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

2016-03-15王晓静刘士林

河南社会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十三五强国建设

王晓静,刘士林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40)

“十三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

王晓静1,刘士林2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40)

“十三五”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总体上,“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建设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建设、文化事业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人才培养与开发、全民道德素质和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传播与推广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是“十三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关注的重点与难点。以“两个着力”(在观念上着力解决影响我国文化发展与改革的理论和价值问题,在实践上着力解决当下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素质与文化价值观问题)为重点,一是明确文化发展目标,确定先进发展方向,二是确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工作领域,构建与文化强国建设相适应的整体框架,三是将整体框架的内容细化到各具体的部门和行业,明确其在整个战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强国;十三五;战略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也是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经验与问题,研究确定“十三五”时期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容和任务,探索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框架与路径,保证“十三五”时期文化建设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血脉上“不变质”,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不变色”,是当下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总体上,“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建设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最重要的是初步实现了文化发展方式的转换,即从“行政和政策主导”逐渐走向“行政和市场共同主导”的新阶段,文化市场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健全和完善。

在文化资金投入方面,经过“十一五”时期的显著增长,中央对地方文化项目补助资金开始进入平稳期,“十二五”以来文化项目补助资金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3.34%,其中文化体育传媒经费年平均增长率为15.46%,两者均略低于“十一五”时期的16.64%和19.45%①。

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十二五”以来,改革“红利”促进了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并未完全理顺,文化产业发展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仍有待完善,在一些领域中“主管主办”的问题仍然存在,与《决定》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文化产业已形成较大规模,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占GDP的3.63%。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081亿元,比上年增加2010亿元,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1]但也存在着过度依赖政策文件“主导”,硬件投资增长过快,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作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生产能力仍需提升,产权交易、投资贷款等相关服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十二五”时期以来,每万人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进入平稳发展期,平均增长率为6.11%,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平均增长率为15.82%。公共图书馆人均图书馆藏量较“十一五”时期提升了3.27%,总流通数提升了7.79%,书刊外借数提升了13.97%②。但在文化服务结构上仍存在着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在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上也存在着文化设施利用率较低、偏重硬件设施投入等突出问题。

在现代化传播体系建设方面,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79%和98.42%;有线广播电视用户为2.29亿户,入户率达到54.14%,数字电视用户为1.72亿户,渗透率为74.95%;付费数字电视用户为3500万户,渗透率为15.3%[2],移动媒体进入快速发展期,互联网智能化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方面,截至2013年年底,全世界已有12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数量达到14个。同时,政府间文化合作机制建设不断取得突破,如“欢乐春节”等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但也存在着文化影响力较为薄弱、“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需进一步完善、“国际一流媒体”缺乏及主流媒体的传播能力和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在综合性的文化工程建设方面,“十二五”以来,文化部围绕艺术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文化市场、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8个方面,共推出了44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对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持续推进、文化管理体制增强活力、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和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加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资金投入与产出、资源配置与重组、项目评估与验收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相关文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十二五”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在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建设、文化事业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人才培养与开发、全民道德素质和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传播与推广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是“十三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关注的重点与难点。

(一)缺乏高水平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性战略规划

2013年温家宝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文化改革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这不仅意味着文化领域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但缺乏高水平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性战略规划,一直是影响我国文化建设的深层次问题。文化建设在横向上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四大领域,在纵向上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文化开放和走向世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主要层级,而缺乏总体性的战略定位和系统化的战略目标设计,往往导致文化发展缺乏主线、“条块分割”难以协调、建设目标相互冲突等,无法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联动效应和聚合效应。

(二)我国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我国基本实现了对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的梳理整合,初步彰显了我国作为文化资源大国的实力与地位,为我国文化建设及各文化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大本钱而没有做出大生意”,即拥有丰富的资源却没有实现成功的开发利用。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主要是自然损毁和人为过度开发导致的破坏问题比较严重,“开发”和“传承”的矛盾比较突出。在社会文化资源方面,主要问题是“硬件设施很好”而“文化内容匮乏”,“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等后遗症比较严重。在人文文化资源方面,主要存在着“人力资源”和“投入不足”的问题,“资金匮乏”和“人才断层”等问题十分普遍。

