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2016-03-15毕春梅
毕春梅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5)
在“微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毕春梅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5)
随着以微信息、微社区、微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方式的不断发展,我们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在主体、客体和媒介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体路径、客体路径和媒介路径出发,才能在“微时代”背景下全面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
微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
在人类历史的每个阶段中,人们倾向于用本时代标志性的生产工具来为这个时代命名,而我们正处于以信息为标志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移动终端普及率逐渐上升,目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性的传播媒介正急剧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人们又迎来了信息时代中的新阶段——“微时代”。“微时代”可以说是信息传播领域的一次革命,在这次革命中,由于信息内容之“微”、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能够使每个人都能成为传播者和接受者,人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里。同样地,“微时代”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政治生活,特别是占网民大多数的大学生群体。由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在巨大的“微”波下,其政治认同的观点不可能不受到冲击。
一、“微时代”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了新机遇
所谓“政治认同”,《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把社会成员组织在一起的重要凝聚力量[1]。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的重要培养对象和国家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其政治认同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治发展的走向及社会稳定。可以说,“微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政治认同。
(一)“微时代”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了新载体和新媒介
以往大学生获得政治认同的传统途径有限,大多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或是书本、报刊来获取政治信息,形成政治观点。但“微时代”的到来突破了时空界限,使人们能够通过便捷的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特别是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软件可以迅速得到很多政治信息,如官方微博、微信上的公众订阅号,都是政治认知的便捷通道。“微媒介”本身以新颖、便捷、高效、互动、共时等优点,深受青年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群体成长的喜怒哀乐和兴趣爱好及政治关注点都是通过“微媒介”来传播的,“微媒介”成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建构的重要途径,这比传统的政治灌输效果要好得多。此外,这些“微媒介”还赋予每个人信息传播的主体地位,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还使许多大学生被压抑的政治情感得以释放。通过网络政治参与,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也在不断形成,因此,“微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媒介。
(二)“微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体地位正在发生改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出结论:第一,我国大学生网民数量增加。根据《第35次CNNIC报告: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其中20~29岁年龄阶段占比最高,达31.5%[2]。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拥有手机或电脑等移动终端,这就为其政治认同主体地位的提升奠定了硬件基础。第二,“微媒体”赋予每个政治认同主体以平等的身份。以微博为例,每一个微主都有自己的空间,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发表观点或是转播、关注他人的信息,且每个参与者都是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思想交流。第三,“微媒体”下政治观点表达的自由性增强。在网络条件下,我们使用的“微名”具有匿名性,因此思想丰富的大学生群体可以在较少的限制条件下自由地表达或是评论政治观点和态度。
(三)“微时代”迅速改变着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容和程度
就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容而言,传统媒介大多注重对政治实体,即民族、国家、政党认同的培养,但是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政治信息,这就使得政治认同的客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包括政治实体,还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规范、政治价值和政治效能等[3]。除此之外,网络政府及政治程序等成为新的关注焦点,为政治认同提供了新的课题。因此,“微时代”拓展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容。就认同的程度而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还处于不稳定发展阶段,再加上微媒体传播的各种政治信息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导致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可能强化,也有可能减弱,甚至还有可能朝着极端化的方向发展。
二、“微时代”给大学生政治认同提出的新挑战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主体“乱位”的挑战
1.大学生政治认同与政治冷漠共生并存。“微时代”背景下,许多大学生表现出政治认同度高涨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微媒介”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大学生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社会参与度,而微媒体又提供了这一广阔的平台,他们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接收信息、发表政治观点、评论官方微博、参加电子投票以及组织政治活动等,同时被压抑的政治情感也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得以展现。可以说,这种政治认同积极性的增长是空前的。
