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朝鲜洪大容与清人的文学交流及《日下题襟合集》《日下题襟集》的成书过程
2016-03-15南首尔大学教养学部忠清南道天安市31020
刘 婧(南首尔大学教养学部,忠清南道天安市 31020)
18世纪朝鲜洪大容与清人的文学交流及《日下题襟合集》《日下题襟集》的成书过程
刘 婧
(南首尔大学教养学部,忠清南道天安市 31020)
摘 要:朝鲜洪大容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随朝贡使臣出使清朝,到达北京后与清人严诚、潘庭筠、陆飞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他们之间的交流诗文由严诚的友人朱文藻先后编辑为《日下题襟合集》和《日下题襟集》。本文分析和考证了洪大容和清人的诗文交流过程,以及朱文藻先后编辑的这两部诗文集的成书过程。通过以上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韩文人之间的文学交流、诗文编辑和流通的具体细节,对深入进行中韩文学、文化交流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洪大容;严诚;潘庭筠;陆飞;《日下题襟合集》;《日下题襟集》;中韩文化交流
朝鲜王朝和中国明清两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交流。朝鲜朝贡使臣和明清文人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朝鲜学术和文学的发展。18世纪中期,朝鲜洪大容(1731-1783年)的燕行及与清朝学人的学术和文学交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朝鲜洪大容使行团一行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出使清朝,朝鲜使臣在京与严诚(1732-1767年)、潘庭筠(1742-?年)、陆飞(1719-?年)三位杭州士人相遇,他们在京期间及回国后与三位杭州士人有着很多有关学术和文学方面的交流。洪大容归国后相继编辑了《燕杭尺牍》《乾净衕笔谈》等文献记录在北京与三位杭州士人的交流情况。而清人严诚去世后其友人朱文藻也整理编辑了严诚等与朝鲜使臣间的交流诗文集《日下题襟合集》与《日下题襟集》①朱文藻《日下题襟合集》北京大学所藏抄本;朱文藻《铁桥全集》《日下题襟合集》韩国首尔大学所藏抄本.。这些交流诗文对研究朝鲜洪大容和清人的文学、学术及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为清代和朝鲜历史、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素材。
对以上文献资料韩中学者虽有相关研究①韩国相继出版影印本和翻译过洪大容的诗文集《湛轩书》(1939年铅活字本),中国邝建行教授校注出版了《乾净衕笔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郑珉教授《18世纪韩中知识人的文艺共和国》(韩国文学园地出版社,2014)对《铁桥全集》的哈佛藏本曾有过介紹.[1-3],但迄今为止,没有系统的整理,对这些文献资料之间的版本关系也未能厘清。笔者在过去十年间陆续收集和整理了洪大容和清人的交流诗文资料,最近正在做校注《日下题襟集》的工作。本论文③是对朝鲜洪大容与清人交流过程,《日下题襟合集》和《日下题襟集》的成书及传入朝鲜的过程所作的考证工作。下面首先探讨朝鲜洪大容使行团一行出使清朝及与清人交流的过程。
一、朝鲜洪大容一行的燕行及与清人交流始末
