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论持久战》的问题研究方法

2016-03-15梅祖寿姜彦华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论持久战胜利主观

梅祖寿,姜彦华

(1.中共宜昌市委党校,湖北 宜昌 443000;2.中共朝阳市委党校,辽宁 朝阳 122000)

毛泽东《论持久战》的问题研究方法

梅祖寿1,姜彦华2

(1.中共宜昌市委党校,湖北 宜昌 443000;2.中共朝阳市委党校,辽宁 朝阳 122000)

回顾抗日战争胜利的理论指导,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可谓无与伦比。《论持久战》之所以能够实现理论认识和实践证明的高度一致,创造出用兵如神的思想传奇和中外军事哲学史上的理论经典,关键在于其坚持问题意识与科学方法相结合,始终把握问题研究的正确方向;坚持客观概括与全面比较相结合,深刻揭示问题判断的事实根据;坚持动态分析与过程描述相结合,科学预见问题演变的必然趋势;坚持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明确提出问题解决的战略策略。

论持久战;问题研究方法;指导意义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6.04.003

回顾抗日战争胜利的理论指导,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可谓无与伦比。《论持久战》是中国全面抗战近一周年之际,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所作的讲演,从“问题的提起”到最后“结论”共论述了20多个问题、120段话、4万多字。《论持久战》之所以能够实现理论认识和实践证明的高度一致,创造出用兵如神的思想传奇和中外军事哲学史上的理论经典,关键在于既坚持问题意识又强调科学方法,既唯物辩证又独具特色,并具备正确把握问题、深刻揭示问题、科学预见问题、准确解决问题的问题研究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敏锐地发现问题、清醒地正视问题、透彻地分析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努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学习借鉴《论持久战》的问题研究方法,就不仅具有继往开来的纪念意义,更具有与时俱进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问题意识与科学方法相结合,始终把握问题研究的正确方向

问题研究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研究什么和为什么要研究,指的是问题意识;二是怎样进行研究,指的是问题研究方法。没有问题意识,无所谓问题研究,有问题意识,就包含着问题研究方法。问题意识和问题研究方法相结合决定问题研究的方向或把问题研究引向何方。《论持久战》从“问题的提起”开篇,表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而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把问题研究引向正确的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问题意识与科学方法相结合,既以科学方法端正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又以科学方法开辟问题研究道路,实现问题研究目标。

按照《论持久战》的问题研究逻辑和问题陈述方式,我们从概括《论持久战》的问题意识开始。

1.《论持久战》研究的中日战争问题属于重大课题

《论持久战》研究的起因是什么?《论持久战》指出:“这个战争,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将是伟大的,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这个战争”[1](P439)。“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1](P447)。“我们共产党人,同其他抗战党派和全国人民一道,唯一的方向,是努力团结一切力量,战胜万恶的日寇”[1](P440)。正是中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世界影响、决死性质和唯一方向、国际国内的反战力量和坚持因素等,激发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问题意识,致力于解答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课题。

2.《论持久战》具有充分的理论、经验和方法基础

《论持久战》研究基础如何?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形势、中日关系、抗日战争的关注指导和前瞻思考,对中国革命性质、特点、道路等的规律揭示和经验总结,在学习、运用,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理论与方法等,都为研究《论持久战》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准备、经验借鉴和方法工具。如,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年5月)、《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937年5月)、《实践论》(1937年7月)、《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1937年7月)、《矛盾论》(1937年8月)、《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1937年8月)、《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1937年11月)、《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年5月)等文章,还有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人的文章,还包括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战争论》研究小组对抗战各种问题的学习、讨论等都为《论持久战》的研究奠定了充分的研究基础。可以说,《论持久战》是在汲取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及其前期研究成果、具有充分理论与方法准备基础上深化发展之集大成。

3.《论持久战》以回答抗战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任务

《论持久战》的研究任务是什么?“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1](P439)。可见,《论持久战》的任务在于,总结抗战十个月以来的经验,回答抗战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论调,澄清抗战趋势和前途上的思想混乱,进一步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进一步动员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到胜利。

正是在以上问题意识及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论持久战》鲜明地提出并得出结论,以此作为统揽全局的主题思想和目标导向。“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1](P442-443)。为什么这样的问题结论被抗战经验证明还将继续证明是正确的,其对在哪里?为什么一切经验都证明亡国论和速胜论是错误的,其错在哪里?关键在于看问题的方法对不对、科学不科学。所以《论持久战》反复指出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及其根源,反复强调运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指出:“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是一切错误观点的认识论上的根源。他们看问题的方法是主观的和片面的。……因此,反对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1](P447)这就是说,正确的问题意识离不开科学的问题研究方法,只有坚持科学的问题研究方法才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始终把握问题研究的正确方向,使问题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那么,如何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呢?

