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技能型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
——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2016-03-15彭梅李散散刘珍丹周声宇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职业

彭梅,李散散,刘珍丹,周声宇

(广州工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广东广州51085)



高职技能型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
——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彭梅,李散散,刘珍丹,周声宇

(广州工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广东广州51085)

近年来有大批的专科院校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高职专科职业教育转向高素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下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内涵发展方面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广州工商学院自2014年6月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就如何使应用型人才培养适应新常态下的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不走高职人才培养老路,不复制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创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办出高水平的应用型本科大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素质教育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要求职业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职业的定位,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并将此作为即将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在“一三五”规划中将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1][2]的突破口。2013年广东省专门设立了“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程”支持转型发展,并成立了广东省应用型大学联盟。这些政策都迫切地要求我们职业教育培养出与地区产业结构和行业需求相对应的人才。通过结合广州工商学院正处刚刚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以计算机系的升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为试点,根据广东经济产业发展和经济的特色,探索“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另外高校数量急剧增加,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要想在竞争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并获得好的发展,民办本科院校关键是要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争取把优势发扬光大并变为特色,走特色发展道路,为我国其他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的的参考。

二、应用型本科国内外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大批由专科学校通过升级、重组、合并等不同方式经由教育部批准升格而形成的本科院校,就目前来说这些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经费投入、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可能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这些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因为“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每个高校必须首先解决的,它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3]

(一)国外现状

在外国,以德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国民教育到成人教育、从社区大学到名牌大学、从专科到本科一直到研究生,形成一整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虽然我国目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大多数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一线,而集中的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理论传授的教学内容相比,德国的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更受企业的欢迎;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能力本位教育,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另外还有英国的城市学院、美国的赠地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等等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对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级的应用型人才有着借鉴意义。[4]

(二)国内现状

在国内,我国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这一阶段主要关注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以及多样性的问题,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入的研究是从我国开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后才开始的,目前来说对于专科层次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摸索较多,开展比较好的学校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但对于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研究还比较落后,在这方面进行比较成功的研究和探索的学校有北京联合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为国家培养精英转为了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5]但我国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中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比较落后的,并且由于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大多来自研究型本科院校,在本科建设上容易偏靠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的老路,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对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办学理念、办出特色、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广州工商学院升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广州工商学院以高职升本后的转型为契机,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计算机系升本专业为试点对教学模式的转型进行探索,通过对国外现有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及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育现状的分析,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等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和实践对策措施。具体由以下基本内容构成:

(一)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1.明确定位,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的目的是一定要服务于社会,满足地方企业,应与区域经济紧密联系。所以我们在本科专业建设规划里面,一是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组成调研团队通过对企业负责人、企业部门负责人现场交流或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岗位和技能需求。二是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问卷,了解和掌握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情况,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和要求。三是通过对同层次的应用型本科学校了解毕业生在校学习情况和就业情况,然后对比各同层次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机构、校企合作情况等内容,分析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四是组建由企业专家和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反复论证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制定出具有技术、知识、创新三层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我院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类型和人才培养的面向,即清晰界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学院总体培养要求是:以市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具备厚实的知识基础、宽泛的专业口径、较强的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

2.注重应用,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

根据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构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强调知识的串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突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二次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当减少传统学科教育中基础性、学科性课程比例,提高应用性、创新性课程比例;在课程组合上,要打破传统按学科知识设计的课程体系,形成“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是:一要强调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二要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设置课程体系。三要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要特别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既要注意专业前景,也要考虑专业特色及其发展的基本条件。要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实现对传统专业的提升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协同培养,构建人才培养新机制

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专业建设应主动与行业企业协同,根据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共同开发相应的课程模块,共同构建“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就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并科学构建应用型本科“2+2”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将人才培养过程划分为专业基础培养阶段和专业技术培养阶段。专业基础培养阶段包括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主要突出对学生思想品质、人文素养和学科基础的培养,以实现本科人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学习时间一般为2年。专业技术培养阶段包括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技术应用教育,主要突出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保证专业技术形成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学习时间一般为2年。在专业技术培养阶段,按照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可设置2~3个专业技术模块供学生选择。同时,在该阶段,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一个完整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应用训练—专业实践能力锻炼”培养过程,并使学生具备自己动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适应就业工作岗位的能力。