乾隆三十年(1765年)十一月二日朝鲜冬至兼谢恩使团一行离开汉阳,在十一月二十七日渡过鸭绿江,十二月二十七日抵达北京。此次出使的正使是顺义君李烜(1712-?年),副使是参判金善行(1716-1768年),书状官执义是洪檍(1722-1809年)。另外,还有紧随三使臣的金善行的堂弟金在行和洪檍的侄子洪大容,后两人是作为军官通德郎的身份跟随出使的。而第一次与严诚相遇的李基诚,则是以正使的军官嘉善前佥使的身份跟随出使清朝。以上六位朝鲜使臣的生平,以及与清人交往的具体过程和细节,清人朱文藻整理的《日下题襟合集》中有其友人严诚的记录,内容如下:
铁桥曰:安义君李基圣,彼国皆称之曰李令公,年五十五岁,古君子也。乾隆三十一年,岁在丙戌,正月二十六日,李公初与余遇于京师琉璃厂书肆,方买昌黎全集,见余眼镜,爱之不忍释手,索纸作书,欲以多金相易,余遂脱手赠之,不受其金。而归,已置之矣,忽于二月初一日,早遣使到寓云:“已觅余数日,不得,心甚怏怏。今始得之,幸毋他往,午后当来。”余待之。午后李公果来,具道思慕之意,古情古貌,郁勃可爱。茶话移晷,出彼国所产纸墨、折迭扇以及丸药数剂见赠,余亦报之以香扇等物焉,此缘起也。笠子,制度精密,乃其私居之冠,屦极大,以革为之。武官皆锐顶缀以金银而系以孔雀翎。文臣则平其顶而已,有大礼则纱帽圆领。士人亦方巾海青,悉沿旧制。而我朝一听之,具见忠厚宽大之至矣。
铁桥曰:礼曹参判金善行,字述夫,号休休先生(其家有休休窝),宰相也。仪观甚伟,亦工书。礼曹判书云者,犹中国之礼部尚书也。金宰相衣冠状貌乃类似所画李太白像,胸襟磊落,议论高旷,遍问中华山川名胜,往复殆数万言。茧纸亘丈者,尽十余幅,而尤祥于江浙等处,闻西湖之胜,叹羡不置,自恨不得生其地。字画秀劲可玩,虽纵宕不羁,而书及天子及国家等字,则必庄楷。临别乃云:“千里观光,大非容易,二兄所以慰父母之心而为门户之计者,在此旅邸易笔砚,二兄春闱之捷固意中事,恨远人不日将归,不及亲见,即区区亦更无入京之势。惟冀二兄或有奉敕海东之役,再谋良晤耳。”兰公至为感激泪下,而金公亦黯然之色焉。
铁桥曰:金秀才在行,字平仲,号养虚,年四十五岁,清阴先生侄曾孙也,金宰相之弟。本秀才而作戎装者,因显见中华风物,故随使来而改服耳。每自谑曰武夫武夫云,豪迈倜傥之士。工诗善草书,不修边幅,举止疏放可喜。二月初三日,金、洪二君访余及兰公于寓舍,盖有感于李公之言也。命纸作书,落笔如飞,辩论朱、陆异同及白沙、阳明之学,至数千言,谈古今治乱得失,具有根底。翌日往访之,握手欢然,倾吐肝胆,令人心醉。金、洪二君,频来寓舍,每谈竟日,白全帖子尽七八纸或十余纸,至其归时,必藏而去,问之则云:“必与三大人看也”。故凡我辈所谈,所谓三大人者,无不知之。
铁桥曰:洪高士大容,字德保,号湛轩,年三十六岁,亦秀才,洪宰相从子,历世贵显。高士独慕元寂,隐居田间,于书无所不通,善鼓琴,彼国皆敬其人。此公独不作诗,非不能也,其家法殆如此耳,其叔父丞相亦然。金秀才称之为豪杰之士,本贵胄,居王京,自以不慕荣利,退居于忠清之寿村,与农夫杂处,构爱吾庐,偃仰其中。善观天文,精骑射及揲蓍。暇则焚香,读书鼓琴,自娱而已。于书无所不观,与之议论,皆见原本。自恨生长异域,未见中华人物,得叔父奉使之便,自请随行。其志颇高远,具详所寄书中。初来见访,亦装诡托武臣,翼日见之,乃易儒服,恂恂如也。设饭相款,余与兰公,为之一饱。饭时每人横一短几,上列众羞一铜盂饭,不设而用匙。食必先祭,坐则如今人之跪,皆古礼也。流连至暮,问答极多,不能悉记。后云:“君等不能再来,仆更图走访。然终归一别,不如初不相逢。”彼此挥泪而别。二月初八日,过余邸舍,谈心性之学,几数万言,真醇儒也!才因不以地限哉我!辈口头禅:“有愧多矣”。十二日,又来寓舍,盖三过矣。谈数万言,不可悉记。惟云:“我辈终古不复相见,痛心!痛心!然此是小事。愿各自努力,以无负彼此知人之明,此是大事。毋悠悠忽忽错过此生,异日各有所成,即相隔万里,不啻旦暮接膝也。”又云:“我国每年入贡,音书可一年一寄,若不见我书来,是我已忘却二兄,或死矣!”①《日下题襟合集》朱文藻引用“铁桥曰”简介朝鲜六使臣部分.
