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及提升策略研究
2016-03-14刘洁陈新华
刘洁 陈新华
摘 要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其教学能力是决定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迫切形势下,培养和提升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阐述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和研究现状,然后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培养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已经从以往的只重数量扩张开始转向关注质量的提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紧密相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承担一线教育教学任务的主力军,其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未来高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高校青年师资队伍,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1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界定和研究现状
1.1概念界定
国外方面对于“教学能力”概念的界定,主要是基于内涵、内容和结构三个方面。在教学能力的内涵方面,Dinekee(2004)认为教学能力体现教师个人的综合特征,是指那些能够在各种教学环境中满足有效教学绩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国内方面对于能力的认定习惯沿用心理学概念,将教学能力视为是教师的某种特别的心理特征。根据顾明远(1998)在教育大词典中的定义,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于目前国内对于教学能力概念的认定中,多数是以外延性和抽象性的描述为主,与国外的认定相比较而言,在教学能力的内涵、构件和外延描述之间缺少了解释性的环节,使得教学能力的丰富内涵无法得到明确的认定,而模糊的内涵界定也不能为教师能力理论体系提供有用的依据。因此,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亟待给予更加清晰的界定。
1.2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静态结构”,也就是把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客观化和标准化,促进高校教师对于学历文凭、科研成果、多媒体运用等客观“技术标准”的追求。而这种追求的动力则来自于整个社会对教师教学能力各种外部因素的强化(各种物质奖励、职称评定等激励方式)。这种横向比较的、基于静态的培养模式,其优点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促进教师外在“技术或技能”方面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各种物质性奖励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其弊端则在于其“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背后,忽视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最根本宗旨——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对象的发展。
与国内学者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自身角度进行探讨不同,国外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更偏重于一种实践化的方式,突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的“参与化”,将培养过程寓于教学过程中完成,而非单纯地借助于教学之外的“文凭、成果”等技术标准来实现。
2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和培训效果的第一手资料,本课题组于2014年10月期间,对来自广东五所大学35岁以下从事高校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的青年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的样本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从广东5所省属高校中抽取122名青年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针对每名教师完成1份调查问卷。在调查结束后,笔者对全部问卷进行了集中整理和检验。对于存在疑问的问卷,笔者通过电话向被调查者进行信息核实并补充完整。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0份,实际回收问卷143份,回收率为89.38%。有效问卷为122份,有效回收率为76.25%。
通过调查高校青年教师对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水平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以及当前高校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本次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2.1主观能力方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不高,教学自我监控意识较差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高校教师在掌握学科内容、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实施自我监督等方面的能力都是比较欠缺的。部分教师的价值观取向存在偏差,只重视科研工作而忽视了教学工作。从统计数据来看,有62.34%的青年教师“经常撰写科研论文或申报科研课题”,而仅有14.66%的青年教师“经常撰写教育论文或申报教改课题”,可见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普遍更热衷于科研工作。这与当前高校长期以来单一、片面的奖评制度和政策导向有直接关系,使得教师当中存在错误的思维模式:“做高校教师先要做好科研,教学水平在其次”。这种职业期许导致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学工作作为一种任务去完成,对日常教学工作不够重视,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对教学工作的自我检查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较差。在调查中发现,表示“经常进行教学反省和检查”的青年教师仅占10.06%,表明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的精力和心思不够,无法做到及时的“温故而知新”、总结和反省自己的教学方法。
2.2客观培养方面:缺乏系统性的教学培训项目和教学组织发展机构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多数高校对教师的培训主要是针对新进教师队伍,而除此之外的后续教育和在岗培训则十分少见。即使是现有的新进教师培训,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岗前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任教学科教师的差异化需求,培训对象存在“一刀切”的现象。从统计数据来看,有23.15%的教师表示培训内容“有层次,能够针对青年教师特点”,有76.85%的教师认为所受培训没有做到这一点。第二,师资培训重“形式”大于“内容”, 忽视教师教学实践、教育技术培训和教学技能培训,导致培训效果不甚显著。统计结果显示,表示通过培训对于提高教学水平“作用很大”或“作用比较大”的仅占35.05%,其余的64.95%则表示“作用不大”或“没什么作用”。另外,一直以来各高校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式的教师培训体系,缺乏以高校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发展机构,专门为教师教学发展提供各项支持和服务。可见,由于缺乏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教师培训制度和管理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3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3.1内在培养途径
加强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青年教师在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工程中,应当树立不断完善自身修养和提高职业素养的意识,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和积累教学经验的习惯,丰富教学内容和提升教学水平。在思想方面,培养过硬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宗旨的教学思路;努力做到熟悉和掌握教育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积极主动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检查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努力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
督促青年教师实施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提高青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自我监控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可以使他们在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时更加地灵活自如,从而达到教学预期,提高教学质量。
3.2外在培养途径
增强青年教师培训项目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高校应根据不同类型青年教师的特点,以年龄层次、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差异化为划分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活动。如针对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项目,旨在传授教师基础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技能;高校内部定期举办的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系列讲座,旨在鼓励全体教师积极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和丰富自身教学手段和技能;校内外联合举办的各种教学研讨会,旨在鼓励高校教师与同行教学名师分享成功教学经验,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提高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
促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职能发挥。2011 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建设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这一指导意见对推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各高校应以此为契机,根据自身优势,整合现有的教师管理和培训资源,积极推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立。该中心的建立可以实现高校内外高效率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分享,有利于各教学职能部门更好地为一线教学工作提供教学支持服务,实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席龙胜.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27).
[2] 徐继红.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3] 陈炳权,李波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哲学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
[4] 田夏彪.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基于国内外研究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13(1).
[5] Dinekee H.Tigelaar,Diannah J.M.Dolmans,Inekeh.A.P.Wolfhagen & Ceesp M.Vandervleuten.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Framework for Teaching Competencies i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2004.
[6] Wang,M.C.Adaptive Instruction:Building on Diversity.Theory into Practice,1980.
[7] 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8.
[8] 童婧.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 刘青.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培养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