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人格同一性
——佛教自我论对人格同一性的回答
2016-03-15熊桂玉湖北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熊桂玉(湖北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自我与人格同一性
——佛教自我论对人格同一性的回答
熊桂玉
(湖北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人格同一性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物理的角度来看,人身没有同一性,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自我中必须有一个不变的东西来摄持意识活动,人必须有人格同一性才能保证道德、法律、实践、认识等问题。佛教也意识到了人格同一性问题,佛教的自我论对人格同一性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阿赖耶识摄持的人格同一性不是实体性、绝对的人格同一性,而是非实体性、相对的人格同一性,在时间相续中保持人格的连续性、延续性,是动态的相对同一性、稳定性;阿赖耶识摄持的人格同一性除了有统一意识和人格、自我认同的功能外,还在去凡成圣、涅槃解脱中摄持清净种子;阿赖耶识摄持的人格同一性是以内在的心理气质、道德品质、性格特征为判断标准,而不是以脑和身体为判断标准。
关键词:自我;人格;同一性;连续性;作用;标准
人格同一性(Persona1 Identity)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人的日常经验,杂多的意识活动总是被体验为系属于同一个自我,人的品质、性格特征总是有相对的稳定性,道德、法律等实践活动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体,从哲学上论证、追问这些现象就是人格同一性理论。洛克在他的《人类理解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二卷第二十七章“同一性与差异性”中明确提出“人格同一性”这一概念,并作了系统阐述。人格同一性问题在西方哲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现当代许多哲学家作了深入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派:一派是经验主义,近代以洛克、休谟为代表,现代以罗素、帕菲特为代表;一派是理性主义,近代以笛卡尔、康德、雅斯贝尔斯、托马斯为代表,现代以麦克太吉特为代表。主要围绕“有没有人格同一性”、“人格同一性的本质”、“人格同一性的功能作用”、“人格同一性的判断标准”这四大问题进行争论。
从国内的研究现状看来,陈兵教授在他的专著《佛教心理学》中对佛教自我论与人格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他意识到了佛教的自我学说与人格有关联性,但没有深入研究佛教的人格同一性的相关内容;国外的学者对佛教的无我说、自我论有很多研究,但把佛教的自我论与人格同一性关联起来的研究几乎没有。所以佛教自我论与人格同一性相关联这一研究领域尚存在空白之处,存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广阔空间,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佛教自我论对人格同一性的回答。
一、有没有人格同一性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佛教的三法印,外面的器世界是成、住、坏、空的缘起过程,生命现象是生、老、病、死的变化历程,无论是器世间还是生命主体里都没有常一不变的主宰、实体,都是变化无常的。那么佛教里有没有人格同一性的存在呢?回答是肯定的。佛教的无常观不是断灭论,佛教破斥世间的现象性东西,是为了立出世间的涅槃解脱。佛教不是断灭论,从不否认世间的知识、道德、实践等,而没有人格同一性人类的正常生活无法想象,佛教在很多经论里是主张有人格同一性的。
