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讨

2016-03-14段育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策略探讨高中历史

段育华

摘 要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也充分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的生命力取决于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才能真正实行有效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一代。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堂有效教学 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1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指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是人的认识需要情绪表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由于人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愿望,这样才能最大地激发内在动机。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每节课是否能吸引学生就在于是否有一个好的导入,并且直接关系到这节课效率的高低。例如,在讲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时,采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美国国旗来导入。首先问他们:“现在美国国旗是什么样子的?”美国的国旗(星条旗)许多学生非常熟悉,在影视作品中都见到过。就连平时对历史课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想说出答案。如此一来,就可以激发他们心中对于历史知识的渴望。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开端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2激发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有效教学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创设多样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形成自主学习的源头活水。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在情境的作用下,学生易于将自己移入所感知的对象,产生情感体验。创设情境正是利用学生这种最宝贵的特点,运用移情原理,使学生的情感、心理与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境氛围产生共鸣,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促使学生在与情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在这样的历史教学中,没有太多赤裸裸的教导,有的是蕴藏在情景交融中的体验;没有太多生硬的强迫和灌输,有的是情感的相通和意义的自然生成;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有的是彰显个性的自由。

因此,形式多样的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推动问题讨论的顺利进行,改变“满堂灌”或“满堂问”的不良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历史新情境中去学习、去探究、去感悟。历史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大致可分为四类:(1)问题情景类,与“概括”、“评价”、历史时空相对应。为什么这么“概括”、这么“评价”,而不能是另外一个样子?这就可以编拟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2)角色情景类,与历史人物、历史时空相对应。历史人物为什么只能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他本人到底想怎么做?这就可以创设出角色情境。(3)事件情景类,与历史事件(现象)、历史时空相对应。这个历史事件为什么发生?发生之后为什么只能是这种样子?这就可以创设事件情境。(4)文物情景类,与历史时空、文化史等相对应。这样的遗址、这样的器物、这样的环境、这样的雕刻、这样的绘画等,古人们将如何生活、如何使用、如何创造?这都可以创设文物情境。

3精巧设问

“一旦懂得兴趣只是从内部强烈地认识到有一股要外溢的精力,教师就应该把教学和学生天生的活动倾向联系起来,机敏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的幽默语言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但由于其时效性有限,效果不长久。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格和创造习惯的养成,其关键应在一个“疑”字。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产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这就要求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做到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波涛迭起,教师应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随历史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发现,经过思考获得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分析出历史发展的逻辑过程和因果关系。应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组成问题的阶梯,创设一个个矛盾。而疑应设何处?一般说来,疑应设在讲课的开头,或讲课的重难点,或讲课的衔接处,或讲课的结尾,以及教材易使人乏味的地方。

4将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学生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目的具有多样性,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这种多样性落到实处。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使学生了解进行历史学习最直接的目的是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将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了将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师要高度关注社会热点与敏感性话题,并将这些话题与历史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这样将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5结语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历史学习。历史教师应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创设有效教学的条件,通过各种教学策略的实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探索、研究,努力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看文献

[1] 王淑华.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李炳芹.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策略探讨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的实施探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