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研究

2016-03-15王震威苏勇徐炜炜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规范化实效性

王震威++苏勇++徐炜炜

【摘要】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体系已经较为完备,但在课程教学效度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为配合中宣部、教育部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战略的实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达成的教学目的,提高教育实效性,有必要对形势政策课程进行规范化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课 规范化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15-02

“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是中宣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为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所制定的一项课程建设战略。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性提出了明确要求。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要经历一个长期且反复的循环阶段,要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程要良好的思想教育功能,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就要确保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真正的实现规范化的课程建设目标。

一、高校大学生接受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现状

1.高校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政治觉悟,但教育引导的效度仍有待提高

通过对随机抽样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61%的受调查大学生对时事政治有着主动关注的需求,仅有6%学生完全没有兴趣和意愿了解国内外时政形势。在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最需要突出的授课内容上,46%的同学认为是国内形势与时事分析,27.3%的同学认为是国际形势与大国关系。同时,大学对于国内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国际国内大事的关注程度为29.7%和19.5%,远高于仅关注涉及自身、家庭、朋友利益相关的问题以及娱乐八卦等信息。由此可见,当前高校大学生对于国内外形势与政策有着较高的关注需求,更重要的是,需求产生的动因并非简单局限于获取信息以满足自身相关利益需求或者满足自身娱乐感官的需求,而是有着一定的国家民族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明确地表示自身对于国家民族的政治与形势的关心,在访谈中也积极提出建议希望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水平,这些足以说明高校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

2.高校大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路径较为被动,课堂教学路径效度较差

随机抽样的样本数据分析显示,受调查大学生了解时事政治的主要渠道中,QQ、微信等网络交流工具和电视新闻这两种渠道高居榜首,远超于报纸杂志、课堂传授、网站论坛、日常交谈等交流学习渠道。这样的数据样本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自媒体时代或者融媒体时代网络交流工具的影响力,需要结合对部分受调查学生、教师的回访调研,深度挖掘数据背后反映的真实原因。报纸杂志、日常交谈、网站论坛、播客视频这些信息来源渠道,对于大学生来说,须经由主动有意识地去翻阅,去谈及、去点击访问的过程,才能从中获取相应的信息。而电视、课堂传授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和被动性:课堂教学是必须参与的,电视媒体是在餐厅、家庭等其他场合较多被动接触到的信息渠道。QQ、微信等网络交流工具虽然具有私密性,但却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工具,新闻推送、订阅热点、高点击量分享等形形色色的路径,使得大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被动接受大量的时政信息。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路径是较为被动的。值得一提的是,课堂教学作为被动获取信息路径的一种重要形式,却在获取时事政治信息路径排行中仅获得5.9%的认同,居最末一位。反映了课堂教学中对于时事政治信息的教学效度较差,信息量、时效性、兴趣结合点等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问题。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的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

(1)课程建设意识薄弱

在访谈中,高校部分教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主要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对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进行教育,它反映的是国家的意志,应该是政治学科的从属内容,而并非单独的学科,更谈不上是学术研究了,甚至有些人并没有把“形势与政策”课当一门完整的课程看待,仅作为统一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班会课”。党和国家的各类文件中,也并未明晰形势与政策课的学科依托。缺乏学科的归属感一方面很难使得任课教师重视这门课的学科建设,另一方面也导致课程相关的学术研究的缺乏,进一步阻碍了形势与政策课的科学化发展。

(2)教学管理不规范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上实行多头管理,且缺乏针对教师的有效教学考核。和所有开设的课程一样,形势与政策教课排课、选课受教务处管理,安排教学计划;但在具体课程管理上,却受到诸如宣传部、学工部及具体授课单位思政部的管理。虽然有一定的主管、协管职责划分,但并没有能够统一管理整个教师队伍的权威部门存在,并且负责教学工作的队伍又分布于思政教师队伍、各学部学院辅导员队伍中。这种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的管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往往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教学效果难以评估的结果。

2.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队伍建设的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