佛教的无我论并不是断灭论,佛教是主张生命轮回的,肉身无常,终归散灭,佛教立阿赖耶识作为生命轮回的主体,阿赖耶识也是无我、无常的,里面没有不变的我,不是西方哲学史上的永恒灵魂,阿赖耶识是善恶种子的执持识,非断非常,是相似相续的连续体,据此生命永不消灭,积极修善行可以成圣成贤,最终作佛,远离生死得涅槃解脱,作恶行就堕入三苦途,痛苦煎熬不得解脱。在一期生命中,阿赖耶识是人格同一性的依据,没有人格同一性,人的日常生活不可能持续,阿赖耶识的善恶习气种子遇缘就会现行,呈现相应的善恶行为,承受相应的善恶、苦乐果报,阿赖耶识可以完整地解释众生的道德、法律、实践、认识等问题,众生的命运都是自己造就的,依据储藏行为种子的阿赖耶识,苦乐遭遇、果报都是自作自受,并没有什么救世主,改造命运也得靠自己的所作所为。众生日常生活中的身、口、意三种行为,所作所为都有善、恶、无计(不善不恶)之分,只要有所造作、有所作为,都会有善、恶、不善不恶的习气熏习在阿赖耶识之中,作为种子储存起来,这些种子遇缘就会现行,阿赖耶识好比是计算机的大硬盘,众生的任何作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念头,都会在阿赖耶识中留下印迹。一期生命结束时,阿赖耶识不灭,阿赖耶识中储藏的善恶种子决定了下一期生命形态的好坏,阿赖耶识在众生的分段生死中起联结作用。成佛时,阿赖耶识净化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智超越了世间的有我、无我等分别概念,能知道所有的事情,有人格同一性。所以佛教的无我论并没有摒弃人格同一性,相反能很好地解释人格同一性。
在一期生命中,人的根身作为一个整体并没有散灭,虽然肉身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阿赖耶识具有执持根身的功能,人的肉身在时间绵延中具有相对的同一性,少年时的人与年老时衰败的人还是同一个人,如果没有这种同一性,那么道德实践、社会生活无法进行。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楞严经》中也提到了人格同一性问题,佛陀以所见恒河水为例让波斯匿王明白自己的见性不变。虽然身体容貌已经衰变了,但是波斯匿王六十二岁时所见的恒河水与三岁时所见的恒河水没有差异,见性未变,这说明认识中有把杂多经验摄持统一起来的机制。没有人格同一性,无法说明人的认识机制。
二、人格同一性的本质
那么佛教的无我论所蕴含的人格同一性的本质是什么呢?佛教的人格同一性是非实体性的,是相对的人格同一性,不是绝对不变的自我或自我意识,人格在时间之流中有延续性,人的人格个性特征有相对稳定的性质,不是绝对不变的。当今有学者以精神分裂、神经梦游症、双重人格、多重人格来质疑人格同一性的存在,《中阿含经》中就涉及了精神分裂、精神错乱之类的非正常精神现象,佛说造成此类非正常精神现象的原因是四大不调或前世造下了伤害别人的恶业,人身的四大不调能导致精神异常,前世把别人推到悬崖的边缘,给别人带来了恐怖与不安,后世就要感召精神异常的恶报苦果,但是这类精神现象的存在并没有否认人格的相对同一性,执持人格同一性的阿赖耶识能说明精神分裂等异常的精神现象,前世造恶业在阿赖耶识中留下了相应的习气种子,今生遇缘就遭受精神异常的恶报。实体性、不变的绝对人格同一性就无法解释精神分裂等异常现象。
社会实践、道德实践必须有自我作为主体,佛教的无我论破除了常人所执著的不变的我,在世俗谛意义上又立了假我,这假我是各种身心因素的和合体,不是凝固不变的,是一个持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同一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格同一性的研究中出现一些个例、特例,人格同一性难以同化这些个例、特例,例如裂脑人、半脑人、科学中设想的复制这些科学技术所导致的人格分裂现象,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科学虚构演变为现实也是可能的事情。阿赖耶识摄持的人格同一性就能化解这些难题,人格同一性的“同一性”不是“唯一性”、“不变性”,而是在自我的发展中表现出人格的相对稳定性,是非断非常的连续性、延续性,是相对的人格同一性。如果人格同一性是不变的自我,那么人就没有完善自我的根据,因为自我是不变的,如果没有人格同一性,那也没有发展自我的依据,因为任何心理品质都是断灭的。上述裂脑人、半脑人所出现的人格分裂特例不能否认人格同一性的存在,人格同一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地同一,可以包含人格分裂的个例。
三、人格同一性的功能、作用
人格同一性的功能是为法律、道德、实践、认识等活动确立主体,人格同一性是意识与人格的综合统一,对自我的认同,在道德等实践活动中的相对同一性与稳定态势。佛教的自我论所体现出的人格同一性具备这些功能作用,除此之外,佛教的人格同一性还有去凡成圣、涅槃解脱的功能作用,人格同一性使得众生能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最终达到自由自在的解脱境界。
(一)去凡成圣