同时,“微时代”也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了政治冷漠的可能条件。在政治认同度增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悖论现象,即政治冷漠等消极因素的出现与政治认同的发展不是此消彼涨的关系,而是呈现共生并存的图景。这种消极性的增长有可能是因为多元化的政治方向扰乱了大学生的选择,也有可能是一些政治腐败事件动摇了大学生的政治信念,总之,“微时代”的到来冲击了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使他们在真正的政治参与实践中表现出冷漠的一面[4]。
2.大学生政治认同过程中的“摇摆”现象。“微时代”环境下,各种信息或舆论的扩大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受到冲击,政治认同呈现不稳定状态。有可能一条信息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政治信念,也有可能因为另一事件使人恢复原有的信念。从一个方面来说,这种政治认同的“摇摆”现象是由“微媒体”的特点所决定的。“微媒介”传播信息容量大、速度快、周期短,传播主体平民化,传播内容具有即时性、非主流性等特点,这便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动摇提供了外部条件[5]。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大学生还处于人生探索阶段,其原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及政治信仰还不稳固,同时又受到网络事件及舆情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在政治认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盲目或从众心理。这种内外力相加就促使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处于“摇摆”状态。
3.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的异化。“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的异化主要表现为功利化和虚假化。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这一时期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凸显,像贫富差距扩大、腐败现象丛生等,再加上西方思想的同化,使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这种挑战与“微媒体”相结合使政治认同的异化更加显现。正是由于微媒体传播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在这种新的媒介上表达在现实生活中所不敢表达的政治观点,甚至是一些比较偏激的观点。但是在一些官方或公共场合,大学生对主流政治价值往往表现出较高的政治认同[6]27。以入党为例,有些同学可能并不完全认同党或是党的主张,但是在实践中却表现得非常积极。可以说这种积极是一种虚假的认同,是基于其自身的利益而做出的行为。这种认知和行为的不一致所造成的政治认同异化往往导致政治参与的减少,对国家的政治建设往往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客体“失位”的挑战
1.政治认同客体的权威性被消解。除了主体困境之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还存在一些客体困境。而我们所说的客体就是指政治认同的内容。若是这些政治认同的客体缺乏了合法性与权威性,将会直接导致政治认同的混乱。在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体系中,正面临着政治认同客体权威性被解构的困境。一般来讲,这种政治认同客体权威性的消解通常包含两个环节:一方面缘于由客体自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和政治效能的降低。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如果政府自身的建设没达到满足公众服务的预期目标,政府职能的转变不能有效处理好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冲突,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认同信心的松动。另一个方面,这种松动再经过“微媒体”的发酵,就会使认同客体的权威性受到极大的消解。“微媒体”是一个大的熔炉,在这个熔炉里,各种有关政治客体的信息可以被无限制地扩大,比如微博上的一个事件能够在几分钟内传播开来,并在传播过程中形成舆论体,促使客体的负面效应能够很快影响人们的情绪、改变人们的认知,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微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客体权威性的消解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2.政治认同客体的舆论控制力减弱。伊斯顿认为:“不断灌输的合法感,或许是控制有利于制度规则和权威当局的弥散支持规模的唯一最为有效的手段。”[7]而这种合法感的灌输一方面表现为权威当局对社会舆论的控制。但是,随着微媒体的产生,“微舆论”逐渐兴起,微媒体成为重要的舆论工具,人们可以在这一平台上自由表达政治观点,参与决策,进行监督,有时候这种“微舆论”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但是微媒体所携带的负面舆论往往更具有压倒之势,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成为关注焦点。而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又非常严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点燃了他们的极端化的情绪,使负面舆论像病毒一样逐渐扩散,直接冲击了他们对政治客体的认同[8]。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官方主流舆论场在被“微舆论场”解构的同时,还不能找到有效的办法来重整舆论生态格局。毕竟“微媒”所具有的“草根”特点深受大学生的追捧,再加上部分社会精英阶层成为“微媒”的“意见领袖”,即使有网络信息过滤系统的存在也难以抵挡这种强大的舆论势力[9]。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媒介“缺位”的挑战
1.旧媒介作用力减小。大学生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往往需要一定的媒介,这种媒介可以是多方面的,像学校、报纸、杂志、书籍、影视、朋辈交流等。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来看,他们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压力,整天忙于各种证件考试,对政治关注的主要途径就是思想政治课。但是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相对比较枯燥,观念陈旧,而且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对学生形成较强的吸引力,甚至还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不利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和发展。与此相对应的是,以“微博”、“微信”为主体的新媒介的产生迅速普及大学生的生活当中,改变了他们政治认知的途径。据调查,大学生平均每天花费两个小时去使用手机或电脑登陆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来查看动态,浏览新闻,发表、转发或评论观点,有的学生还成为了“手机控”。由于“微媒体”和移动终端的频繁使用使大学生政治认知和政治参与的途径得以改变,并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媒介的作用力。旧媒介作用力的减小俨然成为一种社会现实。