《日下题襟合集》中严诚所记录的朝鲜六使臣的简介是各有侧重的。首先,他记录了朝鲜六使臣的生平、外貌、文采及喜好。之后,又分别记述了他们之间的交往经过。严诚用详略得当的语言,生动具体地描写了与朝鲜六使臣的交往过程及对朝鲜文人的评价。比如写与李基圣的交往,首先写他们在琉璃厂的相遇,写得栩栩如生,继而写李基诚重新找到他时进行交流的生动场面。严诚对正、副使和书状官三大臣的描写尤为形象,非常清晰地勾画出了朝鲜士大夫的言行举止及在学术和文学方面的良好素养。对洪大容①朝鲜方面对洪大容的相关记录较多,朴趾源撰有《洪德保墓志铭》(《燕岩集》卷二).和金在行这两位没有官职的士人,严诚因与他们交往最为密切,描写更为详细。从严诚对每位朝鲜文人的描述,也可看出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互相欣赏、彼此信任基础之上的真情交流,这也是他们的友情得以保持一生,乃至感动世人的最重要的原因。
下面再介绍一下与这六位朝鲜使臣交往的清人严诚、潘庭筠、陆飞的情况。这三位清代士人在清代文学史或学术史上虽没有显赫的地位,可清人的诗文史料中对他们在诗文书画方面的才能亦有记载。而在朝鲜文坛,他们因和洪大容等学人的交流而备受瞩目②如《浙江乡试朱卷》中有严诚、潘庭筠、陆飞乡试中试记录:清人蒋宝龄的《墨林今话》中有对严诚、严果、陆飞的优秀文采及书画成就的赞美;法式善的《梧门诗话》中有对陆飞书画才能的褒扬之词;清人潘曾莹所著《小鸥波馆骈体文钞》中亦撰有《陆筱饮传》,文中对陆飞诗文书画才能描述甚详.朝鲜文坛对清杭州三文人和洪大容的交流记录较多,如朴趾源、李德懋等人都撰文记录了他们的事迹.。现从朝鲜洪大容编辑的《乾净录》后语中的描写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三位清人的情况:
中国之人才多出于南方,南方之人才多出于江浙。盖山川明秀,地理有不可诬也。陆飞,字起潜,号筱饮,乙亥生。居杭州湖西大关内珠儿潭,陆贽③陆贽(754-805年),字敬舆.吴郡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大历八年(773年)进士,中博学宏辞,贞元八年(792年)任宰相.因与裴延龄不和,被贬充忠州,永贞元年卒于任所.有《陆宣公翰苑集》问世.之后。筱饮为人短小,状貌丰伟,喜言笑,杂以谐谑。善饮酒,饮终日不乱。诗文书画俱极其高妙,惟任真陶泻而已,不事雕饰以求媚于世,亦未尝以此加诸人。天性不拘小节,非醇乎儒者。虽然,豪而有制,不至于纵。旷而有节,不至于荡。即杯樽谐笑之际,亦温温简重,甚有贵人气象。不特二人者之所仰重,其器重风味,可谓世间之奇事也。
严诚,字力暗,号铁桥,壬子生。居杭州城内东城太平门里菜市桥,严光④严光:东汉高士,字子陵,会稽余姚人.少有高名,与汉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详见《后汉书·严光传》.之后。铁桥瘦削多骨格,英特俊洁,傲视一世。及其闻善言而见善行,爱好之出于至诚。才识超诣,信笔成文,辞理畅快,灿然如贯珠,其志亦未尝以此自多也。铁桥才高识敏,于王、陆及佛学皆已遍读之而穷其说矣,其得之于心学亦不浅矣。今则自谓无所好,而亦不能无宿处之难忘,未知早晚成就将何以究竟也。铁桥始闻余论斥王、陆及佛学,颇有不悦之色。当其时有问而多不肯答,有答而多不肯祥,间以玩世不恭之语,观其意,盖嫉世之不识何状而徒人云亦云者也。是以于余颇有傲色,此其气质之偏处。虽然,余之所以喜之深而谓其可与友者,亦以此也。其后见余之议论平淡务实而不事浮躁矫激之习,然后亦以余为异于纷纷之辈,而情好日密矣。
