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基本策略
2016-03-14刘杨
刘杨
摘 要 语文教学的规范与高效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策略。
关键词 文本解读 阅读教学 教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与凭借。阅读教学就本质而言,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与文本之间进行的意义建构的过程。然而静心思忖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忽视文本、不善解读文本,只重学习形式的“新”、“奇”、“闹”,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并不罕见。教师只有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引领学生经历智慧映照、切磋对话的过程。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究竟该如何规范地解读文本,促成课堂教学的高效呢?笔者试图结合实践,谈出自己的点滴思考,以作引玉之砖。
1从引发思考,深入感悟中挖掘文本的深度
文本是一个意境体系,它由言语、结构与技法等有机地构成,也由情感、思想、精神等立体地支撑起来。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决定教学的高效程度。倘若我们对文本总是满足于肤浅的表层解读,浮光掠影地走过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自然而然也变得肤浅,那么,我们怎能指望语文有打动心灵的力量?怎能实现“用语文教人”的意义?因此,追求文本解读的规范化,首先我们要将文本读懂、读深、读透,深层地关注文本精神和文化层面,要善于利用文本创设思考之境,聚焦学生的思维与情感,拓展他们的思维疆域,提升他们的心灵境界。
比如《称象》一文,如果我们孤立地看官员与曹冲的方法,会觉得官员很笨,曹冲很聪明,两者是天壤之别。但是,当我们深入地去解读文本,便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联系。曹冲正是倾听官员的方法之后,经过思考,找到替代的东西才想出这一妙计的,而他的这一方法其实还可以改进,例如让兵士代替石头就省去了搬运之烦。于是,在课堂上,可以形成这样一个充盈生命张力,充盈人文关怀,充盈语文情趣的教学片段:
师:你觉得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官员们称象的方法之间有联系吗?
生(沉思)。
师:比如这大船就相当于——
生:大秤!
师:想想,还有别的联系吗?
生:我知道一块块的石头就相当于大象那一块块肉。
生:我还知道人没力气提得起大树做的秤杆,但是水可以把船浮起来。
师:由此可见,在官员们说称象方法时,曹冲在干什么?
生:他在仔细地听,在想办法。
师:小朋友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聪明,你觉得怎样才能变得聪明呢?
生:我们要像曹冲一样学会仔细地听,认真地想,这样才行。
生:聪明不是天生的,需要动脑筋,也需要吸取别人的意见。
师:咱们再来想想,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能否有比曹冲更好的办法?
…… ……
教师只有加强对文本的解读,凭借着自身的智慧与思想挖掘文本的内涵,引领学生“深入浅出”,才能成为学生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指导者,才能促成课堂教学交往的规范、有效。
2从涵泳语言,玩味文字中凸显文本的韵味
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习得语言,发展语言。解读文本时,我们一定要注重对文本中典范语言的揣摩、赏析,充分感受语言的魅力之所在,从而能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通过字斟句酌的品味、沉淀中提升对文字的敏感性,获得语言的智慧。
如《月光启蒙》中有这样一句话:“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乍一看,是很普通很质朴的话语,也许会被大部分老师所忽视。然而在张学青老师的眼中, “长”字有着别样的意蕴、意趣。于是在课堂上就有了一个咀嚼文字和感受文化天然圆融的教学片段:教师先让学生说说两个“长”的意思。当学生知道第二个“长”是流传的意思时,又让学生进行品味、比较,学生只是感到“长”字有韵味,但并不知其所以然。此时,教师告诉学生,“长”让人联想到“根”,并追问他们歌谣的“根”是什么。当学生知道“根”是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时,教师就例举“长大了”、“长高了”、“长结实了”等词汇,让学生说说“长”字带来的感觉。经过这一番推敲,学生由言及意,由言悟神,他们深刻感悟到了“长”字不仅写出了那个地方歌谣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还给句子带来了诗歌般的美。
文本是语言文字生命的集合,也是语言训练的依托。在追求文本解读规范化时,我们就应该浸润于语言文字之中,“字字未忽宜,语语悟其神”,不仅要善于抓住语言的品味点,凸显文本的别样韵味,还要抓住文本语言的迁移点、空白点,体现语言实践的价值,从而努力做到“意”与“言”两者皆得,为我们的语文课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3从链接材料,拓展阅读中丰富文本的内涵
