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常态化发展研究
2016-03-15伊丽娜
伊丽娜
(绥化学院思政部,黑龙江绥化 152061)
群众路线教育常态化发展研究
伊丽娜
(绥化学院思政部,黑龙江绥化152061)
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说乃是一场道德教育活动,欲提高这场活动的实效性,使其常态化发展下去,可从道德教育角度进行。面对当前社会转型以及市场经济全方位建立等现实,从加强他律以促进自律、加强道德理论建设以及建立蕴含道德文化的日常生活模式等途径展开群众路线的道德教育活动,以期让道德规范内化于受教者主体之内,切实提高这场活动的实效性并使其保持常态化。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道德教育;自律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虽已结束,但是为了更加全面地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对党员及其领导干部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必须保持常态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要求是让党员正确处理好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因此这是一场关乎道德教育的活动,完全可以从道德教育这个角度来进行,以保障这场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并常态化发展下去。
一、群众路线教育是道德教育活动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以文明为方向,以善恶为标准,在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下,通过非强制性约束手段调节和平衡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类探寻自己存在方式的一种手段。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道德”的定义是:道是“所行之道,从行之首”,德是“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可见,中国古人认为“道”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德”乃是“道”体现在人之内在的本性,即“道德”是人的本体性的一种存在方式。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就是实现人的目的。康德则认为,道德是人类的价值和尊严之所以高贵的根据。可见,道德是人类依据自身本性和理性创造出“内在价值”和“内在尺度”来把握世界的方式,是人之为人的精神规定性。
在人类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通过准则、规范等形式来体现,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自觉去遵守。它的目的是督促人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以达到至善的理想生活状态。因此,从道德的本义所阐发的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通过教育使人成为人,引导人以人的存在方式去生活,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道德教育“所确定的是人的生活原则、生活的根本方向,它所涉及的是整体生活的善,它最终要达及的是使人成为人。”[1]可见,道德教育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必要手段。
群众路线教育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手段,让党员干部树立宗旨意识和“以民为本”的理想信念,并将这种理想信念作为他们思想和行动的准则和标准。这种教育,从个体角度讲,可引导人追求至善,教导人履行对他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规范人的行为使其选择正确的生活道路,由此转换人的内在品质,使他们按照“成人之路”去生活。可见这种教育是提高个人自身价值的手段。从社会群体角度讲,通过贯彻群众路线,可更好地调整群体成员间及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对党员进行群众路线教育符合道德要求,本质上是一种德育活动。
伦理学上认为,为他人服务,一切工作以维护他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是一种责任意识,体现着道德义务的特点。道德义务是人们在内心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责任。以“执政为民”为内涵的群众路线,强调人们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支配下,自觉自愿地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这种责任是内心信念和意志支配下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这种自觉的行为,是他们内在良知的自由行为,也是他们内心信仰的自然流淌,是他们追求一种善的生活的直接动力,使他们可以用道德的标准来确定生活的方向和道路,确定其存在方式。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走群众路线本身是一种道德诉求,具有强烈的道德色彩。
由此看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本质上可以说就是道德教育活动,我们完全可以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入手,探索群众路线教育常态化的路径。
二、开展群众路线道德教育活动所面临的社会际遇
群众路线教育如要常态化发展下去,必须考虑要结合当下面临的社会环境进行,因此,我们应该首先考察当前进行这种活动所面临的社会际遇。
社会转型带给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我国当前社会正处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由前现代化向现代化的历史转型期,开放、多元、多变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社会转型是新旧两种文明类型的更替,两种文明类型的更替必然导致两种社会存在意义系统的转换,由此人类精神世界面临深刻的挑战。这种挑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批判与重构;二是探索与确定新的文化发展方向。但是21世纪的我们并没有真正形成对20世纪我们自身民族思想文化的反思,也没有建构起新文化。当前是个青黄不接的时代,亦即人类精神、思想观念处于更多混乱、对立、冲突、矛盾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既无新的道德理想可追求,又不接受和信奉原有的道德规范,道德无立锥之地。
