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视角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2016-03-15张雅勤

关键词:协同主体人才

丁 宇 张雅勤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协同创新视角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丁 宇 张雅勤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体制的深化改革对公共管理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着人才培养理念较为落后、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错位、人才培养模式尚待完善等诸多问题。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办学理念,为有效解决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现实难题提供了思想基础。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协同创新理念;明确社会需求,促进人才供需平衡;协同多元主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配套制度,推进协同创新实践。

协同创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2011年4月,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出协同创新的理念。2012年教育部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及公布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均将协同创新视为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1]。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和总体趋势看,协同创新是适合我国大学办学要求的新理念,是优化我国大学发展总体设计、深入推进我国大学职能集成开发、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创高等教育发展新时代的精神指南[2]。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办学理念,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创新高效人才培养机制的战略选择。

一、协同创新: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3],其关键在于多元主体间的协同互动和深度合作。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师生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投入各自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4]。

(二)协同创新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必要性

1.提升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公共管理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与应用性特征。公共管理类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其教学与研究要立足实践,以解决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其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均需以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作为根基,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和结合[5]。当前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是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实践课程设置不够,课堂讲授依然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学考核方式单一,学生实践能力无法评估。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给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由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由重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实践的应用性的综合性转变,培养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6],这就要求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必须深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整合学校、政府和社会多方资源和力量协同完成。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多主体共同努力,共同协作,发挥协同创新的优势能量,提高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质量[7]。

2.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的必由之路

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给公共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要求,当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然而受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制约,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课堂教学和理论灌输而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仍较为严重,难以适应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人才能力的要求。为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质量、应用型、复合型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车轮,搭建有效的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平台,建立健全学校、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多主体互动互促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8]。构建多元利益主体互赢共建的协同创新模式,在发挥高校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整合和利用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多方利益主体的资源和力量,使公共管理类人才在学校获取专业理论知识后,可以在校外平台得到实战应用和磨合的机会,促进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

3.创新社会治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协同创新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主体是多元的,实现社会治理需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协同创新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涉及到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利益相关主体,有利于充分整合和发挥各利益相关方的资源优势,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各利益相关主体在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过程中协同互促,共建共赢,推动社会协同治理网络,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机制的现实困境

(一)人才培养理念较为落后

理念创新是创新发展的基石,只有转变陈旧观念,强化创新理念,才能拓展创新思路、增强创新能力[9]。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理念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不断革新,在新时期,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实践执行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但当前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我国高校教育理念陈旧,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招生轻质量管控、重理论灌输轻实践培养、重学科知识覆盖面轻实际管理应用能力培养的现象,这就使得培养出来的公共管理类人才不适应社会需求。此外,受高校管理体制影响,大多数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专注于发表论文、评职称,而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方法的完善和创新。

(二)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错位

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然而当前人才培养的实际结果与这一目标存在较大偏差。由于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普遍存在重理论知识灌输轻实践能力培养且课程设置范围宽泛等问题,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虽然理论知识覆盖面较广,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际管理应用能力却相对欠缺,不能满足社会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得学生就业缺乏竞争力,就业方向不明确,降低了专业信心和专业认同感。

(三)人才培养模式尚待完善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开放性、多样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运作模型与组织样式,包括课程设置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10]。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模糊笼统、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教学平台单一、教学方式简单、评价方式不科学、教学思路封闭等问题。这种在单纯的教室课堂环境内,以授课教师为中心、以书本教材作为工具的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需要[11]。目前虽然诸多高校已经开始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方面努力探索,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等诸多因素的束缚,当前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仍无法得到彻底解决,现行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完善。

三、协同创新: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协同创新理念

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不应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教室课堂环境和陈旧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封闭单一式人才培养方式不符合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也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应突破传统办学观念的束缚,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和方式。协同创新办学是通过构建合作互动平台,协同学校、政府、企业等各利益相关主体,突破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行业间的藩篱,整合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互促共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协同创新办学是高校顺应社会变革的必然选择,既是高校办学的内生战略选择,也是时代发展对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既是高校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分散走向集成进行创新的客观要求,又是高校自身突破传统、创新理念的必然结果[2]。