二、坚持客观概括与全面比较相结合,深刻揭示问题判断的事实根据

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也就是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采用客观的观点认识事物,关键在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点;则认识战争的关键在概括出敌我双方的本质特点。采用全面的观点认识事物,关键在比较事物的全部关系;则认识战争的关键在比较敌我双方的全部关系。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是辩证统一的,关键在于坚持客观概括与全面比较相结合,从本质和规律上深刻揭示问题判断的事实根据。对此,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就做过论述:“什么方法呢?那就是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2](P178)“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2](P179-180)。这就是从实际出发、获得各种材料,加以理性思索、概括本质特点,进行比较研究、找出行动规律。这是认识战争问题的事实根据,并从此得出正确结论的基本方法。

1.《论持久战》客观对比了中日双方各方面特点

《论持久战》把日本方面的特点概括为:第一,强国,这是日本侵略战争的基本条件;第二,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第三,小国,经不起长期的战争;第四,失道寡助。《论持久战》把中国方面的特点概括为:第一,弱国,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第二,中国战争的进步性和正义性;第三,大国,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第四,得道多助。最后,《论持久战》总结得出: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的这些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1](P450)。

2.《论持久战》全面把握了中日战争的时代特点

问题是,小而强的国家并不是不能灭亡大而弱的国家,而且是落后的灭亡进步的,这样的例子历史上屡见不鲜。为什么说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就“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呢?这就还要作进一步的比较,拿出更充足的决定性根据。这“就是时代的特点。这个特点的具体反映是日本的退步和寡助,中国的进步和多助”[1](P451)。从日本方面来看,日本帝国主义是快要死亡的帝国主义,它所发动的战争是带最后挣扎性的冒险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从物质和精神方面灭亡中国的政策,其坚决性、退步性、野蛮性激怒了一切阶层的中国人,形成了绝对的敌对,规定了中国不可能投降的大势所趋;日本比过去更强了,暂时还能控制其国内的人民,也还能利用国际间的矛盾作为其侵华的工具,然而在长期的战争过程中,必然要发生相反的变化。从中国方面来看,中国处于历史上进步的时代,这就是足以战胜日本的主要根据。“今天中国的进步在什么地方呢?在于它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国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了已经觉悟或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有了共产党,有了政治上进步的军队即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红军,有了数十年革命的传统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十七年的经验”[1](P452)。中国人民的进步是大势所趋,“中国、日本和世界的大局,不容许中国人民不进步”[1](P457)。从国际方面来看,“今天的世界的人民运动,正在以空前的大规模和空前的深刻性发展着。苏联的存在,更是今天国际政治上十分重要的因素,它必然以极大的热忱援助中国,这一现象,是二十年前完全没有的。所有这些,造成了和造成着为中国最后胜利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1](P452)。“这些有利条件,历史上没有一个时候可和今天比拟,这就是抗日战争必不会和历史上的解放运动同归失败的理由。”[1](P454)正是这样的时代特点决定了“战争的结果,灭亡的不会是中国而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集团,这是无可逃避的必然性”[1](P451)。

强弱对比使得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而中日战争的时代特点就是中国决不会亡的根据。所以,亡国论和速胜论都是不对的。中国通过持久战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客观概括、全面比较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本质性和规律性特点所得出的唯一结论。

三、坚持动态分析与过程描述相结合,科学预见问题演变的必然趋势

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战争过程的持久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那中日战争的持久过程及其具体形态又怎样呢?从理论上说,对中日战争基本特点的本质性和规律性揭示还属于认识战争的理论抽象阶段。把这些揭示出来的基本特点置于战争过程使之理论地再现出来,实现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理论,才能达到对战争过程的完整认识,才能从理论上完整地阐明和叙述抗日战争是怎样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是如何具体实现的。从现实上看,战争从来都是实力的较量,决定战争胜败的诸多因素既支撑实力较量,也因自身变化改变实力较量的过程及结局。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一方面决定了战争过程的持久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些特点的矛盾运动作用于战争过程引起力量变化最终具体地实现的。这都需要结合战争过程,也只有通过战争过程才能得到清楚地说明。所以,《论持久战》明确指出:“战争就是这些特点的比赛。这些特点在战争过程中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一切东西就都从这里发生出来。”[1](P450)虽然,“客观现实的行程将是异常丰富和曲折变化的”,“具体情况不能预断”,但从实际进程和条件出发,指出战争大端、设想战争阶段、描画战争轮廓,既必需也必要[1](P462)。怎样从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理论地再现中日战争的持久过程及其具体形态呢?那就要坚持动态分析与过程描述相结合,科学预见问题演变的必然趋势。

