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信息技术课堂

2016-03-15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国胜乡中心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探究教育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国胜乡中心学校 潘 波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我下面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上好信息课。

一、利用游戏,引导学习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习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三、学科整合,全面学习

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说“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利用它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自主学习,不断探索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教师就是应该创建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教师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实践,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一个班里,学生的具体情况总是参差不齐的,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主要是因为最初的学习条件、理解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而造成的,而老师又无法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的优势便显示出来,小组合作可以大大缓解教师指导学生的压力,弥补教师不能照顾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的缺陷。教师可以在课前把教学要求和内容要点公布给学生,这样可以使他们做到有的放矢,以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上课时教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精解细讲,并作示范演示,然后将大部分时间回归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和上机实践。在教师讲授完后,可以选择学习成绩好、有耐心、有热情的学生作为“小组长”,辅助教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及时、必要的帮助,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这种“师生关系”可以在课上存在,也可以延续到课下,这样大大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七、任务驱动,成果展示

在上《重走长征路——电子小报》这部分内容时,我仔细思考了教学的内容与效果,我就认为用任务驱动法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综合能力,综合前面学习的Word知识,编制出自己最漂亮的小报,怎么才算漂亮呢?同学们讨论积极:“要的艺术字”“要插入图片”“还要分栏、文本框”……最后,宣布学生在学习这堂课的成果,学校要将它们保存起来,我们会让学生的作品能够在全班、全校、甚至在网络上展现。

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介绍有关知识和方法前,提出一些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较密切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贯穿渗透学习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合课堂教学的相关游戏或其它内容。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兴趣盎然地掌握所学知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

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学生提出的任何做法,都会加以重视,并将他们付诸实施,让学生觉得自身的重要性;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让更多的成功带来兴趣,让“成功—兴趣—成功”成为一条规律。

八、鼓励创新,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个性。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画图”中的自由创作、“Word、PowerPoint”中的电子作品创作……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切记千万别要求统一,在评价时也要特别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发现学生的创新要素,立即表扬。

在英特网发展迅速的今天,更加要注意进行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教育。教育学生要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应负责任地规范使用计算机;教育学生要使用正版软件,从小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教育学生要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不能轻信网络诈骗。在教学生上网时,学生面对浩瀚如烟、良莠不齐的互联网,教育学生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不浏览不良信息,不进网吧,不沉溺于虚拟空间。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除了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一定还要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体验的能力,不仅增强了学生独立收集、分析和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形成了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创造性地学习行为和习惯,充分显示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神奇魅力。我们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更多学习、更多钻研,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探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题解教育『三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