(1)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队伍,由部分思政专职教师、校内兼课教师和校外兼课教师组成。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除了要完成学生其他四门课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兼顾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这种“两头挑”旳现象客观上会出现教师精力与时间上投入不足的问题。对于兼职教师的辅导员来说,繁杂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兼任的党团、就业等工作同样分化掉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客观上降低了教学质量。同时,兼课教师在出现岗位变动等情况无法兼顾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时,新调派的教师又不能迅速掌握该课程的教学特点、规律和方法,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更是削弱了教学效果。

(2)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兼任教师的辅导员并非全都是思政专业出身,理论功底不足,自身对于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不一定能够深刻理解。新进年轻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控课堂形势,缺乏与学生的交流。部分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并不重视,照本宣科或者上课蒙混过关。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缺乏统一的培训,缺乏有效的考核,也使得这些现象难以根除。许多接受调研和访谈的学生在建议中提到:“希望老师讲的内容不是自己上网就能了解的。”“希望老师教学于实践中,偶尔可以带大家出去了解实际社会,能够学以致用,分成小班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老师不要埋头念PPT,多一点时事,内容可以更新鲜,激发学生兴趣。”

3.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

(1)教学大纲虽然权威,但过于空洞,缺乏与大学生需求的衔接。

尽管教育部社政司每年印发教育教学要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指南,但是高校并没有统一的校本教材,仅有根据教育部规定内容所整理的教学大纲。作为国家层面下发的教育内容,以党和国家的政策为指导,整合提炼了全国各行各业的数据、信息,虽然非常具有权威性,但是内容过于庞大,缺乏大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有冲击性的信息和案例。由国家宏观层面到大学生能够感受学习的微观层面间媒介的缺失,如果缺乏有效填充,将使得大学生容易感觉到学习内容太过“高大上”,缺乏与现实需求的对接。数据分析显示,受调查大学生中,37%表示只有部分内容还行;6%表示大多数内容空洞,脱离实际;10%表示内容枯燥无味,也不实用。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原因中 46.6%认为是因为课程内容枯燥乏味。

(2)课堂教学随意性大,冲淡了教学内容的权威性

兼职教师个人水平的参次不齐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教学内容规范性和权威性淡化的问题。针对部分任课教师的调查访谈反映,大部分兼任教师在下发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或根据自身经历、或通过网络搜集信息的形式,自行充实课堂内容,因此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较大。由于兼职老师并非专业的思政教师,导致有的形势与政策课堂变成历史、地理知识宣讲课,有的成为就业、考研知识讲座,有的教师自身见解甚至偏离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这些现象极大冲击了教学内容的权威性,数据分析显示,只有39%的受访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内容上能够达到坚持正确的指导方向,并体现与时俱进的层次,10%学生认为内容权威正确实用。

4.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的规范性水平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手段也已经固化,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教学内容,采用统一下发的PPT课件,自己补充一些谈不上丰富的视频和影像等多媒体资料,更没有高质量的讲义,能够给予学生提供实际帮助的很少,针对性也很不强,课堂互动较少。数据调研显示,对目前学校形势与政策课授课形式满意程度,38%的同学表示一般、4.3%的同学表示不满意、3.3%的同学表示非常不满意;不喜欢形势不政策课的主要原因中,23.3%的同学认为是因为教学手段单一;在形势与政策课堂上,只有19%的同学表示会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在之后进行的调研访谈中,大学生们提出的改进和发展形势与政策课的意见和建议中,绝大多数和改革教学形式、方法有关。例如:要求在课堂上提供更多互动、交流机会,增强活跃度;进行分组实践,上台讲课题,PPT展示;多开展社会实践。贴近生活等。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1.落实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是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基础

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以及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学校应以当前负责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教师队伍为基础,建立一套直接负责的完备领导班子,负责课程统一协调。以此为核心,建立课程的教学和科研管理制度,完善课程备课及教案编写制度,开发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并由党委宣传部、思政部、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团委(负责实践活动)等协同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更要加强督查工作,形成定期或不定期地教学检查和督导的工作制度。同时,必须继续提高对形式与政策课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将专职及兼职教师纳入教学评比之中,发掘并选拔骨干教师,推行课程品牌化战略。