市场经济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21世纪的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基本确立,社会全方位走向现代化,这导致了传统文化模式失范。与此相伴随的是中国民众正逐渐摆脱传统农业文明的束缚,开始与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存方式会面。于是,在人的个体活动中,传统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模式开始向现代自由自觉的生活模式转变。伴随这种转变,市场经济其内在的文化因素及其活动要素逐步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支配性因素,导致商品化浪潮和功利心态引导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利益追求普遍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追求。同时,市场经济又是一种理性经济,经济理性的强化导致现代人道德理性的弱化。“人们又把对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的信仰转换成对商品、货币、资本、工具等的崇拜,人的心灵、精神等被物化和放逐,道德也在这个‘不信仰’之列。”[2]人们的行为选择更多出于对个人利害得失的权衡取舍,而不是出于道德的责任或义务感,道德在价值观中的地位逐渐弱化。
“物质主义”对人的精神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所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旨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在商品化的时代这极易使某些人产生以绝对经济理性和物质主义为基本取向的价值准则和行动纲领。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代人对物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大。社会转型期,原有价值观念解体,那些抽象化的神圣教条逐渐被消解,人的感性欲求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对物的追求渐渐成为某些人的生活中心,“物质主义”甚至成了时代的生活主题乃至文化图像。大众文化主要以生活世界的衣食住行、饮食男女为主要内涵,如果价值标准以“物化”为尺度,人的幸福感就会来自于对“物”的占有,享受和幸福等世俗价值就会逐渐代替人们对终极关怀的寄托,人应有的精神理念和品质就会被忽略。
道德危机带来的挑战。中国正经历着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转型的历史阵痛中,这种阵痛导致存在意义系统的转换所造成的道德危机出现。道德危机是指人们既对原有道德体系怀疑、动摇乃至抛弃,又无新道德体系可以遵循的状态。现代化的发展,促使个体的主体意识增强,加上市场经济对原有道德观的冲击,使得个体更重视自我利益的直接获得,过多强调“共同利益”的价值观则被人们视为虚幻、异己的,“正因为各个个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特殊的、对他们来说是同他们的共同利益不相符合的利益(普遍的东西一般说来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所以他们认为这种共同利益是‘异己的’,是‘不依赖’于他们的。”[3]人们排斥传统道德,而又无新的道德可以信奉,于是出现了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的“真空”状态。在这“真空”状态里,不但善恶是非标准模糊不清,而且价值标准也走向怀疑主义、虚无主义,社会出现道德危机。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我们曾经创建的以(党派)主义为纽带的党派群体伦理,强调全心全意、无私奉献成就公共利益,在当前的历史境遇下,显得较空洞抽象,存在说服力不强弊端。我们应在此社会际遇中,探索使群众路线教育能够常态化发展下去的有效途径。
三、开展常态化群众路线教育的途径
群众路线教育旨在提升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所以作为道德实践活动,如何提升每个受教者的道德自律将是这项德育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当社会出现道德危机,人们无共同统一的价值追求,而价值观又普遍受到利益追求的冲击时,如何提升受教者的道德自律水平,是这场道德教育活动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强化制度建设,通过“他律”实现“自律”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在共生共存的社会里,为了保障社会系统正常有序地运行和发展,需要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和谐相处,以及个体与社会共同体之间的利益均衡,因此需要制定规范、制度,让人们来遵守,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道德准则由此而生。道德最初发挥作用时,是作为客观的外在力量,即以约束、控制和指导的功能来行使其权力的。因此,在主体的道德认知阶段,他最初是受外在规范的指引与内心敬畏的法则的约束,道德感的体验完全来自外在规范的制约,这时道德他律在起着作用。随着主体的自觉意识的逐渐发展完善,他开始逐渐接受、认同这些外在规范,开始更多地关注他人和社会,努力地使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总价值目标保持一致。这样发展下去,主体的自觉意识慢慢提高,他对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逐步扬弃其外在性,逐步将这些外在规范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把自己的理智活动与意志活动统一起来,自觉服膺外在规范的约束并把其看成是自身的行为准则。可见,在道德发展过程中,他律是自律的基础,自律源于他律。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遵循这个规律,按照道德规范由外在约束逐渐走向内心的发展轨迹,利用一切手段,使道德主体从他律走向自律,通过他律的作用提高自律水平。
道德他律建设强调外在规范的约束和指导,搞好制度、规范建设是根本。皮亚杰认为: “即当儿童开始模仿别人的规则时,不管他的游戏在实践中是多么的自我中心,他就立刻认为这些游戏的规则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他不仅不肯改变这些规则,而且还宣称,对于规则的任何修改都是错误的。”[4]这个时期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由此可知在道德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道德他律通过人对权威归依或尊敬而发挥作用,这个时期外在环境建设非常重要。制度是以强制性为基础的社会整合手段,具有约束性、引导性等机能。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等,从外部直接对党员干部发出命令、提出要求,规范他们的行为,帮助他们运用正确的理性、意志去约束欲望,遏制那些有违道德的行为。这样一来,每个党员都无法抗拒或逃避完善、严格的制度,长时间顺应这种外在规范的力量,慢慢由敬畏到认可,再到转化为内心信念,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因此,在社会转型期,当社会还没有统一的共同价值追求时,我们可通过外部手段即他律途径为人们建立统一的道德规范,建构一种新的道德文化以引领人们的价值取向,克服历史转型带给人们观念上的冲突和混乱。