(三)我国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建设的成绩有目共睹,但由于“政府”和“市场”及两者与“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尚未建立,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凸显:一是文化产业上“政策驱动”和“市场导向”的矛盾。近年密集出台的多项鼓励刺激性政策文件,在撬动投资、拓展市场和营造声势舆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此也“圈养”了文化产业部门对体制性释放和政策性推动的依赖症,“内功”与“内养”发育不良;二是文化市场快速扩张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如“三俗”文化、“道德和审美虚无主义”、文化企业和经营者的不诚信和商业欺诈等问题相当突出,与《决定》提出“切实营造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市场秩序”还有很大差距;三是文化科技新业态中的“内容”缺失和价值“迷失”问题。先进的高科技成为纯粹视觉狂欢、庸俗文化生产传播、违法乱纪经营的工具手段,既违背了科学技术发明使用造福人类的目的,也完全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

(四)我国文化事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机制初步形成,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公共文化政策的“制定参照”和“实施效果”问题。在相关政策研究和发展规划中,随处可见的不是“美国数据”就是“英国经验”,由于基本不考虑中西方在历史、民族、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文化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它们在本质上只是一种“先吊胃口、后坏胃口”的“漂亮话”,对公共文化改革和建设的实际影响效果甚微。二是国家文化资金投入“总量偏低”与“结构不合理”问题。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文化事业费虽然达到583.44亿元[3],但在整个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只有0.38%[4]。“差钱”仍是我国文化事业和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在资金管理和配置上也存在较多问题,集中体现为有些行业与地区“不差钱”和“乱花钱”,而有些真正需要资金的行业和地区却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区域文化事业发展“不平衡”和城乡文化服务差异“不升反降”问题。“十二五”以来,在文化设施和文化专项经费上,东部和中西部、城乡之间固有差距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不升反降”的情况,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我国文化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我国文化人才建设的短板和问题日益突出:一是现有文化人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不过硬”,在遭遇重大文化冲突和突发性事件时往往“无人可用”;二是现有文化人才在结构上的“总量相对过剩”和“优秀程度不高”,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需要;三是现有的文化人才选拔机制受传统“宗法制”遗毒很深,公平、平等的健康机制还未营造出来;四是一直“高烧不退”的青少年“出国热”和高端文化人才“入仕热”,凸显了我国文化人才面临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生态日趋恶化。

(六)全民文化道德素质培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得到强化,同时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对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的界定和论证“比较浅近”,过于强调与西方核心价值观的对立,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衔接,一些公益宣传类似“儿童读物”。二是对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范畴在概括和总结上不够精练,无论是与西方的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相比,还是与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仁义礼智信”相比,深度解读和论证都有待加强。三是在实践上抗干扰性不够强,在局部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摇摆和反复。四是对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顶礼膜拜,引发了全民道德文化素质的“西方化”,“反理性”“反道德”和“反美学”的后现代消费文化大肆流行,严重冲击了“温良恭俭让”等优秀传统美德,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猖獗,不诚信、缺乏责任意识、见利忘义等现象比较突出。

(七)我国文化传播与国际推广的主要问题

在硬件技术和基础设施上,主要是“传播技术进步”与“文化内容贫乏”的矛盾。与美英等国家成功地传播了西方的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比,我国良好而先进的技术设施设备与大量的政策资金支持,并没有很好地表达社会主义文化应有的“主题”和“内容”。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主要是“国家文化推广力度逐年增大”与“社会主义文化主题不明显”的矛盾。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目前在海外的宣传主要是“花钱”做广告,而不是以先进的中国文化理念和优越于西方的精神内涵取胜。在推广手段和模式上,主要是“因袭国外”与“原创创新”的矛盾。如目前国内荧屏走红的综艺节目,大多数都是购买海外版权。

三、“十三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对策建议

从《决定》关于“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出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一)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

以“两个着力”(在观念上着力解决影响我国文化发展与改革的理论和价值问题,在实践上着力解决当下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素质与文化价值观问题)为重点,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一是明确文化发展目标,确定先进发展方向;二是确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工作领域,构建与文化强国建设相适应的整体框架;三是将整体框架的内容细化到各具体的部门和行业,明确其在整个战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文化资源保护开发

在“十三五”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相承接的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机制。一是加强物质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管理和治理。二是探索解决社会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中的“规模”和“内涵”矛盾。三是重点解决人文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中的“人才”和“资金”问题。

(三)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市场建设

一是落实《决定》提出的“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以“简政放权”为重点,逐步减弱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对体制政策的依赖,激发和培养其内生优势,逐渐实现由“过度保护”向“帮扶”到“放手”的转变。二是以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在文化和科技融合上,最重要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给当代信息通讯技术这个工具注入“道德”灵魂和“人文”价值,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手段。三是打造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和文化产品丰富的现代文化市场。在文化市场方面,既要有充满生机、内容丰富的文化产品,又要构建代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方向,为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文化传承提供社会土壤和氛围。