2.新媒介力量未被充分开发。旧媒介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式微并不意味着新的媒介就一定能够加深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程度。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新媒介也不例外,它只是传播政治信息,进行政治认知的新平台,可以说“微媒介”在政治灌输方面的能力一点也不能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因此,新媒介要想在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程度方面发挥作用就必须有所操控。就目前而言,不管是政府、高校还是微媒体管理者自身都没有充分挖掘新媒体的这种作用。就政府而言,当旧媒体失去了主流舆论的控制权之后,还没形成有效的方法来占领新的舆论阵地,像政务微博及政府微信公众号的建立还比较少,不能形成有效的影响力。就高校而言,微媒体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功能还没得到充分发挥。高校本身就是政治认同的传播媒介,但是这种媒介具有主动性,而微媒体更多地显示了它的被动性,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微媒体的性能来发挥自身的作用。而微媒体管理者自身由于受到巨大商业利润的吸引,没有形成较强的行业自律,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政治和社会责任,因此还不能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微时代”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路径
(一)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体路径
1.关注大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其政治认知水平。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之所以会出现“摇摆”和异化现象,是因为他们的政治认知水平还比较低。一方面,大学生受就业形式的驱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而不是专心研究政治问题。另一方面,原有的浅层次的政治认知,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容易导致自我否定。但是,人是一种政治动物,政治信念的迷茫往往会对个人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大学生要想解决认同困境,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但是,在学习之前一定要打破思维定式,改变原有的认知模式。就学习内容而言,除了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党理论外,还要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因为很多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结构、政治程序等方面的知识还不了解,除此之外,历史和法律知识以及国外形势也应该有所涉猎[6]36。只有大学生的理论和思想水平提高了,具有了丰富的政治素养,才能形成稳定的政治认同。
2.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网络舆论,提升其自身思辨能力。大学生受认知水平的局限,往往不能辩证对待网络舆论,于是就会产生盲目心理。而网络舆论往往具有煽动性,容易诱发大学生的非理性情绪,这种非理性情绪的堆积就会产生“乌合之众”的效果。因此,大学生在面临网络舆论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把“应然的”政治价值与“实然的”政治现实作对比,因为没有可比性的事物放在一起总会让人产生一种巨大的落差感。同时“微媒体”所传递的政治信息并不一定是完整的或真实的,大学生一定要提高政治鉴别能力,不能人云亦云,要学会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独立思考,通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把虚假和恶意信息剔除出去,避免自身受负面舆论影响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政治行为。
3.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注重自身的政治实践。大学生作为青年精英,其获取政治权利主体资格的时间还比较短,因而,他们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比较少,不具备相应的政治经验。而经验的缺乏也是大学生政治认同困境的原因之一。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课程中所接受的只是一种理论教育,虽然他们在网络上能够进行一些政治参与,但也只是一种虚拟的体验而已,而真理往往是要从实践中得来的。因此,要想在有限的条件下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就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甚至去创造机会。我们除了在微博上参与政治事件的讨论以及政治决策的投票外,还可以通过自身所在的学校机构来实现政治实践的拓展。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机构或是班干选举来了解民主投票和竞争性选举的程序;学校做较大决定时,可以经由同学们讨论使其参与到民主决策的过程中来;同学自身也可以参与到志愿组织或社区组织中去了解服务性政治的重要性。总之,大学生政治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才有可能更好地保证其政治认同的稳定性。
(二)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客体路径
1.提高政府自身的公信力,重塑政治权威。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强主要是由于政府公信力下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权威,动摇了其合法性基础。因此,要想解决大学生政治认同困境的问题,就必须不断增强政治客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首先,应通过依法治国和惩治腐败,提升党和政府的治理绩效。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但法治建设的第一步就应该是清除腐败现象。现阶段腐败事件被揭露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极大地提升了民众的政治信心,今后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进一步树立政治权威。另外,政府还应该强化其服务意识,提高政治决策的科学性,注重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提高其绩效水平[10]。其次,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民意表达机制。而且政府信息的公开要保证及时有效,同时还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使政府和民众能够不断互动,特别是微媒体渠道的开发,让大学生通过网上投票、网上讨论等形式更多的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来。
2.加强“微媒体”的立法工作,增强舆论的控制力。微媒体作为传播媒介,它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信息。正是因为微媒体具有匿名性的特点,才使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极端或是虚假的信息,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正常秩序,这就需要国家加强立法工作,不断更新法律内容,使其不断适应“微时代”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实名认证来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准入和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微行业”和网民的权利、义务来划清政治行为的界限。
