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警惕突发性耳聋

2016-03-14佚名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年2期
关键词:内耳突发性耳聋

佚名

进入冬季以后,耳科患者就多了起来,其中有一大部分就是突发性耳聋。“我平时在街上看到一直戴着耳机的年轻人都忍不住上前提醒他摘掉耳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刘静表示,冬季突聋跟不良习惯有很大关系。

“从中医角度说,气温骤降易导致免疫力偏低人群感染风邪,而冬季干冷又易引起人体肝阳上亢,痰火内盛,即西医所说的寒冷天气易引发病毒感染,再加上精神压力、过劳等,往往会导致突聋。”刘静解释。

突聋发生会伴有突然耳鸣,听力下降。患者大多在凌晨或清晨起床后不久发病,同时伴有轻微耳鸣,耳朵胀闷堵塞感和听力下降,有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头晕、呕吐。由于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加上该病有一定的自愈率,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盲目认为,突聋是暂时的,是没有休息好或“上火了”所致,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有的则认为是小问题,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等忙完了再看病。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发病后未及时就医,最长的发病十多天后才就医,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所以大家如果感觉到以上症状,一定要立即就医。发病后1周内就医,听力一般可以得到恢复。

预防冬季突聋的发生,首先要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病毒感染。刘静认为,其实近些年青年人突聋不断上升,罪魁祸首就是长时间在马路、地铁等嘈杂的公共场所听耳机。这类地方噪音大,如习惯性听耳机,分贝肯定要超过80,损伤耳道。

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罗伟提醒,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1.张弛有度,防止过劳。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超负荷的工作、学习,难免使人的机体出现不良状况,为防止因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中,而一觉醒来突然听不到声音的发生,人们要有意识地调整生活的节奏,学会忙里偷闲,让生活的脚步放慢下来,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心情舒畅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会提高,进而阻挡“外力”的进攻,防止突发性耳聋的发生。

2.稳定情绪,勿狂喜暴怒。众所周知,情绪激动时可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体液调节失衡,造成内耳血流受阻、血循环障碍,发生突发性耳聋。

3.御寒保暖,关注气温变化。气温骤降时可使血管由粗变细发生痉挛,使内耳毛细血管供血不足而发生突发性耳聋。天寒出行时应装束好衣帽,切勿让身体广泛暴凉。

4.警惕耳鸣。人耳出现耳鸣如蝉鸣、“嗡嗡”声时,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先兆,此时,应及早到专科医院就医,以避免突发性耳聋的发生。亦可每日做上提耳尖、下拉耳垂、中摩耳廓的自我治疗,每次每部位各做1分钟;也可双手对掌搓热后,捂住耳朵轻叩10下,每日做3次。

5.定期查体,防患于未然。耳聋可以是局部因素,亦可以是全身因素所致,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平稳的血压、血糖水平有利于人体这一精密仪器的正常运作。

猜你喜欢

内耳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恐龙内耳的秘密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可处理突发性疾病的智能外套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3.0TMRI在内耳成像及内耳畸形中的应用研究
动物也会晕车吗
耳聋左慈丸治肾虚老年耳鸣
耳聋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是什么
东亚古人类化石中发现“尼人内耳迷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