(二)双师队伍建设要求

随着我院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层次和类型上都与高职有所区别。而如何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教师的素质存在许多问题,如应用性学科的教师理论知识水平较高,但教师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明显不足,配套设施无法及时跟上,导致了学生所学知识受限,缺乏实践能力。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有熟练讲授专业理论知识,能随时了解前沿科技研究成果,并能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进行创新性分析;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能熟练示范专业基本技能,还应能示范专业新技能和技术新应用,并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式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进入合作企业担任企业岗位工作,专业教学聘请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实现专业与合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互融。应用型本科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符合应用型本科的“双师型”师资的政策和科学的计划;(2)“双师型”师资队培养的方式:①积极鼓励教师脱产、半脱产到企业挂职顶岗,并要能达到在合作企业担任项目实训指导能力教师。②教师以半脱产形式,参与企业科研项目,所参与的项目可以算工作量给予老师一定的鼓励。③从企业委派的指导教师中有目的选拔符合兼职教师资格的在职人员为兼职教师,但是担任兼职的条件必需放宽,因为大部门企业重视的是人的能力,在学历上和职称要求不高,而且国家配套的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并没有建立起来,民办本科院校可以在这方面更为灵活处理这方面的要求,突出应用为主。④支持专业教师在合作企业中兼职,鼓励教师在企业获得行业资格证书。[6]

(三)紧扣前沿,校、企、行三方共建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人才,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有利于我们人才的培养。所以设置课程体系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课程设置必须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应注重实用性和开放性;(2)课程设置应重视素质的培养;(3)提高课程质量,有效的整合课程。构建具有专业行业特色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主要有:①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基本准则;②具有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应以“能力本位”为主要取向;③具有行业项目课程可以“校企共同制定”为量身订做。

(四)基地为点,构建点、线、面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都必须在实践教学中得以实现。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师和配套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这三个要素组成,且这三要素虽属不同部门但不是相互独立,必须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其中,(1)实践教学基地由校内和校外组成。校内实践教学体系也要分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实验室可以使研究所和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建立而实训基地可以与深度合作的企业共同组建,同时学院要有政策支持校企共建达到双赢乃至多赢的成果,这样所建立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才能为更好的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2)实践教师组要由专业实训教师、专职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组成,这样才能搭建一个具有高素质能工巧匠型师资教学团队;(3)实践教学管理应由企业、学校、研究所共同实施,而且允许以工作室、作坊、社团、公司等形式多样的模式存在,既符合学院管理规则又符合企业标准。[7]

(五)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四级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

实践育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升格为本科以来,学院在狠抓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紧紧围绕特色专业特点,坚持“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育人思路,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共同搭建五级实践平台,广泛开展实践育人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和体验,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渐形成“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大实践格局,探索出一条实践育人的新途径。

1.以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为依托打造一级实践平台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教师教学技能大赛、IT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国内各级各类比赛,为培育学生创新能力搭建平台。比如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通过与合作企业漫游科技有限公司、传智博客广州公司赞助冠名的“印象广工商”设计大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广州都市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的“数字城市—真三维”校企联合开发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广州万宇计算机科技公司合作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项目等不断优化整合社会资源,发挥专业优势,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2.以多模式为基础搭建创业创新二级实践平台

通过专业老师引导,辅导员老师幕后支持,学院提供场地,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自发组织组建各种学生创业创新技术团队。比如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成立的数字影视制作团队和FCA眺望者技术团队这两个团队成功开发了首款软件Future Project,该软件是方便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下载安全绿色的各种软件、教程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可视化学生服务平台。另外通过团队的建立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并成功申报了两项省级的大学生创创新训练项目,并获得“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比赛特等奖,“2015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成立的蒲公英工作室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多项企业外包项目,使学生在学校就开始积累项目工作经验。这些模式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以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依托打造三级实践平台

社会实践是学生实现书本知识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学院不断探索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为进一步践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和“中国梦”的精神实质,结合学院提出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训室、进体育场、进社会的“五进”要求,让在校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乡村,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深入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将志愿服务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4.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依托打造四级实践平台

学院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通过密切学校与地方政府、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拓展校地校企合作办学的新领域,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学校在经济开发地域的优势,尝试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合作教育模式,有效利用地方政府在人才培养上的资源优势,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不断拓宽合作空间,为学生实践就业搭建平台。

5.注重质量,尽早开展毕业设计方案一体化论证与实施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要环节。目前由于我们是刚升格为本科,虽然毕业设计需要在二年以后才实施,但必须在现在就开始准备。怎样设计具有应用型本科专业特色的毕业设计是我们现在就要思考的问题,除了走访同类型的兄弟院校外,还必须和区域经济的行企业进行紧密联系,共同制定具有行企业特色的毕业设计,全程都需要行企业参与,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是高质量的并与现代经济科技紧密联系。

四、结语

我国当前很多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这就极大提高了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作为我国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输出源之一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须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体现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1]中国经济网综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报、说明(全文)[R/OL].北京:中国经济网综合(2013-11-18)[2015-12-20].http://www.ce.cn/ xwzx/gnsz/szyw/201311/18/t20131118_1767104.shtml/2013111814.

[2]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上的演讲(实录),http://gjs.hhtc.edu.cn/index.htmx?read-1440.html/2014-05-20.

[3]马树超.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96-99

[4]陈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5]常静.关于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0):27-29.

[6]广州工商学院.广州工商学院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优化的指导意见,2015-09-10.

[7]徐理勤,顾建民,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7-60.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职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我爱的职业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