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7万亿的“压力”
2016-03-14张曙霞
张曙霞
跃入GDP“7万亿”俱乐部的经济大省江苏,正面临“爬坡过坎”关口的考验。
过去,江苏多扮演改革先行者的角色。“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以前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信心满满,因为会议讨论的发展路子基本都是江苏已经走过的,但这次不一样,不但还没有走过,有些我们甚至还没有考虑到。”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为制造大省、外贸大省的江苏,要升级为经济强省,转型压力尤为沉重。如何实现凤凰涅槃、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在转型上发挥领头雁、火车头的作用,是“十三五”阶段江苏的必答题。
为全面评价“十二五”时期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智库研究与政府工作相结合,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智库经济学家对话省部长”栏目。“两会”召开前夕,罗志军、王一鸣共同接受了采访。
江苏发展是全国的缩影
《财经国家周刊》:站在“十二五”和“十三五”的交界点,江苏在全国发展版图上应如何定位?回顾过去几年,江苏有哪些积极的变化?
王一鸣:第一,江苏是经济大省,2015年全省GDP突破7万亿元,在全国占比达1/10,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过去这些年,江苏经济转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贸增速迅速放缓,外贸大省均面临转型。江苏是典型的开放程度高的外向型经济大省,去年依然保持8.5%的增速,说明并未因为转型导致经济放缓,转型比较成功。
第三,江苏分为苏南、苏中、苏北,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某种意义上是我国东中西地区的缩影,在全国未来发展转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罗志军:过去五年,江苏经济总量连续迈上5、6、7三个万亿元台阶,去年全省人均GDP超过8.7万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超过3.7万元和1.6万元。我们感到特别有信心的是,不仅总量有提升,经济发展的内涵和质量也出现了许多积极变化。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突破性进展。江苏的工业经济规模总量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在这种情况下,去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初步形成了“321”现代产业结构。这说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作用也在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
二是新的发展动能正在孕育形成。江苏的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列,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落后产能加速淘汰,节能减排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三是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我们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一批标志性项目扎实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空间不断拓展。江苏开放经济发展比较早,外向度高,“十二五”期间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受到直接影响。当时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叫“份额不减少、位次不后移、质量有提升”。现在盘点下来,基本能达标。
四是发展动力持续激发和释放。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力推进,市场主体活力不断释放。
罗志军简介:汉族,1951年11月生,辽宁凌源人。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现任十八届中央委员,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曾任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
五是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过去五年,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取得重大突破,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协调性进一步加强。苏北人均收入的平均增幅超过了全省和苏南的平均水平,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日益显现,沿海地区发展步入快车道,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成效明显,生态环境和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六是共享发展的水平持续提升。江苏的社会事业,包括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总的来看,过去五年可以说是江苏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转型发展进展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这些都为“十三五”时期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打下了坚实基础。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最困扰江苏发展的难题是什么?
罗志军:集中来说,我省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增长点支撑作用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风险隐患有所凸显,生态环境质量尚未根本好转。
这里有全国共性的问题,也有江苏的个性特点。江苏资源相对匮乏、人均土地面积全国最少,但经济总量很高,所以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都接近极限。同时,江苏发展外向度高,国际经济波动所造成的影响也更直接。所以,接下来无论是转型升级、协调发展还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我们都任重道远。
爬坡过坎的关口
《财经国家周刊》:作为外贸大省和制造业大省的江苏,应如何审视转型升级?
王一鸣简介:汉族,1959年8月生,上海人。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兼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主持工作的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
王一鸣:过去五年,江苏的转型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在推进江苏成为经济大省这个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我国制造业大规模扩张的阶段已基本结束,今后产业发展不能靠继续扩能,而是要提升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江苏是制造业第一大省,工业体系齐全,一些上游产业如石化、建材等产能过剩的压力都在显现。转型升级要解决的问题是,产业如何从加工组装向设计研发、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等高附加值的区间转型。
第二,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产业升级无法上台阶。要提升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关键在于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形成以研发为基础的制造。
第三,过去积累的风险正在逐渐暴露,比如金融风险、地方债务风险等。
可以说,江苏的发展到了一个爬坡过坎的关口,从经济大省走向经济强省的历史性关口。如何实现凤凰涅槃、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在转型上发挥领头雁、火车头的作用,是“十三五”期间江苏需要考虑的问题。
罗志军:虽然“十二五”期间江苏实现了“321”的产业结构,但第三产业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效率上,与上海、北京、浙江等地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同时,大量的制造业产品过剩,风险正在积累和凸显,环境压力逐渐加大。“十三五”期间我们的发展还是以这些问题为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经历了乡镇企业崛起、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再到现在的创新驱动等阶段,一直在转型,也曾遇到各种重大挑战,但依然实现了弯道跨越。这让我们有信心和底气。
我们最大的动力和绝招是创新。江苏自然资源匮乏,但人力资源优势明显:在校大学生人数居全国第一,还有很多大学、科研院所、国家级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等。而且,我们还通过国家“千人计划”、“双百计划”和本省人才计划,不断吸引国外优秀的留学人才。基于此,通过不断创新,我们争取在破解难题、剪断锁链的同时,保持发展态势。
《财经国家周刊》:2016年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江苏打算如何贯彻落实?