此三人者,其资性虽不同,才学有长短;要其内外一致,心口相应,无世儒龌龊粉饰之态则一也。三人虽断发胡服,与满洲无别,乃中华故家之裔也。吾辈虽阔袖大冠,沾沾自喜,乃海上之夷人也。其贵贱之相距也,何可以尺寸计哉?以吾辈习气,苟易地而处之,则其鄙贱而轹之,岂啻如奴仆而已哉!然则三人者之数面如旧,倾心输肠,呼兄称弟,如恐不及者,即此气味,已非吾辈所及也①《乾净录》后语.。
通过以上对朝鲜六使臣和清人杭州三才子的记录,可得知朝鲜李基圣是他们建交的媒介,正是李基圣在北京琉璃厂为购买眼镜而结识了严诚,金在行、洪大容才在其引见下得以结交。之后,朝鲜三大臣又相继见到了杭州三才子并且进行了诗文交流。乍看起来,他们的相遇和结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戏剧性。不过,他们得以建立起持续的交流关系却也具有其必然性。洪大容在自己编辑的《乾净衕笔谈》中有这样的记录:“乙酉冬,余随季父赴燕,自渡江后所见,未尝无刱覩。而乃其所大愿,则欲得一佳秀才会心人,与之剧谈。沿路访问甚勤,居途傍者,皆事刀锥之利。且北京以东,文风不振,或有邂逅,皆碌碌不足称。”从此记录来看,洪大容出使清朝是有自己的个人目的的,即为了“得一佳秀才,与之剧谈”。而洪大容在赴京沿途也一再留意想结交一些中国文人,但对他们的文化水平之低下感到非常失望。当他在京城遇到严诚和潘庭筠这样的江南才子,可谓大喜过望。尤其是严诚慷慨地把自己的眼镜赠送给了李基圣,这种乐善好施的君子之风,使得洪大容对严诚更是产生了由衷的好感。从以上情况也可以看出,这些朝鲜使臣和清人得以交往,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洪大容本来就怀有结交中国士人的强烈愿望。洪大容一行和杭州三才子建交初衷并没有任何的个人功利目的,这也是他们的友谊得以世代相传的重要原因。
李基圣二月初一拜访了严诚,之后洪大容和金在行也直接拜访了严诚和潘庭筠。在二月初一至二十九期间,这些朝鲜使臣和严诚一共相见了七次。他们见面后多以笔谈形式进行交流,讨论了有关学术、宗教、文学、女性、政治等问题。在这一个月里,严诚和潘庭筠也回访了几次朝鲜使臣,这是严诚、潘庭筠和朝鲜三大臣李烜、金善行、洪檍得以进行诗文酬唱的机缘。在这段时间里,即使不能见面,他们也几乎每天传递诗文或书札来传达自己的生活和文化活动情况。另外,这期间他们也不断托付对方为自己撰写诗文题跋,也有为对方赠送的书画题写诗文。这期间的交流诗文、书信等资料就是严诚友人朱文藻所编《日下题襟合集》与《日下题襟集》的全部素材。
二、《日下题襟合集》与《日下题襟集》成书及传入朝鲜的过程
康熙丙戌(1766年)二月底洪大容离开燕京,他和杭州三文人之间继续保持书信往来。严诚在次年丁亥(1767年)曾因生计客居闽地,不料却在当地染上瘴疾,十月返回故里后不幸去世。在严诚去世后,其友人朱文藻②朱文藻(1735-1806年),字映漘,号郎斋,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从小酷爱读书,渔猎百家书籍.著述宏富,有《碧溪草堂诗文集》《碧溪诗话》《碧溪丛钞》《东轩随录》《东城小志》《东皋小志》《金鼓洞志》《嘉定余杭县志》《康熙仁和县志》《吴山城隍庙志》《崇福寺志》《续崇福寺志》《金箔考》《苔谱》《续礼记集说》《说文系传考异》《鉴公精舍纳凉图题咏》《历樊榭先生年谱》等行于世.