2.促进教学内容规范化建设是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核心

(1)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立意明确。第一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第二要有正确的政治高度和理论深度,第三要发挥课程应有的认同教育作用。在编写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及大纲时,要时刻把握这些标准,向大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和观点。同时,要认真把握形式与政策课课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而并非仅对教学内容及数据的认知灌输。多采用学生身边的,能够接受的案例与政治理论深度相结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使得学生能够认清事件、数据、课件所要传达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历程等,激发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2)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选题既要符合文件要求,也要突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一方面教学选题要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要求规范。另一方面,要将教学要点与时事热点问题相结合,在教学选题中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针对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要及时的添加到教学内容中,比如今年发生的天津塘沽爆炸案、9.3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等,这些重要事件作为大学生较为关注的内容,在教学要点中没有涉及,应该及时的添加到教学内容中,以突出这门课程独有的课程特色,增强课程的时效性和吸引力,但必须结合文件精神把握住事件分析方向和要点。

3.激励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是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关键

(1)充分发挥融媒体时代效应,提高课堂教学权威性和趣味性

融媒体时代实现各类媒介载体的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形势与政策课堂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场所,要能够充分发挥融媒体时代的时代效应。第一,继续发挥传统网络思政教育的功用。可以通过搜集播放权威专家对于教学内容中相关重点,例如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外交形势、世界局势等的解读,增强课堂的权威性。也可以通过播放网络流行的轻松有趣解读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专门视频,加强学生对于政策的理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第二,要充分利用易班等网络互助学习平台,建立资料分享,讨论交流的线上“第二课堂”。发挥微信订阅号、微博关注等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将思政教育阵地拓展、推送到学生最常用的移动网络终端中。第三,利用融媒体平台创新课程考核模式。利用易班或者校教育平台,开设网络作业提交通道,链接图书馆电子资源库,进行文章是否抄袭的检测,再由教师考核,最后将优秀学生作品推送至媒体平台进行表彰。

(2)开发课外实践教育项目,内化形式与政策课的德育意义

课外实践教育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教育内容,更容易去感受教育过程中想要传达的教育目标,潜移默化的完成形势政策课的教育目的。第一,结合学生团体各项活动联动推进课外实践。社团是大学生课外活动参与最多的团体,结合形势政策课的内容核心,以兴趣为核心组学生社团共同交流,参观学习,培养学生骨干,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第二,充分发挥课堂内外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综合素质比较优秀,政治素养高、群众基础好的学生,在参与党校的学习中都有过组成小组参观学习、讨论交流的经验。因此在形势政策课教学的课堂内外,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和组织能力,组成不同的课外实践学习小组,完成不同的形势政策课题的探寻与调研活动。第三,挖掘大学生退伍军人的作用。退伍复学的大学生军人,经历了军队这个大熔炉的锻炼,在思想政治素质、行为气质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培养和提升,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也更贴合形势政策课要达到的教育效果。同时,退伍学生军人正是从大学生中来,更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因此,深入挖掘复员军人的德育作用,利用专访、特殊讲堂等形式,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结合军队中的所见所谓,从另一个视角为大学生们讲述国家与世界的形势与政策发展,能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学生对于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达成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的。

4.探索教师队伍规范化建设是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必要保障

(1)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研室。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在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程日常教学正常进行,并且课程的管理工作也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的前提下,加强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学术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根据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能力,帮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兼职教师做好学术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兼职教师在本课程的专业化、专家化,增强他们对于本课程教研室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他们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结合实际情况为形势与政策教师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学校应该认识到这门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应该专门设立相应的津贴标准,相应的为形势与政策教师提高待遇,不能草率的对教师辛苦付出单一的以课时为单位作为工作量来计算工资,要建立以岗位业绩津贴为主的分配激励机制,有利于教师对未来发展空间充满期待,也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教师的精神激励。通过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对教师的工作业绩给予表彰和奖励,定期评比优秀的形势与政策教师,积极宣传优秀形势与政策教师的教学成绩并开展学习报告会,并对形势与政策教师的努力付出给予充分的肯定,为教师自我价值实现提供保证。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规范化实效性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