(二)明确社会需求,促进人才供需平衡

随着公共管理的深化改革和就业市场化的发展,公共管理类人才输出与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吸纳意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中,如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就业岗位对人才能力诉求之间的平衡任重而道远。高校人才培养应与实际社会需求相契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可以按照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实际需求和不同的职业发展特点设置不同的输出方向和培养目标,并设置与之相配套的不同课程内容和学习模块,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并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升公共管理类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促进公共管理类人才的供需平衡。

(三)协同多元主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传统高校单一主体模式不同,它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应协同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多元利益主体,在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方面促进多方互动合作、互促共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质量。

1.协同营造开放式教学环境

公共管理类专业传统的教学环境仅仅局限于学校教室的课堂上,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较高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来说,这种教学模式脱离现实社会实践,单一化灌输书本知识,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应将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学校封闭教室课堂之外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实践课堂,加强高校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互动合作,突破学校教室的局限,协同各利益主体,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平台在社会现实环境的延伸。开放式教学环境的营造符合公共管理类专业实操性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可以使学生将学校课堂内获取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强化、应用和融会贯通,使学生的适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操作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2.协同组织阶段性学习形式

公共管理类专业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的形式单一,教师授课照本宣科,“老师讲清楚、学生听明白”即可,只有单向的理论知识的传输与接收,缺少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既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适应社会对应用性、创新性公共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协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不同主体,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平台组织公共管理类学生理论学习、应用实习、总结研究等阶段性学习形式。在学校内部学习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阶段之后,通过在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等平台的应用实习阶段,经过亲身的管理实践活动强化和应用理论知识,补充课堂内外知识并从中发现问题,最后通过专业理论知识与实习等实践活动的结合进行总结,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形式互相促进和有机结合,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多阶段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3.协同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

公共管理类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水平和教育水平。公共管理专业自20世纪末在我国开设以来,虽然发展较快,但到目前也只有近20年时间,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此外,随着公共管理专业实操性的发展要求,仅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已不符合当前应用性、操作性、创新性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师资要求。高校可以根据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实际需求和不同的职业发展特点,协同政府公共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多元利益主体,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实践型师资队伍,直接引进具有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型”人才充实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队伍[12]。其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可按照理论知识讲授、学生实习实践、实地跟踪指导等不同阶段的教学形式进行分工和轮作,使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在不同的工作平台和环境中得以提升。此外,可鼓励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与政府公共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及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联合进行科研交流和教学探讨,融合多方需求意愿和资源,不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完善配套制度,推进协同创新实践

协同创新的根本在于制度创新,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落实,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和引领协同创新的有效推进。在协同创新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的系统中,学校、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能否有效协调以学校为代表的教学科研机构、以政府为代表的监管协调机构和以企业为代表的生产机构等多元主体间的关系是协同创新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关键所在[13],需建立健全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文化磨合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14],促进解决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冲突和运行难题,推动协同创新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良性发展和有效落实。

[1] 刘贵芹.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4-8.

[2] 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4-8.

[3]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4] 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5] 王丽梅,牟芳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基于大学生就业的视角[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7):81-84.

[6] 葛芳.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J].当代经济,2015(11):112-113.

[7] 袁洪英,何颖.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复合型能力诉求及达成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4(4):82-83.

[8] 郑石明.挑战与出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5):53-57.

[9] 单佳平.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50-54.

[10]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6.

[11]裴志军.论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其实现[J].价值工程,2010(5):193-195.

[12]苏丹.改变公共管理者培养理念与方式迫在眉睫[J].人民论坛,2013(35):28-29.

[13]徐魁鸿.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特征及运行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15(13):49-52.

[14]仲崇娜,苏屹.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6):29-34.

[责任编辑 勇 慧]

G642.0

A

1009-3699(2016)05-0559-04

2016-07-17

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220).

丁 宇,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社会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协同主体人才
人才云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