以上朱氏生平,参阅了《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省专辑”(上海书店,1993年)的说明部分.曾对严诚、潘庭筠、陆飞与朝鲜六使臣交往的诗文及书信资料进行了两次编辑工作。第一次是在严诚去世后不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编辑成了《日下题襟合集》,这部集子是朱文藻编辑的第一部初稿本。之后,朝鲜洪大容得知严诚去世的消息,非常希望能看到严诚在世时的诗文作品,遂要求朱文藻整理一些严诚的诗文给他。洪大容自己也整理了一些在燕京时和严诚的交流诗文邮寄给了朱文藻。朱文藻在第一次编辑的《日下题襟合集》基础上调整了文本中朝鲜六使臣的排列顺序并增补了部分内容,编辑成册后改称为《日下题襟集》。这部《日下题襟集》和朱文藻编辑的严诚诗文集《严铁桥全集》一起都曾邮寄给了洪大容。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问:朱文藻为何会为严诚编辑这些诗文资料?他之所以编辑这两部集子的缘由和过程又是怎样的呢?下面继续探讨这两个问题。
作为清代著名学者、藏书家、校勘学家及书画家,朱文藻学识渊博,既精通六书金石之学,又通史学,兼工诗文。朱氏曾在同邑汪氏振绮堂藏书楼校勘群集,后经大学士王杰引荐,入京协助《四库全书》编校工作。他曾与阮元、孙星衍研讨金石,合作编成了《山左金石志》。晚年,他先后参加了阮元主持的《两浙輶轩录》,王昶纂修的《金石萃编》等书的编写工作。由此可见,朱文藻具备编辑严诚与朝鲜使臣的诗文资料的资格。可是,乾隆中期因修纂《四库全书》而引起的“文字狱”余波未平,当时一般清人士大夫对于结交外国使臣还是极为避讳的。虽然严诚和潘庭筠、陆飞在当时还都未科举出仕,似乎于结交外国使臣没有太多顾忌,以至于和朝鲜使臣进行笔谈过程中也多次谈及当朝弊政,甚至有不少忌讳之语。而朱文藻是否没有考虑到这些政治因素,而贸然去做这件可能会妨碍自己仕途发展的事情呢?而他一定要这么做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先看一下他在《日下题襟合集》序中所叙述的自己编辑此集的缘由(北京大学藏本序):
此序文是朱文藻在乾隆丁亥(1767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所写。序文中详细叙述了铁桥与朝鲜使人的交流过程,朱文藻和严诚的关系以及编辑《日下题襟合集》的过程和集中所收录的内容。朱文藻之所以要编辑《日下题襟合集》,其中有严诚之子“乞求”的原因,又有如朱文藻所记“余感铁桥弥留眷眷之意”“因先取其所存诸人墨迹编录一册”。朱文藻既为严诚的英年早逝而感到痛心,也为铁桥弥留之际对朝鲜友人的“眷眷之意”感动。而他的这种感情,也不可能是泛泛之交所能具有的。朱文藻和严诚、严诚之兄严果的深挚亲情可以根据他寄给朝鲜洪大容的书信内容窥见一斑:
文藻生本贫寒,年十六痛遭失怙,家无督责之严兄,外无规勉之良友,稍知读书,惟师古人,既而思择友以为助。币庐去九峰铁桥去数十步,慕二君之为人,往交之,十数年如一日。急难相济,疑义相析,文酒相乐,虽骨肉相爱,无此亲者,此真所谓性命之交也。……铁桥生平所作诗文,文藻为钞其全,得八卷,题曰小清凉室遗稿。其与足下及诸公赠答诗文尺牍,别汇为一册,题曰日下题襟合集。附于本集之后……。乾隆戊子春正月二十五日愚弟文藻顿首上湛轩先生足下①《日下题襟集》,《燕杭诗牍》第43封信.
