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导入环节的问题与对策

2016-03-15林秀娟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授课导入小学

林秀娟

【摘要】在实际操作中,课的导入环节低效甚至直接被忽视的行为并不鲜见:教者重视“入”忽视“导”,重形式轻内容,导入方式单一,这令人担忧。广大教师应意识到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在设计上遵循目的针对、激发兴趣的原则,运用设疑、直观、引趣的策略,就能为我们的教学开个好头。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新授课 导入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60-02

听一节好课,犹如观看一出精彩纷呈的演出,有序幕、过程、高潮、结束。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讲授新知、复习巩固、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只有精心设计,环环相扣,才能吸引学生,提高效率。导入是教学中最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巧妙的导入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之一。那么怎样设计、落实导入环节呢?

一、导入概念的界定

顾名思义,“导入”是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入”,即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李森在《现代教学论纲要》中指出课的导入是课堂上正式教学的启动,它指课堂教学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的教学组织行为,是教师和学生在此过程中所有教与学活动的通称,是为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必不可少的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唤醒。

二、小学语文新授课课堂导入环节的现存问题

(一)导入目标不明

1.重视“入”忽视“导”

在与一些老师的交谈中,我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导入环节被教者不同程度地缩水了。教师对于导入环节有草草带过的,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下一课……,或者干脆没有,直奔主题,直接进入教学:出示课题,读题后立马组织教学。如此重视“入”而忽视“导”,毫无新意的课堂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有理想效果。

2.重形式轻内容

我听过一节课,三年级的《花钟》,这篇课文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而授课者却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展示争奇斗艳的朵朵鲜花的图片,让学生交流事先收集的相关资料,乍一看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学生纷纷交流,知识长进了不少,但是再反思整节课,这样的导入糟糕极了,非但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更偏离了编排者的目的,本末倒置,令人惋惜。要知道导入是为了更好的进入教学,而不是艺术欣赏。

(二)导入方式单一

笔者曾随意翻阅几本教学论文集,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探索作文教学、研究朗读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等主题的文章占了大半壁江山,却没有一篇与课的导入有关。教师们缺乏导入的理论知识,所以就出现如今这样的局面:大部分教师特别是老教师在课的导入时常常是一人独揽大局,一张嘴独占鳌头,让课的导入成为教师一人独自演讲的舞台。虽说导入中教师的语言不可或缺,但是每节课都是如此,千篇一律,学生的注意力自然无法集中,必然产生审美疲劳,导入效果堪忧啊!

三、导入环节存在问题的原因及矫治对策

有的教师认为一节课只有40分钟,应该充分的保障学生能快速掌握一定的知识,这样才能较好的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也会更理想,在这种思想观念下,再去设计导入是浪费时间,所以重视“入”忽视“导”。部分年轻教师为了“赶时髦”,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先考虑的是形式上的热闹,不管什么课都用上多媒体。面对文本,该如何展开合理的导入设计,运用哪些教学理论?教师由于对导入策略了解不多,导致在设计导入时,无从下手,陷入困境。

(一)遵循目的针对原则进行导入

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该在思想上认识到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导入环节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和发展。课的导入设计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课堂教学就会顺利进行;如果一开始就直奔教学内容,学生的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课堂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课的导入。

课堂教学不同于演小品,说相声,它是一项目的性极强的活动,每节语文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或要求掌握一定的知识,或要求学会文中的表达方式,或要求体会人物的情感。课的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也得遵循目的针对的原则。要知道一节课的中心是教学内容,所有的设计都得紧紧地围绕着既定的教学目的展开,为教学内容而服务。课的导入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形式的新颖,更得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出发。就说上文的这个例子吧!《花钟》一文根据教学目的,可以这样设计课的导入:见过钟吗?说说看你都见过怎样的钟?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再质疑,见过没有时针、分针、秒针的钟吗?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引出课题。

(二)遵循激发兴趣原则进行导入

要想让课的导入方式不再单一,教者在遵循目的针对原则的同时,还应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角度来考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所以课的导入就得遵循激发兴趣的原则。研究表明,教师应该科学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课的导入环节是课堂的开始,学生的思维在逐渐集中,教师的导入设计就要根据学生思维的这一特点,设计妙趣横生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丰富而又充满趣味的导入中自然而然地集中注意力,参与课堂学习。要做到遵循激发兴趣的原则,教师可掌握以下导入的策略:

1.音像导入

音像情境就是利用丰富的音乐、图画等资源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中。例如在教学《乡下人家》时,导入设计可播放小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谁,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跟随这些小朋友一起走进乡下人家,教师板书课题。这样的导入设计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去,让课堂有声有色。

2.猜谜导入

猜谜语是学生最喜爱的游戏之一,教学设计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例如在教学《白鹅》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鉴《幸运52》的方法,在老师的提示中猜猜它是谁,提示一:这是一种家禽,它的毛是白色的。提示二:唐朝诗人骆宾王以这种动物的名字写了一首诗。这样的导入设计充满趣味,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3.教师言语导入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言语发挥着极大地作用,在课的导入设计上也可以利用教师的言语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孩子》一文,可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几个数字:2008 5 12 8.0,教师轻声问:“孩子们,通过这几个数字,你会想起一件什么事?”从而引出汶川大地震,然后引出本文的学习。这样的导入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自然过渡。

4.游戏导入

让学生在玩中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的导入设计上也可以用上玩游戏的方式。例如教学《中彩那天》一文,教师可这样设计导入环节:以游戏的形式抽座号,采访中奖的学生,颁给他一份大奖,这样的设计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地吸引他们的注意,抽奖过后,引出本文的主人公——我的爸爸,他中了一辆奔驰,但是却把奖品给了别人,这是为什么呢?打开课文找找答案吧!学生的思维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迅速集中,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就实现了导入的价值。

课的导入可以运用的策略还很多,作为教师,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用扎实、先进的理论知识为教学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郭芬云:《课的导入与结束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

[2]冯卫东、王亦晴:《情境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7第1版

[3]樊林霞:《语文课堂导入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7期

猜你喜欢

新授课导入小学
基于降低学习难度的初中化学新授课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浅议高中数学新授课的多样化课堂模式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上好历史“三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