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物流会计核算方法的思考

2016-03-15古励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信息失真会计核算物流

古励

摘 要:近年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但是物流行业的会计核算不规范,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分析了物流行业会计核算中存在收入时间确认,收入金额确认和成本核算混乱等问题,对这些问题所导致企业利润信息失真,随意调节纳税基数和逃税的后果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会计核算;信息失真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13.5万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物流业增加值3.5万亿,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4%。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物流行业的管理质量水平较低,制约了整个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物流行业的会计核算不规范,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收入、成本不能正确反映。因此,完善物流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对于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立适应我国物流企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促进物流会计与物流产业相匹配且共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物流会计核算的概念及内容

(一)物流会计核算的概念

物流企业的一切活动最终体现为经济活动,按照现代经济管理的理论,所有经济活动必然要求进行经济核算、成本计算、费用控制和经济效益业绩考核。这些工作都需要由物流企业会计工作来完成,会计核算贯穿于企业整个物流活动的全过程。

(二)物流会计核算的内容

物流会计核算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的核算:①运输环节的核算,②储存环节的核算,③装卸环节的核算,④包装环节的核算,⑤配送环节的核算。

二、现行物流会计核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收入核算方面

现代物流企业业务范围比较广,涵盖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中转、报关等多元化业务,而且客户较多,其收入呈分散状况。因此带来以下问题:

1.收入时间的确认

物流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划分与核算当期营业收入,主要表现为营业收入的入账时间被人为提前或推迟。如一些和客户建立长期物流合同的物流企业,合作期限通常跨年度。在进行核算时,需要以劳务收入所属期进行划分,即以完成时确认收入。如果劳务完成时间发生在不同会计期间,在可以可靠估计完成进度的情况下,利用完工百分比进行收入确认。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会利用税法与会计制度的确认差异,调节当期应纳流转税税额,采取提前或推迟确认营业收入的手法来调减当期应纳流转税税额的计税基数,从而达到控制当期应缴税款的目的。

2.收入金额的确认

由于物流行业以货物运输为主要经营项目。许多小型物流企业鉴于企业自身经营范围有限,运输服务很少存在跨年度的情况。因此,常与托运方签订一次性运输合同,利用分散客户不开发票的机会,减少核算企业营业收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二)成本核算方面

物流企业是第三方提供的多环节、多群体服务过程,因此,其成本确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我国物流会计核算比较简单,确认的经营成本主要是燃油、过路费及相关的人工费用。缺乏明确的、专业性的核算规则及管理制度,使成本核算过程缺乏客观性及可信性。

实际上,现代物流企业涉及的业务量较大,业务种类繁多。且很多业务类别之间的区分较为困难,成本涵盖的费用非常之多,包括运输、包装、存储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核算物流企业的成本、费用时很容易把直接物流成本和间接物流成本混杂在一起。许多企业只是以运输费用及相应的储存费用作为专项成本,同时将流通过程中的相关费用与管理费用、运行费用混合在一起核算,不进行单独成本核算,从而导致物流行业的成本核算混乱,影响财务数据准确度,提供数据及信息不具有决策性。

三、完善物流会计核算的对策

(一)制定物流行业收入时间确认的明确规定

在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体系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物流行业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关于收入时间确认的相关规定,解决收入核算数据的失真问题。一方面,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物流地域、客户分配等状况规定切合实际并符合物流收入特点的收入确认时间。另一方面,规范物流企业的财会人员做好收入核算的基础工作,如对相关会计凭证按照不同地域、时间等进行分类,为提高收入核算质量奠定基础。

(二)利用大数据规范收入金额的确认问题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减少核算企业收入的行为主要发生在和电商配套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实际上,这些物流信息随着电商平台的集中化和规模化已经较为规范,在各大电商的数据平台上分散客户均可方便地查询到自己订单的物流信息。因此,只需要监管部门与电商平台进行数据接口的共享,即目前流行的大数据功能,就可以随时监控到物流企业的订单信息,使得规范物流行业收入金额的确认成为现实。

(三)采用作业成本法替代营运成本法

营运成本法来自于我国传统交通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其特点是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较为单一。作业成本法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库伯和开普兰提出来的,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法的不同之处在于间接费用的分配,作业成本法能使得成本核算更加精确化。

物流企业利用作业成本法代替营运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将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管理费用更加准确地加以区分,可以将仓库、运费及企业员工的装卸、车辆等费用全部记入到成本中,避免成本核算不准确,给企业管理带来困难。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核算方式已经无法控制物流企业的费用,使服务水平下降。因此,物流企业必须进行会计核算手段及内容创新,才能与新时代经济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冯耕中.企业物流成本计算与评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

[2]李添瑜.完善现代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6):29-30.

[3]孙涛.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应用框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3,25(32).

[4]吴婧恬.基于规范视角探讨物流行业会计核算质量问题[J].中国市场, 2014(22):34-35.

[5]祝正宇.论物流会计的概念、核算模式及创新[J].中国总会计师,2014(11):79-80.

猜你喜欢

信息失真会计核算物流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调查与分析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策略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
研究高校会计核算信息失真的会计核算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