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树立开放发展理念的特殊历史作用

2016-03-15陈天林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互利理念世界

陈天林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经济新常态下树立开放发展理念的特殊历史作用

陈天林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人类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已经深刻证明,只有开放发展才能使一个国家和民族永葆青春和活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在经济新常态下,坚持开放发展的历史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开放发展理念不仅为我国“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谋篇布局,而且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培育新动力。

开放;发展;新常态;共同体

新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的精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直接关乎中国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化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难度不小。同时,“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至少要达到6.5%。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如何解决这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开放发展理念为此提供了指南,它是引领我国对外开放领域深刻变革的科学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开放和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进一步升华,集中体现了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为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谋篇布局,而且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培育新动力。

一、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没有开放,就没有改革,也就没有发展成就。只有开放,才能与世界各国比较,看到成绩与差距,才能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促进国内改革,提升国内发展质量和水平。世界越是发展进步,国家开放的程度就应越高。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带动了整个世界和各国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动,极大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状况。现代生产力的社会化、国际化、合作化程度越高,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就更加明显,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就更加密切,世界各国之间的互相开放、互相依存程度就更加增强。从当代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国际分工有了长足发展,许多产品都是国际分工合作的产物;从科学技术的研究、运用和发展来看,国际合作成果与互利步伐加快,动用世界范围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通力合作,共同攻关,日益明显;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来看,开放化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国内与国际市场相互融合。在当代,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都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长期停滞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邓小平曾经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他还强调指出: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不是短期的政策,而是长期的政策,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及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对外开放,是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我国用30多年的时间做到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用300多年才完成的事情,充分说明以开放促改革与发展的正确性。

与前面30多年的开放事业相比,我国现在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面对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国的开放事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的第一站就选择广东,在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地提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发出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明确信号。2013年10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这既振奋了民心,又提升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信心。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无论是多么先进的国家,无论有多么辉煌的历史成就,只要闭关锁国,就会衰退落后,必被世界淘汰。只有更加开放,才能使我国把握世界大势,清醒认识我国的历史方位和使命,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活力和动力,提升全面小康社会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

二、 开放发展理念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开放发展理念,是指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简单地讲,开放发展就是开放与发展并行不悖,相互促进。开放发展理念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实践创新,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路?针对一些人否定改革开放的错误言论,针对一些人宣扬西方“普世价值”,传播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市场化和经济自由化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中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造福人民、振兴中华。这对于确保全面深入推进对外开放、不偏离社会主义轨道具有根本指导作用。

二是,辩证理解开放发展理念。开放发展理念,既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统一,又是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既是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的统筹,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是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既是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又是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的结合,体现了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

三是,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在开放的着力点上,主要体现为“两促”,即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开发。以开放促改革,主要体现为在一些条件成熟的省区市设立自贸区。自贸区是以开放促改革的试验区,通过自主创新、体制创新而非政策优惠,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以国内自贸区建设对接国际自贸区谈判,为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打好基础。以开放促开发主要体现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上。中西部地区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和难点,没有中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加强内陆沿边地区口岸和基础设施建设,开辟跨境多式联运交通走廊,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以内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等等措施,实际上是以开放促进中西部的大开发。同时,在开放的方向上,主要体现为“双向开放”。与30多年前打开国门招商引资、扩大出口的侧重单向开放不同,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开放是在全球经济版图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是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基础上的“双向开放”,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内开放需要进一步拓宽与加深,主要是反对和抑制各种垄断,打破地区、行业之间的割据状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促进资源产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各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促进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对外开放需要站位更高,实施更加全面的开放。不仅强调“引进来”,更加注重“走出去”,推进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四是,积极打造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我们党准确把握当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在推动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打造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谋求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新思想。一方面,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倡导各国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让每个国家发展都能同其他国家增长形成联动效应,相互带来正面外溢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命运共同体的深刻认识,为我国提高开放水平、实现互利共赢奠定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要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在国家战略对接中实现互利共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联系紧密、利益交融,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我国要积极引导世界各国认清命运共同体的联动效应,发挥互利共赢的正面外溢效应。为放大命运共同体的正面效应,中国欢迎周边及世界各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或便车。以命运共同体为纽带、寻求各国利益最大公约数、追求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的思想,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创造有利国际环境,让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有效提升更高层次开放水平。

三、 开放发展理念在“十三五”时期的谋篇布局及落实保障

开放发展有一种历史表现,国家封闭状态与开放发展的风险与成效成正比关系。国家封闭时间越久,封闭程度越深,在开放中面临的风险就越大,成效也就不确定,甚至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相反,长期处于开放状态,始终密切关注和跟踪时代动向,国家开放发展的风险性就越小,收益确定性就越大。为什么出现这种巨大的反差?关键在于该国家思想和制度的“内外衔接”。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一样,每个国家在取得一定历史成就的同时,都会形成自己的“历史惯性”。这种历史惯性自然而然渗透在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无处不在。当时代的航道发生变化的时候,历史惯性就会使国家“刻舟求剑”。因此,开放发展实现的一个基础前提,就是要不断打破国家的“历史惯性”,即不断地调整,力求与时代“衔接”。谁的衔接能力越强,谁就会顺应时代潮流,长久不衰,甚至是引领世界的发展。能否锻造和保持国家与世界的衔接能力,是实现开放发展的重要前提,这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十三五”,时期能否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十三五”时期,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就是要以实现合作共赢为基础,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不断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主要包括六大战略举措:一是,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二是,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三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四是,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五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六是,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其中,“一带一路”建设是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统领其他战略举措的有力抓手。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过地域上从南到北、由东到西的逐步开放,产业上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依次开放,我国基本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面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欧美一些国家试图重塑国际经贸规则的重大变化,以及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果断提出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了21世纪中国走向世界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它将连通全球经济增长最具潜力的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地区,连通亚欧大陆,有力推动我国和沿线国家联动发展。

面对新形势与新任务,如何贯彻落实好开放发展理念?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而党的事业,关键在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的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重要的是落实到实践中。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存在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行为和做法。对此,不仅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落实开放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让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发展思想根基,而且,还要抓住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的少数。要深入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增强把握大势大局大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素养和能力;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以严的精神改进作风,以实的干劲落实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守纪律讲规矩意识,强化敢于担当的要求,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健全追责问责机制,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既解决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又解决面对新形势不适应不会为不善为的问题,更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我们坚信,开放促进新发展,开放构建新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正以更开放的胸怀走向未来。

[责任编辑:梁桂芝]

2016-07-25

陈天林(1972-),男,河北保定人,研究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D616

A

1008-8520(2016)05-0001-04

猜你喜欢

互利理念世界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深化交流持续赋能 相互借鉴互利共赢 孟加拉驻华大使一行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参观考察
中민영기업,한국과 협력해 ‘호리공영 ( 互利共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探底基层 互动互利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