在解读文本时,一方面要走进文本细细研读,另一方面要走出文本拓宽视野,寻找到相关的其他文本,并充分利用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不断吸纳、拓展原文本以外的语文因素,形成更为鲜活、更为广阔的“文化地带”,让文本不再是小小的“水洼”,而成为一片浩瀚的“大海”。
比如《我盼春天的荠菜》一文,过去我们对该文本的解读往往局限于“忆苦思甜”的定位,于是在课堂上只是让学生反复地体味小女孩冬天时的那段遭遇,感受春天时她对荠菜的那份浓浓深情。然而,张祖庆老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凭着智慧的高度与视野的广度创造性地运用了“互文性”手法——巧妙地鉴入了作者张洁的自传体散文《走过人生的冬天》。于是,原文本的意义就得到了补充,得到了丰涵,文本的解读就从平面走向了立体,从单薄走向了丰厚。“冬天”、“春天的荠菜”由此富有了深刻的哲学意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的不朽名言所蕴涵的哲思成了此课教学所追寻的文化内涵。学生通过拓展阅读,通过心灵对话,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人生的“高峰体验”:只要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人生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教材并不是孤立的文本,教学有时需要适度地拓展。教师在追求文本解读规范化时,要善于寻找到与主题思想或文本细节相关联的资料,进行互文性背景下多角度的阅读,突破教材本身的限制,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丰富教学的内涵,引领着学生步入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汲取更丰盛的文化涵养。
4从融合视界,观照需要中增强文本的童趣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仅要尊重文本,还要尊重儿童,将自己的阅读视界趋近于儿童的阅读视界,从儿童的思维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理解儿童的所思所想,让文本真正成为儿童语言智慧与精神成长的“食粮”。
比如教学《小摄影师》一课,比如有位老师这样问学生:“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你觉得这微笑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呢?”学生们有的说:“小朋友,你可真能干,相信你一定能如愿以偿。”有的说:“小男孩,我们都已经准备停当了,开始拍吧!留下我最灿烂的笑容。”有的说:“多可爱的小男孩,我很喜欢你!”老师又追问:“高尔基的微笑温暖着小男孩的心,可是突然间小男孩却哭了起来。你能想象一下这孩子此时内心的想法吗?”学生们真情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之中,释放着情感的体验。
教师在追求文本解读规范化之时,也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充分关注儿童的现实心态、儿童的真情感受、儿童的思维方式,增添文本的情趣,让文本成为儿童生命中的一部分。
5从与时俱进,创新解读中重构文本的意义
文本的意义不是一个恒量,而应该是一个变量。所以,我们追求文本解读的规范化不是墨守成规,而是要与时俱进,尤其是对一些“老课文”的解读,不能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应积极主动地对文本作重新解读,发现、创造、增添文本的新意,竭力构筑符合时代主流精神的语文课堂。
比如《凡卡》一文,有一位老师在执教该课时,对文本作了全新的解读,他以“梦想”为话题组合了教学的板块:先是以文本的结尾切入,让学生说说凡卡的梦想是什么,梦里有哪些具体内容;再是追问学生为什么凡卡会产生如此美好的梦想,感受凡卡现实生活的悲惨以及昔日生活的自由与快乐;随后,老师引领学生体会凡卡有着梦想对于忍受现实生活的痛苦的作用;最后,老师在《隐形的翅膀》的歌声中总结:“一个人如果有美好的过去可以回忆,又有美好的未来可以憧憬,那么在当下,无论生活怎么捉弄他,他都可以安然地睡去。”这样的解读并不是作者“传”、教者“释”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种意义的重构,汲取了文本中富有现实意义的人文内涵,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了有价值的精神种子。
文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而教师对文本的规范解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教师惟有细读文本,潜心会文,才能在课堂上酣畅淋漓地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意交流、心灵对话。
参考文献
[1] 王晶.整体感知与文本细读[D].河南大学,2013.
[2] 辛丽春.论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D].曲阜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