王一鸣:推进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通过改革,让供给能够灵活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这需要企业对市场有足够的调试和反应能力。供给侧改革不是要政府发挥更大作用,而是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江苏制造业规模很大,中间品规模也很大,要推进供给侧改革,就要重点在增强这些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调试能力上下功夫。
罗志军: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影响江苏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我们将切实按照中央要求,落实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
江苏制造业产能很大,有过剩的,但细分市场尚有很多不足。我们将把过剩的产能逐渐缩小、淘汰,将不足的部分通过装备改造提升上来。
江苏制造业很突出的问题是,当初乡镇企业都是白手起家,小而全地干起来,装备本身很差。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过程中,将大规模实行装备制造业技术改造,让生产出来的产品竞争力更强、更有针对性、市场化更顺利。
我们提出,机械的要提升到数字化,数字化的要到智能化。通过提升装备、注重设计、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将过剩、过时产能变得紧俏,引领消费市场。
在供给侧改革中,我们不搞“一刀切”。比如房地产去库存,去年以来,我省房地产市场既面临高库存压力,又存在局部地区过快上涨的隐患,需要坚持分类指导,化解风险。
此外,在补短板,保持有效投资力度、扩大有效供给方面,我们坚持主要由企业家和各类投资者在市场中摸索、把握、选择,政府重点是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扶持、环境营造等加强对企业的引导,防止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创新是最大“绝招”
《财经国家周刊》:我们注意到你多次提出,江苏未来发展的“绝招”,就是创新。江苏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有何部署?
罗志军:江苏改革开放以来前20年主要靠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奠定先发优势;进入新世纪,充分发挥科教优势,把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率先提出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的路子。这几年在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前,江苏经济还能运行得比较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新抓得比较早、比较实。
但与转型发展的紧迫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相比,江苏省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和创新体系建设仍有差距,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结合江苏产业基础较好、实体经济较强的省情实际,省“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建设“一中心”、“一基地”,最终都反映到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上。这方面,我们有三个主要抓手。
一是“十二五”以来一直在抓的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江苏在全国较早推进大中型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目前建有率达88%,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数、专利申请量等在“十一五”基础上翻了一番。但总体上,江苏企业的重大创新成果还不多,有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不高,研发活动不活跃。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推动企业研发机构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并充分发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产研院”)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使之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另外两个抓手,分别是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和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
《财经国家周刊》:产研院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不考核文章发表量,二不设行政级别,并形成了一所两制、合同科研、项目经理和股权激励等一系列制度。为什么这么做?如何解决科研和产业化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罗志军:江苏有很多大学、科研院所和人才,但科技成果转化远不及预期。经过深入分析、交流和多次调研,我们认为,关键问题是尚未形成产学研融为一体的创新体制机制,而破解点就是打破行政壁垒。
江苏的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隶属关系复杂多样,如果按照条条框框去管,很难形成合力。产研院的设计,就是将条条框框都去掉。地址在江苏的大学、科研院所或企业,不论隶属关系如何,只要有条件做项目或进入某个行业,我们都支持;达到一定水平,我们可以给项目投资。当然,我们也广纳贤才,产研院的院长就是公开招聘的。
王一鸣:解决科研和产业化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推动更多企业构建研发和创新平台,实现全覆盖,并依托创新平台整合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只有让企业建立一流的研发平台,创新型领军企业才会涌现。
《财经国家周刊》:从以往的案例看,政府有意扶持的行业,往往“有心栽花花不开”,而没有扶持的行业,却可能“无心插柳柳成荫”。政府在推动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上到底该做些什么?