这封书信是朱文藻于上年的12月编辑完了严诚的诗文集和他们的交流诗文集《日下题襟合集》后,在乾隆戊子(1768年)春正月二十五写给洪大容的,这是一封写给洪大容的通好信。在这封信中,除向洪大容表达了自己对挚友严诚早逝的悲痛之情,朱文藻还表示自己会如同严诚一样愿意和洪大容建立密切的交往关系。因此,他非常详细地叙述了自己和严诚兄弟非同一般的亲情,这也是他所以整理严诚诗文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朱文藻在书信中道明了自己整理的严诚诗文集的名称是《小清凉室遗稿》(八卷),严诚和朝鲜友人的往来诗文集名为《日下题襟合集》。
上面探讨了朱文藻编辑《日下题襟合集》的缘由和过程,下面再具体讨论朱文藻编辑《日下题襟集》的时间及这部集子传入朝鲜的过程。据朱文藻题《日下题襟合集》序文,可知朱文藻编完《小清凉室遗稿》和《日下题襟合集》后,并没把这两部集子寄给洪大容。之所以得出如是判断,是因为洪大容在戊子(1768年)中秋寄给严诚之兄严果的信中有拜托邮寄严诚诗文集的请求:
且烦铁桥诗文,或已刊布,幸以数本见惠。顷闻铁桥以京邸笔谈札记成书。望勿拣紧歇,誊写一本。铁桥身后士友间挽诗文,亦并誊示。铁桥诗札誊本一册附上,而字画舛讹颇多,忙未雠校。谅之!②《杭传尺牍》《与九峯书》(1768年9月).
从这封书信的内容可以明确得知,朱文藻虽然在丁亥(1767年)十二月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日下题襟合集》的编辑,但并没有把这部集子直接寄给洪大容。洪大容在此后发给清人的信件或自己的诗文集中也没有涉及收到《小清凉室遗稿》和《日下题襟合集》的相关记录。严果在庚寅(1770年)十二月写给洪大容的回信中也有以下相关内容:
缘来教索观铁桥遗稿,未有刊本。友人朱朗斋,力任重钞,因复铨次。铁桥诗文试帖画录,并士友哀挽,及自来与诸公往来诗文尺牍,都为一集,抄录至今始得告竣。果以驽钝之资,不中策励,自铁桥亡后,堂上严慈痛惜不已。果思慰藉亲心,勉力应试,今秋获举于乡,自分年已五旬,志靡上进,谬厕贤书,益深愧悚。兹乘公交车北上,亲携铁桥全集,奉书纳上。并念铁桥弥留神恋手教,知其魂魄依附,定系仙乡,生无再见之期,殁或有依附之愿。因倩奚友,摹一小像,装册附呈。虽面目失真,冀足下因画思人,如铁桥之亲陪左右也。……承颁圣学辑要四册,农严杂志、三渊杂志一册,并铁桥遗唾一册,俱已收领。玩味无穷,遗唾一编,家藏遗稿中多所未备,幸得藉此补足①《日下题襟集》《九峯庚寅十二月答书》(1770年12月15日).。
从以上严果写给洪大容的回信中,也可获知严诚诗文集在当时并没有刊布的事实。洪大容此次寄给严果一些朝鲜人的诗文集,而且他也把自己整理的《铁桥遗唾》一册寄给了严果。而严果所说“家藏遗稿中多所未备”的应是之前朱文藻所编辑的《小清凉室遗稿》和《日下题襟合集》中所没有收录的内容,严果是在收到洪大容寄来的资料后才“幸得籍此补足”。此次所编辑的诗文集就是朱文藻所整理的严诚个人诗文集《铁桥全集》,以及在《日下题襟合集》的基础上增补而成的《日下题襟集》。以上判断可以从朱文藻所题的《铁桥全集》序中得以证实:
严铁桥,名诚。……所著杂稿未经手定。余取其诗分为二编,择其尤曰诗选,其次则曰诗存。其与朝鲜诸公往来诸作,仍原题曰日下题襟集,其全集如此。余既为之手录一通,藏于其家矣。己丑之冬,洪君湛轩书来,索观遗集,复为手录以殆之②《铁桥全集》序.。
《铁桥全集》的序文中,朱文藻说己丑(1769年)之冬洪大容来信索要严诚遗集并且复为手录以殆之,就是在收到了洪大容寄来的铁桥诗札和《铁桥遗唾》后所增补的《铁桥全集》。对于这些内容,朱文藻在《日下题襟集》的序中也有相关的记录(《铁桥全集》第4册):“己丑之冬,洪君湛轩寄来《铁桥遗唾》一册,校旧稿,阙者悉补入,有不同者,详注于下。庚寅十二月立春日文藻又记。”遂可以得知朱文藻在庚寅(1770年)十二月立春日完成了《日下题襟集》(包括在《铁桥全集》内)的编辑。《铁桥全集》的成书,朱文藻有着很大的功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洪大容所寄严诚的相关诗文资料。可以说,《铁桥全集》和《日下题襟集》的成书蕴含了朝鲜洪大容和清人朱文藻两人对亡友的最为真挚的情感,也是他们进一步交流的文化结晶。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探讨《铁桥全集》(包括《日下题襟集》)传入朝鲜的时间。严诚之兄严果在庚寅(1770年)十二月给洪大容的信中已经明确说明要把《铁桥全集》和严诚的小像一起携带到京师,以便邮寄给洪大容。但是这部《铁桥全集》最后传递到洪大容的手中却费了很多的周折和时日。甲午(1774年)之夏,严果写给洪大容的信中有关于邮寄《铁桥全集》未能成功的内容:
往岁辛卯果赴北闱,曾携带铁桥遗集并附答书,置行笥中。终以无便觅寄,仍秘归装。思念于兹,无路申达,此心耿耿寤寐为劳。今春,忽有都门寓客归杭,赉到三河孙蓉洲先生书,中有足下去冬所寄手书一函。……今奉上铁桥诗文并日下题襟集,一格抄录,共装五册。此集人间只有三本,一即此本也。书虽不工,足下想必宝之。外有铁桥遗照册叶一本,亦附上。其朱朗斋戊子奉书一函,并果庚寅前书,虽已纂入题襟集中,原书今亦附上,希一并收览③《燕杭诗牍》严果与洪大容书(1774夏).。
《铁桥全集》在庚寅年十二月编辑完后,第二年严果曾携带至京并打算邮寄给洪大容,可惜因未能找到传递的人员,只能再携带回杭州。四年之后严果收到洪大容的信件,才又寻觅转交的人员以备能邮寄出去。严果找到转交的“中间人”,一名是孙有义(号蓉洲),一名是邓师闵。孙有义家居三河县,是朝鲜使臣往返的必经之路,孙有义和朝鲜文人的交往也颇为频繁,可是严诚的诗文集在甲午年并没能被转寄到朝鲜。此后,丁酉(1777年)年洪大容曾收到邓师闵的来信,说明《铁桥全集》寄存在孙有义处。在戊戌(1778年)年朝鲜李德懋出使北京才从孙有义处收到了《铁桥全集》和严果赠送的其它物品。在戊戌年秋天,李德懋回到朝鲜后,洪大容从李德懋手中收到了《铁桥全集》①李德懋曾在自己撰写的《入燕记》六月十七日条(《青庄馆全书》卷六七)中记录了自己收到《铁桥全集》的情况:“及到三河,馆之比邻.孙嘉衍即蓉洲之从弟也.塩店吴姓人已闻朝鲜人将回,置蓉洲所托铁桥遗集小照于嘉衍之家.余乃索来,此亦奇也.诚字力暗,乙酉岁,湛轩逢陆飞潘庭筠及诚于燕市,诚有志于为己之学,湛轩尤所眷眷者也.不数岁,诚病疟而死,遗书湛轩,言甚悲恻,绝笔也.湛轩求其遗集及小照凡十年,今始得之,若有数存焉.蓉洲亦醇谨有长者风.” 另,洪大容在给孙有义的信中也记录了已经收到铁桥诗文的内容:“戊戌七月,因颁朔便附札.秋,晚贡使回,乃李懋官传来正月廿五手翰,浙西封缄,并已收领.”(《湛轩书》答孙蓉洲书).。这部集子从编辑完成直至转交到洪大容的手中,耗用了八年的时间。而洪大容拜托严果编辑铁桥诗文的请求则是在十年之前。可以想象,洪大容在收到已故挚友的诗文集后,其心情是何等复杂。
综合以上的内容,可以作总结如下:朱文藻在乾隆丁亥(1767年)十二月编辑完《日下题襟合集》之后并没有把这部集子寄到朝鲜。朱文藻在庚寅(1770年)十二月完成了《日下题襟集》(包括《铁桥全集》)的编辑之后,抄录了副册试图邮寄给洪大容,但因邮寄不便当年未能邮寄出去。戊戌(1778年)年朝鲜李德懋受洪大容的嘱托去孙有义处取得《日下题襟集》带回朝鲜,在戊戌年秋天转交到了洪大容手中。韩国朴现圭教授在《朝鲜、清朝人燕京交游集——〈日下题襟合集〉的发现和介绍》以及《日下题襟集编纂和版本》论文中都曾论述到《日下题襟合集》和《日下题襟集》在戊戌年传入到了朝鲜这一问题[1-2],应是把这两部集子误认为是同一种而产生的错误判断。
三、小 结
乾隆三十年朝鲜洪大容、金在行以及三大使臣与清杭州三文士的交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之间的交流不仅打破了清建立王朝之后朝鲜士大夫对清人的敌视态度,也开辟了18世纪至20世纪初中韩两国文人友好交流的先河。尤其是洪大容作为朝鲜北学清朝的先驱,对朝鲜北学派的影响深远,是积极学习和吸收清朝学术、文学、文化精华的带头人。此外,清人朱文藻和潘庭筠在和洪大容交往之后,其自身也成为了朝鲜和清代学术交流的中介人物。在洪大容之后来京出使的朝鲜士人得以大规模地和清代文人建立密切的交往关系,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洪大容和朱文藻周围人的引介,他们为朝鲜和清代学术、文学、文化等的交流开创了新的局面。
《日下题襟合集》与《日下题襟集》所收录的诗文,大部分是朝鲜和清代诗文以及史料中未有收录的内容,可以补充这一时期中韩文学交流文献的空白。此外,通过这两部集子中所收录的诗文资料,我们也可以更具体地了解朝鲜燕行使臣和清朝一般士人文化和文学等方面的交流细节。通过这两部诗文集的编辑过程,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韩文人诗文作品的创作、编纂以及流布的具体环节,为我们更深入地研究中韩书籍的流通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而这两部诗文集作为朝鲜和清人文学、文化交流的结晶,在其编辑过程中也经历了朱文藻的初稿编辑,以及洪大容编辑相关资料提供给朱文藻后又进行的增补过程,从这两部诗文集的编辑过程也可探知其中凝聚了两国文人的心血和努力。即使在这两部诗文集编辑成册之后,也经历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才传入到对方手中,这其中也折射出了古代中韩两国书籍流通中的艰难实况。在《日下题襟集》传入朝鲜之后,又经历了朝鲜、清朝、日本文人对这两部诗文集的收藏和传抄的过程。其情况之复杂,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因篇幅所限,对于这两部集子抄本的收藏和传抄情况,笔者将另拟稿再做探讨。