阿赖耶识摄持的人格同一性是非实体性、相对的人格同一性,而不是不变的先验自我或自我意识,人格同一性在自我的动态发展中,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是可以完善发展的。佛就是人格完满的圣者,佛做人的起点也是凡夫,众生都能作佛,始自凡夫,终至极圣。众生之所以还没有作佛,是因为人格还没有完满,内心充满了贪、嗔、痴、慢、疑等污染,但这可以改变,众生的命运是可以改造的。勤修六度万行,以布施对治心中的贪欲,以持戒净化身口意三业,以修忍辱克服心中的嗔恚、骄慢,以精进断懈怠,让未生的善念生起,已生的善念让其增长,灭去未生的恶念,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禅定对治散乱心,让心专注于一境,以智慧照破愚痴无明,亲证宇宙人生实相。众生当下就可以开始修六度万行,六度万行是完满人格的实践,善行都会在阿赖耶识中留下善的种子,阿赖耶识中恶的种子可以通过善行对治掉,阿赖耶识能摄持善的种子不散不失,众生通过修善行能够成为众德齐备的佛。
(二)自由自在,涅槃解脱
“世尊。我等得如意足、天耳智、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①《杂阿含经》卷第十一[M]/ /大正藏:第2册:75。这是阿那律陀对佛说的一段话,阿那律陀是阿罗汉,还没有成佛,就已经得到了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能知道他人的心念活动,能记忆自己过去生生世世的经历,能知道他人是怎样死去的,又是怎样投生的。阿罗汉的这些智慧能记忆生生世世的事,还能知道他人的经验事实,阿罗汉有人格同一性,而且这种人格同一性具有凡夫不具有的殊胜功能作用,阿罗汉的八识心田中没有不变的自我,净化了的八识心田具有更妙的人格同一性功能。
佛证得了究竟的涅槃,证得了究竟的大我、真我。经中所讲的涅槃大我,不是凡夫的理性思维所能理解的,超越于凡夫的能所知见,是佛及其弟子亲证所得的心灵状态。到了成佛的阶位,阿赖耶识完全净化了,等觉位尚有无明,妙觉位就完全实现了心灵的净化,阿赖耶识舍其名,净化为阿摩罗识,阿摩罗识有人格同一性,具有比阿罗汉位更多的殊胜功能作用,具有完全的自由自在。
四、人格同一性的判断标准
人格同一性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西方哲学家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他们的结论主要有两类:一类认为人格同一性的判断标准是物质性的身体或大脑;一类认为人格同一性的判断标准是精神性的记忆或心理的连续性等等。那么佛教的自我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什么呢?
佛教以缘起观解释心与物的存在,心与物皆不能单独存在,相互缘起,缘起性空,不是独立的实体性存在。故佛教既非唯心论,亦非唯物论,而是一种空无自性论,称为色心不二。然就实践的方法来说,佛教特别强调心之主体性,所以常被视为唯心论。所以阿赖耶识所统摄的人格同一性是以人内在的心理气质、性格特征、道德品质为判断标准,而不是以物质性的大脑、肉身的同一性为人格同一性的判断标准。
佛教并没有否认物质的存在,只是强调物质的本性是空性,里面没有坚实的实体、基质、主宰,物质缘起性空。佛教没有否认物质性肉身的功能作用,身体健康,合理饮食,是禅修的前提条件,心身有密切的关系,身体营养不良、有病会导致精神萎靡不振,合理的营养饮食能促进身体健康,进而促进精神振作、心智聪明。佛教在强调身体、营养的基础作用时,更强调心的作用,心是身之主,心能转身,修善行、净化心灵能促进身体健康,恶的行为、肮脏的心灵是丑陋、疾病的罪魁祸首。欧美等西方国家现在有许多研究禅定的学术机构和修禅场所,已有科学成果揭示,禅定能使大脑发生物质的变化,能治疗很多疾病,西方有很多人修禅定治愈了严重的抑郁症、失眠等病。涅槃解脱、成佛就是做好人、完满人格的过程,就是按佛的圆满人格模式塑造自己的过程。阿赖耶识摄持的人格同一性是以内在的心理结构、精神为基础的,以心为入口,去除心中的污垢、杂念,最终成就理想的人格,佛教所追求的理想的人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拥有权势、财富的人,而是除了必要的温饱物质基础外,包含有较多的精神气节、心理性格因素。
以上分析表明,佛教的无我论不是断灭论,阿赖耶识作为一个大硬盘摄持人的身、口、意三种行为的习气,不失不散,道德、法律、认识等实践活动的主体就是连续性、延续性的自我统一体。哲学总是在追问第一因、主宰、基质、同一性,这是人类的形而上学倾向,是人类的亘古情结,也是无法解决的哲学难题,佛法的缘起论、因果律能解决、化解这些困扰人类的哲学难题。
责任编辑:谭大友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1(2016)01-0160-03
收稿日期:2015-10-0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西方心灵哲学及其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ZD120)。
作者简介:熊桂玉(1977-),女,湖北浠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心灵哲学、佛教心灵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