1.《论持久战》揭示战争力量强弱优势造成了持久战局面

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汇聚到战争双方力量对比上,就表现为强弱优劣的区别。但强弱优劣只是相对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强弱优劣。这样,战争就是特点的比赛,就变成了“战争是力量的竞赛”[1](P470)。战争力量强弱优劣决定战争过程久暂和结局胜败。一般地说,如果一方强优占优势,并能够保持其优势,那过程不会持久,结局必然是强优一方胜;如果一方强优占优势但不能保持其优势,或者战争双方各有其强弱优劣,那过程久暂和结局胜败就只能由时间和条件去决定。中日战争力量上的强弱优劣属于后两种情况,过程久暂和结局胜败也只能由时间和条件去决定。

中日战争过程中,日本方面具有强国之优点和小国、退步、寡助之缺点,中国方面具有大国、进步、多助之优点和弱国之缺点,固然各有其强弱优劣。“事情是现时敌我强弱的程度悬殊太大,敌之缺点一时还没有也不能发展到足以减杀其强的因素之必要的程度,我之优点一时也没有且不能发展到足以补充其弱的因素之必要的程度,所以平衡不能出现,而出现的是不平衡。”这种力量对比表现“在战争的一定阶段上,敌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胜利,我则将遭到一定程度的失败”[1](P460)。“目前敌尚能勉强利用其强的因素,我之抗战尚未给他以基本的削弱。”[1](P461)由此造成了持久战的局面。

2.《论持久战》预见战争因素的彼此作用扭转中日强弱优势

“然而情况是继续变化的”[1](P461),战争因素的彼此作用将使战争力量的强弱优劣发生转化。“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我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强,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1](P460)。“战争过程中,只要我能运用正确的军事的和政治的策略,不犯原则的错误,竭尽最善的努力,敌之不利因素和我之有利因素均将随战争之延长而发展,必能继续改变着敌我强弱的原来程度,继续变化着敌我的优劣形势。到了新的一定阶段时,就将发生强弱程度上和优劣形势上的大变化,而达到敌败我胜的结果”[1](P461)。这就是日本方面强国之优点的基本削弱和小国、退步、寡助之缺点的不断扩大,中国方面大国、进步、多助之优点的不断加强和弱国之缺点的基本克服,由此造成持久战之最后结局的转败为胜。

3.《论持久战》分析了中日战争的三阶段动态过程

战争力量的强弱优劣在战争因素的彼此作用下发生的相互转化,就是日本方面的转胜为败和中国方面的转败为胜。这样中日战争的“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1](P462)。“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1](P468-469)。这就是中日战争基本特点矛盾运动所决定的战争力量强弱优劣变化及其在战争过程上的表现。

4.《论持久战》探讨了战争阶段与战争形式、战略战术的动态选择

与此同时,不同的战争阶段要求不同的战争形式和战略战术与之相适应,最后形成不同的战争形态。在抗日持久战中,中国方面第一阶段主要采取运动战,而以游击战和阵地战辅助之;第二阶段主要采取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第三阶段将主要采取运动战,但把阵地战提到重要地位。这样的战争形式和战略战术,由于日本的野蛮和兵力不足,中国的进步和土地广大等特点,就形成颇为特殊的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如抗日战争整个内线作战中的“内线和外线”作战所形成的夹攻敌人的奇观与后退和前进的奇异形态;抗日战争利用国家总后方之外的“有后方和无后方”的新时代革命战争特点;抗日战争中所形成的各种层次和形态上的“包围和反包围”;还有敌占地区和未失地区、游击地区等“大块和小块”地区上的不同情形以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经营和发展等。这就是中华民族为完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所编织的天罗地网,就是《论持久战》所描画出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的完整而严密的理论形态。