参考文献
[1]朴现圭.朝鲜、清朝人燕京交游集:《日下题襟合集》的发现和介绍[J].韩国汉文学研究,1999,23:229
[2]朴现圭.《日下题襟集》编纂和版本[J].韩国汉文学研究,2011,47:653
[3]祁庆富.中韩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关于新发现的《铁桥全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77.
(编辑:刘慧青)
The Literary Exchange between Hong Darong in the 18thCentury Korea and the Scholars in the Qi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Compiling Process of Compilations of Rixiatijinheji and Collection of Rixiatijinji
LIU Ji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Namseoul University,Tianan,Korea 31020)
Abstract:Hong Darong was sent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to visit the Qing Dynasty in 1765 along with the tributary envoy.After he arrived at Beijing,he established the intimate communication with Yan Cheng,Pan Tingjun and Lu Fei.Their exchanged poetic proses were compiled successively by Zhu Wenzao,a friend of Yan Cheng’s as The compilations of Rixia tijiheji and The Collection of Rixia tijinji.It is analyzed and verrifined in this paper that the process of poetic prose exchanges between Hong Darong and cthe scholars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also studied the compilation course for these two poetic collections.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literatry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ancient Sino-Korean scholars can be reached.It will have an important consulting significance for both the literary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Key words:Hong Darong;Yan Cheng;Pan Tingjun;Lu Fei;Rixia tijinheji;Rixia tijinji;Sino-Korean Cultural Exchange
作者简介:刘婧(1976-),女,山东济宁人,助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韩国古典文学,中韩古代文学比较,东亚古代文化交流
基金项目:Funding for this paper was provided by Namseoul University
收稿日期:2015-12-14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6.03.001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中图分类号:G25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6)03-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