制度、法制等道德他律的建设,不但要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而且要扎紧制度笼子,切实做到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建立完善、诚信的监督机制和惩戒体系,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把为民服务、务实清廉、勤政自律等道德基本规范贯穿于工作中,提供制度正义,把道德的考核结果与人事管理制度结合起来。通过将道德教育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的方法,统一他律与自律,循循善诱地启发党员干部的道德自觉性,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践履“为民”的良好习惯。
(二)加强道德理论建设,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供意义支撑
个体的道德践行和社会生活的德性化,应有理论根据。因此我们应注重群众路线教育问题的本体论指向,对受教者进行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以克服利益追求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冲击。
所谓本体论指向是指人类在追问一切“何以可能”的问题。对于本体论指向的探讨,可以为人类的思维与理性找到逻辑根据、评价标准和价值尺度。就如海德格尔所言的“路标”,只有当人类具备了绝对性的认知,对价值的追问、思考的理性才会有逻辑支撑点。道德教育要想取得实际效果,应使受教者对其所受到的教育具备绝对性的认识,这样他才会对道德教育目的具有价值认同,其内在的价值尺度才会与教育意图吻合,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应加强形上追问的理论建构,为道德教育指出“路标”。
加强群众路线教育的本体论建设,展现群众路线问题的本体论指向,就应说明这种道德价值的根据所在。宋明理学家为儒家的伦理学说建立了本体论的基础,他们认为世界的本体依据“理”或“心”从根本上来说都是道德规范,以这样的道德规范为根据建立的世界,人们行动、思考的理性就有了“德性”这个逻辑支撑点,就知道要按照“德性”作为价值标准去展开行动,从而使人得以“道德”地去生活。受这种思路启发,我们今天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可以进行人之为人的道德形上根据的理论教育。所谓人之为人的道德形上根据是指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以道德为本体或根据。我们知道,康德认为人具有尊严和价值的根据所在是人的理性可为自身立法,即意志是自律的。我们在对党员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也可通过这种“道德本位”的教育,让他们深刻明了人具有人之为人的尊严和高贵的根据就在于人的道德自律。人的这种道德自律让人可以卓然独立于天地之间一切自然万物之外。如受教者在道德认知上形成这样的认识,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各种行为时,他必然会受到这种道德认知的约束,自觉地采取符合于人的标准和规范,而不是无所顾忌、毫无德性地去行动。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可加强这方面的理论建设和思想宣传,通过加强人文素养和情感教育等手段,把这种道德教育普及并常态化,以期渐渐内化于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中,最终契合道德主体心性世界的价值追求。
当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形成这种道德价值根据的理性认知后,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教育,使党员深刻明了践行群众路线的逻辑起点。当党员干部都明了坚持群众路线的合理性后,从而确认行为发生所根据的意志原则是定言命令,确认其行为“合道德性”,并把这种道德的命令作为行动原则,按照这种原则来进行自由的行为,就会自觉克服市场经济理性对人们价值观的冲突,认识到利益追求并不能真正体现人的价值,人生终极关怀的寄托更应建立在对人的本质追求上,而不是对世俗价值的探寻,从而培养党员干部们的“为民”情怀。
(三)建立德性文化模式,使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回归日常生活
人是文化的人,人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的世界。哲学家兰德曼说:“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5]在生活中,人类进行各种活动都要受到其观念或日常思维的引导和控制,而其思维或观念必然受到人们所创造出的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人就是生活在文化中的人。文化所包含的价值、意义、传统、习惯等构成了人类生活世界的本质规定性,生活世界本质上就是一个文化的世界,日常生活则是文化的寓所。我们欲进行道德的教化,就应发挥文化的这种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可通过建立蕴含道德文化的日常生活模式来进行。
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天然情感等因素加以维系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习惯和语言等先验地给予人们,人们运用给定的归类模式和重复性思维来处理各种问题和情况。于是习惯、经验、常识、风俗等占据了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领域。在一代又一代日常生活之中,它们通过教育、示范、模仿等方式渗透进来,构成了人类基本的生活图式。因此,当 21世纪初的中国正经历着由传统日常生活模式向现代日常生活模式转变的时候,我们可通过建构现代性日常生活模式,使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回归日常生活来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具体说来,首先,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培养人们的自我意识和批判意识,进而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党员经过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后就会理性地思考:确立合理的党群关系是他们政治生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由此形成“以民为本”的理性认识,并把这种理性认识上升为理念。