第一性教材”,以课本文字插图为“第二性教材”。在一切实践活动中,观察是首要的活动。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适当的游戏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训练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观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各种各样的叶》的教学中:我拿出两片看似差不多,却又有些不一样的叶片问:“大家观察是不是同一种树的叶子?”学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都有自己的说法,也都有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谁也说服不了谁。怎么办?最后,我拿出了整条树枝,可以看出上面的叶是有变化的。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同一种树上不同的叶子。从而使学生明白:整条树枝意味着什么?树枝是最有力的证据!最重要的证据!这无疑也加强了学生的证据意识。
2.实验类游戏
在实验活动中,学生通过使用各种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并在实验活动中认识自然事物和现象,了解事物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例如,踩影子游戏。游戏目的:帮助学生发现影子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游戏方法:教师带学生在操场上站成两排,听口令后,互相踩对方的影子,要求双脚同时踩到。游戏引出的问题:我们有时玩踩影子的时候,看到同学们的影子是长长的,很容易被踩到,而有时玩的时候,却看到同学们的影子只有一点点,刚好踩在自己的脚下,所以很难踩。这是为什么呢?随后,开展一系列探究“影子”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索了解影子的一些特征。
3.技能训练类游戏
小学阶段的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工具使用以及动手制作的能力。多次重复某一种操作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只对现象感兴趣,而对操作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熟练搁置一边。如果采用适当的游戏教学,则可较好地克服这种状况。如在教学训练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挑选各组不同水平的学生,代表本组上讲台进行操作比赛,让下面的学生评判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训练,效果就好得多。
4.科学探究类游戏
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由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创造能力和其他相关的能力组成。科学探究游戏要形式多样、富有情趣,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地学,愉快地学。如在上《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我事先在桌子上放了两盆液体,并拿出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到盆子里。学生们看到: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另一盆液体里浮。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盆中,在刚才沉的盆子里,马铃薯还是沉,浮的还是浮。把两个马铃薯放入其中一个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个盆中,马铃薯都沉下去了。这时候有学生会发出疑问,有的就说:“哦,浮的一盆水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好多学生都跟着认为是盐水。这时,我反问:“你能确定浮的一盆水肯定是盐水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就说不敢确定。我又说:“如果不能确定这盆水是不是盐水,那么我们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烧干,烧一烧就烧出盐来了。”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烧盐水,结果真的烧出了白色的粉末,学生都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
总之,游戏教学是一门艺术,游戏与科学教学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无论从科学知识的本身,还是教学活动的过程,都可以发现游戏的重要性。作为一线老师,更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设计符合科学教学的游戏,有效地将游戏应用于科学教学中,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