(四)文化事业与公共文化服务

一是重构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的“制定参照”框架,探索“接地气”和“有盼头”的公共文化政策体系。二是“大处着眼”和“小处着手”并举,解决国家文化资金的“总量偏低”与“结构不合理”问题。“大处着眼”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下,彻底扭转改革开放以来的“多算经济账,少算政治账”的片面战略思维,加大国家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小处着手”主要解决好目前比较突出的“结构不合理”问题,落实《决定》提出的“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为国家文化资金使用提供精细化的组织保障和制度“笼子”。三是配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制定“文化赶超规划”和“分类发展政策”,促进我国区域文化事业和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对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良好、资金较为充沛的东部和大城市,以“增加人员经费,减少基建经费”为主要原则,以改善生活待遇为重点吸引和留住文化人才,同时以压缩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的方式提升已有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对文化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资金严重不足的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应采取“基建经费和人员经费双增长”的基本原则,弥补这些地区在文化建设上长期存在的硬件和软件不足问题,争取在2020年和东部发达地区共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

(五)文化人才培养与开发

一是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结合起来,提高我国文化人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我国文化人才的现状不是“绝对缺乏”,关键是缺少能履行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命的干才。要花大力气培养一批懂得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荣辱与共、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文化脊梁”,并把文化人才培养提升到和科技人才同等重要的地位。二是针对文化人才“总量相对过剩”和“优秀程度不高”的现状,通过制定国家人才战略详细规划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高我国文化人才的总体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准。同时以国家文化战略利益和民族生存发展需求为首要原则,解决“文化人才产能过剩”“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实现“在最关键的时候、最重要的场合‘有人可用’”。三是重启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反封建”进程,破除文化人才选拔、任用上的“任人唯亲”和“裙带关系”,为文化人才成长和发展提供公平、公开的良好社会土壤。四是建构以“去西方化”为基本特征、符合我国文化安全和发展需要的文化人才选拔评价机制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导致我国文化人才流失的“国际化”标准和“西方化”价值导向问题。

(六)全民文化道德素质培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

一是在建设文化强国总体框架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全民文化道德素质培养提供先进理论基础。二是以传统文化的重建与复兴支撑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全民文化道德素质培养,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基于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土壤。要解决“文化价值”和“生活方式”问题,仅靠政治和法律手段是很不够的,应以传统文化的体系性重建为重点,为全民在文化和价值上摆脱“西方文化霸权”,重新认识和回归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及生活方式提供良好的社会土壤,由此循序渐进,最终求得问题的彻底解决。三是针对我国软实力和国民素质水平整体上比较滞后的现状,研究和规划以教育现代化为中心的重点战略路径。通过探索“文化强国”战略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互动共生之道,解决我国目前教育中存在的“数量和质量”“规模和内涵”不相匹配问题,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文化强国之路的教育创新发展之路。

(七)文化传播与国际推广

一是在主题上,以“十三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战略理念,不是一般的提升对外宣传影响力和对外传播的辐射力,而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念、理论和文化价值作为战略核心。二是在内容上,以“十三五”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全面道德素质培养为主体形态,不是一般地提高对外交流的亲和力以及对外宣传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而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实践的巨大精神魅力充分展示出来。三是在形式上,要完成从模仿、借鉴西方文化传播模式和策略,转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传播体系,围绕这个战略大局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文化科技支撑。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3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到2013年相关数字。

②数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3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到2013年相关数字计算出的平均增长率减2006年到2010年相关数字计算出的平均增长率得出。

[1]统计局:2013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2万亿[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 01-23/6998025.shtml,2015-01-23.

[2]韩业庭,陈恒.2014广电蓝皮书发布[N].光明日报,2014-07-10(11).

[3]图表:2014年我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为42.65元[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5/14/ content_2862115.htm,2015-05-14.

[4]国家账本图解:全国公共财政支出预计达153037亿[EB/OL].http://biz.xinmin.cn/2014/03/07/ 23712910.html,2014-03-07.

责任编辑 王秀芳

G12

:A

:1007-905X(2016)12-0092-05

2016-09-25

1.王晓静,女,上海市人,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行政助理、城市战略咨询部主任、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都市文化、城市科学研究;2.刘士林,男,河北曲阳人,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光明日报城乡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城市科学、文化战略、智慧城市研究。

猜你喜欢

十三五强国建设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