王一鸣:江苏提出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正当其时。要形成创新中心,最重要的是形成创新的生态环境。政府要做的,关键是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给创新者最大的激励,让市场去孵化创新生态。创新生态一旦形成,创新要素自然会流入。
罗志军:政府不是做得更多才好,而是做得更好。首先是要做一个战略规划,在规划下,如王主任所述,政府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公平竞争、能够激发创造活力的环境,提供给所有的投资者和生产者。而在具体的产业和产品发展创新上,要靠企业通过独特的市场嗅觉去做,将企业的创新活力与市场竞争结合起来,这是政府规划不出来的。
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路径
《财经国家周刊》:全国粮食总产实现“十二连增”,但这两年“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有所显现,江苏是否遇到这一问题,如何化解?
罗志军:江苏也是农业大省,以全国3.9%的耕地生产了全国5.7%的粮食,实现了占全国6.2%的农业增加值。2015年我省粮食总产也实现了“十二连增”,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有所凸显。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还是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我们将按照中央提出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资金和政策的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现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选择多元化,顺应这一趋势,我们将加快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努力走出一条高产高效的发展路径。
同时,我们将“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重要举措,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订单直销、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接好。
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上还是要靠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调动农民积极性。去年中央下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的实施方案,我们将结合江苏实际,抓好细化和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我省已整省开展试点,还需要不断总结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我们将区别资产属性分类推进,尤其注重加快集体经营性资产量化到人、固化到户。
尽管当前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加大,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也很大,但我们强调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只增不减,同时创新金融支农服务机制,让更多资金进入农业农村。
王一鸣:江苏农业发展,我提两点。一是弄清增产不增收的原因。目前国内农业确实到了一个关键点,要素成本不断提高,而国际市场的粮价又在大幅下跌,两头挤压,导致不增收。这种情况下,江苏的农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用现代农业制度,以更高的效率去克服成本的上涨。二是江苏农业如何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不给环境带来更大压力,需要认真思考。
冲刺“全面小康”
《财经国家周刊》:江苏最早对“全面小康”制定出量化指标,在建成全面小康方面,也一直走在前面。如何评价江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所处的水平?
罗志军:按照我们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苏南不少地方能够达标。但在一个区域里实现小康需要保持整体性,虽然苏南进步快、发展到位,但苏中特别是苏北地区,还有很多难以达标的地区。我们强调,不要以时间早晚、数量高低来评价小康,而要以质量、效率、可持续性、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来评价小康。
作为农业大省,江苏加快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努力走出一条高产高效的发展路径。
在这一综合评价体系下,江苏还在最后冲刺“全面小康”的阶段。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江苏已完成4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的脱贫任务,“十三五”时期我们以人均收入6000元为新一轮扶贫标准。按照这一标准测算,目前全省共有农村低收入人口300万左右,占乡村人口总数的6%左右。这样看来,我们还要努力,争取在2020年国家总目标下提前实现高水平的全面小康。
《财经国家周刊》: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城乡居民生活更好,江苏在改善民生上做了很多工作,在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上还有什么谋划?
罗志军: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着力建设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药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等“六大体系”,财政投入不断加强,民生改善力度加大。
但民生建设的成效究竟如何,还得老百姓说了算。近期在全省13个省辖市开展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老百姓对民生热点问题总体比较满意,说明我们这些年在民生改善上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们也关注到,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环境、医疗的不满意率偏高,分别达到了26.5%、20.2%、16.1%,这反映了我们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我们会针对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拿出对策。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在习总书记提出的“七个更”上实现突破,让江苏的发展更有“温度”,让老百姓的幸福更有“质感”。
《财经国家周刊》:生态环境问题广受关注,老百姓在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放心的食物等方面的诉求越来越强烈,江苏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有哪些规划?
罗志军:省“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从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家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几个方面入手,努力打造美丽宜居的家园。
在环境治理方面,我们将从生产和生活两头入手、严控增量和减少存量两手齐抓。其中,推动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是重中之重,我们将聚焦存量污染防控,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特别是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停并转。
王一鸣:“库兹涅茨环境曲线”揭示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形。江苏可能正处在爬坡曲线的顶端上,如何让拐点尽早出现?调整产业结构是根本,重化工比重降低后,排放随之降低,拐点就会提前到来。
而在既定的产业结构下,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一方面,针对江苏用能负荷重的问题,对能源、土地、水等的使用进行总量控制。另一方面,江苏可以就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的初次分配做一些试验,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第三方治理机制,先行先试,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环境问题。