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2016-03-15刘鸣田霖丽张佳蕊葛靖春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改革

刘鸣++田霖丽++张佳蕊++葛靖春++王婧婷

【摘要】教学是医学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高校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本文探讨了在当今新形势和高等院校教育目标、学生学习心理规律的要求下,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办法。

【关键词】改革 医学高等院校 “以学生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36-01

教学是医学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部分医学院仍然沿袭中学“满堂灌”、“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即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偶尔穿插提一些问题,也是学生能在教科书上找到的现成已知答案,且很少有思考余地的较肤浅而简单的问题。然而,根据高等院校自身定位和所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培养高级的创新人才,他们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化知识、技能之外还必需具备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高等院校的学生一般处于青年晚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喜欢怀疑,争论,有强烈的探究新知识欲望,情感的自控能力增强,思惟敏捷、理论型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自我意识增强,富有创新精神等。总之,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日益趋向完善,头脑中形成的认知结构也日益丰富,基本上具备了接受自主能力、创新能力训练及多方面专业化知识训练的心理准备。就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为高校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改革的新教育思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学习观”,已逐渐被我国教育界所认识和接受。“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它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教师所传之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个人“图式”中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复杂心理机制来接纳或重组新知识,从而在头脑中迠立起新知识经验系统实现的。可见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去主动地、积极创造性的建构对自己富有意义的知识理解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去理解那些由教师用已经组织好了的形式传递给他们的知识的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主体性教育”。鉴于当今新形势和高等院校教育目标、学生学习心理规律的要求,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可运用以下四个教学阶段。

第一阶段,进行“知识网络化”教学。大学教科书中的知识内容一般来说,是围绕着一条主线通过词、语,把有关专业知识的基本概念、关键性词语、定理、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组织起来,表达一个主题内容。所以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可以通过对知识进行组块、编码,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直观的把所要讲解的知识先以图示的方式(不是展现知识的全部具体内容),把知识以网络系统的框架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对当前所学习知识内容的轮廓有一个初步认识。使大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有一个整体框架、轮廓即概括化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所学知识框架的简单“图式”,自觉、主动地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复杂心理机制来接纳或重组新知识,通过师生之间复杂的交互教学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地丰富知识经验使 “图式”复杂化。

第二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当教师把知识的框架呈现给学生之后,首先,要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也就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能激发学生思惟积极性的问题或任务,而所提出的这些问题、任务应既能引起学生困惑、焦虑、怀疑、探究而又能通过学生自身努力、不断地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以及自身的积极思维活动能解决的实际问题。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不断的驱动学生,自觉主动的带着问题去搜索资料进行自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其次,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应向学生介绍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有关专业资料,比如,书刊、杂誌、临床案例、电脑资料、教师自身的科研材料等等。最后,要求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写出相应的读书笔记,为下一阶段讨论作好准备。

第三阶段,进行“师生交互式”教学(小组或全班进行)。实践证明,学习者并不是单纯地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来,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可见,学习活动是一个创造性的,并直接在教师指导下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共同完成的理解过程。

第四阶段,教师总结(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最后由教师总结)。总结的同时,不但拓宽专业知识,并要对本专业前沿知识发展的前景有所介绍。

教师是高等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引导者,教法的改革,关系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品德优秀的学者,“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卫生部. 教高﹝2008﹞9号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S].2008,09-16.

[2]李嘉曾.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 2008(4):54-56.

[3]郭福春, 王忠孝.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路径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5):62-65.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