四、坚持客观条件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明确提出问题解决的战略策略

毛泽东研究《论持久战》、说明《论持久战》、描述《论持久战》的目的在于实现解放而避免亡国,努力争取最后胜利所必要的一切条件。所以,毛泽东把《论持久战》分为两大类问题,即“什么是持久战”和“为什么最后胜利是中国的”,及“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1](P477)。为此,《论持久战》列举了18个问题,并依次说明。集中起来,就是在坚持客观概括比较和动态分析描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去坚持抗日战争和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论持久战》强调在客观条件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其实,《论持久战》在比较分析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等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战争进程中强弱优劣的互相转化时,就蕴含和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那就是,战争力量强弱优劣的互相转化和战争胜负的最后决出是要靠人的努力才能实现的。或者说,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战争进程中强弱优劣的互相转化决定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必须通过人的努力,也只有通过人的努力才能实现。所以,《论持久战》在讲武器与人的关系时就明确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1](P469)反对主观地看问题并不是否定人的作用,而是否定不根据和不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人类在战争中强烈地表现出这样的特点”[1](P478)。所以,《论持久战》在坚持客观规律性、客观条件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同时,尤其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特别是战争指挥员的主观指导能力,明确提出了适应战争特点的战略战术。

战争由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条件决定,由人发动和进行。在战争中,客观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并形成限度和制约,脱离和超越客观条件不可能争取战争的胜利。只有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许可之上、基础之上,才能通过主观努力争取战争的胜利。这可以说是战争问题上的条件决定论。但是,客观条件只是为争取战争胜利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战争胜利的现实性,那就要靠主观能动性。如果说条件提供可能,主观能动性则决定胜负。同时,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客观条件从而造成更多、更大、更新的可能性去争取战争更多、更大、更新的胜利。“战争是力量的竞赛,但力量在战争过程中变化其原来的形态。在这里,主观的努力,多打胜仗,少犯错误,是决定的因素。客观因素具备着这种变化的可能性,但实现这种可能性,就需要正确的方针和主观的努力。这时候,主观作用是决定的了”[1](P487)。这可以说是战争条件可能基础上的主观努力决定论。所以,《论持久战》强调,“战争指挥员活动的舞台,必须建筑在客观条件的许可之上,然而他们凭借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很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来。……我们必须提倡每个抗日战争的指挥员变为勇敢而明智的将军。他们不但要有压倒敌人的勇气,而且要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1](P478)。

2.《论持久战》突出全民政治动员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1](P479),没有离开政治的战争。战争“是敌对的军队互相使用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战略战术从事攻击或防御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形态”。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革命战争,“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因此,要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要用明确具体的政治纲领动员军队和人民,要通过各种形式掀起经常性的政治动员运动。“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1](P480)。这是取得战争胜利首先要依靠的最重要的政治条件和保证。

3.《论持久战》提出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战略战术

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怎样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战争就是两军指挥员以军力财力等项物质基础作地盘,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竞赛”[1](P490)。这就要按照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根本目的,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适应战争特点的战略战术来实现。为此,《论持久战》具体阐述了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歼灭战、消耗战、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抗日战争的决战问题、兵民是胜利之本等一系列战略战术问题。特别是最后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论断,明确指出“中国制胜日本的主要条件,是全国的团结和各方面较之过去有十百倍的进步”[1](P510)。“军队的基础在士兵”,“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1](P511-512),“在一切工作中,应该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1](P513)等论断,都从客观条件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高度,为怎样进行持久战和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具体生动的理论指导,放射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战争胜利的智慧光芒。

结语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全面、系统、完整地研究和阐述抗日战争的军事哲学著作,其问题研究方法既得到了充分运用,也得到了充分展示,而且是早已证明了的具有极高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科学真理。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时代不同,问题不同,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阶段相同。根据问题研究的普遍逻辑和特殊要求运用科学的问题研究方法实现前瞻性洞察、本质性揭示、规律性预见、对策性选择,为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提供切实的理论指导,则是应该始终遵循的研究原则。第二,《论持久战》既反复强调运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又通过科学方法的运用提供了成功范例。可以说,贯穿《论持久战》的基本方法是比较方法,其它方法都服从和服务于比较方法,这是由战争问题研究要通过比较特点、条件、优劣、力量等因素从而制定战略战术去争取胜利的性质决定的。把科学方法运用于特殊问题研究,就要适应问题研究的特殊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三,现实问题研究要突出重点环节,一是要通过特点的抽象概括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二是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理论,再现问题解决的大致过程,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预见性和指导性;三是根据问题解决的进程和需要提出战略战术方面的对策措施。第四,研究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要处理好客观规律性、客观条件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在从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向解决问题的现实性转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才是研究问题的目的之所在,也是《论持久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李淑芳)

梅祖寿(1961—),男,湖北宜昌人,中共宜昌市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哲学及领导科学研究;姜彦华(1963—),女,中共辽宁省朝阳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

A4

A

1671-7155(2016)04-0016-05

2016-05-20

猜你喜欢

论持久战胜利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毛泽东的两篇《再论持久战》
坚持就是胜利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坚持
十九大胜利召开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毛泽东《论持久战》是指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