在完善“微媒体”立法的基础上,注重对舆论的引导和控制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可以设立一些专门机构或是进行技术优化来对媒体信息进行过滤,也可以培养一些网络“意见领袖”去引导媒体言论朝着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其实最好的方法是政府及时公开信息,占领舆论阵地,规避网络谣言[11]。以“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为例,在此次事故的救援当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一些负面舆论的出现,主要就是因为政府更加开放,能够第一时间公布信息,使主流媒体承担主导责任,及时通报不实言论和诈骗信息。因此,政府对舆论的有效引导可以大大改变政府形象,提升人们的政治认同。
3.进行技术改造,优化政府传播效果。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并不是单维度的,它是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政府作为主要的政治认同客体在此过程中还具有积极主动的一面。如果这种积极主动的作用得以发挥,那么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程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这就要求政府要进行技术改造,跟上时代潮流,不断优化政府的传播效果。首先,“微时代”的发展要求政府改变原有的政治沟通和行为模式。可以加快政务微博的建设或是政府公众微信账号的开设,同时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筛选和监督系统。其次,加强政府传播的研究,不断改善传播的效果。政府传播学者认为:“政府传播=政府行为+解释政府行为。”[12]这也就是说,政府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解释可以增强公众对政治内容的理解和认同。这就要求政府要进一步加强传播网络的建设,发挥新媒体的功能,抢占舆论先机,减少由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公共危机。
(三)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媒介路径
1.搭乘“微时代”便车,发挥新旧媒介的合力。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微媒体时代,其政治认同及政治行为无不受其影响,因此要想解决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困境,还需要对新媒体加以利用。由于上文已涉及政府层面对微媒体的利用,在这里就主要从高校层面进行探讨。对于高校而言,利用新的媒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新的趋势。首先,不能忽视课堂的教育效果。毕竟这种传统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取比较理性的政治认知,同时可以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通过接受和学习新的事物,快速掌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用法,采用多元动态手段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适时加以教育。第三,建立全方位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微体系”。在学校层面设立官方微博,在二级学院和班级层次建立微博、微群或是QQ群,使这三个层次相互联动,并利用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从多个维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在新的时代下,我们要善于利用新旧媒体的合力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2.加强新媒体责任机制建设,扩大其正能量传播功能。“微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水平。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微媒体”充斥的各种负面信息和极端情绪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或动摇了他们的政治信念。因此,从维护政治稳定的角度来看,“微媒体”有责任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首先,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规章。“微行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政治和社会责任,毕竟政治的不稳定往往对本行业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其次,要加强“微媒体”的自身建设,保证其输出物的质量。现阶段,“微媒体”作为一种比较受欢迎的传播媒介,总会被个别主体加以非法利用,因此,“微媒体”的管理者要加强技术改造,设立极端信息过滤系统,保证其产出物不会危及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此外,还要加强“微媒体”的监督功能,建立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微媒体”在保证自身自由的情况下要积极与主流媒体配合,加强自身的执法能力,利用其监督优势来避免网络舆情朝着非理性或是极端化的方向发展[13]。
[1]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16.
[2]第35次CNNIC报告: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03/c_127453226.htm.
[3]元修成.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策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
[4]张家斗,吴芳.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调查思考——以四川省部分高校为例[J].2015,(3).
[5]杜文宇.“微时代”网络传播的哲学探讨[D].太原科技大学,2014:17-19.
[6]李庚洋,网络舆论传播对青年网民政治认同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7][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6.
[8]彭可.网络环境下公民政治认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30-31.
[9]周廷勇.从“威权舆论”到“权威舆论”——“微时代”主流舆论的解构与重振[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2,(6).
[10]冯竹君.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22.
[11]孙莹.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的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研究[D].吉林大学,2012:35,36.
[12]张智勇、孙晨光.现代治理视域下的当代政府传播刍议[J].新闻传播,2014,(11).
[13]孙莹.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的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研究[D].吉林大学,2012:35-36.
[责任编辑:王咏梅]
2016-07-07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6ZZD01)的阶段性成果
毕春梅(1974-),女,山东黄县人,副教授,硕士。
G641
A
1008-8520(2016)05-0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