党员思维中的这种理念逐渐形成重复性思维和习惯,并以此为根据来处理工作中的各项事务。这种德性文化模式的建构,首先通过道德教育、社会示范等方式,把“维护群众利益”之类的道德要求逐渐形成一种生活习惯、常识乃至一种风俗,让其构成党员基本的生活图式,从而让这种生活习惯影响他们的思维和行动。其次,通过科学、艺术、哲学等自觉的类本质知识的引导方式,塑造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公共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提供体现社会良知与正义,浸透着社会公共理性的思想资源。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让人普遍地关注自身和类的存在与本质,关心人生意义的重建。这样人们就不再把享受和幸福等世俗价值当做终极关怀的寄托之所,而是更多关注人类的历史困境和前途命运,从而丰富人的精神家园生活。最后,在政治管理中摈弃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体制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尽量摆脱传统的羁绊,培养党员运用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来进行活动。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提供基本的价值准则,如权利与义务对等、契约、法治等理性化的精神形态来提高人们的精神品质,克服“物质主义”和利益原则对人们价值观的不良影响,培养党员干部“为他人谋利益”的道德信念。
在当前的历史形势下,在建构现代性日常生活模式过程中,我们应该克服传统道德对人影响的弊端,建设符合现代化标准的新道德。这种新道德应与生活有关,与人的体验和经验有关,不但要关心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还要关怀人的现实和理想,重视个体当下的实际生活需要,重视个体自身生活价值在德育价值体系中的合理性。党员干部在当前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困惑与各种需求、想法,都决定着他们自我教育的方向和程度。因此,我们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德性培育,把德育的人生导向作用细化到对党员的生活指导中,重视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和困惑,不再一味地强调道德的利他性,充分重视个人利益的合理性,正确处理好党员的个人利益和群众的集体利益关系问题,形成健康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引领,有效约束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经过这样德性文化模式的建构,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道德主体(党员干部)就会将内化的道德原则形成为道德习惯,从而取得群众路线教育的良好效果。
[1]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 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 2010(6): 3.
[2]周允, 郑思亭.我国当前道德建设中道德信仰的缺失及成因解析[J].皖西学院学报, 2009(8): 14.
[3]马克思,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M]//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38.
[4]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傅统先, 陆有铨, 译.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 54.
[5]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彭富春, 译.北京: 工人出版社, 1988: 260.
The Study on Normalization of Mass Line Education
YI Lin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 Suihua College, Suihua, China152061)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of normalization of mass line education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moral education.The mass line education in essence a moral educational activity.Therefore, it can be held from the angle of mor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actical effectiveness and make it normalized.Facing the social realities of current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all-around establish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moral educational activity of mass line from the aspects of reinforcing the heteronomy to accelerate the self-discipline, emphasizing the moral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establishing the daily life mode which contains moral culture to unfold mass line education activity.The objective is expected to make the moral cultivation internally exist in the mind of every educate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ctivity and make it in normalization.
Mass Line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Self-discipline
D73.4
A
1674-3555(2016)04-0090-06
10.3875/j.issn.1674-3555.2016.04.014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朱选华)
2016-01-03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44112)
伊丽娜(1976- ),女,满族,黑龙江省绥化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